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
精选山西省太原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本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1.梭伦改革的原因之一是平民对自己在政治上无所事事感到不满。
梭伦为鼓励公民参与政治事务所采取的措施是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C.实行“陶片放逐法”D.发放公职津贴2.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①颁布“解负令”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议事会”④设立公民法庭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3、雅典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
”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A.中庸,不偏不倚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4.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为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秩序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建立起了楷模作用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该观点A.强调治国策略要随时代变化而改革B.分析了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C.改革就要否定礼乐制度和古代传统D.所说的“国”是当时的秦朝6.《史记·商君列传》载太史公曰:“商(鞅)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
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A.从个人品行的视角评价,有失偏颇B.以主观情感评价,忽视对实效考察C.从生平功绩评价,基本上符合史实D.立足于道德评价,有明显的主观性7.“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山西省太原市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17080902102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 2006年延续了2000多年的农业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农业税最早始于:(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2.商鞅变法中,最重要的变法法令是:( )A、实行连坐法B、重农抑商C、实行县制D、确立土地私有3.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发展封建小农经济的措施是:( )A、相地而衰征B、奖励军功C、废除分封制D、奖励耕织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普遍推行县制B、实行连坐法C、按军功受爵D、奖励耕战5.下列对孝文帝改革中三长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击了贪官污吏B、使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C、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D、三长直属于中央6.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与民族融合无关的是:( )A、“诏断北语,一从正音”B、制定官员的俸禄制C、颁布均田令D、迁都洛阳7.“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买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B、实行汉化措施C、颁布均田令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9.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色而走向衰落10.“冗官、冗兵、冗费”是造成北宋长期“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A、兵不在多在勇B、政治改革要重视精兵简政C、政治改革要有强大的经济后盾D、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弊大于利11.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隐匿田亩、逃避赋税之人最激烈反对的是( )A、均输法B、市易法C、方田均税法D、青苗法12.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理财”以农事为先B、理财措施中增收节支同时并举,以增收为主C“理财”中尽量不损害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D“理财”为变法之先,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3.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严重的最重要原因是:( )A、土地兼并严重B、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影响C、财政管理紊乱D、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中原14.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文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3月阶段性测试试题文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日:‘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 D礼乐制2. 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
这一观点意在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周人统治范围 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D.利用了上古血缘纽带的统治3.有学者指出,法家所主张的富国强兵的“霸道”,绝非漠视“顺乎民情”的“先王之道”,而是通过“政、令、刑、赏”有效地将民意、民情、民心凝聚为统一的“政治意志”。
这反映出法家A.“霸道”政策有利于统一的实现 B.“顺乎民情”推动社会发展进步C.政治措施旨在保障民众的生活 D.否定“先王之道”实现富国强兵4.有学者认为,后世的经学大师片面强调董仲舒思想中阳对阴的主导作用,忽视了他所强调的“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
这表明董仲舒的观点A.重点维护君权的合法性 B.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C.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滑坡5.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关于战国时期的资料,指导教师认为它不能当成原始史料使用。
其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农业劳动的场景B.使用的生产工具C.“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D.文字的字体与书写方式6.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逐渐涌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受到冲击,牧业开始向南推进;随着西晋的灭亡,游牧民族如潮水般涌入内地,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
由此推断魏晋时期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B.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C.少数民族拒绝农耕文明D.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7.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优选】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24.意大利著名史学家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A.当代史构成了历史的主干 B.当代史决定了未的走向C.当代发生的一切都会成为历史 D.历史是当代人意识观念的反映25.有学者指出:“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周政权,不得不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性的国家形态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郡县制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
”这说明A.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有优越性 B.郡县制和分封制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C.宗法血缘建立起的政治联系很不稳定 D.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26. 柏拉图解释某一命题时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据此判断该命题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C.理念论 D.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27. 南宋时期盛行一种叫“出门税”的银铤。
如右图所示,银铤上有“□行十郎聚”、“真花银”、“出门税”等文字。
据考证,铭文中“行”指“行商”,“门”指“城门”。
据此可知当时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政府重视管理并征收商税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28. 汉武帝于公元前106年在全国分设冀、幽、并、徐、梁、青、荆等十三州,每州设刺史一人。
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官,内容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
陕西省太原市小店区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重点班

高二重点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满分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
这能够说明( )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2.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
虽谓受命于天亦可。
”汉武帝接受了这一观点,主要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 )A.光大儒家思想B.重建道德秩序C.建立太学机构D.加强专制统治4.汉朝推行“以孝治天下”,对不赡养老人者,要在闹市执行死刑。
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孝者也判重罪。
子女杀戮父母、祖父母者,即使未遂,均判弃市(暴尸街头),殴伤长辈者同样也处弃市。
这表明( )A.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B.经济发展促进道德提升C.司法审判渗透儒家伦理D.专制皇权得到明显加强5.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
该观点( )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6. 元代中央“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宣政诸院许自言所职,其余不由中书而辄上闻,既上闻而又不由中书径下所司行之者,以违制论”,这说明元代时A.中书省的权力比较集中 B.中书省兼掌军事、民族、监察等事务C.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D.行省制维持了元朝的稳定7.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历史-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D.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2.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
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
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B.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C.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D.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3.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
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述古代某一制度时说“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制度是指九品中正制B.该制度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该制度下选官重视品行D.该制度促进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进一步转变5、《汉书·刘辅传》注引盂康说:“中朝,内朝也。
大司马前后左右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
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这一做法A.继承秦代的三公九卿制B.强化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C.目的是强化皇权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据《中兴论》载:“(宋)仁宗朝,有劝仁宗以收揽权柄,凡事皆从中出,勿令人臣弄威福。
山西省太原市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计48分)1.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这段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A.商品经济对小农经济的冲击B.农民阶级的愚昧落后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兵匪互换”是北洋政府期间军队与土匪的非制度关系的主要表现。
朱执信有云:“古人寓兵于农,近人寓兵于匪”,黎元洪总统在一次通电中亦称:“遣之则兵散为匪,招之则匪聚为兵”。
该现象的出现A. 根源在于自然经济分散性的消极作用B. 反映了北洋政府时期在职业选择上的自由性C. 反映了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政治动荡D. 说明了中华民族正统的文化心理困扰的解除3.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
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A.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B.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4.1919年2月9日,发表于《每周评论》的《新时代之根本思想》一文指出:“现在时代的根本思想,依我看起来,就是个‘德谟克拉西’……所谓的‘德谟克拉西’,就是扫除社会上贵族阶级,用一般民众,组成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团体。
所谓‘经济的德谟克拉西’,就是废止资本主义生产,用一般民众,造出大家是劳动者,大家做了大家用的一个平等的经济组织。
”该文A.拉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序幕B.将社会主义的内容注入到民主的口号中C.呼吁以暴力革命的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宣扬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衡的民主政治5.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配套K12】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 读图1,完成1~2题。
1.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 )A .1月平均气温A 城市低于B 城市 B .1月平均气温A 城市高于B 城市C .7月平均气温A 城市高于B 城市D .7月平均气温A 城市低于B 城市 2.图中A 城市与B 城市分别位于( )A .关中平原、浙闽丘陵B .江汉平原、山东丘陵C .汾河谷地、松嫩平原D .汉水谷地、黄淮平原读图2“我国沿30°N 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回答3~5题。
AB图13.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a地势 b7月均温 c年太阳辐射量 B.a年太阳辐射量 b7月均温 c地势C.a地势 b年太阳辐射量 c月均温 D.a7月均温 b地势 c年太阳辐射量4.b曲线在甲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高,气温低 B.距海近,水汽多 C.云量多,反射强 D.纬度低,对流旺5.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
读表中数据,完成6~7题。
868.86.①②③④序号对应的城市是()A.银川、拉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 B.呼和浩特、拉萨、银川、乌鲁木齐C .乌鲁木齐、呼和浩特、银川、拉萨D .拉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银川7.城市④冬春季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 A .季风的影响B .亚洲高压控制C .热带气旋影响D .西风气流影响图3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
读图3回答8~9题。
8.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 A .高压脊控制 B .反气旋过境 C .锋面活动 D .热带气旋影响9.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 A .江汉平原 B .四川盆地C .长江三角洲 D .珠江三角洲植被覆盖度指某一地域(包括叶茎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之比。
陕西省太原市小店区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普通班

高二普通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满分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2.《礼记》中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实行这项政治制度的目的是A.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B.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C.为了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D.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继承上的矛盾3.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此司法原则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体现了宗法观念对法制的影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4. 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了古代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区划范围由小到大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 D.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5. 欧阳修说:“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又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厚薄于其间。
”这表明宋代对科举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增加录取数量,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B.降低报考要求,扩大官吏人才来源C.完善考试程序,体现公平竞争原则 D.革新考试内容,提高官员文化素质6.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两位大哲是同时代人。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2.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24.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
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
”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A.后者不利于统一,前者则不然B.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C.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D.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25.考察中国人口发展的历史,就会发现明代中后期中国人口数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这得益于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推广和高产作物的引进。
明清时期人口的快速增长,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A.加速了明清王朝的腐化进程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C.扩大和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D.引发了农耕文明深层的社会危机26.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
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A.民族融合的强化 B.西南军务的强化C.中央集权的强化 D.君主专制主义的强化27.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
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A.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28.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配套K12】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无答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考查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高考命题研究中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宫体诗的自赎(节选)闻一多宫体诗主要是指宫廷的,或以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它是个有历史性的名词,所以严格地讲,宫体诗又主要指梁简文帝为太子时的东宫,及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个宫廷为中心的艳情诗。
我们该记得从梁简文帝当太子到唐太宗宴驾中间一段时期,正是谢脁已死,陈子昂未生之间一段时期。
这其间少有第一流的诗人。
那是一个以声律的发明与批评的勃兴为人所推重,但论到诗的本身,则为人所诟病的时期。
但是堕落毕竟到了尽头,转机也来了。
在窒息的阴霾中,四面是细弱的虫吟,虚空而疲倦,忽然一声霹雳,接着的是狂风暴雨!虫吟听不见了,这样便是卢照邻《长安古意》的出现。
这首诗在当时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他这样开始: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
果然持久了,我们也吃不消,所以我们要它适可而止。
因为,它究竟只是一个手段,打破郁闷烦躁的手段;也只是一个过程,达到雨过天晴的过程。
手段的作用是有时效的,过程的时间也不宜太长,所以在宫体诗的园地上,我们很侥幸地碰见了卢照邻,可也很愿意能早点离开他们,——为的是好和刘希夷会面。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代白头翁》)相传刘希夷吟到“今年花落……”二句时,吃一惊,吟到“年年岁岁……”二句,又吃一惊。
后来诗被宋之问看到,硬要让给他,诗人不肯,就生生地被宋之问给用土囊压死了。
于是诗谶就算验了。
编故事的人的意思,自然是说,刘希夷泄露了天机,论理该遭天谴。
这是中国式的文艺批评,隽永而正确,我们在千载之下,不能,也不必改动它半点。
【配套K12】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2016-2017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理(无答案)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数学试题(理科)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 高考命题中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命题“若a b >,则22ac bc >(a b R ∈、)”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3 B.2 C.1 D.02.若'0()3f x =-,则000()(3)lim h f x h f x h h→+--= A 3- B 6- C 9- D 12-3. 如果命题“非p 或非q ”是假命题,则在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为①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 ②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③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 ④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4. 函数()f x =5123223+--x x x 在[0,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A.5,15-B.5,4-C. 4-,15-D.5,16-5 函数3y x x =+的递增区间是A ),0(+∞B )1,(-∞C ),(+∞-∞D ),1(+∞ 6. 已知函数323()32ax ax x f x -+=+,232()2g x a x ax x a =-++(a R ∈),在同一直角坐标 系中,函数'()f x 与()g x 的图像不可能的是( )7. ”或“31≠≠b a 是”“4≠+b a 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 若函数3()f x ax x =+在定义域R 上恰有三个单调区间,则a 的取值范围A .)0,(-∞B .),0(+∞C .]0,(-∞D .),0[+∞9. 若函数)(x f 的导函数34)(2+-='x x x f ,则函数)1(+x f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A .)2,0(B .)3,1( C.)2,4(-- D .)1,3(--10.(A 题)曲线2)(3-+=x x x f 在0p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14-=x y ,则0p 点的坐标为A .(1,0)B .(2,8)C .(1,0)和(1,4)--D .(2,8)和(1,4)--10.(B 题)过曲线2x y =上一点作切线与直线013=+-y x 交成450角,则切点坐标为 A . (-1,1) B . (41,161)或(1,1) C . (41,161)或(-1,1) D . (-1,1)或(1,1) 11.(A 题))(x f 在定义域内可导,若)1(+x f 是偶函数,且当)1,(-∞∈x 时,01)(<-'x x f ,设 ).3(),21(),0(f c f b f a ===则 A .c b a << B .b a c << C .a b c << D .a c b << 11.(B 题)()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当0x <时0)()(<'+x f x x f ,且(4)0f -=则不等 式()0xf x >的解集为( )A.),4()0,4(+∞⋃-B. )4,0()4,(⋃--∞C.),4()4,(+∞⋃--∞D. )4,0()0,4(⋃-12.(A 题)已知函数()()f x x R ∈满足()11f =,且()f x 的导函数()1'2f x <,则()122x f x <+的解 集为( )A. {}|1x x >B.{}|x 1x <-C.{}|11x x x <->或D. {}|11x x -<<12.(B 题)已知函数()f x 的导数为()f x ',且()()()10x f x xf x '++>对[)0,x ∈+∞恒成立, 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122f ef <B .()()12ef f <C .()10f <D .()()22ef e f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命题:“2,10x R x ax ∃∈-+<”的否定为__________.14. 已知曲线12-=x y 与31x y +=在0x x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0x = .15. 函数x e x x f )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16. 设函数()f x 在(0,)+∞内可导,且(),x x f e x e =+则(1)f '=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0分。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2、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公民开放3、《雅典政制》记载,(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也必须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 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4、“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一种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
”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5、《孙膑兵法》曰:“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商君书》也道:“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
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A. 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B. 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 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D.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6、史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A. 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 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D. 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7、《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检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高一上·长春期中)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拟)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拟)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拟)焉。
疑(拟)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这表明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 .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 .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君主专制C .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 .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2. (2分)(2020·广州模拟) 商代女性可以参与军事、主持祭祀等;周代女性逐渐被束缚在纺纱织布等生产活动范围内。
这一变化反映了周代()A . 井田制瓦解B . 礼乐制度推行C . 宗法制完备D . 纺织技术提高3. (2分) (2018高一下·新津开学考) 著名史学家冯天瑜认为:实考秦至清两千余年,封建制已退居次席,而地主经济、专制政治于起伏跌宕间一以贯之,故秦至清是“非封建”的“皇权时代”。
对此,以下关于“皇权时代”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皇权时代”皇权逐渐强化、经济力量主要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②“皇权时代”专制统治,始终没有封邦建国③秦到清一以贯之,都属于“皇权时代”④专制集权与封邦建国相互冲突、对立A . ①②③④B . ①③④C . ①②③D . ②③④4. (2分) (2017高三上·孝义开学考) 唐初进士只考时务策一门,高宗时增加贴经和杂文(文字写作)对策,开元、天宝年间又增加“诗赋取士”。
安史之乱后,要看文章内容如何运用儒家理论,提出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些变化说明科举制()A .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B . 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 . 促进了政治的发展历程D . 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5. (2分) (2018高二下·济宁开学考) 《史记》记载了西汉景帝时期朝堂上儒道间的一场争论。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20高二下·大庆期末) 西周早至中期,同姓公卿逐渐增多,异姓公卿逐渐减少;西周中至末期,同姓公卿逐渐减少,异姓公卿逐渐增多。
西周各时期政权建构的变化说明()A . 血缘纽带日益强化B . 集权趋势有所加强C . 多元治理开始形成D . 统治力量逐渐下降2. (2分)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下图是一副古意盎然的书法作品,作者以词的形式来抒发心情。
下列相关讨论,较为的较为合理的一项是()A . 字体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B . 字体是隶书,何况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C . 字体是草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D . 字体是甲骨文,但是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期的作品3. (2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夏代最初几个君主不称王,而称为“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之意)。
直到少康(夏朝第六世君主)才明确称“王”(意为天地人的主宰)。
这一变化源于()A . 宗法观念影响消退B .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C . 君主权威显著增强D . 官僚体制逐渐完善4. (2分) (2019高二下·汕头期末) 如图为考古发现的商代文字以上考古文物说明,商代()A . 文字书写载体多种多样B . 甲骨是最佳文字书写材料C . 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彩D . 迷信鬼神的思想非常严重5. (2分)有史学家说:“(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
”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A . 手工业的发展B .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C . 商品经济的发展D .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6. (2分)剪纸是我国古代的民间艺术。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电压 u=311 sin100πt(V),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n1:n2=10:1 ,若图中电流表读数为3A ,则()A.电压表读数为31.1V B.电压表读数为 31.1VC.变压器输出功率为 44W D.变压器输入功率为 66W2.如图所示是一交变电流的i-t图像,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A. 4A B. A C.A D. A3.一电热器接在直流电压上,消耗的电功率为P,当把它接在一正弦交变电压上时,消耗的电功率为,则该交变电压的最大值是()A. 5VB. 7.1VC. 10VD. 14.1V4.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交流电a的瞬时值为u=10sin5πtVB.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C.在图中t=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D.交流电b的最大值为V5.可调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与一台小型发电机相连,副线圈与灯泡L,可调电阻R,电容器C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副线圈上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时,灯泡L能发光,要使灯泡变亮,可以采取的方法有()A.增大发动机的转速 B.将滑片P向下滑动C.将可调电阻R减小 D.增大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6.可以将电压升高供给家用电灯的变压器是()A. B.C. D.7.如图,质量为M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0 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的救生员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
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A. B. C. D.8.一质量为m的铁锤,以速度v竖直打在木桩上,经过t∆时间后停止,则在打击时间内,铁锤对木桩的平均冲力的大小是()A.mg t∆ B.mvt∆C.mvmgt+∆D.mvmgt-∆9.质量为m、半径为R的小球放在质量为2m、半径为2R的光滑空心球壳内. 开始时让它们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释放后小球沿内壁运动至最低点时球壳位移是()A.B.RC.D.10A.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副线圈两端接有理想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开关S,可变电阻R以及两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历史

合用优选文件资料分享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历史)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考(历史)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60 分。
) 1 .相关春秋战国时期“百花绽放”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系统②确立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应 A .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有的学者将战国于春秋时期的各样思想门派分别描绘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顾问公司”“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量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这些门派按次次应是 A .儒、道、墨、法 B .道、法、儒、墨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3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觉”的内容,后辈皇帝的以下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 .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 .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4 .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②创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③初步成立了地方教育系统④私学兴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 .以下相关宋明理学的议论,正确的有①理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佛、道思想而渐渐形成②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办“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源问题上,与慧能的见解有相像之处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程颢 C.朱熹 D .王阳明7.唐甄在《潜书》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 ”。
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相像的思想家是 A. 顾炎武 B .黄宗羲 C.王夫之 D.李贽8 .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不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2、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公民开放3、《雅典政制》记载,(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也必须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
这一记载说明当时A.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 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4、“古希腊民主政体是同时代的楷模,是后世民主的源泉,但它也是一种最简陋、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
”该观点认为A.雅典民主实为专制制度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5、《孙膑兵法》曰:“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商君书》也道:“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
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A. 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B. 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 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D. 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6、史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A. 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 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D. 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7、《商君书•画策》载:“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
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这说明商鞅A.主张立法为民 B.强调有法可依 C.关注法律实施 D.重视赏罚并重8、战国时期魏国与秦国都实行上计制度,即每年诸侯国的地方长官都必须把当年的各种预算数字写在木“卷”上,呈送到国君那里。
……年终,地方官要到国君那里报核,国君根据官吏征收赋税等情况,对官吏进行考核。
魏、秦实行上计制度的目的在于A.控制地方官吏B.增加国家的收入C.显示国王的权威D.更好地考核官吏9、北魏学者杨衔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
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这反映出A.民族矛盾阻隔了南北方交流 B.政治分裂推动经济发展C.改革加速北方经济文化恢复 D.士族门阀政治已渐消除10、陈寅恪先生指出:“从北魏前期崔浩与鲜卑贵族的冲突来看, 似乎汉化与鲜卑不能相容。
因此,孝文帝推行汉化,目光落到了如何使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合而为一,不仅使鲜卑贵族有政治地位,而且使鲜卑贵族有社会地位。
”材料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本民族本阶级的利益B.促进民族融合C.提高鲜卑族的地位D.推动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1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这表明北宋政府A.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地主 B.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暴动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 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12、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将财政经济的规划、决策权从三司独立出来,同时要求“一岁用度及郊祀大费,皆编制定式”。
这一措施体现了王安石A.将整顿吏治作为变法中心 B.借变法之机剥夺了三司财权C.以积极节流作为理财思路 D.重视财政运行机制改革13、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该法令是A. 方田均税法B. 农田水利法C. 免役法D. 市易法14、司马光写道:“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餐,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对此认识准确的是A. 司马光作为变法的反对者,其言多为污蔑之词不足采信B. 司马光作为变法的亲历者,所述反映了他对变法的反思C. 司马光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其分析要比其他人客观公正D. 司马光作为王安石的好友,势必为其寻找借口开脱责任15、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 教会是否腐败B.《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C.信仰是否有必要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16、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 使基督教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17、列宁说:“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
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18、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
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19、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孝忠精神;与其过分关注高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适于生存的实际教育。
”该指令A.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B.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C.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D.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20、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说:“清代从1901到1911年的最后的十年与其说是处于崩溃时期,倒不如说是处于新的开创时期。
”“新的开创时期”主要指清政府A.通过军事改革开创新的时代B.废科举推动教育近代化C.倡办商业加速经济转型D.预备立宪促进民主进程2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才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认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22、康有为曾说:“设上下议院,无事讲求时务,有事集体会议,议妥由总理衙门代奏。
事虽议于下,而可否之权仍操之于上,庶免泰西君民争权之弊。
”这种观点主张A.议院独立于政府之外B.议院功能在于限制君权C.议院是朝廷咨议机构D.议院由民选,君民共治23、有人说:“康有为不是一个政治家,实是光绪皇帝以及中国的不幸,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样,他也许能在十三年前展开维新,早就带来了‘未来的中国’”。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只有政治家才能带来“未来的中国”B.康有为的性格对维新运动的重要影响C.康有性格中的弱点与优点D.改革家应兼具谨慎与热情的性格24、《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A. 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严重B.改革了封建政治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5、有历史学家指出:“总体战所提出的需求残酷地暴露了这种行政方式的弱点。
一战所有的主要参战国均严重低估了现代化军队所要花费的弹药数量。
到1915年初,双方将领都在抱怨弹药短缺;人们发现旧的供应体系——政府向私有公司订购,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
”该材料表明一战A.极大破坏社会生产力B.促使政府机构转变职能C.催化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D.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6、在巴黎和会上,英法两国分歧最大的问题是A. 重新划分德国疆界B. 处置德国的海外殖民地C. 在多大程度上削弱德国D. 限制德国军备问题27、“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则只有2700万。
”上述材料与美国1914年8月奉行的“中立”政策大相径庭,这表明A. 美国的政策是为其利益服务的 B. 美国的“中立”是不偏不倚的C. 美国“孤立主义”传统是一贯的D. 美国远离欧洲,不愿参战28、美国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国联成立后却被英法两国操纵。
这种情况说明了A. 美国无意参加和操纵国际联盟B. 英法的经济实力仍比美国强大C. 美国的综合国力还不足以称霸世界D. 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心在拉丁美洲29、“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
这主要反映了一战A. 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B. 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C. 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D. 造成巨大破坏给人们留下了心灵创伤30、条约有如下规定:“缔约各方应个别或集体地保证按照以下条款的规定,德国和比利时、德国和法国间边界领土维持现状,按照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上述边界不受侵犯,以及上述条约……关于非武装区的规定得到遵守。
”该条约A.使法国的安全得到真正的保障B.从根本上解决了法德之间矛盾C.使德国立即成为世界政治大国D.减弱了苏联对西方国家的信任二、材料解析题:(共3题,总55分)3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为了改变“贪官为害”、“驱民为盗”、吏治腐败的局面,改变因循敷衍、没有实效的官场恶习,明朝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
“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下考。
其方法是逐级考核,抚按以上述标准考核属吏,吏部以之考核抚按一级,朝廷以之考核吏部。
如抚按不能悉心甄别、如实考核,则抚按为不称职,吏部应秉公汰黜之;如吏部未能精心核实处理,则吏部为不称职,朝廷宜秉公处置。
逐级考核之外,还有随事考成的制度,即规定六部都察院及各衙门之间来往公文、传达处理均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