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河北易县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河北易县中学高三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解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将灵敏电位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内表面(此时指针情况为参照),图中ac=db,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有关该实验的论述,正确的是()
A.a所在的神经元是感觉神经元
B.一般情况下,在动物体内,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神经纤维上进行双向传导,在突触处进行单向传递
C.当指针第一次偏转时,引起该次偏转的兴奋一定来自d左侧
D.神经细胞膜在正常状态下,会出现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的现象
2. 玉米的性状中,黄对白、非甜对甜为显性,两种性状独立遗传。

让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白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交得到F2,若在F2中有黄色甜玉米150株,则F2中性状不同于双亲的杂合子株数约为()
A. 150株
B. 200株
C. 300株
D. 400株
3. 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
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直毛和长毛都是相对性状
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正确的项数是()
①细胞学说表明除病毒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
①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
①德国的魏尔肖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①细胞学说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
①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①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5.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
C. 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
D. 若种群中显隐性个体的数量保持不变,则没有发生进化
6.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许多证据都可证明生物有共同祖先,化石是研究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B.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适应是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定向改变的过程
D.生物进化历程中,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经地理隔离形成生殖隔离
7. 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很高与其含有孔蛋白有关,分子量小于5000Da的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很低,分子和离子通过都需要借助膜上的特异性转运蛋白。

丙酮酸(分子量为88.08Da)通过线粒体内膜利用H+(质子)梯度协同运输。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与细胞质基质相比,线粒体膜间隙的环境与线粒体基质更为相似
B. 丙酮酸通过线粒体内、外膜的方式分别是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
C. 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的[H]可来自于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丙酮酸和水
D. 线粒体内膜蛋白质/脂质的比值小于线粒体外膜
8. 同学们在足球场上踢足球时,机体会发生的变化是
A.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在内环境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率会加快
C.通过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加强使体内多余热量散失
D.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9. 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间距离,哪种组合情况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
A. 1、3、5
B. 2、4、6
C. 2、3、5
D. 2、4、5
10. 科学家成功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谜。

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

请你推测科学家对此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①该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①该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①该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①该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递质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
11.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成萄萄糖
B. 反射活动发生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C. 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盐平衡
D.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不同的激素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
12. 在遗传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开展了相关的探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遗传规律
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摩尔根首先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予以了验证
D.艾弗里利用对照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3. 下图为某二倍体雌性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①、①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B. 甲时期细胞通常不能进行转录过程
C. 细胞乙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基因重组只有自由组合
D. 若甲乙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细胞乙是卵细胞,则甲细胞是极体
14. 如图所示,一个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含52个氨基酸)和一个环状肽(含20个氨基酸)组成,它们之间由二硫键(两个一SH形成一S—S—)相连,假设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共有肽键70个
B. 该蛋白质的分子量为72a-1264
C. 该蛋白质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
D. 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72个氮原子和75个氧原子
15. 游客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往往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该生理现象的发生主要受( )
A. 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B. 体液调节和环境影响
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 免疫调节和环境影响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某兴趣小组利用小鼠的小肠上皮细胞设计了如图实验:广口瓶内盛有某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以及生活的小肠上皮细胞,溶液中含细胞生活必需的物质(浓度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初期,毛细玻璃管内的红色液滴向左缓缓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内O2含量变化是引起红色液滴移动的直接原因
B. 随实验时间的延长,红色液滴可能相继出现不再移动和向右移动的情况
C. 若换用等质量的小鼠成熟红细胞为实验材料,实验现象是相同的
D. 增设添加呼吸抑制剂的实验组,可探究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否消耗能量
17. 下列物质在跨膜运输过程中,一定需要转运蛋白参与的是()
A.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B.K+进入轮藻细胞
C.H2O进入细胞
D.Na+进入神经细胞
18. 2019-nCOV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是病毒进入细胞的第一步。

重组腺病毒疫苗就是利用不会使人致病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把编码新冠病毒s蛋白的基因装入载体中,注入人体。

进入人体细胞,表达出S蛋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重组腺病毒疫苗能使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与该疫苗的防治作用机理相同
C. 利用ACE2受体制作疫苗,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S蛋白与受体结合
D. 通过免疫接种方式预防疾病是二次免疫反应原理的实际应用
19. 甲型血友病(HA)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A基因突变为a所致。

下列关于HA的叙述正确的是()
A.HA是一种伴性遗传病
B.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C.X A X a个体不是HA患者
D.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
20. 下列可能导致组织液增加的是()
A. 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B. 受风寒后发生淋巴结肿大,淋巴循环受阻
C. 代谢废物在组织液中积累增多
D. 严重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长跑比赛过程中,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相互协调,才能顺利完成各项生理活动。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运动员进入比赛位置后,高度紧张引起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进而引起心率加速,该实例表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

(2)长跑比赛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以及散失的热量主要产自于细胞内的_________(填具体位置)。

细胞无氧呼吸时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浆后并不会引起pH明显变化,原因是_________。

(3)运动员跑完后面部通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4)整个长跑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肝糖原、肌糖原的消耗量都很大。

这两种糖原在相应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

22. ①.下图是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①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
(1)有光的条件下,b进入细胞后,在____中发生反应;①过程发生在细胞的___中。

(2)白天若突然中断b的供应,过程①中的物质___________会随之增加。

(3)美国科学家卡尔文采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出①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该转移途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①.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

请分析曲线并回答:
(4)曲线AB段表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_____________。

(5)C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由于气温升高,气孔关闭,参与暗反应的原料__________供应大量减少,使五碳化合物不能与之结合生成__________,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度。

(6)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7)从以上信息得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__。

23. 如图甲是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模式图,共有4条肽链,其中有两条α肽链,两条β肽链(α肽链和β肽链不同)。

图乙表示β肽链一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所示的一段肽链由_____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若图甲中α肽链的第40位氨基酸是甲硫氨酸,它的R基是—CH2—CH2—S—CH3,那么它的分子式是_____。

A.C5H11O2NS B.C3H7NS C.C4H11O2S D.C5H10O2NS
(2)结合甲、乙两图,若两条β肽链完全相同,则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_____个氨基,_____个羧基。

(3)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_(填基团)。

24. 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上图中R、R'、R''、R'''可能是相同或不相同的原子团或碳链。

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键。

资料二:现有一链状多肽,化学式为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1)根据资料一,该化合物由________个氨基酸脱去________分子水而形成,水分子中的氧来自________,氢来自________。

(2)根据资料一,该化合物共有________个肽键。

在该多肽水解时,断裂的化学键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3)根据资料二,丙氨酸和谷氨酸的R 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资料二中该多肽的化学式推算,它在完全水解后可得到氨基酸共_______个,共需添加________个水分子。

25.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壶瓶山发现了一种自花传粉的植物,已知该植物的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两对相对性状,个由一种等位基因控制,但不知道每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基因的位置关系,现选用纯种高茎紫花和纯种矮茎白花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都是高茎紫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独立遗传?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进行探究。

(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A
2. B
3. C
4. A
5. C
6. D
7. C
8. C
9. C
10. A
11. C
12. A
13. C
14. D
15. C
16. AD
17. ABD
18. AD
19. ABC
20. ABCD
21.
(1).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支配
(2).激素调节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3).线粒体内膜
(4).血浆中含有HPO42-、HCO3-等缓冲物质
(5).(为增加散热),面部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6).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肌糖原氧化分解产生乳酸并释放能量22.
(1).叶绿体
(2).线粒体
(3).C5(五碳化合物)
(4).CO2→三碳化合物→有机物(或葡萄糖或糖类)
(5).增强
(6).CO2
(7).三碳化合物
(8).傍晚光照减弱
(9).CO2浓度
(10).光照强弱
23.
(1).3
(2).A
(3).6
(4).8
(5).羧基
24.
(1).4
(2).3
(3).羧基
(4).氨基和羧基
(5).3
(6).C
(7).—CH3
(8).—CH2—CH2—COOH
(9).10
(10).9
25. 1植株自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