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形态(1)哲学理论的起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科学主义:“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而 “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只有用实证科
,人必学 才 “类须(能 科必先自使 学须然哲 的有科学 哲用关学从学语于)传”言语的统去言理的理的论“解理和形和方而论法上表。去学达根改”自据造变己在哲成的于学:, “认识”及其所表达的世界。
人本主义:科学寻求的是关于事物的规律, 哲学寻求的则是人的自我理解。科学不是 万能的,不能解决人生的意义问题,因此, 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人的价值、本质、地 位等与人生意义相关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要包括古希腊罗 马奴隶制时期和中国奴隶制、封建制时 期的唯物主义哲学。)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 并且用“原初物质”解释世界,存在着 直观性的缺陷。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 子论是古代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 古代唯物主义常与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 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物质世 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 “客观精神”的产物。
•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心灵,意识或 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世界上的事物 只存在于个人的心灵中,或是个人心灵 的产物,因此是第二性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
不可知论的代表人物:庄子;休谟;康德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 形而上学:以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第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 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交 织在一起的;
第二,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 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的对立。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 历史形态 (1)
哲学理论的起源
古代中国哲学、古代
印度哲学和古代希腊哲学, 是世界哲学的三个起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 历史形态 (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 义
哲学从其诞生起,就存 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 对立。
恩格斯说:“凡是断 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 原的,... …组成唯心主 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 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 义的各种学派。”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在哲学 路线范围内适用的;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存在着相互对立, 正是这种对立,又使得它们相互借鉴, 促进自身发展;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还存在着理 论形态哲学与哲学使用上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存在就是被感知。 ---- 近代英国 贝克莱 •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 “人为自然界立法”。 • “万物皆备于我”。 • 主观唯心主义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
造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理在事先 ----中国宋代 朱熹 • 理念 ----古希腊 柏拉图 • 绝对观念 ----近代德国 黑格尔 • “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 “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是把思维或一般概
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外力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 中国 明代 王守仁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5、哲学的其他 派别冲突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一元论和二元论 经验论和唯理论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世界不能被人所认识
世界不能被认识的理由:(1)有限不能 认识无限。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是 有限的;(2)人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 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 历史形态 (3)
哲学派别的划分
对哲学基本问
题第一方面的不同 回答,是划分唯物 主义哲学与唯心主 义哲学的唯一标准, 除此之外,没有其 它标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唯心主义哲学分为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 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经历了朴素唯物主 义、机械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哲 学三个历史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要包括 1 7--1 8世 纪英法唯物主义和 1 9世纪德国费尔巴哈 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哲学。)
•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 而上学性以及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
•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唯物主义
即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元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物 质或精神
二元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物质 和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经验论: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认识的可 靠方法是归纳法(培根);只有感觉经验 是可靠的 唯理论:知识来源于人的“天赋观念” (数学、逻辑、伦理、臆造的观念等); 认识的可靠方法是演绎法(笛卡尔);感 觉经验是骗人的,理性知识才可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评价: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 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 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 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 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 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 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