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间品“言” 脉脉中得“语”——六下《迢迢牵牛星》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迢迢牵牛星》教学
文|王红霞
【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
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并积累古诗。
2.通过抓关键字词,展开想
象,感知织女形象,感受其深切的思念。
3.虚实对照,围绕“不得语”
建构话题,体会、交流诗歌表达的情感。
4.通过评价、吟诵、书写等方
式品鉴古诗,并在拓展比较中进一步了解“七夕节”的文化内涵。
【教学流程】
板块一:创情设境,由文入诗1.出示星空图,导入:早在上
古时代,人们就给夜空中这些美丽的星星取了美丽的名字,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属牵牛星和织女星。
2.围绕这两颗美丽的星星诞生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那就
是《牛郎织女》。
五年级时,我们就学过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简单讲一讲?
3.《牛郎织女》这个神话不仅
编成故事在民间相传,也写入古诗在人们口中吟诵。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首———《迢迢牵牛星》。
(出示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从星空到星星的取名,从情节生动的民间故事到情深意远的诗歌,既创设了适恰的学习氛围,又通过勾连旧知引入新学,目标明确,指向集中。
】
板块二:朗声诵读,感知诗韵1.读正确、读通顺。
关注难读字“皎”“纤”“擢”“杼”及多音字“间”“脉”的读音。
2.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1)关注停顿。
读好五言诗“前二后三”的基本节奏。
(2)关注叠词。
关注诗中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感受其音韵美。
3.发现异同:与学过的绝句、
律诗相比,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有十句)
微课介绍:《迢迢牵牛星》是一首古体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风格相近的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十九首诗惯例上以首句为诗题。
4.小结:这首五言古诗节奏分明、朗朗上口,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读好”是学习古诗的基础。
这里的“读好”有两个
教案精选
113
.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学教学计·语文2021/01、02
层次:一是读正确,务必字字到位、句句响亮;二是读出韵律,古诗的韵律在节奏,在平仄、音调。
此处先以难读字入手,根据学生的朗读适时正音,再引导学生关注叠词,进一步读好古诗的节奏、韵律,进而微课介绍古诗出处,一气呵成,自然明快。
】
板块三:研读细节,感知形象1.比起故事中爽朗率真、善良勇敢的织女,诗中的织女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你细细品读古诗前六句,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并在诗句旁作批注。
2.预设:
(1)美丽的——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①皎皎:洁白明亮,很美丽。
②交流、引导:“皎皎”给人高洁、明朗之感,它不仅形容织女星,也是指牵牛星。
同理,“迢迢”不仅是指牵牛星的遥远,也点明织女星闪亮于遥遥天际。
③阅读资料:哪些信息体现了星星的“迢迢”和“皎皎”?(引导学生从“约25光年”“最亮的星”等词语加以体会。
)
织女星位于银河以西,距离地球约25光年,呈青白色,是天琴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在中国神话中,织女为天帝孙女,亦称天孙。
牛郎星是银河东岸的一等亮星,两侧各有一颗较暗的星,合称“河鼓三星”。
河鼓三星像一根长长的扁担。
传说,牛郎肩负扁担,挑着他的两个孩子追赶织女。
④在诗人眼中,这只是两颗
星星么?如何得知?(把织女星称
为“河汉女”)
是啊,在诗人眼中,这两颗明
亮而遥远的星星正是勤劳的牛郎
和美丽的织女。
【设计意图:“迢迢”和“皎
皎”两处叠词的字面义不难理
解,但缺乏温度。
引入资料可让
学生进一步体会其远和亮的程
度,并由星联想到人,激活了故
事的情境,积淀一定的情感基
础。
】
(2)勤劳的、忙碌的——
—纤纤
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①一个“擢”,一个“弄”,表
现织女不停地在织布。
②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听到了什么?
织女伸出纤细的白晳的手,
摆弄织机,传出札札声。
③小结:没有写织女的发饰、
衣衫,仅一双素手纤纤,一阵机
杼札札,劳作不辍的织女就出现
在了我们的眼前。
这就是以小见
大、以局部见整体。
(3)悲伤的、痛苦的——
—终日
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①织女终日劳作为何织不出
成幅的布料?(因为她心有所念)
②织女在念什么,思什么?
预设:
牛郎干活累不累?身体好么?
孩子们听爹爹的话吗?有没
有想娘亲?是不是长高了?
……
③织女身在织布心念亲人,
相念相思却不能相见,不禁——
—
泣涕零如雨。
④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
这个“弄”字,它仅仅是说织女很
忙碌么?
弄,表示摆弄、把玩,表现织
女的心不在焉、心神不宁。
⑤感情诵读:不能成章的布
匹,掉落如雨的泪珠,把织女想
念亲人却不得见的苦楚表现得淋
漓尽致。
我们一起读。
3.同学们很会读诗,读出了
一个美丽的、劳碌的织女,更读
出了一个因相思相念而无比悲伤
的织女。
【设计意图:此诗虽以《牛郎
织女》的故事为背景,但真正的
描写对象是织女。
尤其是中间四
句,更以织女的生活场景为陈述
铺展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细节
来刻画人物。
因此要充分引导学
生关注动作、神态等细节,通过
想象画面、对话交际来感受并建
构织女的生动形象,从字里行间
读懂织女的悲与哀、念与思。
】
板块四:叩问矛盾,探讨“不语”
1.这份刻骨的相思难以化
解,怪不得诗人望着星空发出无
限感叹(出示后四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
)
2.话题探讨,随机点拨。
预设:
为何“脉脉不得语”?(银河阻
拦;权威反对;身份差距。
)
“脉脉”可否换成“默默”?
(“脉脉”更富有情意)
114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接第89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设计意图:古诗的字词用法与我们今天的表达是有一定差别的。
“上”字在学生的知识经验中,多数表示与“下”相对的方向,在课文中表示河豚“向上游逆流而上”,是作为动词使用的。
教者为了区别、巩固这一特殊用法,出示一组带有“上”字的诗句,让学生辨析用法和字义,帮助他们了解“上”字在不同诗句中的用法,从而感受古诗文的神奇魅力。
】
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
你能结合图画,说说全诗的意思,带大家一起想象一下诗中的画面吗?(指名两三人说诗意)
4.小结: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水中,成群的河豚正要逆流而上,游入淡水江河。
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从无声静止到有声活动的春天的画卷。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四、唱诗歌,表达诗美
为了更好地感受诗中美景,老师特地找来了《惠崇春江晚景》的古诗新唱,请大家欣赏,会唱的可以一起唱。
(学生吟唱古诗)
【设计意图:吟唱古诗,做传唱经典的人,是课堂别样的美好。
孩子们“以歌和诗”,在优美的音乐中,吟唱、吟诵,再次感受古诗语言的美好、韵律的悠扬,点燃学生向美、传美之心。
】
五、写诗字,涵育诗心
1.美的图画,美的古诗,想不想用美美的字把它写下来?(欣赏班级学习书法的同学的《惠崇春江晚景》书法作品)
2.在硬笔书法作业纸上,正确、美观地书写古诗,注意“惠、崇、芦、芽”这4个生字的写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责任编辑刘晨昕
若“可语”,会语什么?(以口语交际的形式展开对话)3.对照现实,感受诗情。
出示资料:
经天文测量,织女星距地球约25光年,牛郎星距地球约16光年,两星之间的距离约有16光年。
对照现实,诗人的感叹是否多余?诗人只在写天上事么?(引导学生体悟诗人借天上事传人间情,希望世间男女幸福美满。
)【设计意图:抓往关键点“不得语”,通过探究“为何不得语”,丰满“若可语会如何语”,让学生转换角度与人物感同身受。
再以虚与实的对照,体悟诗人借天上事抒人间情的创作手法,步步深入,感悟言浅情深的写作特色。
】
板块五:同题拓展,品鉴积累
1.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古诗
十九首》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诗
作,你又有怎样的评价?
2.交流。
(运用叠词,朗朗上
口;想象丰富,形象生动;细节具
体,情感深厚。
)
3.积累:多种形式背诵。
4.古诗最后四句以其情真意
切成为诉说思念的名句,让我们
写在纸上、记在心间。
5.《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七夕
添了一分浪漫,还有不少文人也
将它写入诗词。
(学生诵读学习
单《古诗词里话“七夕”》中的诗
词《乞巧》《秋夕》《鹊桥仙》。
)
6.诗词中有神话故事,也有
节日习俗。
除了诗词中提到的,
你还知道哪些七夕节的习俗?
(喜蛛应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
……)
7.小结:诗词中有故事,诗词
中有文化,值得我们细细品、慢
慢赏。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品评
古诗,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将会
更加深入。
书写、吟诵、乐曲、同
主题诗词拓展也从更多元的角度
加强学生对古诗的体验程度,进
一步提升审美品质。
此外,节日
习俗的交流进一步凸显了单元人
文主题,引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
化的关注和探究。
】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拱
墅区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晨昕
教案精选
115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