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专项—句子训练题(含答案+详细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复习专项—句子训练题(含
答案+详细解析)
第七单元专项训练——句子训练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1.按要求完成句子。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翻译句子)
_________ _____
(2)战士们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 _____
(3)黄继光坚定地对指导员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_____
(4)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清晰可辨。
(修改病句)
_________ _____
2.根据下面的情景,写一串连续的动作。
蝴蝶飞舞:___ ______
小男孩在打羽毛球:___ _____
妈妈下班回到家:___ ___
3.口语交际。
周末,你去家门口的车站接一位不认识的客人,你需要先在电话里介绍自己,接站时让他能够认出你。
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枚黑点,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照样子,仿写句子。
)
_________ _____
(2)照样子,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用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蝴蝶飞舞爷爷浇花小男孩在打羽毛球
_________ _____
(3)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不改变句意,为句子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 _____
(4)修改下面这段话。
(三处病句,一个错别字,一处标点符号)小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厉,上课专心至志,作业基本上全部按时完成,他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_________ _____
5.句子万花筒。
(1)修改病句。
妈妈去超市买了冬瓜、橙子、苹果、西瓜等水果。
_________ _____
(2)读一读,想象句子描写的情形,然后照样子写句子。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_________ _____
(3)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静悄悄空荡荡乱糟糟闹哄哄
_________ _____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挑山工向上攀登。
(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 _____
2.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 _____
3.黄继光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 _____
4.他勇敢地抓住窗框。
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照样子,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写句子)
_________ _____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_________ _____
(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_________ _____
2.照样子,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蜜蜂采蜜弟弟踢足球妈妈炒菜
_________ _____
8.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由于这一猛撞“玛丽号”自己也受了伤,终于停了下来(仿写句子)
______ 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壁虎捉蚊子奶奶夹菜爸爸下班
______ ___________
3.漂亮的花园里常年飘荡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缩写句子)______ ___________
4.我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修改病句)
_________
5.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改成转述句)______ 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
2.勤劳的父亲用汗水在山坡上开辟出一个菜园。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应该学习罗丹这种对工作全神贯注的态度。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这件事,使茨威格有很深的感触。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写句子。
1.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仿写,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今天我做值日,_______
2.张将军的司令部固然简单,本人却更简单。
(用关联词造句)_________ _____
3.一排排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
(缩句)
_________ _____
4.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修改病句)
_________ _____
1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 _____
2.钱学森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都有了。
钱学森还是毅然回到了祖国。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 _____
3.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进行人物描写。
(提示:可以是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
(1)看到一只小鸟受伤了,小红(表现善良)__________
(2)上课的时间马上到了,小林找不到自己的作业本了,他(表现着急或后悔)______________
12.读感动中国人物故事,谈感受。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杜富国英勇负伤,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却安然无恙!
有人读了这则故事说杜富国的做法实在是太傻了,你同意这种说
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
1.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战士们把阵地上的全部敌人消灭了。
黄继光坚定地对指导员说,请把那个任务交给他。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选自文言文《囊萤夜读》,意思是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2)本题考查陈述句与“把字句”的转换。
首先要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本题中的执行者是“战士们”,被执行者是“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把字句:战士们把阵地上的全部敌人消灭了。
(3)本题考查的是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首先要改标点符号,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再改人称。
本题要把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改为:黄继光坚定地对指导员说,请把那个任务交给他。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本题前后矛盾,“一片漆黑”与“清晰可辨”矛盾,可改为: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
2.一只白色的蝴蝶飞过来了,它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来回穿梭,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在来回转圈,似乎在寻找什么,不久,它选择了一朵花,在花上停了下来,开始尽情地吸着花蜜。
只见他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地盯着,右臂向后一扬,向前猛一发力,球向这边
飞来。
“宝宝,妈妈下班了!今天吃什么呢?”熟悉的声音响起,妈妈走了进来,她顺手把包挂在了衣架上,扶着墙把高跟鞋脱下,穿上了舒适的拖鞋,从衣架上拿起围裙三下五除二系好带子就向厨房走去。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写一串连续的动作,写句子时最好使用三个以上的动词,写出事物或人物在这一段时间内的连续动作。
蝴蝶飞舞:一只美丽的蝴蝶落在一朵白花上,停了一会儿。
又张开轻盈的翅膀扇了几下,轻轻一跃,在空中翩翩起舞,最后慢慢地飞走了。
小男孩在打羽毛球:可以写小男孩发球的动作,反复接球出球的动作,赢球后的表现,挥舞球拍的动作。
如:小男孩高高地将手中的羽毛球抛起,用另一只手握着球拍将还在空中的羽毛球打向对方那边。
妈妈下班回到家:可以写妈妈下班回到家后的动作,先干什么,接着做什么。
如:妈妈下班回家,连忙拿起蔬菜摘了起来,摘完之后放到盆子里打开水龙头冲洗,再拿到菜板上切成碎末。
这一连串的动作,十分娴熟,一转眼就完成了。
3.阿姨,您好,你马上就到车站了是吗?我在车站等你。
我叫小东,是个10岁的男孩,短头发,身穿红色T恤衫和蓝色牛仔裤,您一下车就能看到我了。
好的,再见!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
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首先明确题干中是要去接不认识的客人,所以要在电话里介绍自己。
注意介绍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的外形、穿着等。
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
4.忽然,碧绿草原上出现一群棕色影团,它好似一团雾障,又仿佛一片黑云。
小男孩弯腰捡起羽毛球,把球向空中一扔,挥动球拍,将球用力一击。
海浪把轮机火炉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小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上课专心致志,作业全部按时完成,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写句子。
(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玛丽号”分别比作了“幽灵”和“山峰”,形象地写出了“玛丽号”由远及近地驶来,由小变大的过程。
仿写的句子也要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某事物分别比作另外两个相似的事物即可。
如:绵绵细雨洒向大地,好似一根根银针,又仿佛一条条细线。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使用“抓住”、“蹬着”、“攀上”这一系列动词,将他爬上火车的动作连贯的描写了出来。
仿写的句子,要选择一种情况,使用一组连续动作的词语,将人物的一系列动作写出来即可。
如选择“蝴蝶飞舞”可写为、一群淡黄的蝴蝶在花朵上展开柔嫩的翅膀,轻盈地跃起,穿梭在花丛中,,相追逐、嬉戏,快乐地飞舞着。
(3)本题考查的是“被”字句改为“把”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本题“主动者”是“海浪”,“被动者”是“轮机火炉”。
“把”字句:海浪把轮机火炉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后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畅、合理。
①“小明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厉”中词语搭配不当,“严厉”的意思是严肃而厉害,用来形容对自己的要求不恰当,可改为“严格”。
②“专心至志”应改为“专心致志”,意思是形容一心一意,精神高度集中地做事。
③“作业基本上全部按时完成”语意矛盾,“基本上”与“全部”语意矛盾,应去掉“基本上”。
④“他陆续三年被评为”中词语搭配不当,“陆续”的意思是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状态。
可改为“连续”。
⑤“被评为《三好学生》”标点符号使用错误,“三好学生”是获
奖的名称,不能使用书名号,应使用双引号。
5.妈妈去超市买了橙子、苹果、西瓜等水果。
小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空荡荡的教室里面没有一个人,静悄悄的。
【详解】(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作答时要先判断所给句子的病句类型,再根据修改病句的方法进行修改。
常见病句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用词不当、分类不当、重复啰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不合事理、指代不明、含糊不清、标点用错、比喻不当、关联词语不当。
修改病句的方法是增、删、调、换。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①仔细揣摩例句,寻找和例句在内容上与结构上的相同点。
②依据例句的特点,仿抄相同点改写不同点。
③仿写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仿句与被仿句不能雷同;仿写恰当、符合要求。
例句“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写出了王老师急的状态,在仿写时要用上加点字“得”表达出某种状态,如:小明冻得直发抖。
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词语写句子。
认真审题可知,本题要求结合词语想象画面写句子。
可以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写句子。
静悄悄: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响。
如,可写句子:夜晚空旷的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静悄悄的。
空荡荡: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也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如,可写句子:
乱糟糟:混乱成一团。
如,可写句子:圣诞节活动结束后,圣诞树都七零八落了,整个活动现场乱糟糟的。
闹哄哄:吵吵闹闹,喧闹。
如,可写句子:候车的旅客行了火车后,闹哄哄的站台一下子变得安静起来。
本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6.挑重物的挑山工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天上的云好似一团团棉花,又仿佛一群群绵羊。
黄继光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请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他向前猛跑几步,到了踏板跟前,脚使劲一蹬,身子用力一弓,猛地向前跃起,眨眼间就轻松地落
到了松软的沙坑里。
【详解】考查改写句子。
1.扩句,可以添加修饰词进行扩句。
改句子时可以提问,怎样地挑山工怎样地向上攀登。
辛苦的挑山工艰难地向上攀登。
2.用加点词造句。
它好似一个灯笼,又仿佛一个圆球。
3.直述句改转述句(一)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二)人称的变化1.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
2.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改为提示语中的具体人称。
3.转述句改为引述句,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改为第一人称“我”,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黄继光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不变,将“:“”改为逗号,将“我”改为“他”,删去后引号。
4.用动词写句子。
妈妈下班到家后掏出钥匙,打开了家门,放下包,快步走到厨房准备晚餐。
7.车胤谦逊有礼,勤奋不知疲倦,知识广博,精通学问。
李白被老婆婆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妈妈熟练地打开燃气阀门,等锅热了,倒入油,撒上葱花,等香味一出便立刻把菜倒入锅中,用铲子来回翻动着,几分钟后,香喷喷的菜炒好了,妈妈用锅铲将菜盛到盘子中。
【详解】1.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翻译的时候要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可以先把句中的重点字词翻译出来,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句通顺。
(1)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恭:谨慎的意思。
通:通晓。
整句话翻译为:车胤谦逊有礼,勤奋不知疲倦,知识广博,精通学问。
(2)感:被……感动。
还:回去。
卒业:完成学业。
今:现在。
整句话翻译为:李白被老婆婆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2.本题考查学生对动作描写的运用。
作答时要认真审题,本题要求“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示例中“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这句话运用了“抓”“蹬”“攀”这三个动词,作答时可以从给出的是三个情景,选择一个运用三个以上的动词将这种情景写出来即可。
如:弟弟抱起心爱的足球,轻轻地放在操场上,伸出脚一个用力,把球向前踢去,球径直射向了球门。
8.由于这一打击,小狗自己也受了伤,终于不再乱喊了。
放学回到家,奶奶立马拉我坐到桌前,并且奶奶夹菜给我,还呵呵笑。
花园里飘荡着笑声。
我看见一座教学楼和听到一阵阵读书声。
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我自己做饭吃。
【详解】1.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
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
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2.考查了句子的仿写,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例句有一组连续的动作,仿写时注意,同时需要在三种情景选择一个去写,比如:放学回到家,奶奶立马拉我坐到桌前,并且奶奶夹菜给我,还呵呵笑。
3.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此句把修饰词“漂亮的”“常年”“孩子们欢乐的”去掉。
4.搭配不当,不能看见“一阵阵读书声”,应改为:我看见一座教学楼和听到一阵阵读书声。
5.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①A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B人称的变化:a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
为第三人称“他”或“她”;b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②陈述转转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去除,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一人称变为第三人称。
9.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他就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
父亲开辟菜园。
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罗丹这种对工作全神贯注的态度吗?通过这件事,茨威格有很深的感触。
/这件事,使茨威格有很深的感触。
【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本题考查的是“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即可。
本题中“主动者”是同学们,“被动者”是他,应改为: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他就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
2.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要根据缩写的步骤,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部分。
缩为:父亲开辟菜园。
3.本题考查的是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
②把否定句中的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上“怎、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
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首先要将陈述句中的肯定词“应该”改为否定词“不应该”,再加上反问语气词“难道”,在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吗”,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句子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后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畅、合理。
本题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者“使”。
10.我把抹布打湿,一上一下地把黑板擦干净,用拖把把教室拖得一尘不染。
这件衣服固然漂亮,却不是我的,我只能远远地欣赏。
(或:公园里的花固然漂亮,却不能随意采摘。
)搭
石联结着小路。
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激烈。
【详解】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注意运用连续的动词。
2.此题考查学生关联词的运用。
“固然”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后面用“但是”“可是”“却”等呼应。
如:那辆跑车固然漂亮,却不是我的,我只能望而远之。
3.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缩句要将句子缩到最短,保留其原始的主谓宾结构即可。
4.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解答时,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
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1)用词不当。
(2)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
(4)词序混乱。
(5)重复啰唆。
(6)前后矛盾。
(7)不符事理。
(8)归类不当。
(9)指代不明。
本句中词语搭配错误,应将“猛烈”改为“激烈”。
11.我们没有近道,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虽然钱学森在美国金钱、地位、名誉都有了,但是他还是毅然回到了祖国。
连忙把小鸟带回家,并小心翼翼地为小鸟清理了伤口。
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
【详解】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4)最好加上一些表示强调的词语。
此句应将“哪里……还不……”删除,前半句中“有”改为否定“没有”,末尾问号该为句号。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
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
仔细阅读句子,分句前后表示转折关系。
所以选择“虽然,但是”
这组关联词。
值得注意的是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都要用关联词,主语保留一个。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题干提示加入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联系具体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
答案不唯一,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清楚即可。
(1)题干要求表示人物“小红”善良,本句为小红的言语表述,可以加入小红的动作、神态描写。
如:看到一只小鸟受伤了,小红赶紧跑过去,将小鸟抱在怀中,并小心翼翼地为小鸟清理了伤口。
(2)题干要求表示人物“小林”着急或者后悔的心情,可以加入动作描写等。
如:上课的时间马上到了,小林找不到自己的作业本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急得团团转。
12.不同意。
在危急时刻,杜富国叔叔一心想着身边战友的安全,把困难和危险留给了自己,他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让我十分敬佩。
【详解】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及对热点故事的看法。
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及故事中人物言行进行分析作答,注意作答内容积极正向、言之有理即可。
首先可以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态度,然后再分析原因。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