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综合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共48分)
1.关于生命的起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质②生命起源于陆地③原始生命由上帝创造④现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④
()
A.各种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现代生物是由古代生物进化来的
3.与古老地层相比,近代地层陆生生物的化石种类所占比率较高。

这一现象说明()
4.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

图5是物种甲化石和物种乙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

下面的判断错误的是()
B.物种甲可能比物种乙更复杂、更高等
D.与物种甲相比,物种乙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D.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爬行类
6.图6是生物进化历程图,它显示了目前科学家对小熊猫、大熊猫、熊和浣熊之间亲缘关系的认识。

你认为与大熊猫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7.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和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却能避免被海风吹到海里淹死。

这说明()
D.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它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
8.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9.图7表示几类动物的进化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10.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

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

人们对这一事实作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11.生活在非洲大草原的角马,繁殖季节雄性角马往往用尖锐的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图8)。

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角马的角发达的原因是()
12.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了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

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相互选择
D.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
13.(8分)图9为植物进化历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植物类群:
A.________;
B.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A生活在________;B,C能够在陆地上生活,但只能生活在陆地________环境中;D,E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

此现象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_____的进化历程。

(3)原始的蕨类植物进化为原始的种子植物,而现代蕨类植物是由哪类原始植物进化而来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2分)下表是几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的差异比较。

(1)________c的氨基酸差异数目,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生物体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目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________,反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________。

(2)上述生物中,亲缘关系较近的两种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3)表中六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中生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0分)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1
(2)在工业污染区,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________,在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__。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浅色桦尺蛾和深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________的结果。

(4)如果在工业污染区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

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2分)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

A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DDT处理,B组家蝇不用DDT处理。

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1)A组家蝇抗药性强的原因是A组使用DDT处理,使________________的家蝇被淘汰,________________的家蝇存活下来并将这种有利变异________给后代;而B组没有使用DDT处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家蝇都存活下来。

(2)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________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

(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家蝇与DDT之间的________来实现的。

(4)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5)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可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利用所学知识,提一条既能控制家蝇又不污染环境的好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第三章综合测试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火山喷出的气体中主要含有水蒸气、氨、甲烷等,它们构成了原始大气,这些无机小分子物质经过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原始生命。

现在地球上不能再形成原始生命,因为形成原始生命的条件不存在了,而且现在大气、海洋的成分也发生了改变。

2.【答案】D
【解析】化石是由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形成的,原始生命的起源无法留下化石证据。

3.【答案】A
4.【答案】A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物种甲化石在较晚近的地层中,说明物种甲比物种乙在地球上出现得要晚,物种甲可能比物种乙结构要复杂、高等,但不能说明物种甲是由物种乙进化来的。

5.【答案】D
【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两栖类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爬行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又进化成了鸟类和哺乳类。

6.【答案】B
【解析】在生物进化历程图上,距离越近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

7.【答案】D
【解析】变异对生物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的变化,取决于生物是否适应生存环境。

有翅昆虫出现残翅和无翅的变异,对于生活在正常环境中的昆虫来说,不利于逃避敌害,是不利于生存的,对昆虫是有害的。

但是,对于生活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的昆虫来说,这种变异可以使其避免被大风刮到海中,从而能够在海岛上生存下来,对昆虫来说是有利的。

8.【答案】B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生物的进化是定向的,总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9.【答案】B
【解析】自然选择使生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种现象不以生物本身的需求而转移,决定者是自然环境,A项错误。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项错误。

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环境变过程不可重演,D项错误。

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在三叶草中有耐寒和不耐寒的两个品种,开始时,较多的不耐寒植株逐渐被寒冷的环境淘汰,因此产量较低;耐寒的植株生存下来并逐代繁殖,因此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1.【答案】D
【解析】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角马的繁殖是为了种族的延续,与角马的角发达没有直接的联系。

角马的角发达是争夺配偶的有利变异,角发达的雄角马有机会繁衍后代并将这种有利变异保留下来。

12.【答案】C
【解析】原始的狼进化成不同的变种是由生活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它们在不同环境的选择下,向着特定的方向进化,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变种。

二、
13.【答案】(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2)水中潮湿由水生到陆生
(3)原始的蕨类植物
14.【答案】(1)比较越近越远
(2)黑猩猩和猕猴(或鸡和响尾蛇)
(3)金枪鱼、响尾蛇、鸡、狗、猕猴、黑猩猩
(4)各种生物之间有着共同的起源和一定的亲缘关系
【解析】(1)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最常用的方法,比较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目,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体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目越少,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

(2)黑猩猩和猕猴(或鸡和响尾蛇)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目为1,说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3)由题表可知,各种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不同,结合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推断,六种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为金枪鱼、响尾蛇、鸡、狗、猕猴、黑猩猩。

(4)生物都具有细胞色素c的事实能够说明,各种生物之间有着共同的起源和一定的亲缘关系。

15.【答案】(1)变异
(2)保护色适应性
(3)自然选择
(4)深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减少,浅色桦尺蛾的数量会增加
16.【答案】(1)没有抗药性有抗药性遗传有抗药性没有抗药性
(2)差异不定向的
(3)生存斗争
(4)DDT的有无
(5)不可行,实验材料太少,偶然性带来的误差较大
(6)利用生物防治或搞好环境卫生(合理即可)
【解析】家蝇的个体中存在抗药性的变异,这种变异只有在使用DDT时才被选择出来。

具有抗药性的个体可以生存下来,不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被淘汰。

因此,变异是不定向的,而DDT的选择是定向的。

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容易因偶然性较大而产生较大的误差,使结果不准确。

过量的使用DDT消灭家蝇,在消灭家蝇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家蝇,搞好环境卫生也有利于控制家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