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对不同的麻醉方式给老年病人的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方法:对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
我院诊治确定要实施手术的老年病人1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65例。
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
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
对比手术后的有关数据及结果。
结果:观察组发生POCD共19例,占比29.2%。
恢复时间为16.2±2.1h。
显著优于对照组发生POCD
共24例,占比36.9%。
恢复时间为24.1±3.3h等数据。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后6h和24h以及72h的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在手术后6h以及24h和麻醉之前相比。
评分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在所有时段和麻醉之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
对老年
患者产生的认知功能的影响较低。
且病人POCD的发生率较低。
恢复时间更短。
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不同麻醉方式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131-02
在临床上,术后认知发生功能障碍(其英文简称是POCD)为轻度性认知障碍中的一种[1]。
其表现主要是患者发生精神错乱和焦躁或者抑郁。
以及记忆缺损和
性格的变化。
同时也为老年病人术后于神经系统经常见到的并发症。
虽然如今各
类手术均伴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有关提高。
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POCD在临
床上的发生率却没有减少[2]。
而且认知功能发生障碍不仅妨碍了病人正常的生活。
而且其对疾病本身的恢复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目前为止,POCD的发病机制还
不清楚。
也有研究认为是因为麻醉药物的原因,促使POCD发生。
而且不同的麻
醉方式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因此提示应该关注全身麻醉给患者认知功能造成
的影响[3]。
本文即通过对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
给老年患者的认
知功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
为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
提供一定的临床
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
我院诊治确定要实施手术的
老年病人130例。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
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中
男35例,女30例。
年龄61到87岁。
平均72.4±4.1岁。
对照组男32例,女33例。
年龄60到86岁。
平均71.9±4.2岁。
两组手术的部位包含:下腹部70例。
四肢60例。
两组患者在以上资料统计中均无明显差异(P>0.05)。
所得到的统计
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已经分好组别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给予治疗。
治疗方
式采用如下标准进行。
观察组患者实施硬膜外的麻醉。
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
两
组病人都于麻醉之前和手术之后的6h和24h以及72h。
依MMSE法对病人的精
神状态实施评分[4]。
其中MMSE的评分结果若比基础值2分要低。
则认为其发生
认知功能的下降。
同时观察及比较POCD的发生率。
麻醉药的用量和手术之后病
人疾病的恢复时间。
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研究。
在两组病人手术之前都使用
苯巴比妥钠剂量0.1g。
以及阿托品剂量0.5mg进行麻醉。
对照组用芬太尼的剂量
为4μg/kg。
异丙酚的剂量为2mg/kg进行静脉诱导。
气管插管之后与麻醉机相连接。
同时给病人吸入氨氟醚保持麻醉的状态。
手术中可以看情况进行间断性地追
加芬太尼药物。
观察组则视手术的部位以椎体的间隙作为穿刺点。
给予其2%剂
量的利多卡因行硬膜外的阻滞,术中根据时间追加药物维持麻醉。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个组别POCD的发生率及麻醉情况的对比。
观察组发生POCD共19例,占比29.2%。
恢复时间为16.2±2.1。
而对照组发生POCD共24例,占比36.9%。
恢复时间为24.1±3.3h。
故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下表1:
表1两个组别POCD的发生率及麻醉情况的对比
组别例数 POCD发生率恢复时间(h)
观察组 65 19(29.2%) 16.2±2.1
对照组 65 24(36.9%) 24.1±3.3
2.2 两个组别的MMSE评分对比。
麻醉之前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在MMSE评分上相比基本
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手术后6h和手术后24h,以及手术后72h的评分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观察组在手术后72h和麻醉之前
相比,评分无明显变化。
而手术后6h以及手术后24h和麻醉之前相比,评分明显降低。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在所有时段和麻醉之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
见下表2:
表2两个组别的MMSE评分对比
组别例数麻醉之前手术后6h 手术后24h 手术后72h
观察组 65 26.31±2.30 23.03±1.52 24.22±1.84 25.92±2.54
对照组 65 26.82±2.28 19.45±1.26 22.03±1.90 24.15±2.17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手术之后产生认知功能的障碍对于老年患者而言。
是一个术后早期经常
会遇到的问题。
目前临床上一般认为POCD的发生,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同时作用所产生
的结果[5]。
有大量的研究说明,使用全麻类的药物能够影响到手术病人对于记忆的认知功能。
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构经过实验表明。
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之下。
实施非心脏类疾病手术的老年
病人于手术完成的一周之后POCD的发生率大约为25.8%[6]。
根据相关的研究,这可能是由
于全身麻醉类药物会依靠影响到神经突触的可塑性从而损害记忆。
最终改变或者损害病人大
脑而引发[7]。
不过也有其他的研究证明,实施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老年病人的手术之后的认
知功能造成的影响不同。
只不过原因尚未清楚。
本文即通过对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麻
醉方式。
给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
观察组发生POCD共19例,占比
29.2%。
恢复时间为16.2±2.1。
而对照组发生POCD共24例,占比36.9%。
恢复时间为
24.1±3.3。
故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麻醉之前的观察组与对
照组在MMSE评分上相比基本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手术后6h和手术后
24h,以及手术后72h的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观察
组在手术后72h和麻醉之前相比,评分无明显变化。
而手术后6h以及手术后24h和麻醉之
前相比,评分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在所有时段和麻醉之前相比
均有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全麻而言。
给老年病
人产生的POCD的发生率低。
影响较轻。
疾病恢复的时间短。
而且对于不会增加麻醉药物的
剂量。
是老年病人行手术之前更为适合的麻醉方式。
综上所述,硬膜外麻醉较全身麻醉对老
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轻,POCD的发生率低。
有益于患者康复。
是适合老年患者手术的
麻醉方法。
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李凤英,龙绍祥.全麻合并腰一硬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15-116.
[2]孙成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2,31(34):50-51.
[3]吴文军.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创伤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494-495.
[4]宋瑞凤,程桥,田首元,等.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对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7):870-872.
[5]戴春群,姚俊,罗红梅,等.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
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7):2967-2968.
[6]邓海峰,石丽宏,孙启芳,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3):589-590.
[7]吕金英,周海燕.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0(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