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本文旨在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指用几何形状来表达数学概念和规律,或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几何形状和变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在多个方面应用。

例如,通过绘制几何形状来帮助学生理解算术概念,如加减乘除、分数等。

同时,也可以借助几何形状深入探究数字规律和关系,例如单位换算、图形分类等。

此外,在几何知识的学习中,数形结合思想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相似性等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指的是数学与图形的结合,以图形为形式,以数学为基础。

数形结合思想强调以图形为基础,通过图形的观察来发现、理解数学规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增强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机。

二、教学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包括: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材料,如实物、图表、图形等。

2、通过观察、感性体验、实验比较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

3、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将图形转换为数学概念,
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引导学生根据图形推导出数学公式,并通过实际问题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三、教学效果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可以获得如下效果:
1、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实践案例
以小学五年级的一个数学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为例,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具体探究图形面积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1、准备教具
教具包括三角形图形模型、白板、笔等。

2、引导学生发现
让学生观察三角形图形模型,提问:该图形的面积大小与什么因素相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性体验和想象,发现三角形的面积和底面和高的长度有关。

3、引导学生探究
通过对三角形的对称性、剖分等方式,让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公式S=1/2×b×h,并引导学生将几何概念转换为数学公式。

4、引导学生应用
通过给学生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
题,例如:如图所示,三角形的底边为8厘米,高为5厘米,请计算该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可以运用公式S=1/2×b×h,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为20平方厘米。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五、结论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其实践大大拓宽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精彩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