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除不干胶简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移除不干胶简述
1 可移除标签相关概念
不干胶标签(Pressure sensitive label ),又称压敏胶标签,根据所用胶水的特性,可分成永久性标签(Permanent label )和可移除标签(Removable label )两大类。
永久性标签,是指标签贴标后,经过一段时间,标签无法完整从被贴物表面移除。
其表现形式为标签面材撕破且部分残留在被贴物表面(见图1),或将被贴物撕破(见图2),或从被贴物完整移除也仍有胶水残留在被贴物表面(见图3)。
■ 文/浙江冠豪新材料有限公司 谌小斑
作者简介:谌小斑,浙江冠豪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从事快消品包装及不干胶标签开发10年,东华&卡尔顿大学MBA
在读。
图1
面材撕破
图2
被贴物撕破
图3 胶转移
10.19446/ki.1005-9423.2021.01.015
可移除标签,是指标签贴标后,经过一段时间,面材完整、胶水无残留地从被贴基材上移除的标签,可作为工艺流程标签,或需要多次重贴的场景。
常见的有空调能效标、文件索引标签、儿童贴纸、湿巾封口贴、服装尺码标、价格条码标、交警罚单、工厂周转包装标签等。
不干胶标签主要由底纸、胶水和面材组成,常见标签结构如图4所示。
由于可移除标签所用胶水的价格高于永久胶,并且面材常需要做特殊底涂处理以提升胶水和面材的结合力而造成面材成本上升,市售可移除不干胶价格偏高,市场占有率仍偏小,但随着消费者对包装体验的关注持续提升,可移除标签的使用量将大幅提升。
2 可移除标签原理
不干胶标签贴在被贴物表面后,会涉及两个界面和三种力(见图5)。
其中胶水与面材间的结合力被称为粘基力,胶水自身的结合力被称为内聚力,胶水与被贴物间的粘性被称为粘接力。
要实现不干胶标签的可移除,需要满足粘接力<内聚力<结合力,对于面材为纸张的标签,还需同时满足粘接力<面材的层间结合力。
3 可移除标签测试及常见失效模式
可移除标签测试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的粘性测试(初粘、剥离力、持粘力)和应用测试两部分(贴标测试可移除性能)。
在测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失效模式。
洁净板材-标签可移除,在被贴基材上无胶水残留,被贴区域无色变。
胶转移-胶水从面材大面积脱落并残留在被贴物表面。
主要原因是胶水与面材的结合力<内聚力,可通过对面材背面电晕,或者预涂底涂来增强结合力。
胶水内聚破坏-胶水从内部分层,同时在被贴物及面材背面有残留。
主要原因是内聚力<粘接力,可选用内聚力好的可移除胶水,或者添加交联剂以提升胶水内聚力的方式来解决。
标签面材撕裂-常见于面材为纸张的标签,在高表面能被贴物上应用。
主要原因是胶水和被贴物间粘性强,且粘接力>纸张层间的结合力,从而造成面材撕破。
可通过降低胶水涂布克重、增加胶水交联剂比例、选用强度高的面材等方式来解决。
鬼影-标签可移除,在被贴物表面无胶水残留,但是与胶水接触的区域发生色变。
主要原因是胶水中的小分子迁移到被贴物表面。
4 可移除标签设计原则
在可移除不干胶标签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应用来选择面材、底纸、胶水。
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
)。
顶涂-功能层,如增强印刷适应性,防护性。
面材-纸、膜、布等材料。
底涂-功能层,提升胶水与面材结合力,或阻隔层。
胶水-可分为溶剂型、水性、橡胶型。
离型剂-常用有机硅油。
底纸-常用格拉辛、PEK/CCK 、PET 。
图4
常见不干胶结构
图5
标签贴标后涉及两个界面、三种力
5 可移除不干胶应用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
在可移除标签应用过程中,若因标签设计不合理或者选择不当而无法达到可移除的目的可参考表2所示的解决方案。
6 总结
可移除标签是一种功能性标签,但可移除性是相对的,与被贴物及应用环境相关。
因此,在新产品开发
时,一定要参照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