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肿瘤患者经CT检查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骶部肿瘤患者经CT检查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析刘春光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将腰骶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以及导致该种误诊所存在的影响因素。
方法分析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腰骶部肿瘤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其病史、病程、发病特点等情况,以求找出误诊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误诊的原因,提出一些救治误诊的方法。
结果在临床上,腰骶部肿瘤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在于忽略了对患者病史的采集以及身体体格的检查,还有过于依赖影像学的检查结果。
并且,该病的诊断往往是先进行诊断,再收集资料,而并非先收集患者的病史等资料,再进行诊断。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骶部肿瘤的发病的病史以及临床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
只要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细心的采集并且对其体格进行细致的检查,就能够鉴别两者的差异。
防止误诊的发生。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3(000)015
【总页数】2页(P134-135)
【关键词】腰骶部肿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刘春光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河南郑州 45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93
腰椎间突脱出在外科而言,是常见的疾病。
目前,随着我国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上班族需要长时间的面对电脑进行工作,因而长此以往,患者的胸腰椎就容易发生变形,因此,腰椎间盘突脱出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
由于腰
椎间盘突出的病人群体的广泛性,腰骶部肿瘤在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表现均为腰腿痛的一致性,导致了腰骶部肿瘤在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比较时,在临床上难以对二者加以甄别,因此对于二者的诊断有着较大的难度。
这就导致了临床上的误诊、漏诊的情况的发生。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腰骶部肿瘤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求找到患者的误诊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本院的48例骶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其年龄跨度在42~81岁,平均年龄为63.7岁,其中男性34例,女性12例。
由于患者的身体素质、年龄、营养状况均无太大差异,不对该研究造成大的影响,因而病例间具有可比性。
1.2 典型病例
一位女性病患,由于腰骶部疼痛伴右下肢麻木疼痛在20008年入院,该患者曾因
为腰及右下肢疼痛在5个月前曾在本院就诊,检查结果是L3~S1椎间隙 CT扫描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医院对其进行了L5~S1椎间隙右侧椎板开窗髓
核摘除术。
但是在手术之后,患者的症状未见好转,反而出现了大小便失禁以及右下肢麻木加重、疼痛难忍的情况,在5个月之后再到医院进行复查时对患者进行
了MRI的检查,检查发现,患者的骶骨严重破坏伴骶前巨大肿块,诊断结果为骶
骨巨细胞瘤。
因此才对患者进行了骨肿瘤切除结合重建术。
在手术之后的9个月内,患者恢复情况良好,能够生活自理。
1.3 疗效判定
在进行完骨肿瘤切除结合重建术治疗后要再次进行CT和MRT的检查,以确定疗效。
首先在病患进行治疗前要进行CT和MRT的检查。
在进行完治疗的1、3、6
个月后,还要拍片子进行复查,最后根据WTO的实体肿瘤治疗的评判标准,来对疗效进行评定。
最后统计患者在这几个月的癌症复发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主要通过采用统计软件包对不同组别的患者的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比对,进而采用二次回归成像法以及χ2值可行性检验法对离散的资料进行检验,最后再用函数的形式加以反应。
在长达3个月的治疗后,进行复查,有2病例复发。
在6个月后进行复查,有4
病例复发,在12个月后进行复查,有8病例复发,其局部控制率达到了87.2%。
但是所有病例均无出血、感染等情况的产生。
病灶的局部控制率见表1。
腰椎间盘突脱出作为脊柱创伤中的一种常见的损伤,其自身不仅致残率极高,并且该病的产生容易引发合并脊髓损伤等疾病,一旦治疗不及时,就会给脊髓神经造成永久性的伤害,从而造成机体功能永久性的丧失[2]。
因此在医师对于该病的重视
程度较高,但是也因此增加了其他症状相似的疾病被误诊为该疾病的情况。
这就要求我们义无工作者在对腰骶部肿瘤进行诊断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患者的病史和体征。
本组被误诊的患者大多是由于过度依赖CT扫描而造成的,但是医务工作者往往忽略了CT所示的椎间盘突出与实际的椎间盘突出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而将腰骶部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将腰骶部肿瘤产生的临床表现和无症状的腰椎间盘膨出或者突出的CT影像错误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导致误诊[3]。
这就要求我们医师需要对患者的病史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样
才能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
重视患者疼痛的情况。
恶性肿瘤在发展的初期无明显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后,不同种类的肿瘤的临床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腰骶部肿瘤的疼痛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
并且多以夜间疼痛为主,患者经常在半夜被疼醒。
但是腰椎间盘的疼痛多是在行走活动后有明显的加重的趋势,大多在休息后可以得到缓解。
由此可见,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骶部肿瘤的发病的病史以及临床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
只要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细心的采集并且对其体格进行细致的检查,就能够鉴别二者的差异。
防止误诊的发生。
【相关文献】
[1] 贾连顺,程黎明.再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治疗中的误区[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1):5-7.
[2] 宫良泰,王永惕,胡振生,等.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价值[J].中华骨科杂志,1994,12(12):759-763.
[3] 蒋化龙.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6(12):88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