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深圳科学高中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深圳科学高中高三生物第二次联考
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B.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有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如图是某植物在不同O2浓度下,从培养液(其中Ca2+、SiO44-始终保持含量充足)中吸收Ca2+和SiO44-的曲线图。

造成P、Q两点吸收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与造成Q、R两点吸收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载体蛋白数量,载体数量
B.离子浓度、能量
C.载体蛋白数量、离子浓度
D.载体蛋白数量、能量
3.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A.不产生CO2
B.必须在有O2条件下进行
C.线粒体内进行
D.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4. DNA的碱基或染色体片段都可能存在着互换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两条链上相同位置的碱基互换可引起基因突变
B.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的片段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基因的互换可引起染色体结构变异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互换会引起配子种类的改变
5. 已知果蝇某对等位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雌性隐性纯合致死(合子或胚胎)。

现有基因型为XaY、XAXa的果蝇杂交得F1,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雌性与雄性个体的比例是()
A.1 : 1
B.3 :4
C.3 : 2
D.1 : 2
6. 下列有关A 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并释放出大量ATP
B. 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合成A TP
C. 若A TP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水解,其生成物可以成为DNA复制的原料
D. 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7. 有关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B. 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
C. 食用过咸食物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的过程属于反射
D. 大量饮水,可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
8. 如图表示水盐调节的部分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所示过程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B. 乙、丙、丁分别是大脑皮层、下丘脑、肾小管和集合管
C. 抗利尿激素能增加肾小管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D. 图中的甲可能是饮水不足、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等
9. 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Ca2+通过钙泵进出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肾小管上皮细胞依靠水通道蛋白重吸收水分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10.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①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①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①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①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①抗生素消灭病菌的过程体现了人体的免疫防卫功能
①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①2、4-D、苯乙酸均为生长素类似物
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
11. 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依赖于突触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B. 神经递质释放后,突触前膜的膜面积增大
C. 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能够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
D. 神经递质的释放可能导致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12. 与小鼠细胞质遗传相关的细胞器是()
A.细胞核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13. 生态学家发现,具有同种食物来源的两种捕食者之间,存在相互捕食对方的现象,称之为集团内双向捕食(如图所数示)。

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群落之中,并对群落中相关物种的种群动态和害虫的生物防治效果产生着很大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天敌1和天敌2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B.集团内捕食情况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C.农业生产中增加捕食者种类能有效抑制害虫数量
D.通过调查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预测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14. 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c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
B.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
C.de段表示着丝粒的分裂
D.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
15.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
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长链非编码RNA(1ncRNA)是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一类RNA,1ncRNA起初被认为是RNA聚合酶转录的副产物,不具有生物学功能。

近来的研究表明,1ncRNA虽然不直接参加编码蛋白质,但是参与了细胞内多种重要生理过程的调控(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细胞内各种RNA都是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的
B.有些1ncRNA合成后停留在细胞核内与染色质中的DNA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C.有的1ncRNA穿过核孔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或RNA分子结合进而发挥作用
D.mRNA中长度大于200个碱基的属于lncRNA,小于200个碱基不属于1ncRNA
17. 某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为XY型,其叶型有宽卵型和倒卵型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用纯种植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实验1:宽卵型♀×倒卵型♂→子代雌株全为宽卵型,雄株全为宽卵型
实验2:倒卵型♀×宽卵型♂→子代雌株全为宽卵型,雄株全为倒卵型
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不同
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
C.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
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倒卵型植株
18. 下列关于一些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腌制泡菜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B. 制作腐乳利用了毛霉等产生的蛋白酶
C. 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
D. 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醋酸
19. 从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 h和2 h,其产物麦芽糖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第1 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①之间
B.第1 h到第2 h,45①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
C.第1 h到第2 h,50①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不明显
D.若只催化淀粉反应1 h,45①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
20.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都离不开激素。

下列关于激素及调节剂在生产中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家蚕可以加快其变态发育过程
B. 用孕激素类药物处理四大家鱼,可以促使其生殖细胞的成熟
C.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不经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D. 对火龙果植株进行夜间补光、喷洒乙烯利等均可促使其提前开花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表示番茄种子播种后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推测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

图乙表示番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某些激素含量变化,番茄幼果快速生长时期,除了生长素能促进细胞伸长外,________也具有相同的作用;果实成熟过程中含量升高的激素有____________。

(2)图丙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番茄茎生长的影响。

分析可知促进番茄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研究表明,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____________。

(3)按图丙,当生长素浓度为C时,对番茄根生长所起的作用最可能为____________,可见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____________。

22. 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所起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

幼苗芽尖产生的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称为_______,从运输方式上则属于细胞的______________运输。

(2)乙图中a侧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__mol·L-1,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b侧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在单侧光照下,丙图燕麦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A段而不是B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助其完成实验结果预测。

①.实验材料及用具:燕麦胚芽鞘、一侧开孔的硬纸盒、薄云母片、光源等。

①.下图表示的是该实验过程。

①.实验结果预测:装置①内的胚芽鞘___________生长;装置①内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装置①内的胚芽鞘______________生长。

23. 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第一步是获得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所选用的放射性标记物是______。

(2)第三步搅拌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结果: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高,此现象说明噬菌体的______侵入到细菌体内。

经检测发现子代噬菌体中也有放射性,证明DNA是______。

(4)当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若培养时间过长,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有放射性,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24. 为研究吲哚乙酸(IAA)与脱落酸(ABA)的运输特点,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IAA和ABA,开展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B为茎尖切段,琼脂块①和①中出现较强放射性的是________(填序号);琼脂块①和①中均出现了较强放射性,说明ABA在茎尖的运输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若先用某种抑制剂(不破坏IAA、不影响细胞呼吸)处理茎尖切段,再重复上述实验,结果琼脂块①和①中放射性强度相近,该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AB为成熟茎切段,琼脂块①①①①均出现较强放射性,说明IAA在成熟茎切段中的运输
________(填是或不是)极性运输。

(3)适宜的激素水平是植物正常生长的保证。

黄豆芽伸长胚轴的提取液,加入IAA溶液中可显著降解IAA,但提取液沸水浴处理冷却后,不再降解IAA,说明已伸长胚轴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

研究已证实光也有降解IAA的作用。

这两条IAA降解途径,对于种子破土出芽后的健壮生长__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

(4)若要提前棉花的采摘期,使棉花早几天上市,可以使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

(5)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有多项应用,生长调节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某农业科研机构最新培育出一种玉米新品种,该品种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且胚芽中脂肪的含量也高于普通玉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玉米种子中的脂肪,需要先将新鲜玉米种子的种皮去掉,进行______,再进行______,才可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该过程使用的试剂是______;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请用所学的实验方法,设计实验验证该新品种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中的:
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籽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籽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

方法步骤:
①将两种玉米籽粒分别进行研磨,制备组织样液。

①取A、B两支试管,向A试管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mL,向B试管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mL。

①向A、B两支试管中都加入____________,摇匀,再加入____________,摇匀。

①观察颜色变化并比较紫色的深浅。

①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D
3. A
4. B
5. B
6. B
7. C
8. B
9. A
10. B
11. C
12. B
13. A
14. D
15. A
16. AD
17. AC
18. ABC
19. CD
20. CD
21.
(1).脱落酸
(2).赤霉素
(3).乙烯
(4).大于A,小于C
(5).两重性
(6).抑制生长
(7).不一样
22.
(1).吲哚乙酸
(2).极性运输
(3).主动
(4).10-8
(5).抑制
(6).促进
(7).直立
(8).弯向光源
23. 32P
(2). 将噬菌体外壳与被侵染的细菌分离开
(3). DNA
(4). DNA
(5). 复制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了24.
(1).①
(2).不是
(3).抑制剂与运输IAA的载体结合
(4).不是
(5).IAA氧化(降解)酶
(6).有利
(7).乙烯
(8).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5.
(1).切片
(2).制片
(3).苏丹①染液
(4).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5).双缩脲试剂A液1mL
(6).双缩脲试剂B液4滴
(7).新品种玉米籽粒组织样液(A试管)紫色较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