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游戏《逗你玩》定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游戏:《逗你玩》
音乐选材:《什锦菜》(美国经典乡村音乐,卡朋特兄妹组合演唱)
班级:大班
设计、执教者:孙琦
活动介绍:
《逗你玩》这个音乐游戏,是一个交往性游戏,通过两人手部扑捉的逗趣,让幼儿在于同伴的交往中体验游戏的情趣。
游戏的配曲来源于美国经典乡村乐曲《什锦菜》,乐曲A、B段的结构清晰、简洁,旋律富有动感,轻快动听,节奏性强,能很好的引发倾听者的身体韵律感。
依据乐曲的分段,教师融入了不同的游戏情境与之呼应。
第一段,主要围绕“找朋友”的主线,将朋友见面、交往的生活经验融入其中,通过诙谐、轻松的动作表现,在有规律的重复中不断获得有关游戏的规则经验,增进游戏者的快乐体验,在与同伴的亲密互动中,加深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第二段,是游戏的高潮部分,旋律伸展、丰富,重音突出,着重凸显出两人“逗你玩”的逗乐情趣。
整个活动将遵循在快乐中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寻求方法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体味游戏快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游戏水平。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明快、轻松的特点,学习随乐曲节奏自主、放松、有节奏的行走。
(感受乐曲明快、轻松的特点,能随音乐旋律做动作和游戏)
2、在理解游戏情境基础上,掌握游戏典型动作,熟悉玩法,学会两人呼应玩游戏。
(在理解游戏情境基础上,会两人合作进行游戏。
)
3、感受体验合作游戏中同伴相互逗乐的乐趣。
【活动重点】理解音乐情绪,学会呼应游戏,愉快参与。
【活动难点】随音乐旋律变化及时变换游戏动作并有节奏的表现。
【活动准备】乐曲《什锦菜》、座位排成大半圆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乐曲,感受音乐结构和特点,表达感受。
(5分钟)
1、教师和幼儿伴随乐曲自由舞动,进入活动室。
问题:我们听着音乐走进活动室,你是什么感觉?今天听到的这首乐曲和我们平时听到的乐曲有什么不同?(教师介绍乐曲名称《逗你玩》,引导表达乐曲欢快、轻松、动听的特点,是英文乐曲)
2、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乐段
问题:听一听,这首乐曲分成了几段?
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引导幼儿了解乐曲A\B段的结构
二、幼儿学玩呼应游戏,了解游戏规则。
1、2名教师完整示范第一次,引导幼儿发现游戏中的典型动作。
(3分钟)
问题:我们做的《逗你玩》做了什么动作?
鼓励幼儿尽量表达观察到的动作:握手、摇摆、飞吻、逗乐、扭腰。
2、教师完整示范第二次(加上语言节奏演唱),幼儿学习两人逗乐动作,了解规则,初步掌握乐曲节奏。
(6分钟)
(歌词:走走走,走走走,找个朋友,握握手,握握手,给个飞吻;准备好、准备好,逗你玩呀!真快乐,真快乐,真快乐呀;准备好,准备好,逗你玩呀,真快乐,真快乐,真快乐呀!!!)
(1)问题:这次,我一边唱着词一边来玩,你们要仔细看,我们是怎么逗着玩的?(教师配合语言节奏示范第二遍)
系列问题:“我们怎么逗着玩的?谁是逗得,谁是被逗得?”(分清逗者和被逗者的角色和动作。
逗者伸一只手,被逗者伸两手);
“怎么才能逗起来?”(明确:逗者手要上下、左右移动,被逗者的两只手要紧紧跟随)
“被逗的人跟着逗的人是为了干什么?什么时候才能捉?”(教师请一名幼儿配合示范,引导幼儿发现唱到“逗”的时候被逗者的人要捉,逗乐的人手要躲)
(2)师幼互动,练习逗乐动作。
(教师与集体幼儿分角色互动逗乐,邀请幼儿一起演唱歌词)
3、师幼互动学习找朋友,幼儿学会随旋律变换动作。
(1)问题:朋友见面我们做了什么?
(引导幼儿完整表达出动作顺序,并解读动作情境含义)
扭走—表示心情愉快、握手—好朋友之间相互招呼、飞吻—表示对朋友的爱(2)师幼互动,随乐曲旋律有节奏表现找朋友的动作(教师唱词)
4、师幼互动完整玩一遍游戏(固定舞伴)
重点关注:有节奏地甩手轻快的走路,眼光交流、2人逗乐的方法和节奏点。
5、流水式找朋友玩游戏第二遍。
(幼儿独立)
三、学习双圈游戏的玩法。
(8分种)
1、问题:排成双圈怎么逗你玩?
请幼儿说明双圈游戏的玩法
2、教师根据幼儿表达结成双圆,开展游戏。
(1)分清内外圈游戏角色
(2)交换伙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