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立而道生,道明则术现——生涯规划视角下高三亲子关系之“孝”道》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生涯规划主题班会:
本立而道生,道明则术现
——生涯规划视角下高三亲子关系之“孝”道
一、学情分析
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父母对子女的爱无私而伟大,但作为子女却不能忘本,失去感恩的心,缺乏对父母的孝。

随着课业压力的增大,高三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很多沟通问题,子女不理解父母,不尊敬父母等现象多有发生。

这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认识不够。

故本次班会从生涯规划视角出发,探究高三亲子关系之“孝”道。

二、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孝的五个境界。

(二)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懂得“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孝的五个境界。

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懂得“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师生诵读感悟法
五、学习方法
倾听、思考、诵读
六、教学时长
40分钟(一节课)
七、教学环节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生涯规划班会的主题是“本立而道生,道明则术现——高三亲子关系之‘孝’道”。

请同学们先来看这样的一则对话:
妈妈:儿子,如果妈妈眼睛瞎了怎么办?
儿子:我会送你去这里最好的医院治疗。

妈妈:如果这里最好的医院治不了怎么办?
儿子:我会送你去世界上最好的医院治疗。

妈妈:如果世界上最好的医院仍然治不好呢?
儿子:我会终身照顾你。

妈妈:好儿子,谢谢你
儿子:妈妈,如果我的眼睛瞎了怎么办?
妈妈:我会把我的眼睛换给你。

(二)记忆问答机
提到我们的父母,记忆满满,搜寻这十来年的记忆,你是否能回答以下问题:
1、你是否能完完整整写出父母的名字?
2、你是否能写出父母出生年月日?
3、最近一次拥抱父母是哪一天?
4、最近一次给爸爸泡杯茶(倒水),帮妈妈做家务是哪一天?
5、最近一次说爱父母是哪一天?
6、最近一次和父母拌嘴(生气)是哪一天?
7、高三压力倍增的情况下,我们妥善处理好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了吗?
课堂互动思考作答:
(三)孔子论“孝”
相信同学们已经写下了自己的答案。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从子女的角度分析,我们可以来看一个字——“孝”。

“孝”字的组成很微妙,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

《论语》记载: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君子专心致力于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了,道就由此而产生了。

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道的根本吧!】
孔子认为,孝有五个境界,你在哪个境界呢?:
1、孝养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篇(七)》【子游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奉养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要饲养。

父母和狗马都能养活,如果不能尊敬父母的话,那么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还有什么区别呢?】
2、孝顺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篇(十八)》【几(jī):轻微,婉转。

劳:劳心;担忧。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应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

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

”】
3、孝敬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
——《为政篇(七)》【同1】
4、孝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篇(十一)》【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

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
5、孝道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为政篇(八)》【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四)孝之感悟
1、孝敬是美德不是本能。

慈爱是本能,怎会叫美德。

2、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

3、每个孩子都有天使保护,这个天使就是妈妈。

4、孝顺孝顺,顺者为孝。

真正爱父母就要尊重和包容他所有的习惯。

5、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

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里仁篇(二十一)》有一种自身的悲怆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以,你若同情天下人,何不从自己的父母开始?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毕淑敏《孝心无价》(五)美文诵读
教师诵读,学生齐读。

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爱吃煮得烂烂的菜;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父母喜欢吃稀饭;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他们过马路行动反应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老父老母的一些习惯不再是习惯时;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吃饭时间他们老是咳个不停,千万别误以为他们感冒或着凉,(那是吞咽神经老化的现象);
如果有一天,你发觉他们不再爱出门……
父母子女这一场人世相逢,是用来相亲相爱,而不是相恨相杀的,人最大的教养,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就算他再弱小,就算他平时再不起眼。

为了孩子,他们也会以一个父亲,或母亲的名义,与生活针锋相对。

孩子就是他们的血,是他们的肉,是融到他们骨头里的牵挂。

孩子是他们的第二次投胎。

这是一场盛大且深情的遇见。

生养之恩,总大过一耳光的仇。

宽容父母的小过错,原谅他们的不完美,是人最基本的德行之一。

哪有什么诗歌和远方,我们所有的良辰与吉时,不过都是踩在父母的肩膀上。

你觉得该对你好的人,千好万好,错一次你就失望透顶。

你认为该对你坏的
人,千错万错,好一次你就感恩戴德。

我们总认定,父母不完美。

却不知道,他们一直在向这个世界低声下气。

时间让父母多了很多皱纹,可我更记得,他们的青春都花在了谁的身上……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岁月静好,就有多少冷暖自知。

每个苦苦坚持的人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当你觉得很安全,那是因为父母在为你承担风险;当你觉得很幸福,那是因为父母在默默地为你付出。

愿你懂得父母身后苦,愿你懂得父母世道难。

为人子女的终极使命,就是接受父母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慢慢懂得他们的不容易。

谢谢你们,愿意做我的父母。

每天能见到父母,吃一口家里的饭,跟他们闲聊几句,你的内心会格外放松舒畅,你会觉得自己在这世界上,有依靠。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人内心安定的重要保障。

父母子女这一场人世相逢,是用来相亲相爱,而不是相恨相杀的。

只知道爱情里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却不知当父母老了后陪伴对他们来说是最贴心的温暖。

当父母老了,请你一定要记着,要像他们爱你一样去爱他们。

请好好对自己的父母,不要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不要等到他们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八、效果检测
给父母的悄悄话:《高三了,爸妈我想对您说》
九、板书设计
十、特色创新
本次班会从生涯规划视角下探究高三亲子关系,着眼于学生健康成长,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理解“孝”道,懂得感恩,与父母好好沟通,形成和谐的家庭分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以健康平稳心态备战高考。

十一、教学反思
附:故事分享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

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

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

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世界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一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着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儿。

每当孩子和小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至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

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

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

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叫他不要担心。

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

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要谁来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着:“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

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

看着碗里剩下的那一半泡面他在心底对自己说:“啊!孩子,这是世上最美味的泡面啊!”
树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大大的苹果树。

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里玩。

他爬到苹果树上吃苹果,躲在树阴里打盹儿……他爱那棵树,那棵树也爱跟他玩。

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了,不再来树下玩了。

一天,男孩回到树旁,一脸忧伤。

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不再爬树了。

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

”树说:“抱歉,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这样你就有钱了。

”男孩手舞足蹈,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男孩摘了苹果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树很难过。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

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

我要做工养家,我要盖房子来住。

你能帮我吗?”“抱歉,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来盖房子。

”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开了。

树心满意足地看着男孩的背影,然而,从那以后,男孩再也没有回来。

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回来了,树雀跃万分。

树说:“和我一起玩吧!”“我很伤心,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让自己悠闲一下。

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

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划多远。

”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

他划船而去,很久没有再露面。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又回来了。

树说:“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没法给你了。

没有苹果给你吃……”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牙去咬了。

”“没有树枝给你爬……”“我老得再也爬不动了。

”“我实在什么都给不了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就是我的枯老的根了。

”树流着泪说。

“我实在再也没有什么需要了,只想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

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

”男孩回答道。

“好吧,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地方了。

来吧,坐在我身上歇歇吧。

”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当我们年幼时,我们喜欢跟妈妈和爸爸玩……当我们长大后,我们离开他们……只在当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

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一如既往,有求必应,想方设法让我们开心。

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的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