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6 半截蜡烛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
(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
1940 年 5 月,德国纳粹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
般地占领了法国。 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片国土上。
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 的词语。
……结束。 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神情 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杰奎琳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 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 起来,向几位军官道了晚安, 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 时,蜡烛熄灭了。
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3-7自然段,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 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4、在熟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
5、分小组讨论,交流:
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这一线索主 要写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什 伯诺德夫人一家 (谁) 么时间),
在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的 (怎么 样的)半截蜡烛被点燃的情况下, 千方百计地保护秘密情报的故事。
1 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 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样的“绝妙的主 意”?妙在哪里?
体现了伯诺德夫人怎样的特点?
⑴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 ⑵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
⑶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的办法很巧妙。
问题1: 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为了保护 情报站的安全,与敌人智斗周旋, 前后一共进行了哪几个回合的斗争?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 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 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 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趁搬柴生火之 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 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 免了一场危机。
内容
人物
伯诺德夫人
杰克
地坐待着等
杰奎琳
道过晚安、上楼去
动作 (急忙)取、(轻轻)吹 慢慢地站、从容地搬、默默 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 语言 瞧,先生们,这盏灯
亮些。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 来生个火吧。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 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心理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
……结束。 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从容不迫。
厉声:(说话)声音严厉。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绝妙:绝:极、最。非常美妙,非常巧妙。 秘密情报:有所隐蔽,不能让人知道的(文件、消息 等)。
绝密情报:极端机密的,必须绝对保密的(文件、信
息等)。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走进战争
走进战争
走进战争
• 一截( jiē
• 摇曳( yì
பைடு நூலகம்
nà
)烛
shōu )查
zhèng )定
lòu )
ji é √
yè
)
)
√
我会读
半截
蜡烛
承诺
金属
强盗
秘密
熄灭
绝密
暴露
绝妙
意味
搜查
厨房
中尉
木柴
烛芯
厄运
从容
娇声
镇定
小心翼翼
若无其事
烛焰摇曳
不动声色
理解词语
厄运:厄,灾难,困苦。困苦的遭遇。
摇曳:摇荡、摇晃。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
拓展延伸 1、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下面的故事会怎
样发展呢?发现会是怎样的情景?不发现又是怎样的情况?
2、在二战期间,还有好多的孩子立下了大功,比如放牛郎王二
小,课后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立下汗马功劳的少年英雄吗?
回顾课文
忆一忆、试一试、讲故事:
危险
危险
危险
情报藏 在蜡烛 里
安全
军官 点燃 蜡烛
夫人 吹熄 蜡烛
安全
中尉 重新 点燃
杰克 端走 烛台
安全
中尉 夺回 烛台
杰奎琳 端走烛 台
安全
真是一波三折,险象环生。伯诺德夫人一家就是这样与敌人展 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的战斗。
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 本文生动记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 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 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 扬了母子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
2
•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 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 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 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 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 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 生命的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 ,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 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心理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 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结束。
神情 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镇定地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虽然做法不同,但有着同样的想法(保住情报站 ),从与 德军的周旋中,我们感受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人( 爱国、机智、镇定、勇敢 )的 品质。
回顾课文 再来回顾一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怎样与敌人进行周旋的?
体会到: 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杰克沉着 勇敢,做 事不露破 2、“厄运”的意思是: 厄,灾难,困苦。困苦的遭遇。 绽,心思 3、“厄运”这里指: 秘密暴露,情报站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三口将被杀害。 缜密。。 4、“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指: 半截蜡烛。 1、把“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这句改为陈述句:你不用蜡烛也行。 5、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 蜡烛烧完秘密或暴露,国家就有灾难,同时一家三口生命结束。 6、她似乎感到……中“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似乎”一词逼真地反映了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而又无奈的心理。
填一填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这一线索主要写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什么 时间), (谁)在里面装有情报的蜡烛被点燃的情 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人
况下,与 德国军官(谁)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 情报站
和全家人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 机智勇敢 和强烈的 爱国主义 精神。
填一填 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 这”半截蜡烛“就像舞台上的小道具,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显眼, 但它关系着"把德国的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一神圣使命;并且整个 故事情节从开始到结束,都是紧紧围绕”半截蜡烛“展开的。
神情 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镇定、从容、不露声色
镇定地
精读课文 回顾课文
内容 人物
伯诺德夫人
杰克
地坐待着等
杰奎琳
道过晚安、上楼去 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 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动作 (急忙)取、(轻轻)吹 慢慢地站、从容地搬、默默 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 语言 瞧,先生们,这盏灯
亮些。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 来生个火吧。
6 半截蜡烛
我能行
jié nuò xī chú
截
截止
半截
诺
诺言
承诺
熄
熄灭
熄灯
厨
厨师
厨房
我能行
x īn mɑ tī è kuí
芯 嘛 梯 厄 奎
灯芯
烛芯 好嘛 吃嘛
楼梯 厄运
电梯 厄境
杰奎琳
奎星
选择正确的读音
• 蜡 ( là
√ • 搜( s ō u √ • 镇( zhè n √ • 暴露( l ù √
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3-7自然段,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 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内容
人物
伯诺德夫人
杰克
地坐待着等
杰奎琳
动作 (急忙)取、(轻轻)吹 慢慢地站、从容地搬、默默 语言 瞧,先生们,这盏灯
亮些。 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 来生个火吧。
心理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
走进战争
走进战争
残酷战争
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战争,许多人流离失所 背井离乡,甚至家破人亡;因为战争,才有了一 幕幕尸横遍野的场面——
残酷战争
走出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 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 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
精读课文
默读课文3-7自然段,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 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
内容
人物
伯诺德夫人
杰克
杰奎琳
动作 (急忙)取、(轻轻)吹 语言 瞧,先生们,这盏灯
亮些。
心理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
……结束。
神情 镇定沉着、临危不乱
精读课文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 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 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 的传递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 自己的军队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 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 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 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 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
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精读课文 人物2:杰克
可见敌人凶狠之极。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
我到柴房去搬些柴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
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 行吗?”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 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