窟野河流域中游煤矿区地下水质量及补给来源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窟野河流域中游煤矿区地下水质量及补给来源研究
付昌昌;李向全;马剑飞;高明;刘玲霞;白占学
【期刊名称】《水文》
【年(卷),期】2018(38)6
【摘要】为查明神东矿区地下水质量状况和补给来源,分析测试了不同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层、白垩系洛河组、侏罗系直罗组和延安组含水层)的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环境同位素(D、18O、3H)的值,利用环境同位素(D、18O、3H)分析该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更新能力,利用单指标综合评价和影响因素识别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区内地下水的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采用四步法计算出毒理学指标的饮水途径健康风险值.结果表明:(1)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白垩系洛河组地下水和侏罗系风化带水主要为现代大气降水补给,更新快.侏罗系深层基岩裂隙水主要为晚更新世冰期降水补给,与现代降水基本无水力联系;(2)侏罗系延安组地下水水质较差,Ⅳ-Ⅴ类水所占比例较高,达到47.9%,其他含水层地下水水质较好.总体上,对Ⅳ-Ⅴ类水单指标贡献率较大的指标为钠>氟化物>TDS>氯化物>硫酸盐;(3)毒理学指标中氟化物的健康风险值最大,其他毒理学指标健康风险基本都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氟化物应作为水污染监测和防治中的优先控制物.本次研究成果将为矿区水源地的选择和污染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总页数】6页(P42-47)
【作者】付昌昌;李向全;马剑飞;高明;刘玲霞;白占学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
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1
【相关文献】
1.窟野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郭巧玲;韩振英;丁斌;苏宁
2.窟野河流域水沙演变的尺度效应驱动因素研究 [J], 赵溦;王向东;张晓明;乐茂华
3.基于DTW算法的窟野河流域水文情势相似度研究 [J], 李舒;李宁波;齐青松;白乐;姚曼飞;刘兵兵
4.窟野河流域基于物理成因概念的次降雨径流产沙统计模型研究 [J], 苏婷婷;吴志勇;何海;孙昭敏
5.基于水文模型与机器学习集合模拟的水沙变异归因定量识别——以黄河中游窟野河流域为例 [J], 鲍振鑫;张建云;王国庆;贺瑞敏;金君良;王婕;吴厚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