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以“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为主题,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重要性,知道空气污染的来源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教材章节为《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第四节。
二、教学目标
1. 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知道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让幼儿了解空气的重要性,知道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质量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学会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空气污染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学具:每人一份实验器材、画纸、画笔、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
1. 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存在,引发幼儿对空气污染的关注。
2. 知识讲解:
利用PPT讲解空气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 实验操作:
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
和危害。
4. 小组讨论:
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质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爱惜资
源的意识。
5. 创意表达:
让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制作手中的空气净化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
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6. 成果分享:
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幼儿的表达
能力。
六、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
板书形式: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污染的
来源和危害,以及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空气质量保护计划。
1.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减少使用空调和暖气,降低能源消耗。
3. 注意家庭清洁,定期打扫卫生,减少灰尘污染。
4. 鼓励家长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5. 参加植树活动,增加绿化,改善空气质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创
意表达、成果分享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重要性,知道了空气
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
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热情。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
实验现象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引导和辅导。
拓展延伸:
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进行家庭空气质量调查,了解自家空气质
量状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
同时,可以组织幼儿参加户外环保
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空气污染
的存在,引发幼儿对空气污染的关注。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起点,图片
和视频的选择非常关键。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幼儿能理解的空气污
染现象,如PM2.5、臭氧层破坏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如咳嗽、哮喘等。
二、知识讲解
利用PPT讲解空气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空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空气质量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讲解过程中,应注意语言简练、生
动形象,结合PPT中的图片和图表,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三、实验操作
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实验设计应注重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如通过实验展示PM2.5的来源和危害,让幼儿亲手操作,观察PM2.5的粒径大小等。
四、小组讨论
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质量,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
讨论题目应具有针对性,如“我们能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等,引导幼儿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创意表达
让幼儿用画笔和贴纸制作手中的空气净化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空气净化器设计。
六、成果分享
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分享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倾听每个幼儿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七、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
板书形式: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空气的重要性、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以及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
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方便幼儿观看和理解。
八、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家庭空气质量保护计划。
1. 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 减少使用空调和暖气,降低能源消耗。
3. 注意家庭清洁,定期打扫卫生,减少灰尘污染。
4. 鼓励家长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5. 参加植树活动,增加绿化,改善空气质量。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创
意表达、成果分享等环节,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重要性,知道了空气
污染的来源和危害,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
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热情。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
实验现象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课后加强引导和辅导。
拓展延伸:
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进行家庭空气质量调查,了解自家空气质
量状况,并制定相应的保护计划。
同时,可以组织幼儿参加户外环保
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 语言语调: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语
调亲切、友好,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讲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时,语调应适当加重,以表达出问题的严重性。
2. 时间分配:本节课的时间分配应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需求。
实
践情景引入和知识讲解环节时间可稍短,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创意
表达和成果分享环节时间可稍长,以确保幼儿充分参与。
3. 课堂提问: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
幼儿的思考。
如在知识讲解环节,可提问“空气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在小组讨论环节,可提问“我们能为保护空气质量做些什么?”等。
4. 情景导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教师可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
图片和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存在,引发幼儿对空气
污染的关注。
教案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在实践情
景引入环节,我可以增加一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污染案例,
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影响。
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应注
意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可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还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可以通过设置游戏、小组竞赛等方式,激发幼儿的
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应注意对每个幼儿的关心和鼓励,让他们
在课堂上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注。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应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
学效果,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