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2.3化学反应的利用课件鲁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 + Cl2 CuCl2
点燃
H2 + Cl2 2HCl
Cl2 + H2O = HCl + HClO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
最早发现氯气的是瑞典化学 家舍勒(C.W.Scheele)。他在研 究软锰矿矿石(主要成分是二氧 化锰)时,把盐酸和软锰矿矿石 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 有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生 成。这种气体就是氯气。至今, 实验室中仍用这种方法制取氯气。 瑞典化学家—舍勒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
反应物
旧化学键断裂 (吸收能量)
新化学键形成 (释放能量)
化学反应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生成物
制备物质 提供能量
复习回顾:氯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毒、能溶于水(体积比为 1:2)、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点燃
2Fe + 3Cl2 2FeCl3
点燃
(公元1742一1786)
思考:
1、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Cl2,原理为:
通电
2NaCl +2H2O 2NaOH + H2↑+ Cl2↑ 实验室制法与工业制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2、你认为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什么药品代替MnO2 制备Cl2?
2KMnO4+16HCl(浓) =2MnCl2+2KCl+ 5Cl2↑+8H2O
3、将反应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
MnO2+4H++2Cl-
Mn2++Cl2↑+2H2O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
固+固 △ 气
固+ 液
气 固(液) + 液 △ 气2)
思考: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常见气体的收集装置:
排水(液体)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一套完整的制取氯气的装置: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吸收装置
思考: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小结
一、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
① 找出制备该物质的可能方法 ② 对比分析各种制法的可操作性,选出最佳方案 ③ 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取发生装置 ④ 根据产物性质,设计产物的提纯、收集及尾气的 处理方法
二、一套完整的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包括以下四部分: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练一练:下列实验装置图有那些错误?
① 长颈漏斗应改成分液漏斗 ② 烧瓶下应垫石棉网 ③ 应用酒精灯加热 ④ 稀盐酸应改为浓盐酸 ⑤ 多余Cl2应通入NaOH溶液中
课后作业:
1、填写课本48页讨论3中表格 2、完成课本54页第3题,55-56页第6、7题
向上排空气法 (长进短出)
向下排空气法 (短进长出)
常见尾气的处理装置:
溶液吸收法
燃烧法
常见的防倒吸装置:
收集法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思考:利用该装置制备的氯气纯净吗?
如果不纯则含有哪些杂质?
常见气体的净化装置:
(洗气瓶)
液体干燥剂 (如浓硫酸)
(U形干燥管)
(球形干燥管)
固体干燥剂(如碱石灰、 无水CaCl2等)
点燃
H2 + Cl2 2HCl
Cl2 + H2O = HCl + HClO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科学史话—氯气的发现
最早发现氯气的是瑞典化学 家舍勒(C.W.Scheele)。他在研 究软锰矿矿石(主要成分是二氧 化锰)时,把盐酸和软锰矿矿石 混合在一起加热,意外地发现 有一种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生 成。这种气体就是氯气。至今, 实验室中仍用这种方法制取氯气。 瑞典化学家—舍勒
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
反应物
旧化学键断裂 (吸收能量)
新化学键形成 (释放能量)
化学反应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生成物
制备物质 提供能量
复习回顾:氯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毒、能溶于水(体积比为 1:2)、密度比空气大
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点燃
2Fe + 3Cl2 2FeCl3
点燃
(公元1742一1786)
思考:
1、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备Cl2,原理为:
通电
2NaCl +2H2O 2NaOH + H2↑+ Cl2↑ 实验室制法与工业制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2、你认为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什么药品代替MnO2 制备Cl2?
2KMnO4+16HCl(浓) =2MnCl2+2KCl+ 5Cl2↑+8H2O
3、将反应化学方程式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
MnO2+4H++2Cl-
Mn2++Cl2↑+2H2O
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
固+固 △ 气
固+ 液
气 固(液) + 液 △ 气2)
思考: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常见气体的收集装置:
排水(液体)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一套完整的制取氯气的装置: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吸收装置
思考: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小结
一、制备物质的一般思路:
① 找出制备该物质的可能方法 ② 对比分析各种制法的可操作性,选出最佳方案 ③ 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取发生装置 ④ 根据产物性质,设计产物的提纯、收集及尾气的 处理方法
二、一套完整的气体制备装置一般包括以下四部分:
发生装置 净化装置 收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练一练:下列实验装置图有那些错误?
① 长颈漏斗应改成分液漏斗 ② 烧瓶下应垫石棉网 ③ 应用酒精灯加热 ④ 稀盐酸应改为浓盐酸 ⑤ 多余Cl2应通入NaOH溶液中
课后作业:
1、填写课本48页讨论3中表格 2、完成课本54页第3题,55-56页第6、7题
向上排空气法 (长进短出)
向下排空气法 (短进长出)
常见尾气的处理装置:
溶液吸收法
燃烧法
常见的防倒吸装置:
收集法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
思考:利用该装置制备的氯气纯净吗?
如果不纯则含有哪些杂质?
常见气体的净化装置:
(洗气瓶)
液体干燥剂 (如浓硫酸)
(U形干燥管)
(球形干燥管)
固体干燥剂(如碱石灰、 无水CaCl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