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马铃薯营销现状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原市马铃薯营销现状及对策
摘要马铃薯作为固原市的支柱产业,为固原市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分析了该市马铃薯营销现状,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固原市马铃薯营销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营销;现状;对策;宁夏固原
多年来,在政府农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固原农民掌握了一套娴熟的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固原市的经济发展和回汉人民的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收益,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最佳支柱产业[1-2]。
随着2008年9月8日中国(宁夏·西海固)马铃薯产业高层论坛会的召开和马铃薯节的成功举办及2010年4月15日第一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隆重开幕,固原马铃薯的成功亮相,给固原市马铃薯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有助于其市场的扩大和进一步走向国际化。
1马铃薯营销现状
马铃薯在固原市的种植面积每年达15万hm2以上,总产量在328万t以上,占宁夏全区马铃薯总产量的80%,产品跨省区销往全国各大城市,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埃及、阿联酋等国家。
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优良种薯应用比例不高、专用品种少、规模化企业数量不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等。
还需要在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良种工程、优质新品种应用与试验、仓储体系、合作经济组织、外销加工及市场建设等方面通过与国内外合作,进行产业整合。
2对策
2.1马铃薯的品种要符合市场的需求
据市场调查,固原市销往全国各大城市的马铃薯,除一部分被作为蔬菜食用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经过深加工,制成油炸薯条,精包装后销售于各大中城市的大街小巷[3]。
无论精加工,还是作为蔬菜,都要经过机械去皮或人工削皮。
所以客商在固原市收购马铃薯时要求薯块圆、发芽眼浅的品种,以减少损耗。
可根据市场需要,大胆淘汰市场销路不好的品种,积极串换引进市场销路前景好的品种(如大百花、脱毒薯2代、青海187品种等),以提高马铃薯的质量,打造固原市马铃薯特有的品牌。
2.2外观色泽要光亮鲜艳
马铃薯因种植土壤不同,其色泽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在向阳地及土壤为红土、黄土或沙土地里种植的马铃薯收获后,表皮白净,薯块不沾土,给客户以新鲜、干
净、好看的感觉,广受客户和消费者的青睐[4];而在阴洼黑土地里种植的马铃薯,收获时表皮粘土较黑,且有黑痣,很难博得客户和商贩的青睐。
因此,应尽可能种植在向阳的红、黄、沙地里,在品种相同的基础上以提高马铃薯的外观色泽。
2.3先贮后卖
根据客商反映,固原市销往外省区的马铃薯主要用于各大中城市居民冬季食用,而固原市马铃薯收获主要在8—9月,此时正是南北方城市新鲜蔬菜较多的时候,价格相对较低。
因此,每年马铃薯收获季节,首先是马铃薯小商贩以低价收购,简单包装后待冬季涨价后再发给外地的商贩,价格可翻1倍左右,即从农民手里以约0.6元/kg的价格收购,发给商贩时价格为1.2元/kg。
因此,马铃薯发获后可先贮藏起来,待冬季价格上涨后再出售,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2.4建立一支系统稳定健全的农民营销服务队伍
虽然目前各种营销组织不断出现,但都缺乏完整性。
当前应抓紧建立一支稳定健全的农民营销服务队伍,以固原市现有马铃薯经纪人为主成立固原市马铃薯联合销售服务公司。
各县、乡(镇)、村指定代办人或成立马铃薯营销专业合作组织(以“龙头+基地+农户”为组织形式),稳定建立营销队伍和农户之间的供需关系,充分实现“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格局,统一品种、统一规格、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服务,提高营销队伍的经营水平,用优质产品开拓和占领国内外市场。
2.5政府要切实协调解决马铃薯运输问题
尽管在每年的马铃薯收获季节,当地政府都会与铁路部门召开联席会议专门解决马铃薯的运输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上,车皮调运十分困难,有很多客商因此而取消了在固原市收购马铃薯的计划。
因此,要使固原市农民的马铃薯及时运出去,还需当地政府努力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铁路部门也应积极配合。
2.6将马铃薯加入绿色食品阵营
绿色食品的主要标准是不使用化肥、农药、无大气污染,水资源符合食用卫生标准等[5]。
固原市的马铃薯品种在各县脱毒薯基地繁育推广,马铃薯大田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施用量很低,有机肥代替化肥,产地远离城市和工业区,水、大气和土壤没有污染,所生产的马铃薯具备了绿色无污染优势和无公害食品要求,为发展“六盘山”牌绿色马铃薯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条件。
3参考文献
[1] 宁夏发展马铃薯产业研究[J].市场经济研究,2001(4):22-25.
[2] 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吴承金,殷红清,李大春,等.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5):282-283.
[4] 张和广,何洁.固原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83-86.
[5] 朱玉君,张晓梅,王文宁,等.西吉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