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山的战地通讯非常善于从整个战局着眼,通过细致化的文学描写,以及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人们既能 看清战争的形势,又有很强的可读性。
谢谢观看
主要作品
木刻作品 文学作品
作品成就 著作介绍
木刻作品
有《爸爸我也要去打日本》等近百幅;
文学作品
有报告文学、通讯、散文、小说、诗歌。已出版的有《远航集》、《华山战地通讯选》、《朝鲜战场日记》、 《华山文集》、《万里纵横到处家》(1952年5月26日播发由华山采写的通讯) 。
作品成就
中篇小说《鸡毛信》和报告文学《英雄十月》、《清川江畔》分别选入小学、中学和大学语文教科书。 《鸡毛信》曾改变为同名电影,并收录在“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中国)中。
华山
广西作家中篇小说《鸡毛信》作者
01 人物生平
03 人物评价
目录
02 主要作品
基本信息
华山 (1920年~1985年),作家。原名杨华宁,广西龙州镇西街人。曾用笔名:伯韦、未央、西岳、牧荆、 肖杨、洛枫、杲讯、若曦等。
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曾任新华社著名的6岁随家迁居南宁,14岁考入上海泉漳高中。1936年参加**领导的“民先”组织,被学校当局开除,遂在张 爱萍将军领导下的上海游击队做传令兵,经张爱萍将军介绍,赴延安吴堡西北青年训练班,后转入延安鲁迅艺术 学院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到延安参加革命 。1939年后,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新华日报》**和中共军 委政治部、中央军委东进纵队、《翼热辽日报》、《东北日报》、新华社特派**等;解放后,任新华社军事**、 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1951年和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总社特派**华山曾先后三 次到朝鲜前线战地采访 ;1957年调任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华山于1985年在广州与世长辞。
著作介绍
《鸡毛信》是新中国建立后拍摄的第一部战斗题材的儿童片,海娃也成为新中国银幕上第一个抗日小英雄。 影片受到儿童和成人观众的喜爱,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曾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这样评价华山:“他的才华超过了我们同时代的许多人。”他的短篇文学作品《鸡毛 信》和新闻特写《英雄的十月》分别入选小学和中学语文教材。抗日题材的作品《鸡毛信》还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影响了几代国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