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在儿童哮喘缓解期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在儿童哮喘缓解期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用中药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

方法:
对照组单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离子导入技术治疗,结果:显效34例(28%),有效71例(59%),无效1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中
药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能更好地减少哮喘患儿发作次数,减轻病情程度,提高
临床疗效,且方法简单、安全、无副作用、无痛苦,是治疗小儿哮喘的一种较好
的辅助疗法,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中药敷贴;离子导入;儿童哮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08-0012-01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支气管持续性的过敏反应,是临床上常见慢性呼
吸道疾病之一,由于哮喘具有长期发作、反复难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
质量和生长发育,需要长期、系统的治疗,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主要在于
防止复发。

本院于2009~2011年应用中医“扶正祛邪”理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防止哮喘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哮喘诊断依
据及其缓解期的分类标准[1]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具有哮喘病史的患儿;②年龄3~16
岁;③能基本完成治疗疗程者;④家长能充分了解并同意此治疗方法。

排除标
准:①哮喘患儿在疾病发作时;②对中药的药物过敏者;③治疗期间有高热、呕
吐或腹泻者。

13一般资料:所有病例为2009~2011年就诊于上海市闸北中医医院儿科门
诊的患儿,共收治1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76例)。

其中,试验组男性72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63岁,平均病程26年,对
照组男性46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65岁,平均病程27年。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与护理方法
21药物制备:主要由麻黄、地龙、桂枝、白芍、干姜、细辛、川乌、五味子、半夏、葶苈子、甘草、白芥子、白芷、黄芩、吴茱萸等组成,治疗前用生姜
汁调制成干湿适中的稠糊状,制成直径为15~2cm、厚度为05cm的药饼放冰
箱备用。

22取穴及定位:取穴选用频率较高的主要有:膀胱经的背俞穴,如肺俞、
心俞、膈俞、膏肓、脾俞、肾俞;任脉的膻中穴;督脉的大椎穴和某些经外奇穴
如百劳、定喘等。

这些穴位大多具有止咳平喘、温阳化痰之功。

23护理操作方法:①试验组给予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离子导入技术治疗。


检查患儿背部皮肤有无过敏或水泡,如患儿皮肤正常,再嘱患儿俯卧在治疗床上,然后清洁穴位局部皮肤,准确选择以上穴位,每次选用左右对称6个穴位,在穴
位上按摩数秒钟,患者有酸、麻、胀感觉时,将药饼用清洁纱布包裹,敷在患儿
穴位上,将药物离子导入仪的电极板用湿布包好,盖在药饼上,并用沙袋压紧,每
次治疗时间为30min,治疗中局部皮肤会有灼热感和轻微刺痛感,为正常反应,
说明药物已起效。

②对照组单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

将药饼用纱布包裹,敷在患
儿定喘穴、肺俞穴及膏肓穴等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每次贴4~6h。

两组均在每年夏季三伏天开始治疗,从初伏开始,每3d治疗1次,共治疗10次。

如果能坚持治疗3年,效果更好。

3疗效标准与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新药(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3]拟定。

显效:发作次数比以往减少,发作时间缩短,偶用平喘药便
很快缓解症状者。

有效:喘息症状基本控制,基本无需药物治疗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者。

无效:症状依然如故。

32护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试验组120例,显效34例(28%),有效71例(59%),无效15例(125%),总有效率为875%。

对照组76例,显效20例(263%),有效32例(421%),无效24例(316%),总有效率为684%。

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离子导入技术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具有一定的疗效。

传统经验认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季节宜选择小暑至立秋间的三伏天进行,称为伏灸。

认为夏天三伏之时,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此时在穴位上所贴药物的药性易由皮肤进入穴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有关脏腑组织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从而治本控制哮喘发作。

《本草纲目》谓甘遂“泻隧道之水湿”,又通调水道,宜通肺气。

诸药合用,温肺化痰,培元扶正,活血通络,调和气血,共奏益气固本之功。

另一方面,根据经络学说,药物贴于一些特定的穴位,通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进行全身整体的调节,能改善全身免疫缺陷,这无疑可以弥补单一西医气道局部抗炎治疗的不足。

本治疗组使用此疗法治疗哮喘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具有简便易行、无毒副反应、患儿依从性好等优点。

目前,中药敷贴合离子导入技术作为上海市各级医院适宜技术联合开发推广应用项目已在上海市多家医院开展,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7.
[2]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editor. Industrial standard for Chinese medicine of
P. R. China——Diagnostic efficacy standard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M]. Nanjing:Nanjing University Press,1994:77.
[3]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64.
[4]Shi XM,editor. Acupuncture[M]. Beijing:China P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02:6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90,5(1):73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