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构思指导:拒绝俯视,共创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人与人相处,没有谁愿意被俯视,也不应该俯视他人。
回望历史,中国曾领跑世界,令他国景仰;但也曾因国力衰弱,仰人鼻息,被列强俯视。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如此,文化与文化之间亦如是。
视角,取决于站位与定位,也取决于姿态与心态。
百年变局,面向未来,我们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
“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并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
请完成一篇发言稿。
要求:综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2作文:这是一道“主旋律”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为话题的背景叙述。
材料以递进式逻辑,告诉我们人与人相处、国与国之间以及文化与文化之间存在的“俯视”与“被俯视”现象。
“俯视”是一种站位,一种姿态,也关乎对自身定位与心态。
这直接引出材料中的重要提问: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考生在行文时不能忽视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第二部分,是任务背景和任务要求。
任务语境是“世界青年交流论坛”,要求考生以中国青年代表的身份,以“拒绝俯视,共创未来”为主题发言。
既然是世界青年交流论坛,那么考生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群体、国家。
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担
负的是国家的希望、扛起的是民族的未来。
可以说,青年怎么样,未来中国便怎么样。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这个问题的答案会交由新时代青年来回答,未来的宏伟蓝图也由我们擘画。
这就要求考生要在行文中强调身份和青年使命,话语要有高度,思考要有深度。
【深入探讨】
这篇作文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起调很大”。
无论是材料给出的问题——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还是“世界青年交流论坛”这一任务语境,都让人有一种“主旋律”满满的既视感。
“拒绝俯视”在我看来意思有两层,一是拒绝被别人俯视,这是对外的“主权”宣告,一个人、一个国家、一种文化,即使实力再小,也不容被居高临下地指责和侵犯;另外一层是拒绝俯视别人这种姿态,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像一种庄严承诺。
让人想起在1974年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候,邓小平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
无论是哪一层理解,呼唤的是都是和平和正义,呼唤的是平等对话与互相尊重。
为什么要“拒绝俯视”?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未来发展的“呐喊”。
考生在行文时要处理好“拒绝俯视”和“共创未来”的关系,不可失之偏颇。
前一段时间,有一张“两个辛丑年”对比的图片在网络上爆火。
这两个“辛丑”分别指的是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和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会议现场。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美国的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了!”当地时间3月18日,中方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的这番表态字字铿锵、掷地有声,让我们感受
到中国“拒绝俯视”的姿态。
考生要能结合时事热点和社会新闻,在行文中充分利用,不能让作文成为“假大空”式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