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3章末整合1: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归纳整合
原因类设问答题模板
1.设问形式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非选择题的常见设问类型。

命题形式上,本模块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2.答题模板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要正确回答原因类试题,同学们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下表是部分常考地理要素的相关因子分析。

续表
例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青藏高原的整体性模式图
材料二青藏高寒区植被分布
(1)试结合材料一、二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西藏的自然地理特征。

(2)由材料二分析西藏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的人类活动是什么?
(3)西藏的人口及城市的分布特征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4)拉萨号称“日光城”,说明太阳能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原因。

(5)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如何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候以高原气候为主,日温差较大,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植被的垂直分异和水平分异明显。

(2)草地,畜牧活动。

(3)西藏的人口及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尤以雅鲁藏布江谷地为主。

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高寒,而河谷地带地势相对较低,气温、降水相对适宜。

(4)因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太阳能资源丰富。

(5)西藏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交通不便,科教文化落后,经济基础薄弱,这一切都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首先发展科教文化事业,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加强与我国内地的经济文化交往,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特色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藏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等相关内容。

密切联系我国青藏高寒区的实际,准确的进行综合分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气候以高原气候为主,昼夜温差大,植被垂直分异显著,这一切都对人口、城市及其经济发展影响明显,分析时应抓住其独特自然环境特征,从自然环境与人类
活动的联系方面综合分析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