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
析)
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矗立(chù)撺掇(chuān)帷幕(wéi)接踵而至(zhǒng)
B.眼眶(kuàng)妩媚(wǔ)____________瞭望(liáo)挑拨离间(jiàn)
C.闭塞(sè)卑劣(liè)颠簸(bǒ)戛然而止(jiá)
D.汩汩(gǔ)迁徙(xǐ)____________苍劲(jìn)怒不可遏(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膏药浮躁分崩离析慢不经心B.静穆驰骋纷至沓来销声匿迹
C.致密决择行将就木名副其实D.诬蔑踊跃招摇撞骗格物至知
二、填空题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英雄、楷模人物以其信仰、人格与壮举,将真善美____________(演示表演演绎)得淋漓尽致,为中学生的心灵送来了明丽的阳光,成为其崇拜的一类偶像。

(2)乍一听,他的解释似乎可以____________(面面俱到自圆其说天衣无缝),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

三、句子默写
4.经典诗文默写。

[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
(10)题中,任选一题]
(1)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2)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3)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____________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

(白居易《卖炭翁》)(6)此地一为别,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7)__________________,更着风和雨。

(陆游《卜算子·咏梅》)(8)使老有所终,__________________,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
(9)__________________,其正色邪?(《北冥有鱼》)
(10)头顶着蓝天大明镜,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四、基础知识综合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今年是“七一勋章”首次颁授的第一年,共产生了29名“七一勋章”提名人选。

②“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

③他们的____________可学可做,他们的____________可追可及。

④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奋斗意志、坚定恒心韧劲,每一个平凡的人都能够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写在第③句的横线上。

(只填序号)
A.精神B.事迹
(3)请提取第④句画线部分的句子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6.奥斯特洛夫斯基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

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

”下面所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与保尔相关的事件,哪一项最能印证这一观点?请作出选择并简要分析。

A.与瓦西里神父作对B.和队员们筑路C.对丽达产生误会
六、综合性学习
7.请你参加以“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请将本次活动的标语“礼之用,和为贵”工整、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请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你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礼之用,和为贵”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班级要开展“以和为贵”主题演讲比赛,下面是小立同学写的一篇演讲稿,请你说说它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家和万事兴,人和国兴旺。

我们在和谐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自身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

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小草如茵。

教室外,花草满园,令人沉醉。

教室里,老师生动的讲解,同学间热烈的讨论,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放学路上,三五好友,谈天说地。

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在一起,互相探讨。

我们生活在这和谐的校园,成长在和平的年代,无比快乐,无比幸福。

(4)小亮与同学发生矛盾后,感到委屈,准备找高年级的哥哥帮忙“理论”。

作为班长,你会如何劝阻他?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共实施了44次火星探测项目(加上近日阿联酋和中国近期的火星探测,共46次),但成
功率只有五成左右。

可见,在人类目前所开展的众多太空任务中,火星探测确实是艰难的挑战。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人类探索火星的步伐呢?
我们所处的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两者时近时远,大概每隔26个月就会迎来探测器的最佳发射时期。

此时的地球和火星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大大降低燃料消耗和飞行成本,有效提高发射成功率。

A遥远的距离给火星探测器的发射带来了第一项挑战,那就是远距离下如何保证信号的传输。

除了信号的衰减,远距离还给运载系统的推力带来了考验。

要想成功将探测器送到火星,就需要充足的动力。

人类目前所研制掌握的火箭要想一次性完成这些目标并不现实,即使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后,依旧面临着“步步惊心”的境况。

【材料二】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的火星探测之旅。

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提供的发射能量是探测器飞往火星的主要能量来源。

“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约5~6小时后,将进入行星际空间,开始漫长的约7个月奔向火星的飞行过程,即地火转移过程。

期间还要经过中途修正,修正轨道偏差。

在靠近火星附近时,探测器将实施制动,实现被火星的引力场所捕获,再择机实施轨道机动,进入停泊轨道。

完成着陆区预先探测和着陆点调整后,将择机释放着陆巡视器。

环绕器随即进行轨道调整,进入中继通信轨道。

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软着陆于火星表面。

最终巡视器与承载平台分离,在火星表面开展巡视科学探测。

“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挑战?
首先,火星探测器飞行距离远,最远距离地球4亿公里;飞行时间长,地火转移飞行约10个月,环火探测约两年;同时受地球、火星、探测器相对运动和地面站分布的影响,测控通信难以全空间覆盖。

B其次,在环火探测中会经历两次日凌,通信中断最长达到30天;测控信号传输时延大,最短超过3分钟,最长达23分钟,特别是执行近火捕获、两器分离等决定任务成败且只有一次机会的轨道控制时,
探测器距离地球约3亿公里,信号时延15分钟以上,由地面进行实时测控干预的条件已不存在,探测器必须自主执行预先注入的指令,并自行判断指令执行的效果,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在极短时间内根据自测量信息,进行自诊断,并完成故障的自恢复,对探测器自主导航、管理与控制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材料三】天问一号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于2021年2月10日进入环火轨道,2月15日实施了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2月20日实施了第二次近火制动。

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近火点280千米、远火点5.9万千米、周期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

探测器将在停泊轨道上运行约3个月,环绕器7台载荷将全部开机,开始科学探测。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完成了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举。

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探索火星最大的难题是与地球距离甚远,若抓住火星探测器的最佳发射时期,其他阻碍将迎刃而解。

B.“天问一号”探测器的能源主要依赖于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提供的发射能量。

C.在靠近火星时,探测器将实施制动,以便被火星的引力场所捕获,再实施轨道机动,进入停泊轨道。

D.与环绕器分离后,着陆巡视器将进入火星大气,软着陆于火星表面。

9.下列对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介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共实施了46次火星探测项目,而成功率只有50%左右,目的是为了说明火星探测的艰难,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材料二主要说明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是如何到达火星的,以及在飞行和着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C.材料三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
着陆的过程。

D.材料三在说明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10.结合加点词,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语言特点。

即使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后,依旧面临着“步步惊心”的境况。

1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AB两处画线语句,都提到了探测火星时远距离下的信号传输,但表述的方式和说明重点不同,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河古渡凉水岸
姜东
①九曲黄河万里沙,万里黄河渡口多。

②黄河的第一个渡口在鄂陵湖和扎陵湖的交界处,那里的河水极浅,藏族同胞的牛羊能轻而易举地踏过黄河。

“黄河第一渡”在青海省的玛多县城边上,那里有黄河源标志的牛头碑。

黄河流过的青海、宁夏、内蒙、陕北、山西等地保留了大量的古渡口遗迹,不同的渡口流传着不同的故事,临津渡、金城渡、横城渡、风陵渡、孙口渡、大禹渡、茅津渡,这些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古渡口,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说。

③黄河沿岸每个古渡都和战争密切相关,甚至有些与少数民族相关。

河包坪渡口、拐上渡口、川口渡口、俊店渡口、辛关渡口、孙口渡口和位于陕西延川县东南部的清水关渡口,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和平建设年代都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那些生活在内蒙古、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是否就是通过这些黄河古渡口而“南下牧马”的呢?
④延河入黄口的凉水岸,过去也是个重要的渡口,上游距乾坤湾45公里,下游距壶口瀑布37公里。

相传在上古时期,这里是大禹治水的活动区域,现在还流传着尧舜访贤、大禹治水和黄河仙子的故事,村里现存禹王庙和禹王坪渡口遗址,此地曾为军事要塞,商贾云集,店面林立。

⑤坐落在山坳里的凉水岸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秀
丽的村子,黄河水从村旁缓缓流过。

凉水岸自然风光优美,有天然石林450亩,黄河湿地1200亩,土窑土炕土围墙,体现出原汁原味原生态村落的古朴、寂静、苍凉之美。

⑥凉水岸曾一度历经战火,河防军民同仇敌忾,谱写了一曲保卫黄河的抗战凯歌。

1938年3月,萧军从平渡关渡过黄河,经过凉水岸,第一次到达延安。

1944年6月,王震在凉水岸接美国记者福尔曼一行赴延安采访……走进凉水岸的秋天,一条潺潺的山泉流淌在村中的山坳间。

沿着坎坷不平的山路,来到长满了花椒树、枣树的河滩地,红彤彤一片,缀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鸟雀在枝头飞来飞去。

古朴的土窑洞、干净宽敞的院落,错落有致,整齐排列。

狗吠鸡鸣声不绝于耳,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晒满了红红的花椒,整个村子弥漫在浓香花椒味中。

站在村头眺望,凉水岸与天尽头的大山相望,中间是缓缓流淌的延河水;与平渡关相望,中间是滚滚奔腾的黄河水。

延河与黄河在天尽头的交汇是那样的淡静,那样的平缓,那样的从容。

⑦行走在黄河岸边,看到这平稳流淌的河水,我竟然疑惑了。

这就是黄河吗?这就是我常常魂牵梦绕的黄河吗?这就是那条闻名于世的母亲河吗?我所向往的黄河,完全不是这样的。

那是何等壮观的气势,那是何等美妙的乐章啊!汹涌澎湃,一泻千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山鸣谷应,气象万千,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而在这里,黄河表现的却是那样的宁静。

沿着黄河滩,我向下游走去,一块块巨石错落有致地撒落在河滩上。

这些石头有的像卧牛,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城门,有的像渡船,有的像山峰,有的像一张大床或者书本。

它们组成了黄河滩石林图,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⑧回到凉水岸村头,举目四望。

我看到黄河下游一座突出的山峰酷似老人的头像,这莫不是大禹的化身?是他在守望着母亲——黄河吗?看到河滩上千姿百态的石林,看到那千沟万壑和陡峭的山峰时,我心潮汹涌澎湃,没有亿万年的冲刷和磨炼,能有如此形象的石林吗?
12.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笔下的黄河渡口的特点。

13.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黄河古渡的?请简要分析。

14.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沿着坎坷不平的山路,来到长满了花椒树、枣树的河滩地,
红彤彤一片,缀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鸟雀在枝头飞来飞去。

古朴的土窑洞、干净宽敞的院落,错落有致,整齐排列。

狗吠鸡鸣声不绝于耳,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晒满了红红的花椒,整个村子弥漫在浓香花椒味中。

(从感官描写的角度赏析)
(2)这些石头有的像卧牛,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城门,有的像渡船,有的像山峰,有的像一张大床或者书本。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5.请分析第⑦段“我竟然疑惑了”的原因。

16.文章结尾“看到河滩上千姿百态的石林,看到那千沟万壑和陡峭的山峰时”,作者会有怎样的感慨?
八、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圣人无常①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②,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选自《古文观止·师说》)
【注】①常:永久的,固定的。

②徒:同一类的人。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知其旨也( ) (2)然后能自反也( )
(3)闻道有先后( ) (4)如是而已( )
18.下列各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师不必贤于弟子B.骈死于槽枥之间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D.货恶其弃于地也
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20.乙文中的例子,能不能证明甲文“教学相长”的观点?请简述理由。

九、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1.请谈谈你对“独与老翁别”这句诗的理解。

22.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诗中对小吏却是略写,反而详写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十、作文
23.按要求作文。

题目:另一种爱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得泄露考生个人信息。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撺掇(chuān)——cuān;
B.瞭望(liáo)——liào;
D.苍劲(jìn)——jìng;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慢不经心——漫不经心;
C.决择——抉择;
D.格物至知——格物致知;
故选B。

3.演绎自圆其说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演示:通过某种方式,把事物的发展过程向人展示。

表演: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演绎:推演铺陈。

英雄、楷模人物的行为包含的内容较多,这里应该用“演绎”。

(2)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

自圆其说:指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天衣无缝:原指上天神仙所穿的衣服没有衣缝,后用来比喻诗文自然浑成,或事物周密完美,无人为造作的痕迹。

结合“他的解释似乎可以”“但仔细推敲,漏洞还是很多”的语境可知,这里应该用“自圆其说”。

4.微君之躬寤寐求之欲济无舟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满面尘灰烟火色孤蓬万里征已是黄昏独自愁壮有所用天之苍苍延安城照在我心中【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

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

注意易错字词:寤寐、楫、庇、俱、满、蓬。

5.(1)“首次”和“的第一年”删去其一。

(2)B A
(3)人能够建功立业!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语义重复,应删掉“首次”或者“的第一年”。

(2)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和一般心理状态。

事迹:人生的经历及所做的种种事情。

第一空,由“可学可做”可知,这里应填“事迹”,故选B。

第二空,由“可追可及”可知,这里应填“精神”,故选A。

(3)本题考查句子主干的筛选。

此类题目,需要熟悉句子结构,找准句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进行缩写即可。

阅读画线句可知,“每一个”是状语,“平凡的”作定语用来修饰主语“人”,“能够”是能愿动词,要保留,“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是状语,修饰谓语“建功立业”,因此句子的主干为:人能够建功立业!
6.选B。

保尔承受了极端恶劣环境中伤病的煎熬,对共产主义信念愈加坚定。

【详解】考查名著情节。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强调的是一个人只有经历挫折与磨难,才能炼就顽强刚毅的意志,变得无所畏惧。

与瓦西里神父作对:保尔受过瓦西里神父无数次小的侮辱:往往为了些极小的事情,神父就把他赶出教室,有时好几个星期天天罚他站墙角,而且从来不问他功课,因此他不得不在复活节前跟别的几个功课不及格的同学一道到神父家去补考。

他们在厨房里等候的时候,他就把一撮烟末儿撒在复活节蒸糕用的面团上。

这件事体现了他的反抗精神。

和队员们筑路:由于匪徒的干扰以及冬天马上就要到来,木柴和粮食供应成为当时最严峻的问题,保尔参加了艰苦卓绝的筑路工作。

最终,布尔什维克战士以超人的意志战胜了匪徒的干扰和恶劣的气候环境,终于把铁路修到了林区。

当时参加修路的都是共青团员,在没有足够的棉衣、棉鞋、手套,坚持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中工作,遭遇土匪袭击,只有一把枪和土匪对峙一夜,最后保尔因伤寒住院,被朋友们误认为牺牲了,保尔在家乡把病养好后,游烈士陵园,说出了那段最著名的话。

极端的工作环境和伤病的折磨,锤炼了保尔的意志,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更加坚定。

对丽达产生误会:丽达是一名共产党员,她酷爱工作,有顽强的革命意志,只是一场误会让整个故事戛然而止,保尔把丽达的哥哥误认成她的丈夫。

这本是一个张嘴就能解释清楚的误会,然而经过时间的发酵,两人虽然解开了误会,但保尔认为革命事业未竟之前不应该谈私人感情,两人最终分离。

这一事件表现了保尔一民革命的坚定与
执着。

所以应选B。

7.(1)礼之用,和为贵
(2)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

(3)①观点不明确,演讲稿没有一个明确的观点。

②主题不明(或主题不集中,内容散),演讲稿没有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进行撰写。

③思路混乱,层次不清。

(答出两点即可)
(4)示例:小亮,遇到问题我们应该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不应该用暴力手段去解决。

和谐校园需要每一个人为之努力,你说对吗?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

①工整美观书写;②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③不写繁体字。

注意“礼”等易错字的书写。

(2)本题考查仿写。

根据示例“从‘礼之用,和为贵’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知,仿写内容要符合“从……的……中,我懂得了“和”是……”的形式。

示例: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和不计较个人得失。

(3)本题考查演讲稿。

“家和万事兴,人和国兴旺”体现“和”的重要性。

“我们在和谐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自身有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结合实际谈“和”对自身的意义。

“唐人诗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放眼现代校园,绿树成行,小草如茵。

教室外,花草满园,令人沉醉”,引用诗句来谈校园的环境。

“教室里,老师生动的讲解,同学间热烈的讨论,给人以智慧的启迪。

放学路上,三五好友,谈天说地。

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在一起,互相探讨”,写校园生活。

“我们生活在这和谐的校园,成长在和平的年代,无比快乐,无比幸福”,体现自身感受。

演讲稿中没有明确的观点,内容安排比较散乱,未围绕“以和为
贵”的主题拟写,思路混乱,逻辑有问题。

(4)本题考查劝说语。

劝说,指通过规劝从而让他人接受自己的建议,其基本要求是讲明道理,消除顾虑,语气委婉。

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与同学发生矛盾感到委屈想要找高年级的哥哥帮忙“理论”的小亮,应围绕如何正确的处理矛盾展开劝说,注意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即可。

示例:小亮,武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与同学发生矛盾,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忙,我们应该“以和为贵”,构建和谐校园,你说呢?
8.A 9.C 10.“步步惊心”一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即使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人类探索火星依旧要面临重重困难,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11.A处用简洁的概述,说明远距离下信息传输是人类探索火星的第一项挑战,着重说明阻碍火星探索的主要因素;B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详细地介绍了远距离信号传输时遇到的通讯中断测控信号传输时延大等现象,重在说明探测飞行和着陆时面临的挑战。

【解析】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辨析。

A.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即使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后,依旧面临着‘步步惊心’的境况”可知,本项“其他阻碍将迎刃而解”表述有误;
故选A。

9.本题考查材料内容辨析。

C.有误。

根据材料三首段“于2021年2月10日进入环火轨道,2月15日实施了轨道远火点平面机动,2月20日实施了第二次近火制动”,第二段“2021年2月24日6时29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第三段“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可知,材料三采用时间顺序,说明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的过程;
故选C。

10.本题考查语言特点。

“步步惊心”意思是: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前路惊险万分。

“即使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后,依旧面临着‘步步惊心’的境况”中的“步步惊心”一词说明即便火星探测器发射成功,在今后探索火星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