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一周一练同步练习:苏武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传
1.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见犯乃死,重负国
C.皆为陛下所成就
D.虞常生得
【答案】A
2.下列各句都有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宜皆降之②屈节辱命③单于壮其节
④空以身膏草野⑤反欲斗两主⑥天雨雪,武卧啮雪
⑦杖汉节牧羊⑧武能网纺缴,檠弓弩⑨扶辇下除
A.①②⑤/③/④⑥⑦⑧⑨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②③⑥/①④⑦/⑤⑧⑨D.①⑤⑥/②⑦⑧/③④⑨
【答案】A
3.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食”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绝不饮食②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③廪食不至④给其衣食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线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3分)
A.汉亦留之以相当B.武使匈奴,明年,陵降
C.武等实在D.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答案】D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畔主背亲B.空自苦亡人之地
C.信义安所见乎D.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答案】D
6.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常果引张胜引:牵攀,招供
B.复举剑拟之,武不动拟:比画
C.会论虞常会:会同
D.子为父死,无所恨恨:怨恨
【答案】D
7.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栘中(yí)厩监(jiù)数通使(shù)且鞮侯(jū dī)
B.缑王(gōu)煴火(yùn)浞野侯(zhuó)昆邪王(kūn yé)
C.阏氏(yān zhī)斧钺(yuè)左伊秩訾(zī)棫阳宫(yù)
D.牧羝(dī)啮雪(niè)檠弓弩(jìng)汤镬(huò)
【答案】C
8.温庭筠在《苏武庙》中曾写道:“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结合本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本句扩展为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5分)
【答案】茫茫沙漠,漫漫云海,皎皎明月,一只孤雁徘徊在天边,山川大地笼罩在一片衰草连天的茫茫暮烟中,羊儿紧紧地跟在苏武身边,静静地看着自己的主人,苏武抬头望月,一股乡思油然而生。

9.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8分)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子为父死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节选班固《苏武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台阶
B.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祭祀
C.子卿壹.听陵言。

壹:务必
D.自分.已死久矣分:职责
【答案】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①惶恐饮药而.死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①加以.老母系保宫 ②久之,能以.
足音辨人 C .①子为.父死亡所恨 ②为.
之奈何 D .①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②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答案】C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单于之所以派李陵去劝降苏武,是因为两人同是汉朝侍中,同时出使匈奴,而且两人一向交情深厚。

B .李陵为劝降苏武,叙述了苏武的兄长与弟弟服务汉朝皇帝,都不幸身亡;母亲去世,妻子改嫁了,两个妹妹和三个子女,如今也不知去向了;暗示苏武回去没有好处。

C .苏武却表示,皇帝对自己及家族有恩,甘愿像服务父亲一样报效朝廷,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坚信朝廷不会怀疑自己的忠贞而加害自己。

D .李陵被苏武豪言壮语所感动,意识到自己背叛汉朝罪孽深重,于是挥泪与苏武诀别自刎了。

【答案】B
4.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9分)
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3分) ②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3分) ③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3分)
【答案】(1)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2)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3)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确实心甘情愿。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16分)
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

王莽居摄中,隆父礼与安众侯崇起兵诛莽,事泄,隆以年未七岁,故得免。

及壮,学于长安,更始拜为骑都尉。

谒归,迎妻子置洛阳。

闻世祖在河内,即追及于射犬,以为骑都尉,与冯异共拒朱鲔、李轶等,轶遂杀隆妻子。

建武二年,封亢父侯。

四年,拜诛虏将军,讨李宪。

宪平,遣隆屯田武当。

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岁余,上将军印绶。

十三年,增邑,更封竟陵侯。

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

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

时,诸郡各遣使奏事,帝见陈留吏牍上有书,视之,云:“颍川、弘农可问,河南、南阳不可问。

”帝诘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于长寿街上得之。

帝怒。

时,显宗为东海公,年十二,在幄后言曰:“吏受郡敕,当欲以垦田相方耳。

”帝曰:“即如此,何故言河南、南阳不可问?”对曰:“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逾制,不可为准。

”帝令虎贲将诘问吏,吏乃实首服,如显宗对。

于是遣谒者考实,具知奸状。

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

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明年,复封为扶乐乡侯,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徵侧等隆别于禁溪口破之获其帅徵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及大司马吴汉薨,隆为骠骑将军,行大司马事。

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请。

三十年,定封慎侯。

中元二年,卒,谥曰靖侯。

(选自《后汉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二》)1.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徵侧等隆别于禁溪口/破之获其帅徵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B.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徵侧等/隆别于禁溪口破之/获其帅徵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C.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徵侧等/隆别于禁溪口/破之获其帅/徵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D.以中郎将副伏波将军马援击/交阯蛮夷徵侧等隆/别于禁溪口破之/获其帅/徵贰斩首千余级/降者二万余人还/更封大国/为长平侯。

【答案】B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摄,是摄政的意思,皇帝因为年幼不能亲政,主要由大臣或皇太后等代居其位处理政务。

如周成王年幼时周公居摄。

B.屯田,指利用戍卒或农民、商人垦殖荒地。

汉以后历代政府沿用取得军饷和税粮,有军屯、民屯和商屯。

C.豪右,汉以“右”为上,故称“豪右”,原指西汉时出现的占有大量田产的豪族,后指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D.谒者,始置于春秋战国,掌宾赞受事,即为天子传达;使者的别称或指大长秋属官,也指传达、通报的奴仆等。

【答案】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隆出身皇室,少有志向,他是南阳安众侯的后裔,因为参与诛讨王莽的事情失败,其父刘礼和安众侯刘崇起都被杀,而刘隆因年纪太小免于死罪。

B.刘隆对世祖忠心耿耿,紧紧追随,他曾在长安求学,后来把妻子、儿女接到洛阳,但听说世祖在河内,就撇下妻儿追随世祖,结果其妻儿被李轶杀掉。

C.东汉初期,天下垦田和人口数目不符实际,朝廷要求重新上报,但很多官员偏袒豪强、盘剥平民,刘隆也这样做了。

D.建武十四年,刘隆被封为扶乐乡侯,在大司马吴汉死后,行大司马的职权;建武三十年,被封为慎侯。

【答案】A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明年,隆坐征下狱,其畴辈十余人皆死。

帝以隆功臣,特免为庶人。

(3分)
(2)隆奉法自守,视事八岁,上将军印绶,罢,赐养牛,上樽酒十斛,以列侯奉朝请。

(4分)
【答案】(1)第二年,刘隆因这事获罪被召回关进监狱,这些犯相同错误的人中其他的十多人被处死。

皇上因刘隆是功臣,特赦他为平民。

学科#网
(2)刘隆奉公守法,洁身自爱,任职八年,呈交将军印绶,免官后,皇上赐给他食用的牛,上樽酒十斛,让他以列侯的身份参加朝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