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言网语】 这才是文艺工作者,当他人遇到灾难,心里焦躁、意志低沉或哀愁时,是急需音乐去抚平、安 慰、激励的,这才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尘世过客 利用自己的特长缓解众人等待的无奈和无聊,真的两全其美。
——@金在心中 音乐给人们力量,音乐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精彩。
—@ting ( 选自201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关系。 最后,结合下面的答题模板,用简明、顺畅的语言,将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表述出来。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4-
【答题模板】 题型: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总模板: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表达效果。 模板1: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事例( 概括事例 ),论证了……观点( 分论点/中心论点 ),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模板2:运用了道理论证。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深入,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模板3:运用了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 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模板4: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3-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jí( 汲 )取 矫.( jiǎo )揉造作 扭捏.( niē )作态
(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遗撼 ”,正确写法是“ 遗憾 ”。 ( 3 )“附庸风雅”中“附”的意思是 ( A ) A.依从;依附 B.靠近 C.附带 ( 4 )在文中画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前文意思的句子。 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7-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分 )
保持生活的从容 张凡
【人物】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 【故事】前不久,罗马机场上演了一段“快闪”。当天,从罗马飞往上海的一架飞机延误,在大 家焦急等待时,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拿起乐器,奏起了《我的祖国》。此前,他们刚刚 在意大利举办完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慈善音乐会,准备回国时,因为候机时间太长,为了充实大家 的等待时间而进行了这场即兴表演,94岁的指挥家曹鹏更是在轮椅上“坐镇”指挥。视频被传上 网后,赢得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点赞。
拜读 )!”
【解析】“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 用于初次见面时 )。“莅临”,特用 于上级之于下级,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光临”,多用于口语,称宾客来到。“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 章,是敬辞。另外常见的还有“拜辞”,指告辞对方;“拜望”,指探望对方等。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4-
2.学校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 1 )【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你是学校的“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 久仰 ( 久违 久仰 )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 莅临 ( 莅临 光临 )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我一定认真 拜读 ( 阅读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9-
③其实,由小观大,那些在小事小情中涵养的耐心、豁达,在遇到真正的考验、挑战时,也能够 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生活有杨柳依依,也不乏雨雪霏霏。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能都会有一段 困顿的经历、难熬的时光。在那些等待的日子里,在那些不如意的境遇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保持笃定从容的步伐,才能积蓄不断前行的力量,遇见更好的自己。
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
视?
遗撼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 jí 取有
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
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
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2-
9.文中画线句子“生活有杨柳依依,也不乏雨雪霏霏”中的“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分别指的是 什么?( 4分 ) “杨柳依依”喻指一种顺境,愉悦轻快的生活境地;( 2分 )“雨雪霏霏”喻指一种逆境,有着焦灼、 烦恼和不如意的生活状态。( 2分 ) 10.请模仿“网言网语”的方式,在这则新闻后面跟帖,表达你阅读这篇文字后的感想。( 4分 ) 示例:此时的这段音乐犹如清泉洗去了人们的焦躁,让人心旷神怡,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从正 面去评价事件的积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4分 )
( 3 )【文明知礼伴我行】下面是张佳佳同学写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就个人而言,[甲]懂礼节、讲礼貌,是衡量其道德水准及教养程度的标准。有道德、有修养、
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能“知书达礼”,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 重自己”,[乙]才能懂得维护并遵守社会公德,才能明辨礼与非礼的界限。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5-
( 2 )【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 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一: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 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 示例二: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十分尴尬。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3-
第8题: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方法指导】 首先,应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判断选段或语句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其次,着眼于具体的相关语段来分析。 再次,联系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具体分析使用论证方法的选段或语句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2-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
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
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1-
7.【点评】部分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 保持生活的从容。( 或:当我们身处焦虑时,应该葆有一份从容和豁达。 )( 意思对即可,3分 ) 8.【点评】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 对比论证。( 1分 )通过对两种生活态度的对比,突出在烦恼或者不如意时依然葆有从容豁达 态度的难能可贵,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2分 ) 【解析】第②段的论证方法,由“而反观生活中那些……”可知前后构成对比,所以采用了对比 论证。结合具体内容,从论证的具体观点来分析其作用即可。
①[甲]处画线句子一面对两面,请提出修改意见: 在“懂礼节”前加“是否” 。
②[乙]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 维护 ”和“ 遵守 ”对调。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6-
课内精读 阅读《论教养》,回答下面的问题。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5.文章谈论“教养”,为什么要谈“优雅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 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优雅风度”其实就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是养成教养的基 础。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0-
6.【点评】前的描述虽短,却写出了完整的故事要素。请你对照相关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6 分)
时间 前不久 地点 罗马机场 人物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 起因 飞机延误
经过 演奏者们用“快闪”的方式即兴演奏了《我的祖国》 结果 赢得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点赞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8-
【点评】 ①当计划突然遭遇变化时,当意外突然闯入生活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焦躁不安,还是从 容不迫?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惊喜而生动的选择。一段随性优美 的“快闪”表演,一曲悠扬婉转的《我的祖国》,让原本焦灼难熬的时间变得愉悦轻快,也让身处 异国他乡的国人,感受到了祖国温暖的存在。 ②艺术是生活的调味剂,可以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也可以让人们从当下的烦恼中暂 时跳脱。不过,于很多人而言,上海城市乐团演奏者们身上的动人之处,不只在于音乐所散发出 来的魅力,还在于他们身处焦虑时依然葆有的那份从容豁达。面对眼前的难题,没有心浮气躁, 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己之力,为自己和他人纾解烦恼、排遣压力,这样的生活态度,在当下略显 浮躁的社会,的确显得难能可贵。而反观生活中那些或因小小龃龉,或因暂时不顺,就失去耐心, 动辄“路怒”“网怒”的人,他们自己尚且不能逃离坏情绪的泥沼,又如何能为身边人营造一个积极 向上的“小气候”?
——@尘世过客 利用自己的特长缓解众人等待的无奈和无聊,真的两全其美。
——@金在心中 音乐给人们力量,音乐可以让生活变得更精彩。
—@ting ( 选自201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
关系。 最后,结合下面的答题模板,用简明、顺畅的语言,将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表述出来。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4-
【答题模板】 题型: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总模板: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观点+表达效果。 模板1: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事例( 概括事例 ),论证了……观点( 分论点/中心论点 ),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模板2:运用了道理论证。论证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深入,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模板3:运用了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 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模板4:运用了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3-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jí( 汲 )取 矫.( jiǎo )揉造作 扭捏.( niē )作态
( 2 )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遗撼 ”,正确写法是“ 遗憾 ”。 ( 3 )“附庸风雅”中“附”的意思是 ( A ) A.依从;依附 B.靠近 C.附带 ( 4 )在文中画线处补写一个总结前文意思的句子。 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书大都有详尽的论述。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7-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分 )
保持生活的从容 张凡
【人物】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 【故事】前不久,罗马机场上演了一段“快闪”。当天,从罗马飞往上海的一架飞机延误,在大 家焦急等待时,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拿起乐器,奏起了《我的祖国》。此前,他们刚刚 在意大利举办完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慈善音乐会,准备回国时,因为候机时间太长,为了充实大家 的等待时间而进行了这场即兴表演,94岁的指挥家曹鹏更是在轮椅上“坐镇”指挥。视频被传上 网后,赢得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点赞。
拜读 )!”
【解析】“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 用于初次见面时 )。“莅临”,特用 于上级之于下级,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光临”,多用于口语,称宾客来到。“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 章,是敬辞。另外常见的还有“拜辞”,指告辞对方;“拜望”,指探望对方等。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4-
2.学校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 1 )【礼貌用语我知晓】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你是学校的“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 久仰 ( 久违 久仰 )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 莅临 ( 莅临 光临 )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我一定认真 拜读 ( 阅读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9-
③其实,由小观大,那些在小事小情中涵养的耐心、豁达,在遇到真正的考验、挑战时,也能够 帮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生活有杨柳依依,也不乏雨雪霏霏。每个人的生活中可能都会有一段 困顿的经历、难熬的时光。在那些等待的日子里,在那些不如意的境遇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 态,保持笃定从容的步伐,才能积蓄不断前行的力量,遇见更好的自己。
听了感到难堪?怎么样打扮才算合适,不致让周围的人们侧目而
视?
遗撼的是,人们却很少从这些书中 jí 取有
益的见解。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我认为原因在于这些讲解优雅
风度的著作有个缺陷,就是很少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优,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
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2-
9.文中画线句子“生活有杨柳依依,也不乏雨雪霏霏”中的“杨柳依依”和“雨雪霏霏”分别指的是 什么?( 4分 ) “杨柳依依”喻指一种顺境,愉悦轻快的生活境地;( 2分 )“雨雪霏霏”喻指一种逆境,有着焦灼、 烦恼和不如意的生活状态。( 2分 ) 10.请模仿“网言网语”的方式,在这则新闻后面跟帖,表达你阅读这篇文字后的感想。( 4分 ) 示例:此时的这段音乐犹如清泉洗去了人们的焦躁,让人心旷神怡,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从正 面去评价事件的积极意义,言之有理即可;4分 )
( 3 )【文明知礼伴我行】下面是张佳佳同学写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助修改。 就个人而言,[甲]懂礼节、讲礼貌,是衡量其道德水准及教养程度的标准。有道德、有修养、
有文化、有学识的人才能“知书达礼”,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 重自己”,[乙]才能懂得维护并遵守社会公德,才能明辨礼与非礼的界限。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5-
( 2 )【礼节习俗我评说】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 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一:我赞成。中国是礼仪之邦,热情待客是中国人的传统礼仪,客人来了帮其夹菜,正显示出 主人的热情好客,能让客人感觉亲切、温暖。 示例二:我不赞成。主人不知道客人的喜好,如果客人不喜欢吃,又不好拒绝,会觉得十分尴尬。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3-
第8题: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方法指导】 首先,应了解各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判断选段或语句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其次,着眼于具体的相关语段来分析。 再次,联系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具体分析使用论证方法的选段或语句与中心论点或分论点的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夯实实基基础础巩巩固固知知识识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2-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 )题。
谈论“风度”的书籍很多。在社会交往中,比如出门做客或者
在家接待客人,在剧场,在工作场合,人究竟该如何自持?如何举止
有度?怎么样对待老人和孩子?怎么样谈吐才算得体,不致使对方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1-
7.【点评】部分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分 ) 保持生活的从容。( 或:当我们身处焦虑时,应该葆有一份从容和豁达。 )( 意思对即可,3分 ) 8.【点评】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 对比论证。( 1分 )通过对两种生活态度的对比,突出在烦恼或者不如意时依然葆有从容豁达 态度的难能可贵,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2分 ) 【解析】第②段的论证方法,由“而反观生活中那些……”可知前后构成对比,所以采用了对比 论证。结合具体内容,从论证的具体观点来分析其作用即可。
①[甲]处画线句子一面对两面,请提出修改意见: 在“懂礼节”前加“是否” 。
②[乙]处画线句子语序不当,应将“ 维护 ”和“ 遵守 ”对调。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6-
课内精读 阅读《论教养》,回答下面的问题。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做一个有教养、有风度的人。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①教养首先应该体现在家里;②要有优雅的风度。 5.文章谈论“教养”,为什么要谈“优雅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时时刻刻要记住:一个人不应该妨碍他人的生 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优雅风度”其实就是一种有教养的表现,是养成教养的基 础。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10-
6.【点评】前的描述虽短,却写出了完整的故事要素。请你对照相关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6 分)
时间 前不久 地点 罗马机场 人物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 起因 飞机延误
经过 演奏者们用“快闪”的方式即兴演奏了《我的祖国》 结果 赢得了国内外网友的一致点赞
第二单元
8*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阅阅读读探探究究拓拓展展延延伸伸
-8-
【点评】 ①当计划突然遭遇变化时,当意外突然闯入生活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是焦躁不安,还是从 容不迫?上海城市交响乐团的演奏者们,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惊喜而生动的选择。一段随性优美 的“快闪”表演,一曲悠扬婉转的《我的祖国》,让原本焦灼难熬的时间变得愉悦轻快,也让身处 异国他乡的国人,感受到了祖国温暖的存在。 ②艺术是生活的调味剂,可以给平凡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也可以让人们从当下的烦恼中暂 时跳脱。不过,于很多人而言,上海城市乐团演奏者们身上的动人之处,不只在于音乐所散发出 来的魅力,还在于他们身处焦虑时依然葆有的那份从容豁达。面对眼前的难题,没有心浮气躁, 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己之力,为自己和他人纾解烦恼、排遣压力,这样的生活态度,在当下略显 浮躁的社会,的确显得难能可贵。而反观生活中那些或因小小龃龉,或因暂时不顺,就失去耐心, 动辄“路怒”“网怒”的人,他们自己尚且不能逃离坏情绪的泥沼,又如何能为身边人营造一个积极 向上的“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