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粒芝麻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十二粒芝麻答案
【篇一:九语第三次联考试卷及答案(b4版)】
txt>班次姓名
(本试卷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 0分)
a.中语会即将在我校召开,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
多不超过30分钟。

b.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
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c.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
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d.为降低交通噪音对奥运村的影响,我国科研人员制定了总平面防噪音方案。

4.下面的说话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对腿脚残疾的人说:“请这个跛子让开!” b.对正在住院的朋友
表示安慰时说:“你这点病是死不了的,安心养病吧!” c.找电话时,请对方找人时说:“你好!我是张林,请找王敏接电话。

” d.询问一位文盲老奶奶的家庭情况时说:“老奶奶,您的配偶还健在吗?”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汉字的演化历经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
书这几个阶段
b.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叫“乡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c.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小说刻画的中心。

d.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

6. 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4分)
材料一: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岁时就认识书写工具,7岁就能指物作
诗。

邻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诗并给他报酬。

其父觉得有利可图,便
拉着他到处赚钱,不让其学习,结果到20岁时“泯然众人”。

材料二:据《青年博览》刊载,少年大学生钱某,12岁时就会微积分,被认为是神童,
1
进入合肥科技大学学习。

平时,学生们上课,他却在校园里野逛,
成绩一落千丈。

老师多次劝说仍无进步,后来退学当了油漆工,从
此告别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时的江淹,少时笃志好学,其诗幽丽精工,《恨赋》、《别赋》脍炙人口,晚年满足安逸生活,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人称“江郎才尽”。

探究结果 7.综合运用(共6分)
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
过25个字)(2分)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2分)
③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

(2分) 8.名著阅读(共5分)(1)在梁山泊农民起义奠基人托塔天王
晁盖去世后,宋江将“”改为“忠义堂”,标志着农民起义的路线开始
偏离。

《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

“河北玉麒麟”是_ __称谓。

(2)《水浒》中身怀绝技的三位英雄:_ ___的是鼓上蚤时迁,善
射的是小李广花荣,善行的是神行太保戴宗
9.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 14.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肠①夫百姓饱牛而耕。

断白频洲。

(2)李清照《武陵春》中以泪代语述说不幸的是__ _,___ _。

(3)千嶂里,_ __。

②囊漏贮中。

(4)《陈涉世家》有陈胜两句豪言壮语:一句表达自
己胸怀大志的:“ _”。

二、阅读(共60分)(一)古诗文阅读
(共24分)《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0.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
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表达效果(4分) 11.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4分)食凫雁以秕邹穆公有令:
食凫雁①必以秕,无得以粟②。

于是仓无秕③而求易于民,二石粟
而得一石秕。

吏以为费,请以粟食之。

穆公曰:“去,非汝④所知也!夫百姓饱牛而耕,暴⑤背而耘,勤而不惰者岂为鸟兽哉?粟米,人
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⑥。

周谚曰:‘囊漏
贮中。

’而独不闻欤?夫君者,民之父母。

取仓粟移之于民,此非吾
之粟乎?鸟苟食邹之秕,不害邹之粟也。

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择⑦?”邹民闻之,皆知其私积之与公家为一体也。

节选自贾谊《书》
注释:①凫雁:指鸭鹅。

②粟:旧时泛称谷米。

③秕:没有成熟的
谷子。

④汝:你。

⑤暴:日晒。

⑥大会:长远计划。

⑦择:两样。

12.选出与下面例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d.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4分)①无得以粟()②于是仓无
秕而求易于民()③鸟苟食邹之秕()④粟之在仓与在民于我何
择() 2
15. 邹穆公对“粟”是怎样的观点呀?(3分)
16.古代把“民”看重的言论很多,试举一、二。

(3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食品添加剂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
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②食品
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
入食品中的
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
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
1500多种。

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
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

目前,近97%的食
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

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
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
明显。

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

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
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

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持期。

④食品
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

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

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

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是
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
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除此以外,食品添
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
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⑥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
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


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
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

为规范食品添加
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

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
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
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

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
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

世界卫生组织
也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
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

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
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⑦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
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

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

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
超范围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
17.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有哪些功能?请简要概括。

(4分)【链接材料】
18.阅读链接材料,请你根据本文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判定这
一食品能否安全食用?说说你的理由(4分)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

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
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
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比如,同是长
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
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

同是
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
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

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

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红楼梦》里凤姐说
得好,“大有大的难处”。

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
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3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

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
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
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
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
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

“凡有
井水处都有柳词”。

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

林则
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
赠食争睹尊容。

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

以至于待写的宣
纸堆积如山。

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
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
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
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

只要做到这三点,不
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
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
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
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

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
也不要骄傲。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

(2分)
21.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4分)(四)记叙文阅读(共20分)
四十二粒芝麻顾振威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
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

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
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

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
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

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
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

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
也要累掉几斤肉。

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
粮食。

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
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
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⑤这块大青石少说也有一百四五十斤,置于打麦场中岿然不动。


亲就是父亲,他找了根木棍,找了块砖头,把木棍放在砖头上,轻
轻松松地撬走了大青石。

队长笑道,你力气虽小,却会使巧劲,我
同意你去拉煤了。

⑥在我焦灼万分的渴盼中,我终于望见了生产队拉煤的架子车像爬
虫一样慢慢蠕动着。

⑦我耐心等待着,终于看见了父亲。

父亲两手架着车把,车缰绳深
深地勒在肩膀上,身子弯得像弓一样,双眼盯着凸凹不平的土路。

a
随着车子的蠕动,我听到了像老牛一样粗重的喘息声。

⑧父亲抬头擦汗的时候看到了我,脸上顿时露出了阳光般明媚的笑,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回家告诉你娘,就说我胜利回来了。

⑨我刚回到家里,父亲就大步流星地回来了。

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
父亲。

只是十多天,父亲的脸就瘦得像刀削一般,苍白的脸上嵌着
一道道煤灰。

母亲嗔怪道,人身不是铁打的,你呀,就是不知道爱
惜自己的身体。

⑩父亲刚在板凳上坐稳,就把我抱到他腿上,又喊来两个弟弟,从
怀里掏出一个烧饼,一脸自豪地说,走到漯河车站,队长大发慈悲,买了十多个烧饼,一人分一个。

我把它分成四份,你们一人一份。

?看到我们兄弟三人狼吞虎咽的样子,父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母亲把她的那份分成两份,逼着让父亲吃掉一份。

父亲狡黠地说,你吃了我再吃。

母亲坚持道,咱们一块吃。

b父亲把洋火盒大的烧饼捧在手里,嘴巴埋在手心里,鼓动着脸颊。

母亲吃了烧饼,父亲嘿
嘿一笑──父亲手里,赫然躺着他那块烧饼。

?你咋没吃?你咋没吃?母亲不满地质问道。

父亲羞愧地低下了头,嗫嚅道,怎么没有吃?我吃了,整整吃了七天。

?看母亲愕然得圆瞪了眼,父亲讷讷地说,我真该死,几十岁了还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将烧饼上的芝麻全吃光了,不多不少,42粒!
?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光阴荏苒,如今父亲已经作古,我也早做了父亲。

当我饿着肚子,看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饱尝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体味到了父亲当年那
种发自肺腑的喜悦,我感到自己的心也像父亲一样被幸福和喜悦涨
得满满的。

?天下做父亲的,一定都是这样吧!
(选自《意林》2014年4月第8期)
4
三、写作(60分)
24.文章《四十二粒芝麻》第?段写到:“房间里极静,我那时分明看
到母亲的眼里蓄满了泪水”。

请你描写一下此时此境中“我”的心理,(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
(2)运用一个比喻的修辞手法;(3)字数不超过150字。

25. 大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成长的路上,有你真好;
题目(二)对学习的______ (感悟、思考、记叙)【要求】(1)若选题目二,须从括号中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作
文;(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
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语文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b
6.如果没有勤奋的精神即使天资最高也没有用处
7. (1)青年人对“洋” 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

或:对“洋” 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

(2)“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
奇和求新的心理。

或:认同感高的“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
浓厚,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

(3)加强保护传统节日的
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

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
节日纳入“申遗”程序。

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
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

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
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

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
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

8. 聚义厅、卢俊义、善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 9. (1)
斜晖脉脉水悠悠(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3)长烟落日
孤城闭(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0. 诗人以黄色的菊花自比,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离别之恨、相思之苦。

11. 景物: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酒、帘、西风、黄花;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之后所写,表达了思念丈夫的寂寞
与孤寂的愁绪。

译文:邹穆公有命令:“喂鸭喂鹅一定要用秕子,不能用谷米!”因此,国家粮仓里如果没有秕子时,就用谷子去和老百姓相交换,用
两石谷子才换得一石秕子。

官员认为这是浪费,请求用谷子喂养。

穆公答道:“去吧,这不是你能了解的道理!那些百姓赶着喂饱的牛
下地耕作顶着烈日蒸烤除草施肥,勤劳而不躲懒,这样辛苦,难道
是为鸟兽吗?谷米是人上等的粮食,为什么拿来养鸟呢?而且你只知
眼前的小利益,不知长远打算。

周人的谚语说:‘粮仓里装粮食的口
袋漏了,粮食还是贮藏在粮仓里。

’这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人君是老百姓的父母,把国家粮仓中的粮食转存到老百姓那里,这还不是我
的粮食吗?鸟如果吃了邹国的秕子,就不损害邹国的粮食呀。

粮食藏
在公仓里和藏在民间,对于我有什么两样的呢?”邹国的老百姓听到
邹穆公这段话,都知道私藏跟公积是一个整体了。

12.c
13.①不能。

②交换。

③假如、如果。

④两样
14.①那些百姓赶着喂饱的牛下地耕作。

②袋子漏的,贮存到仓库里。

15.邹穆公认为当选取“粟在民”有益。

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出自《孟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 17防腐保
鲜功能,改善食品外观和口味的功能,防病抗病功能,调整食物营
养结构的功能。

18、答案示例:该食品不能安全食用。

理由1:该食品添加剂中的
硫氰酸钠是非法添加物,超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

理由2:山梨
酸钾的添加量超出0.5%的规定标准。

19.人人皆可成为国王(3分)(意思相近即可)
5
20.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
21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
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

(2分)使道理更加浅显易懂,更有
说服力(1分) 22.
23. a.(2分)b.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连用三个动词“捧”、“埋”、“鼓动”,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父亲假装吃烧饼的行为。

(2分)
24.父亲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爱子女、爱家庭、有责任心
的人。

(3分)点出天下做父亲的,为了让子女健康成长,都甘愿忍
饥挨饿、受苦受累,并把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当作“幸福和喜悦”;由
赞颂自己的父亲进而表达对天下无私奉献的父亲的敬重和赞美,使
主题得到升华。

(3分)
25.(6分)①以数字入题,新颖独特。

②巧设悬念,激发读者的阅
读兴趣。

③暗示全文主旨之所在。

④以小见大,用芝麻的少和小反
衬出父爱的厚重。

(答出三点即可)
【篇二:安徽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题二】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语录
《论语》)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
春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雁门太守行》)
⑤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⑥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⑧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8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

(4分)
“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_________”应改为
“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好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个英雄战士谱写的一曲
_________________的赞歌。

它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朝花夕拾》是鲁迅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
____________集。

书中有四个主要人物,分别是保姆阿长、恩师藤野、朋友___________以及作者的父亲。

4.综合性学习:泉州方言──闽南语。

(13分)
【认识闽南语】闽南语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在世界数千种语言中
位列第21名。

据不完全统计,闽南语在世界上近100个国家流传,
会说闽南语的人有7000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分布在闽南、台湾及
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地区。

泉州方言如同古汉语的一块化石,《诗经》用到汉字1710个,其中跟泉州方言用字相近的有1622个,占
94.85%。

以泉州方言表演的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等非物质文化
入选联合国“非遗”项目。

(1)根据以上内容,说说学习和推广闽南语有哪些重要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泉州方言探究】从方言词语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
或经济现象,看下面的几个泉州日常用语,说说你的发现。

(4分)“脱草鞋”意思是为归侨接风洗尘;“过番”意思是出国。

“番”的古字
是“蕃”,古代把外国称作“番国”、“番邦”,泉州方言中与“番”相关
的用语还有许多,比如:番客(侨客)、“半男番”(侨客的孩子)、番囝(外国人);从外国进来的东西,有许多也把它冠上“番”字。

例如:番薯(甘薯)、番茄(西红柿)等等。

(2)从这些方言词语中,我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状与建议】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远离“地瓜腔”,即使自身普通
话不标准,在家也和孩子说普通话。

有的家长认为说不标准的普通
话掉价,是素质低的表现,因此也限制孩子学闽南语。

现在的年青
一代所掌握的闽南语词汇越来越少,大多对闽南语一知半解,蝴蝶、蜻蜓、萤火虫等词汇的闽南语都不会讲,只能用普通话直译。

在泉
州网上,一些网友甚至发出帖子,直言“恐怕再过两三代人后,没有
多少泉州人会讲闽南语了。


(3)这些现象反映了目前闽南语的什么状况?对此你有什么建议或
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55分)
阅读下面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24分)
四十二粒芝麻
顾振威
①每天放学后,我都拖着饥饿的身子到村口去,双眼痴痴地望着灰
蒙蒙的远处,望眼欲穿地渴望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能闯入到视野之中。

②父亲到平顶山拉煤已有十多天了。

生产队在每年的春夏之交都要
抽调劳力去平顶山拉煤。

父亲是从上海来的知青,身子单薄得像麻
秆一样,苍白瘦削的脸上还架副近视眼镜。

父亲递给队长一支丰收
牌香烟,晃了晃并不粗壮的胳膊,嘿嘿笑道,我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吃了三十多年饭,有的是力气,你就让我去吧!
③去平顶山拉煤是最累的活了。

想想看吧,来回要走1000多里路,1000多斤重的煤车,全凭两条肉腿拖回来,即使是身强力壮的汉子
也要累掉几斤肉。

队长不解地问父亲,队里的人都怕拉煤,就你不怕,你到底图啥?父亲实话实说,图的是多挣点工分,为家里省点
粮食。

三个像狼崽一样的孩子,越来越能吃了,我不忍心让他们饿
着肚子啊。

④队长指了指打麦场里的大青石说,去拉煤不是去享福,得有力气
才行,你能挪走那块大青石我就让你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