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快速阅读技巧 - 副本 (5)
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方法与小窍门
![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方法与小窍门](https://img.taocdn.com/s3/m/a064aa583169a4517723a3aa.png)
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方法与小窍门在公务员行测文科方向,定义判断是行测考试中重要题型,那有哪些解题的技巧学习呢?以下是由本人整理关于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解题方法1、尽可能应用尝试进行判断:在往年的试题中,总会存在某些定义难度不高,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定义,那么我们可以应用我们的常识进行排除,从而节约时间。
【例1】标杆管理是指企业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与本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判断,从而使自己企业得到不断改进,进入或赶超一流公司,创造优秀业绩的良性循环过程。
其核心是向业内或业外的最优秀的企业学习。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标杆管理的是:A、空洞业内两大巨头公司合力投资,联合研发新一代生态环保空调。
B、某公司将同行公司“生产产品前,先造就人才”的先进经营理念引入本公司。
C、某保险公司将本公司与业内最优秀公司的年终业绩差距与员工年终奖金挂钩。
D、某公司研究对手公司的优势和劣势,改进自身生产流程,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解析】B项。
标杆管理是向同行中最优秀的同行学习,A没向同行进行学习,C选项没有向企业学习很明显排除,D项为迷惑项,但D项寻找的不是最佳实践,而是研究优势劣势,偏离主题。
B项研究的是公司的先进理念,符合定义。
2、不符合定义优先做:定义判断题目为单选题,若出现问法中出现选择“不符合”的一项,在在四个选项中有三个选项都符合题干的要点,所表述的意思相近,只有一个选项所表述的内容跟其他三个选项不一样,所以可以根据这点来判断正确项。
【例2】双面心理: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方面十分投入,加倍努力;另一方面又心生厌恶甚至排斥的矛盾心理现象。
下列不属于双面心理的是:A、领导每次交代任务,小刚都很快地接受任务,轻松点的就小刚自己做完,困难点的小刚一般悄悄托同事代他做,有些事经理不催促就先搁在一旁。
B、某银行职员小潘对他的朋友说:“说实话,我很累,也很想逃避,可事实上,我们是金融单位,不好有丝毫懈怠,必须全力以赴,一旦出了差错,后果将不堪设想。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9efe5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c.png)
行测题型速记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行测涵盖了众多题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且高效地完成这些题目,掌握一些速记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对于这类题型,速记技巧在于抓住关键信息。
1、主旨概括题快速浏览文段,关注首尾句。
通常,文段的主旨会在开头或结尾进行总结。
注意关联词,如“但是”“然而”“因此”等,其后往往是重点。
2、细节判断题先看选项,标记关键词,再回到文段中逐一对照。
对于过于绝对的表述,如“一定”“全部”等,要格外谨慎。
3、语句排序题观察选项,确定首句。
一般来说,背景介绍、引出话题的句子更可能是首句。
寻找关联词、指代词等,确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数量关系数量关系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部分,但掌握一些速记方法可以提高解题效率。
1、数字特性法当题目中出现比例、分数、百分数时,优先考虑数字特性。
例如,若“甲的 2/3 等于乙的1/2”,则甲、乙的数量比为 3:4。
整除特性也很有用,如“某数能被 3 整除”,则其各位数字之和也能被 3 整除。
2、代入排除法对于选项信息充分的题目,直接将选项代入题干进行验证。
从简单的选项或中间值开始代入,能更快地得出答案。
3、公式法牢记常见的数学公式,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行程问题公式等。
三、判断推理判断推理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等。
1、图形推理观察图形的元素组成,若相似,考虑位置变化、叠加等;若不同,考虑数量关系、属性特征。
记住常见的图形规律,如对称、一笔画、封闭区域等。
2、定义判断提取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如主体、客体、行为方式等。
逐一分析选项,排除不符合定义的。
3、类比推理从逻辑关系、语义关系、语法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注意词语的词性、感情色彩等。
4、逻辑判断加强削弱题,找准论点和论据,分析选项与两者的关系。
国考行测考试技巧
![国考行测考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fc8ea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6.png)
国考行测考试技巧
国考行测考试技巧包括:
1.掌握做题顺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做题顺序。
可以先从容易得分的题型开始,如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等,以建立信心。
2.快速阅读:掌握快速阅读技巧,可以挑选出熟悉的题型进行解答。
对于不熟悉的题型,不要过度思考,可以根据选项蒙答案。
3.掌握方法:行测技巧性非常强,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大大提高做题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排除法、代入法等技巧解决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题型。
4.分配时间:合理分配做题时间,对于题量较大或较难的题型可以预留出更多的时间。
同时,不要过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正确率。
5.保持头脑清醒:在考试过程中,保持头脑清醒和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遇到难题时不要过于紧张,可以暂时跳过或做好标记,待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来解决。
6.重视资料分析:资料分析题量稳定且占比大,掌握一定的技巧后很容易做出来。
要重视该题型,做好备考和练习。
7.不要忽视图形推理:图形推理部分题目属于灵感型题目,有灵感的考生一眼就看出来了,没灵感的看一天也不会做。
因此,要重视该题型,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解题,提高解题能力。
总之,在国考行测考试中,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做题顺序和解题方法,保持头脑清醒和良好的心态,掌握时间分配和技巧运用,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如何快速解答定义判断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如何快速解答定义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30af9194d0d233d4b14e6952.png)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如何快速解答定义判断国考,省考,事业单位和金融银行的行测考试中,定义判断一直是必考的一类题型,它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筛选匹配的能力。
作为从小节开始接触语文的考生来说,阅读理解能力一般不会太差,但是,很多考生面对这一部分题目还是犯难,感觉许多定义繁杂冗长,晦涩难懂,不知道如何抉择。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解释遇到定义判断的题目有哪些小技巧可以帮助大家“快、准、狠”地选出正确选项。
一、列举排除1、适用题目:体感所给定义非常具体,并且列举该定义包含的具体方面和角度。
2、方法:利用体感列举的所考查内容的具体信息,将选项与之对比,进行一一排除。
例1.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然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的位置与作用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我意识的是:A小王觉得自己在单位的朋友很少R 小张觉得自己性格外向C 小黄认为自己不适合经商D小李认为自己的体重超标【答案】C。
【中公解析】:A选项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符合定义,排除;B选项为性格,属于心理特征,符合定义,排除;D选项为体重,属于身体状况,符合定义,排除。
故选C选项。
二、关注被定义项1、适用题目:一类是被定义项比较好理解,通过对被定义项的理解,从而理解定义;一类是定义本身不好理解,但被定义项非常熟悉。
2、方法:定义本身好理解的题目,可以利用提取要点的方法解题;定义本身不好理解但被定义项非常熟悉的题目利用常识解题。
例1.自然污染物:指由于天然的原因形成的环境污染物,与人工污染物相对,自然污染物超过一定的数量也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自然污染物的是:A.森林中的落叶等经过细菌的分解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B.大雾天气造成能见度下降,再加上地面焚烧秸秆,导致雾霾天气长时间维持C.13000年前一场持续一小时的太空彗星雹暴袭击地球,严重污染了地球空气并导致地球进入了卫星冰河时期D.勘察加半岛的火山喷发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火山灰借助北风穿过蒙古进入我国并空降北京【答案】B。
公考---行测定义判断技巧
![公考---行测定义判断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232ed559eef8c75ebfb30c.png)
定义判断技巧1:提取要点法定义判断几乎是每年必考题型,然而部分考生面对定义判断往往是不得其法,出现读不懂定义或无法理解定义的情况。
下面就为各位考生介绍一下定义判断的提取要点法。
定义判断的八大要点分别是:1.主体(行为动作的发出者)2.客体(行为动作的承受者),主体和客体可以是国家、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3.原因(因为……,由于……)4.目的(为了……)5.方法(通过……)6.条件(在……条件下)7.结果(实现了……,导致了……)8.性质(……是……)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题干的要点整理出来,然后跟选项的要点比对再筛选答案即可。
【例题】斡旋受贿罪,也称间接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职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存在斡旋受贿罪的是().A.民办学校校长张某收受了某学生家长的红包,委托本校老师伪造该生的成绩单B.李董事长送了审计司司长太太一部轿车,成功使得自己的企业逃过审计审查C.海关负责海外货品清关的小赵,时常收到海外代购商的礼物,并帮他们逃税D.警察孙某请交管局的老同事帮小李删除违章记录,并向小李索要一笔好处费【答案】D【解析】本题的定义要素中,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方式是利用其职位便利通过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间接犯罪,目的是为别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从中收取请托人的好处。
A选项的“民办学校校长”,B选项的“审计司司长太太”并非国家公职人员,所以主体不符。
C 选项,海关工作人员小赵收礼并帮代购商逃税,中间并没有经过其他工作人员,属于直接犯罪,方式不符。
D选项,警察孙某是国家工作人员,主体符合;间接通过老同事即其他工作人员,帮小李删除违章记录,属于间接犯罪,方式符合;同时向小李索取好处费,目的也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定义判断技巧2:归纳概括法提取要点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钥匙”,有些定义并不能明确区分出各要点或者提取了要点之后也不能快速解题,这时候我们需要用归纳概括来解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定义判断解题方法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定义判断解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63884f336c1eb91a375d18.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定义判断解题方法安徽事业单位招聘网为你提供:【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定义判断题在判断推理题型中占有一定比重。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带来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定义判断解题方法。
一、方法介绍做好定义判断题的关键在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
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
如果能够区分开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则正确答案不难得到。
解答定义判断题时,应试者应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
二、例题点拨【例题】漏税:指纳税人并非故意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对漏税者税务机关应当令其限期照章补缴所漏税款;逾期未缴的,从漏税之日起,按日加收税款滞纳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情况中属于漏税行为的是:A.杜某开了一家书店,税务部门规定对他的税款实行查帐征收。
当顾客不要求开发票时,他就不开发票;而当有大笔交易并且客户要求开发票时,他就将发票客户联撕下来,客户联与存根联分别填写,客户联上按实际数字填写,而存根联上则填写较小的数字。
B.某著名歌星在某城市举行了一场个人演唱会,票房收入高达40万元,根据演出协议,这位歌星拿到了票房收入的25%约10万元。
第二天,该歌星又开赴另一城市演出去了。
C.张大伯是一家小商店的店主,主要经营日用百货,税务管理部门核定他每月缴税款500元,他每个月都准时到税务局主动缴纳税款,但上个月由于家中出了事情,几乎没有营业,当然也就没有什么赢利,因此他就没有到税务局去交纳税款。
D.黄兴是一个屠夫,他干这一行已经好多年了,最近猪肉紧缺,价格上涨很快,县物价局对猪肉作了最高限价。
2019年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汇总——定义判断逻辑推理篇(整理版)
![2019年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汇总——定义判断逻辑推理篇(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103137ed630b1c58eeb510.png)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汇总——定义判断逻辑推理篇(整理版)一、定义判断定义判断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也是各位考生拿分的重点题型,但是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应对定义判断这类题目,下面就给广大考生列举一种方法,帮助考生们快速应对定义判断题目。
(一)解题方法:核心成分分析法:我们可以把定义划分出不同的定义要点,找到定义主要的成分,在于选项匹配,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干中的定义要点。
对于定义而言,可以划分哪些常见的要点呢?一起来看一看。
1、主体:事件、行为的发出者,例如国家、银行、个人、行政机关等。
2、客体:行为的承受者,即定义行为针对的对象,例如地球、动物、病人等。
3、原因:行为或是现象产生的理由。
4、目的:行为想要达到的目标、意图。
5、方式:行为所凭借的手段,方式,方法。
6、性质:行为、现象等所归类的属性,例如心理活动、宣传等阅读题干后,就可以把题干划分出不同的要点,和选项匹配,快速筛选答案。
比如题干的客体是地球,选项中的客体如果是火星,那这个选项就不属于题目定义要求。
【例题1】垂直绿化指的是利用攀援植物向空中生长进行纵向绿化的一种方式,以期达到在有限面积内最大限度地利用空气和阳光来提高绿化的效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涉及垂直绿化的是( )A.爬山虎爬满了墙头和屋顶B.松树林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C.利用巴根草匍匐攀援的特性,人们在沙漠中逐渐开拓出一片绿洲D.在丘陵地区,人们常使用飞机从空中播种的方式对山地进行绿化【解析】答案选A。
快速阅读题干,得出垂直绿化的定义要点有:①利用攀援植物向空中生长进行纵向绿化。
②在有限面积内最大限度的利用空气和阳光提高绿化的效率。
从这两个定义要点看,BCD均不符合定义①②,A符合。
【例题2】客体行政文化是指作为行政管理对象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对行政主体(主要是指行政机关)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其评价标准会因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呈现多样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客体行政文化的是( )。
行测快速阅读技巧
![行测快速阅读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c7ec36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5.png)
行测快速阅读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行测快速阅读技巧的内容:
1. 嘿,要想快速阅读,首先得学会扫读呀!就像你在一堆玩具中快速找到你最喜欢的那个一样。
比如给定一段材料,你先快速扫视每一行的开头和结尾,了解个大概,这样不就能更快地抓住重点啦!
2. 哇塞,集中注意力可太重要啦!想象一下,你在看一场超级精彩的电影,那你肯定会聚精会神对吧!读行测材料的时候也要这样啊。
比如碰到那段讲航天知识的,你就全神贯注地看,绝对能很快理解。
3. 哎呀,可别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呀!那多慢呀!你得像“飞毛腿”一样快速跳过那些不重要的信息。
比如说一堆描述性的废话,直接无视掉嘛,赶紧找关键内容呀!
4. 嘿,学会找关键词呀!这就好比在茫茫人海中一下子找到你熟悉的面孔。
举个例子,材料里频繁出现“政策”这个词,那肯定跟政策相关的内容是重点咯,赶紧锁定它!
5. 哇哦,边读边标记可太好用啦!就像你在书本上做笔记一样。
读到重点句子或者数据,赶紧画个圈或者划条线呀,后面做题找起来多方便呀!比如某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标记好,别到时候找不到啦!
6. 哎呀呀,规定好时间去读呀!你总不能慢悠悠地一直看呀。
就像跑步比赛有个终点线一样,给自己定个时间限制。
比如15 分钟要读完这篇材料,那你就得加快速度呀!
7. 嘿,反复练习也很关键呢!你想想,你打篮球是不是越打越厉害呀?快速阅读也是这样啊。
多找些题目来做,不断提升速度和准确率呀!
总之,想要行测快速阅读,就得掌握这些技巧,并且多加练习呀,这样你肯定能在考试中又快又准地读完材料!。
国考定义判断技巧
![国考定义判断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4cbbe7f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3.png)
国考定义判断技巧
以下是 7 条关于国考定义判断技巧的内容:
1. 仔细读题可是关键哟!比如说,看到一个复杂的定义,别慌呀,就像破案一样,一点点去分析。
就好比有这么个定义“重力势能是物体因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那是不是得抓住“被举高”这个关键信息呀!这样做题时就能快速判断啦。
2. 别忽略了选项啊!有时候选项能帮大忙呢。
假设定义是关于某种动物的特征,那看选项就能对比出差异。
像有的选项说这种动物会飞,有的说不会,不就一下能看出哪个对了嘛!
3. 要学会排除法呀!碰到一些迷糊的定义,就把那些明显不符合的先去掉。
好比说定义是讲植物的颜色,那那些和颜色无关的选项就可以果断抛弃啦,这多省事儿!
4. 抓住定义的关键词,这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比如“电子商务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买卖活动”,那“互联网”“商品买卖”不就是关键嘛,看到类似的就知道八九不离十啦。
5. 注意定义的特殊情况呀!有时候会有些小小的例外。
比如说讲到交通工具,那可能特殊的飞行器也算呢。
就像你以为只有汽车火车,结果还有个热气球,是不是很意外呀!
6. 想象一下实际场景会不会豁然开朗呢?当遇到抽象定义时,在脑子里构建一下那个画面。
比如“法律援助是为经济困难者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你就想象有人没钱打官司,有人来帮忙,是不是一下子就懂了!
7. 记得多练题呀,这就像练功一样,越练越厉害!大量做题后,你会发现很多定义其实都是有套路的。
就好像你熟悉了迷宫的路,再走就轻松多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技巧,做国考定义判断题就能更得心应手啦!。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题解答技巧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题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f642591856a561252d36fbe.png)
2020云南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题解答技巧解题方法从定义数量划分,定义判断可分为单定义和多定义两类。
单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题干较短但是不太好理解的题目,比如法律类、心理学类的题目;另一类题干较长但是比较好理解,一般为原理效应类的题目。
多定义可分为平行定义和总分定义。
针对不同的题目类型,中公教育专家给出三种解题方法。
(1)核心成分分析法。
适用题目为定义较短但是比较难理解的题目,遇到此类题目可以划分题干的核心成分,比如主体、客体、原因、目的、结果、条件等。
(注:不是每个定义都包含所有的核心成分。
)(2)归纳概括法。
适用题目为定义较长但是比较好理解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采用归纳概括,理解定义内容并概括定义。
(3)平行定义差异。
主要适用于多定义题目。
比较题干多个定义之间的差异,重点关注被定义项,在此基础上比较差异。
另外我们在做定义判断时可以结合一些技巧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的选出正确答案。
比如下面这两道题:【例1】积极的财政政策,又称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其实现途径有减税、增加财政补贴、扩大财政支出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A. 为降低房地产库存量,国家出台措施将房产交易中的契税税率由3%调整到1.5%B. 为降低房地产库存量,央行下发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放松信贷控制C. 为促进创新创业,国家出台文件要求各级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增加对石墨烯材料的研发及应用的补贴D. 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出台文件要求各地政府扩大用于环保工作的支出【答案】B【中公解析】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途径有:减税、增加财政补贴、扩大财政支出。
A项属于减税,C项属于增加财政补贴,D项属于扩大财政支出,均符合定义;B项放松信贷控制属于金融政策里的货币政策,不符合定义。
故答案选B。
【例2】不见面审批:是指有关部门通过网络渠道接受、审核各种申请材料,并将批复结果及时通知申请人的公务处理方式。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定义判断之技巧篇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定义判断之技巧篇](https://img.taocdn.com/s3/m/2b3eb41ccc7931b765ce1551.png)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技巧:定义判断之技巧篇定义判断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一种重要题型,考查的是应试者由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能力。
应该说定义判断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题目,考生的实际得分率较高。
可是最近几年,随着公务员考试的发展,试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在定义判断部分表现的尤为明显,很多考生表示,以前相对好选的定义判断,现在是越来越纠结了,越来越难选择答案了。
那么,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具体而言,定义判断的做题技巧有以下几个:第一,关键词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单定义判断。
所谓单定义判断,就是说题干中只出现了一个定义。
所谓关键词法,也就是分析定义的句式结构,找出句子的主语、状语、定语,以确定定义的主体、行为和客体。
因为主语一般对应主体,是定义的发出者;状语是行为的限定词,描述行为的特征,根据限定内容的不同分为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目的状语、方式状语等;定语是客体的限定词,描述客体的特征。
单定义判断很多时候考查的就是考生对这些关键信息的采集能力。
只要抓准了关键信息,再将选项与定义一一对照,是很容易确定正确答案的,那么正确率自然就高了。
第二,整体归纳理解法。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多定义判断和一些说理型的定义判断。
多定义判断就是题干中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义。
说辽宁公务员 | 国家公务员 | 事业单位 | 政法干警 | 公安招警 | 村官三支一扶 | 党政公选 |理型定义,就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的定义。
通查是从整体上对考查我们对于定义的一个理解和把握能力。
那么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只单纯的勾画关键信息了,而是要从整体上对于定义进行一个归纳总结。
先通读定义,归纳出定义的主要意思。
然后,再结合选项,看看选项是不是符合定义的整体意思或者倾向。
第三,选项分析法。
当定义本身难以理解时,我们不妨先看看选项。
因为选项是根据定义设置的,选项很多时候都蕴含着做题的突破口,正所谓柳暗花明。
具体的怎么分析选项呢,那就是比较选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行测定义判断解题技巧
![行测定义判断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397e37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2.png)
行测定义判断解题技巧
在行测中,定义判断题是指根据给定的定义判断题目中所给的事物是否符合或不符合定义。
解题技巧如下: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所给的定义,注意其中的关键词,例如"只有"、"除了...之外"等。
2. 理清思路:在答题前,用自己的话将这个定义表达出来,确保自己理解清楚。
3. 运用排除法:对于所给的选项,逐一进行排除,判断其是否违背了题目中所给的定义。
如果能找到一个选项违背了定义,那么该选项即为正确答案。
4. 举反例:如果题目中给定的定义较为模糊或复杂,可以尝试通过举出反例来判断。
找到一个与定义相矛盾的例子,即可排除该选项。
5. 注意特殊情况:有时候题目中给定的定义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可以尝试举出这些特殊情况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定义。
6. 注意选项的表达方式:选项中可能会含有一些类似于"并非"、"也"等词语,这些词语的存在可能会改变选项的意思,需要仔
细理解。
7. 不要进行主观臆断:在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定义时,不要根据
自己的主观意见进行臆断,一定要根据题目中给定的定义来判断。
通过以上的技巧,能够提高在行测中进行定义判断题的准确率。
行测各部分做题技巧
![行测各部分做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9197c5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d.png)
行测各部分做题技巧
行测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部分,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行测各部分的一些做题技巧:
1. 常识判断: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
在做题时,应快速准确地识别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然后迅速做出判断。
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标记,等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来处理。
2. 言语理解与表达:做这类题目时,要学会找关键词和把握文章的大意。
对于阅读理解题目,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然后仔细分析题目选项,排除干扰项,最后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3. 数量关系: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对于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进行计算;对于较难的题目,可以采用数学方法或技巧进行解答。
同时,要注意时间控制,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在单个题目上。
4. 判断推理:这部分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干中的信息,把握好逻辑关系,然后根据逻辑关系和题干信息来分析选项,排除不符合逻辑或与题干信息不符的选项。
5. 资料分析:这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图表和文字资料的处理能力。
在做题时,要快速阅读材料,把握好数据和图表的关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算或分析。
计算时可以采用估算或比较的方法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行测的做题技巧包括快速准确地识别题目类型、找关键词或把握文章大意、合理安排时间、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方法等。
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总结,可以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性。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答题技巧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5c8f5a801f69e31423294ad.png)
公务员行测定义判断答题技巧解答定义判断题时,考生应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
考生在定义判断答题中首先应快速读取定义,寻找核心解题点:常出现的位置:定义的主体、客体、定语、状语等;一般是在头、尾较多。
标志性词语:为、以、因、由、通过、或者、前提、还指、包括等。
我们在定义判断中遇到的几种常见类型:1、题干为简单句:这种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容易解答。
这种题目可以使用"主体排查法","行为切入法"和"客体划分法"作答。
2、题干为一个长句。
遇见这种情况,应该快速的分析句式结构,寻找核心解题点。
这种题目也可以使用"主体排查法","行为切入法"和"客体划分法"作答。
3、题干为一个定义,多个句子。
此类题目对于定义的解释在第一个句号,已经有过完整合理的结论,后面的句子是对首句的进一步补充解释。
做这类问题时,可以先根据首句定义确定核心解题点,也可以依据补充说明句对选项进行排除。
4、题干为复合型定义。
定义项是复合性质的或有多个定义项的定义,题目中出现多个概念,在提问时只针对一个概念。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般要先从题干设问开始,然后再根据定义中核心解题点的常见位置或安装标志性词语来找出核心解题点。
一、核心成分分析所谓核心成分分析,是指在读定义时画出这个定义的关键词句,例如定义的主体,主观方面的原因、目的、对象、行为方式、结果、特定条件等等。
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命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时会做改动的地方。
例题1:产品召回是指生产商将已经送到批发商、零售商或最终用户手上的产品收回。
产品召回的典型原因是所售出的产品被发现存在缺陷。
产品召回制度是针对厂家原因造成的批量性问题而出现的,其中,对于质量缺陷的认定和厂家责任的认定是最关键的核心。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e8375d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5.png)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答题技巧(五种基本题型)数量关系题资料分析题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常识判断题判断推理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最优做题顺序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验要求120分钟做答135题试卷。
一般来说,平均只有不到75%的考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答完80%以上的题目。
并且行政能力试卷的试卷说明也明确指出:考卷中存在较难的题目,考生遇到暂时不会的题目要跳过,否则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因此,在几乎难以完成试卷所有题目的情况下、且题目难度差异较大的行政能力考试中,对不同部分题目的做题顺序安排,统筹做不同类型题目投入的时间与精力的大小,就显得非常的有必要。
一、确定最优做题顺序要考虑的原则首先,在假定题目无法100%做完的情况下,必须优先做完自己平时训练时候正确率最高,相对最擅长的部分。
其次,在时间紧迫,且题目难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必须优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快速做完相对难度较小的题目,为以后相对的难的题目赢得时间.再次,考虑评分的权重,行政能力测试135道题目100分。
一个比较合理的评分标准是根据每个部分题目难度的差异赋予不同权重。
高难度的类型的题目赋予的分值高,难度较低的赋予较低的分值.一个大家比较认同的评分权重供大家参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总共30个题目,每个题目0.8分,共计24分;数量关系部分,总共20个题目,数字推理每个题目0.7分,数学运算每个题目0。
8分,共计15分;判断推理部分,总共45个题目,图形推理每个题目0。
5分,定义判断每个题目0.6分,类比推理每个题目0。
5分,演绎推理每个题目1分,共计31分;常识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0.5分,共计10分;资料分析部分,总共20个题目,每个题目1分,共计20分.从这个角度上讲,资料分析和演绎理解题目是含金量较高的题目,而常识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是含金量较低的题目。
二、确定最优做题顺序的程序1.一般来说,整个行政能力测试的试卷中,常识和类比推理部分是公认难度较低的部分。
行测备考:定义判断题速选答案技巧
![行测备考:定义判断题速选答案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806287f1ed9ad51f01df24f.png)
行测备考:定义判断题速选答案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定义判断是行测必考题型,也是考生们在考试时应稳定“拿下”的题型。
定义判断的核心是考察考生对所给定义的理解、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对于定义判断,部分考生在备考时存在一定的误区:有些考生认为定义判断和知识储备有很大关联,本身知识较少难以取得分数;另有一些考生认为只要花大量时间复习,反复做题就可以做好,其实这两类认识都有一定偏差,即使不具备足够知识,也可以做好定义判断题;而花大量时间反复做题也不合理。
总体来说,解题方法上依然以核心成分分析、主特征分析和结构分析三大方法为主,且题型题量比较稳定。
【例题】签名效应是指当人们在纸上写上自己名字时,大脑中的自我意识会加强,此时看到喜欢的东西,更容易把物品和自己联系起来,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可用签名效应解释的是:A.快递公司坚持“先签字后验货”的做法B.采取实名捐款的办法能够募捐到更多善款C.手术前,患者被要求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D.中介公司要求租客在看房前签订《看房协议书》解析:答案选D。
本题适合用主特征法分析。
根据题干的定义,签名效应其实就是当我们签下名字后,大脑会给自己后面之后的行为进行暗示,产生“这个东西真适合我”等想法,从而激发购买欲望。
D选项在看房前签订协议,容易在看房后产生暗示,产生刺激购买的效果,符合定义。
A选项是行业内部规定,涉及到权利问题,没有暗示;B选项是为了给捐款人更多的荣誉感,不涉及购买行为;C选项属于手术前的必须程序,同样不涉及暗示和购买行为,不符合定义。
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定义判断题这一题型,多做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同时多多积累,争取在考试中能快速解出答案。
2022年公务员行测复习定义判断攻略
![2022年公务员行测复习定义判断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ddcd720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6.png)
2022年公务员行测复习定义判断攻略行测定义判断对很多备考的考生来说可能存在题干读不懂、选项区别不出、时间不够等难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复习定义判断攻略,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复习定义判断攻略当遇到题干有两个及以上的定义时,大部分考生为了节约时间只关注了问法中的定义,其实这不是最优的作答策略,我们更建议大家可以分析一下题干多个定义间的不同点之后再看选项。
因为,一道题中多个定义的含义会比较相近,甚至选项设置的也很相近,只看问法中的定义难免会对选项有所混淆,容易纠结甚至选错。
所以,比较定义间的异同点,能让我们更快更准的区别选项,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一起看几道题吧:【例题1】纵向整合是指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进行的整合,其主要目的是控制某种资源,保障供应,如收购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或拥有某种渠道、扩大销售等。
横向整合是生产和销售相同或相似的产品、经营相似业务、提供相同劳务的企业间的合并,其主要目的是把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联合起来,组成企业集团,实现规模效益。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横向整合的是:A.老张为保证其酒店食材供应质量,建设了一个蔬菜和渔场养殖基地;B.因经济不景气、楼市疲软,某房地产商开始进军电子商务领域;C.某公司为拓展业务,与某高校联合,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D.某著名奶制品生产商收购了一家乳品公司85%的股份。
【解析】D。
定义间的不同:纵向整合的特点是产业上下游进行整合;横向整合的特点是将相似产业、业务进行合并。
A项建养殖基地是在提供原料供应,属于纵向整合;B项进军其他领域不是一种整合;C项产学研结合是典型的纵向整合;D项属于横向整合。
故本题答案为D项。
【例题2】求助者有两种求助动机: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
前者是自己不作任何尝试或努力,只想知道答案或让他人代自己完成任务;后者是借助其他人的力量以达到自己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目的。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工具性求助的是:A.妈妈为五岁的小明报了很多兴趣班,小明在兴趣班中结识了许多新朋友B.小文每次阅读英语文章遇到生词时都会查阅电子词典,掌握生词的读音和意思C.家教教师耐心讲解了这道题的思路和原理后,小斌还是请老师直接给出答案D.综合了多家咨询机构提供的意见,小峰拟定了符合自身条件的出国学习规划【解析】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定义判断题素来被很多考生放弃,因为定义判断本身概念和定义晦涩难懂、模棱两可,加之近年来文字阅读量逐渐增大,时间紧凑,导致很多考生不得不放弃定义判断,转而把时间用于其它相对容易的题型。
殊不知,你认为容易拿分的题,别人也认为容易拿分。
如果想要在笔试中超越对手脱颖而出并顺利进入面试,就必须攻克“难啃”的部分,所以定义判断就是应重点着眼的内容,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网)专家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种快速阅读定义判断材料)的方法,供考生参考。
一、速读
速读(rapid reading),或称“快速阅读”,现大多叫做“全脑速读”。
科学原理早已提示: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部分,各自有分管职责并处理不同的信息内容,其中右脑主要是对图形和图像进行记忆和加工,而左脑主要是处理诸如逻辑、数字、文字等非形象化的信息。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人们进行传统阅读时,主要使用左脑的功能;而在采用“速读”方式阅读时,则将左右脑功能作用一起进行了充分调动,各自发挥优势共同进行文字信息的形象辨识、记忆和理解,所以“速读”又被称之为“全脑速读”。
当我们动用了整个大脑对文字量的定义判断进行阅读的时候,相同的时间内我们接触到的文字量增多了,但理解能力并不会出现严重下降。
二、略读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所谓略读,指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
换句话说,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定义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据统计,训练有素的略读者的阅读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3000到4000个词。
具体来说,在阅读时,先粗略地浏览一下,看看其中是否有自己解题所需要的信息。
在考试过程中时间比较紧凑,我们可以运用略读的阅读方法。
略读需要有一定的积累,着重在于要对定义判断的结构和重点有清晰的认识。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加快速度提升效率是做行测题永恒的目标和方向,希望考生们在备考中使用以上方法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这也是向大家提供解题方法的初衷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