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现设计--设计绪论及园林发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外国园林及发展
一、古埃及与西亚园林
1、古埃及园林 (公园4000年)奴 隶制的古埃及园 艺发达,园林也 出现较早。其墓 园和奴隶主的私 园都较有影响。
2、西亚地区的园林 西亚的两河流域也是人类文明出现较早的 地区。如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古巴比 伦的“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在公元前600年建成,是一个四 角椎体的建设,由沥青及砖块建成的建筑物 以拱顶石柱支撑着,台阶种有全年翠绿的树 木,河水从空中花园旁边的人工河流下来, 远看就仿似一座小山丘。
2、古罗马庄园(台地柱廊园) 古罗马强盛时期征服了庞贝等广大地区。 奴隶主贵族兴建的庄园根据意大利的地貌 和自然风光,造园手法又吸收了西亚、古 希腊和西班牙的传统形式,逐渐发展成为 具有古罗马特点的台地柱廊园。
3、意大利台地园 16世纪,从意大利开始兴起的欧洲文艺复 兴运动,文艺复兴也分为前期、中期和后 期。各阶段的庄园有不同的特色。
明朝的计成所著园林的名著《园冶》
5、成熟后期(清中末期) 封建社会走下坡路的时期,随着西方势 力的入侵,封建社会盛极而衰,逐渐趋于 解体。 园林发展一方面继承了前一时期的传统, 趋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衰颓的倾向。 结束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时期。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中国园林也叫风景式园林,崇尚自然界 的山水风景。
风景园林规划现设计
绪论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主要的教学内容: 学习方法:
主要教学内容(20学时)
园林基础知识(历史和发展) 园林设计艺术理论(重点) 园林设计原理(重点) 园林设计程序(园林设计的过程和步骤) 园林设计各论(公园、广场、居住区、道路 绿地等) 专题理论(园林植物、园林设计范例等)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人类进入了农耕文明,随着城镇的出现, 园林开始出现。(此阶段园林出现发展的 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地方 风格。) 此时园林是服务于少数统治阶级的,为 私人所有,为少数人服务,不对外开放, 是封闭的,主要是为了追求视觉景观的效 果之美,陶冶人们的情操等作用。
这三个阶段分别为1)、英国传统庄园; 2)、英国整形园;3)、英国的自然风景园。
6、日本的园林 1)、6世纪佛教东渡到日本,对日本园 林产生重要影响。日本古代宫苑全面接受 中国汉唐的风格。 2)、12世纪后,日本中期的寺园、枯山 水及茶庭。 3)、日本后期的茶庭及离宫书院式庭园。
三、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分期(是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1、生成期: 殷商的灵囿、园、圃是园林的起源。 秦汉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是这一时期 造园活动的主流,即宫苑。 “一池三山”的格局的确立。 西汉的私园,山水建筑园。
2、转折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奠定了园林的美学思想;佛教和道教的 流行,使寺观园林也开始兴盛。
2、生态效益:是园林绿化最突出的作用, 体现在它能够改善城市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从城市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园林中的绿色 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市区域范围内的大 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调节城市的温度, 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保持土壤,还能够 促进城市通风、降低噪音等。
(1)、维持碳氧平衡 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 比较固定。如果失去平衡,对人类的生存将构成威 胁。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CO2的排放量随之扩大, 这对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而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 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维持这种平衡。 平均每公顷园林绿地每天能够吸收近900kg的 CO2,生产600kg的O2。
(2)、调节温度和湿度,缓解“热岛效应” 由于城市的硬质地面多,交通量大及人工排热 量大,而大量的建筑又使热量不能快速散发,致使 城市夏季气温较城郊高很多。这就是城市的“热 岛”。 绿地能够吸收太阳的辐射能,温度较城市其它 地方低,能够行成空气对流,利于热岛的扩散。 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使空气湿度增加,使人在生 理上更加舒适。
3、古波斯天堂园及水法 (公园前六世纪)波斯建立奴隶制国家,逐 渐强大。奴隶主建立的囿娱乐;“天堂园” 是古代波斯园林的代表。 天堂园四面有围墙,其内开纵横“十” 家形的道路构成轴线。分割出四块绿地栽 种花木。道路交叉点修筑中心水池,象征 天堂,所以称之为“天堂园”。
二、欧洲古代园林
1、古希腊庭园、柱廊园 古希腊的庭园在公元前9世纪的荷马史诗 中就有记载。其形式对意大利和法国的古 园林有重要的影响。 公元5世纪,古希腊人从波斯学习了波斯 的造园艺术,使“庭园”最终改变成了 “柱廊园”。
(美国一项研究中计算出绿化的间接经济效益是它本身 价值的19-20倍)
优秀的园林作品必须兼顾这三大效益,要做 到适用、经济、美观三者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中国园林及发展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选址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 园。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 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大主体)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园林的不同理解
中国的古代传说中的对仙境的描述代表了当 时的人们对园林的形式的追求。有代表性的 是:瑶池仙境,悬圃。 基督教的《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是犹 太民族对园林形式的追求。 佛教的净土宗宣扬西天“极乐世界”则代表 古代印度人所追求的居住的理想乐园。
一、原始社会(萌芽期): 1、原始社会前期中期。 2、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园林的萌芽。
田 园 城 市 示 意 图
19世纪末兴起的研究人类、生物和自然 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生态学的出现 也是生态觉醒的标志。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世界园林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怎样使环境可持续性发展、更新、再生 成为研究的主流,同时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由前一阶段的 对立敌斥关系又逐渐回归到亲和的关系。
5、英国园林(分三个阶段)
早期的英国园林是模仿意大利庄园,14世纪起 英国的庄园转向追求大自然风景的自然形式。17世 纪,英国模仿法国凡尔赛宫苑,将庄园建为法国式 的规整形式并成为社会的主流。18世纪,英国成为 世界强国,造园形式吸收了中国园林的营养,集欧 洲风景画的特色,最终形成了英国的“自然风景 园”。
皇家园林一般称为:苑、苑囿、宫苑、御 苑、御园等。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贵族、官僚、富商的私 人园林。有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 山庄、别业、草堂等称呼。处
处以上三大主体外,还有衙署园林、祠堂、 书院、会馆园林等非主体。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中国园林有30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奴 隶社会晚期农耕文明出现以后的种植园、 圃、囿、台囿等形式。
这一时期的园林发展标志: 1、城市公共园林占主导地位,强调园林 绿地的开放性,出现了很多“园林城市”。 2、确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强调生 态原则。 3、强调园林的公众参与性。 4、园林的规划设计广泛运用了生态学、 环境科学等其它学科,把园林作为城市的 一个系统进行系统的规划。
思考题: 1、古代园林和现代园林有什么不同?
3、全盛期(隋唐): 唐朝是一个意气风发,勇于开拓,充满 活力的全盛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生 命力的时代。 园林作为一个体系,风格特征也基本形 成了。
4、成熟期(两宋到清初) 中国封建社会发育定型,小农经济增长,商 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兴起为传统封建 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封建文化失去了汉唐的宏放风度,却转化 为日渐缩小的精致,实现着从总体到细节的 自我完善。
自己的设计动手能力。
城市园林绿地的种类
1、城市综合性公园 2、城市广场 3、单位附属绿地 4、城市道路绿地 5、居住区园林绿地 6、城市专类公园 7、风景名胜及森林公园等。
第一章 园林及其发展
第一节 园林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园林?(Park and garden)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工程技术和 艺术手段,通过改进地形,种植树木花草, 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 丽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大百科全书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西方式园林的建筑美与自然美是相对分 离的和对立的,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 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不论多少,无论 性质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等自然要素 有机地组织在一起。
3、诗画的情趣 园林的内容有表现诗歌作品中的某些场 景,或以景点的名称,匾额、楹联等文学 手段对景园作直接点题。 有很多园林对景点的布置以类似文学艺 术的结构,使观景活动类似感受诗歌和音 乐一样。 画意指一些造景的手法运用了中国的绘 画理论。
三、工业文明出现之后 十八世纪工业文明崛起,人类生产力提 高,人们从理解大自然到控制大自然,两 者的关系从亲和转为敌斥、对立。 这时,有识之士纷纷提出改良学说。
F l olmsted(1822-1903)沃姆斯特德 美国园林的先驱,现代园林学的创始人 之一。他提出了城市公共园林的概念,倡 导建立国家公园。
(3)、净化空气、杀死病菌 许多绿色植物对空气中的粉尘、二氧化硫、氟化氢、 氯气等城市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有吸收能力。 许多植物在吸附有害粉尘的同时也减少了粘附在上 的病菌。另外还有许多园林植物能分泌出一种杀菌 素,具有杀菌作用。如:一公顷的圆柏林每昼夜能 分泌出30kg的杀菌素。
(4)、通风、防风,降低噪音
关于园林设计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领悟园林设计的理论,这是园林设计的基础。 其次是要多观察和总结。就是多实地看许多城市的 园林绿地,并结合自己所学的园林设计理论进行思 考和总结。 多参考别人的设计作品,从书籍、期刊、网络上看 别人的设计作品,从优秀的作品中吸收营养。 多动手,多进行一些园林绿地的设施训练。提高
他与沃克斯合作,利用纽约市内大约348公顷的空地, 改选规划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纽 约 市 中 央 公 园
E.Howard(1850-1928)霍华德 在所著的《明日之田园城市》中提出了 田园城市的设想,这是个居住了大约三万 人的社区,四周环以开阔的乡村和绿色地 带。
二、什么是绿化? 广义上的绿化包括全国或者大范围的环 境绿化,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的大片人 工种植的行为。 狭义上的绿化是园林绿化,是城市某些 特定区域,如城市的园林补尝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 隔离而人为设的第二自然。
三、园林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 之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社会效益:体现在美化城市环境、提 供市民休闲和保健的场所、陶冶人们的情操、 提供防灾避难场所等方面。
在城市的园林绿地规划时,可利用主要道路和 沿河旁顺着城市夏季的主要风向布置园林绿地。这 样可使城市的夏天行成良好的通风条件。同样,在 城市外围,沿与城市冬季主要风向垂直处布置常绿 的防风林可减低冬季寒风。 植物林带对降低城市噪音也有很好的效果。
3、经济效益: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 济效益两个方面。 其中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产品、门 票、服务的直接经济收入。 间接经济效益则是指它形成的生态环境效 益和社会效益折算成的经济价值。
意大利台地园林的特点:
1)、依据地势高低开辟台地,各层次自然连 接。 2)、主体建筑在最上层台地上,保留城堡式 传统。 3)、分区简洁,有树坛,盆树,并借景园外 景色。 4)、喷水池在一个局部的中心,池中有雕塑。
意 大 利 台 地 园 平 面 图
4、法兰西园林 早期是城堡周围的园林,称为城堡园。 16世纪以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庄园形 式被接受,根据法国的地形特色逐渐形成 了法国的平地几何式庄园。其中最为著名 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宛”。
4、意境的涵蕴 景中有意,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目 的。
第三节 世界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对园林的不同理解 中国的古代传说中的对仙境的描述代表了当 时的人们对园林的形式的追求。有代表性的 是:瑶池仙境,悬圃。
基督教的《圣经》中记载的“伊甸园”是犹 太民族对园林形式的追求。
佛教的净土宗宣扬西天“极乐世界”则代表 古代印度人所追求的居住的理想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