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_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T16:37:13.22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6期作者:杨存心[导读] 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仍以应试为主
杨存心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六中学 655500
摘要: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仍以应试为主,造成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内容沉闷的局面,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逐渐提上日程,得到教育部门以及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使学生对原本枯燥的应试科目产生兴趣,是当下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在于,重拾学习化学的信心,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兴趣培养、理论结合实践、课堂氛围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下重中之重。
但传统应试观念早已深入学生心中,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便要求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老师)保持耐心,从兴趣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氛围三个方面入手,其中兴趣培养是重中之重,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基础,而后者类似于前者的辅助手段,但所起的作用依旧不可替代,是由不同的方面起到重铸兴趣基础的。
1.转变教学方式
大量的事实证明,化学教学的当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过去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达成了这样一种默契:即老师机械的教授,学生机械的接受。
但这种教学方式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被扼杀,教学质量下降。
这就要求教学方式有所改变,如故事导入法。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无论中小学生或是大学生,当人处于学习状态,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往往效果显著。
因为这种方式代入感很强,学生的兴致和注意力有很大提高,能做到目不转睛。
因此,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讲述一个涉及本堂课程内容的小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调动学生兴趣。
除此以外,可以采用实验导入法;众所周知,化学离不开实践,不止那些科学院院士钻研艰深项目时需要夜以继日的实验,高中的化学课堂上也离不开实验。
因为化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目,有了实验,学生们才能看到那些奇妙的反应现象,才能观察到物质的细微之处。
比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又比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散发热量,这些简单的实验,不只能在实验室做,在教室也能实现。
而这些现象,无论老师讲解的如何生动,也没有让学生亲眼见到或者亲手实验体会的更深。
2.营造课堂氛围
所谓课堂范围,是反映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内在关系的一种状态。
优质、放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亲近感,增强自信心。
营造课堂氛围从以下方面入手:老师用微笑面对学生,用亲和、自然的教学态度面对学生,放下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多给学生肯定赞许的目光,并设置奖励。
另一方面,制造悬念引发课堂气氛,设置具有挑战意味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之中,产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相互竞争的心理,碰撞出激情和创造的火花。
3.理论结合实践
理论结合实践是学好化学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中之重。
在化学教学中,能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实验尽量让学生动手,除却一些颇具危险性的实验,书本上多数实验都可以经由老师演示一遍之后,让学生动手去做,如“冰块着火”,取大块冰放在瓷盘里,在冰上挖浅坑,放入小块电石和小块钾,然后滴水。
另一方面,理论结合实践也能在生活中实现:当家中的鸡蛋需要保鲜时,可以利用石灰水;铁质容器不能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4.现代化教学
陈旧的教学方法已成为过去,现代化教学包含多种多样的内容和方式,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陈旧的教学方法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终究要被淘汰,必然被现代化教学取代。
其中多媒体作为承载现代信息的载体,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采用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将教学的主要内容、材料、数据、示例等呈现在特定的显示装备上,以图片和影像的方式传播,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对里面的内容记忆得更深刻。
此外还可通过模具进行直观演绎,把化学中本来的微观变化放大,如水和氧气的结合,通过模具,便由宏观角度演绎水分子和氧的结合,便于学生看清楚过程和理解发生的现象。
结束语: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衰减。
尤其高中生,当面对升学压力早已筋疲力尽,更谈不上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学习的科目,又尤以化学这门科目的应试痕最重,
更为枯燥。
因此把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提上纲程,其意义是重大的。
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过程化被动为主动,从接受到主动,从理解到深入,真正明白“所学为何,所学何物”,然后把学习化学的兴趣扩展到所有的科目上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而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
参考文献:
[1]田秀青.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研究. Diss. 山东师范大学.
[2]王二利.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Doctoral dissertation, 内蒙古师范大学).
[3]孙娟. (2015).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在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中国校外教育.
[4]汪芳. "浅谈高中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赤子 000.027(201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