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艺——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画线部分。 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 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 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 激发我诗兴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 蛇。 答:
(2)象征和借喻的区别: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连接 词,但象征的征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也很难补 出被象征物。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比喻只要有两个有某些相像之处的事物就可以构成,如:他 的眼睛长得像他母亲的眼睛。 B.借代可以分为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专称代通称、具体 代抽象四种情况。
修辞手法在仿写中的应用 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新课标《考试大纲》中“正确运用常见 的修辞手法”。本节着重学习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使用时 应注意的问题。该知识点内容涉及的考点较多,近年一般与扩 写,仿写,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图文转换,古代诗歌鉴赏, 现代文阅读等结合考查。下面就仿写句式谈一下修辞手法的运 用。
仿写“五注意”: 一、话题 有的仿写让考生另选话题,有的要求考生仿写的话题与原话题 保持一致。审题时要看清要求。
二、句式 仿写句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即严格按要求去 写。这就要求考生要弄清例句的句式特点,如句子的基本结构 (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句与句之间的关 系(并列、转折、递进、因果、假设、条件、总分)以及句中是否 有叠词、四字成语等等。
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与示例组成 排比句式。 示例:故乡的山,巍峨峻峭,回荡着故乡悠扬舒心的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故乡的水 清纯甘甜 养育着故乡憨厚淳朴的儿女 故乡 的树 饱经沧桑 遮蔽着故乡饱经风霜的土地
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 长大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夕夜,热气腾腾的饭桌上摆满了筷子,是一种团圆。 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答案:妈妈鼓励你尝试用筷子夹起生活的喜乐年华 是一种传承 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 是一种 感恩
五、表达 仿写的句子应做到语言通顺,用词得当,简洁明确,大部分语 句要有文采,切忌不合逻辑,牵强附会。 总之,仿写题审题作答时除了注意句式、修辞上的显性要求, 即做到“形似”外,还要挖掘隐含在原语句中的色彩、表达上 的隐性要求,力求“神似”。
THANKS
谢谢聆听
第二节 语言表达的十八般武 艺——修辞手法
1.思考:引子引用钱钟书的婉言拒绝说明了什么?
[明确] 语言中恰当地运用修辞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可以 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让单调乏味的陈述变得异常吸引人, 它可以让抽象的事理形象化,甚至可以以恰当的修辞来解决人 际交往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2.修辞格大致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型?各包含哪些修辞?
解析:本题考查变换句式。解答这类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 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 答案:(示例)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兴; 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5.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创意春晚公益广告《筷子篇》有关内容, 根据文意补充设计,或描述生活或陈述见解。要求:句式大致 相同,语意相关。 筷子,是一个含蓄的中国人表达情感与爱很重要的工具。它所 传达的,是启迪,是传承,是明礼,是守望,是关爱,是感恩, 是睦邻……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来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 启迪; 幼儿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火红的秋天/将我的意志/煅烧得更加坚定/在广阔的天 地间/与秋风深情地对白
修辞仿写“三步走”和“五注意” 仿写句式题要求考生按命题者给定的语句形式(包括修辞格)仿 造句子,“仿”的是形式,表达的内容是“新”的。一般来说, “仿”形式不难,所以考查侧重在内容上,即新造语句的内容 是否合理,形象是否生动,含义是否深刻。这类题目承担着检 测考生运用修辞手法的任务。
[明确]
(1)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 比喻、借代、比拟、夸张、

和特色的
双关等

(2)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 对偶、排比、反复、回环、

和特色的
顶真、粘连、镶嵌等
3.比喻、借代和比拟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明确] (1)比喻就是用一个事物给另一个事物打比方。 ①比喻的特点:第一,比喻要有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做比喻的 事物两个部分;第二,比喻的本体与喻体性质不同,但又要有 某些相像之处。 ②比喻的作用:使复杂的道理变得较浅显,使抽象的事物变得 较具体。
4.对偶和排比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明确]
5.借喻和借代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 (1)作用方面的区别: 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本体,只代不喻。 ②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作用,但总是喻中有 代。 (2)构成基础的区别: ①借代侧重“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 ②借喻侧重“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3)转化方面的区别: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
第二步,“循规蹈矩” “循规蹈矩”是要防止结构上盲目随意。仿写句子的一个基本 要求就是要形似,即结构要统一。仿写时要弄清句子的结构, 是陈述还是疑问,是祈使还是感叹;还要弄清句子内部的语意 关系,是因果还是假设,是并列还是总分等,都要符合要求。
第三步,“百花齐放” 仿写句子在内容上主张“百花齐放”,但立意境界要高,要有 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有哲理性和启发性。防止出现不合适,低 级趣味,格调不高的语言。
3.(2015·高考江苏卷)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 () 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解析:选 B。本题考查诗句的修辞手法——比拟(拟人和拟物)。 A 项,意为春风试着用神奇的刀尺,精心剪裁出春天的红花绿 叶。“试”“裁”是人的动作,用了拟人。C 项,说芍药花“含 春泪”“蔷薇”“卧晓枝”,把花写成美人,拟人。D 项,一 “偷”一“翻”,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南风这位旧相识的顽 皮可爱。B 项,意为浮萍碎处,映现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 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是从视觉与听觉角度来写的,并未运用 比拟手法。
仿写“三步走”: 第一步,“依葫芦画瓢” 仿写句子就是在“运用”上考查修辞。为了防止修饰不当,运 用失真,“依葫芦画瓢”是最好的办法。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 平,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因此仿写前要分析给定的例句所运用 的修辞是什么,是比喻还是拟人,是借代还是夸张,是对偶还 是排比等等,必须认清并严格遵守。
6.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
7.象征和借代、借喻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 (1)象征和借代的区别: ①借代所代的事物确定,而象征相对隐晦、含蓄,需要琢磨才 能体会。 ②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只有表面的联系,象征的本体和征体 之间是一种深层次的联系。 ③借代是名词性的,只限于句中,而象征的范围可以扩大到整 个句子,甚至全段和全篇。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 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减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 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 染力。 解析:选 B。B 项中后一个“巴金”指其本人,前一个“巴金” 指“巴金的作品风格以及其人品”。
下面是一首题为“冬天”的短诗,仿照这首诗,以“秋 天”为题,写一首句式相同、内容相近的小诗。
晶莹的冬天 将我的生命 映衬得更加坚强 在广博的大地中 随雪花尽情地舞蹈 答:
[解析] 先串读诗句,把握大意。再摘取诗中有关“冬天”的意 象,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用“秋天”的有关意象置换, 按照原诗句式表述,注意最后一句恰当运用比拟手法。
(2)借代就是用一个事物给另一事物“做代表”。 ①借代有几种情况:一是以部分代整体,二是以特征代本体, 三是以专称代通称,四是以具体代抽象。 ②借代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简洁形象,生动风趣。 (3)比拟是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
①比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物当作人来描绘说明,即拟人;一 是把人或物当作另一物体来描绘说明,即拟物。 ②比拟的作用主要是使情感表现多样化,使事物描绘形象化。
三、修辞 注意题目所要求的修辞手法,有的试题明确指出修辞要求,有 的则不明确要求;不明确要求的,也要研究原题,如果原句使 用了某种修辞,仿写时也必须使用这种修辞。 四、色彩 这里的色彩包括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原句是口语还是书面语, 句中洋溢着欢快、喜悦的感情还是淡淡的愁绪,这些问题仿写 时必须揣摩清楚,力求与原句保持一致。
C.比拟是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这种手法 可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 D.象征和借喻的区别在于: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 连接词,而象征的征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也很 难补出被象征物。 解析:选 A。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有不同性质,A 项不是比 喻。
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 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 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 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 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2016·高考预测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表达 自己对生命的态度,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我喜欢呐喊的生命,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 的鱼。 答:
[解析]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仿写句式的能力。首先,审清题干 中的内容要求“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和句式要求“与示例 相同”。其次,审清“示例”的特点:由三个分句组成;第一 个分句句式为“我喜欢……的生命”,其中“喜欢”一词可以 保留或更换为其他表明态度的动词,“生命”的定语有拟人的意 味;第二、三个分句则在“宁做……,不做……”这一选择关 系的句式中形成对比。仿写的句子必须符合上述要求。 [答案] (示例)我追求坚贞的生命,宁做绝壁倒挂的松,不做随 波逐流的萍。我向往奔放的生命,宁做殒身飞落的瀑,不做波 澜不惊的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