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无处不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无处不在
第一篇:修辞无处不在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不要把目光局限在一些修辞格上。

2.引导学生好好体会作者选择和锤炼字词的妙处,并在说话和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要把字词用准、用好,而且还要注意创新,使用词达到最佳效果。

【教学重点】
1.修辞“无所不在”,建立“大修辞”观念。

2.重点把握“词语修辞”。

【教学形式】
多媒体演示;教师点拨;学生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

2.将学生分组,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教学设想】
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修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实,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我们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可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修辞活动为主线,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例子,比如;课本以及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优美语句、广告语、歌词、日常生活用语等等。

【教学建议】
1.安排学生搜集生活中使用修辞方法的各种例子,主要从文章、歌词、广告语、日常生活用语等中搜集(体会其修辞效果)。

2.各项活动最好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督促。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以下用幻灯片展示)
一、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朱自清的散文诗《匆匆》中的几段文字,悉心领悟、体味它的妙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你觉得这首散文诗美吗?美在哪里?(让学生讨论,然后给予讲解)
这首散文诗抛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乐美,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节奏的有机统一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匆匆》表现了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情绪的飞快流动,全篇格调统一在“轻俏”上,节奏疏隐绵运,轻快流利。

用鲜明生动的口语,将诗情不受拘束地表现出来,语言的节奏和情绪的律动自然吻合,使诗达到匀称和谐。

美的语言,一定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调整和组合的。

而对语言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就是“修辞”。

二、概述
谈到“修辞”,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修辞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1.狭义的修辞:指运用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等)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2.广义的修辞:不仅包括修辞格,还包括炼字、炼句。

炼字就是对词语进行选择和搭配;炼句是着眼于句子的选择。

三、修辞的分类
从语言层面来看,修辞可分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三类。

1.语音修辞
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常见的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针)、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与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

例如:《关雎》中,“窈窕”是叠韵词,“参差”是双声词,“辗转”既是双声词又是叠韵词,再加上诗中平仄相间,表意幽默,可谓荡气回肠,动听悦耳之极。

请说说下面这几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叠音词“轻轻的”,三次反复使用,使我们感觉到作者那种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康桥的心理;“来”“彩”二字押韵,读来流畅上口;节奏整齐中富有变化。


2.词语修辞
着重于词语的选择和搭配,类似于古人的“炼字”。

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汉字,才会使文章准确、鲜明、生动,表达精当贴切、含蓄深厚。

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

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

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更有比拟的修辞效果。

写出了生机勃勃,春满江南的形象,也表达出了作者的心境。

试分析下面这句话的词语修辞?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
(作者用这个“排”字,生动刻画出了孔乙己的性格和情态。

如果换成“拿”字,可能就“境界全无”了。


3.语句修辞
比如长句和短句、肯定句和否定句、整句和散句、顺序句和倒装句、主动句和被动句、陈述句和反问句等,表达效果各不相同,适用
于不同的场合。

例如:吴伯箫的《歌声》中,“那影片纯粹是用声音绘制的,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只要在什么时候听到那种歌声,那声音的影片便一幕幕放映起来。

”恰当地运用整句,显示出整齐美,匀称美,富有节奏感;整句与散句结合,更有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的效果。

请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使用的语句修辞。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草色遥看”是“遥看草色”的倒装。

诗人为了突出“草色”,把它放在“遥看”之前。


四、生活中的修辞(让学生参与,并展示搜集的资料)修辞并不是只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修辞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日常口语、广告、歌词等。

1.日常口语
例如:“难道你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这句话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明明是肯定的,还要反问,这就引起了读者的思索,同时也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2.广告
例如:“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丰田车的这句广告语运用了顶真(针)的修辞方法。

构思巧妙,使上下句语势连贯,前后逻辑严密,使人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同时说明了丰田车在世界上销路之广,性能之优。

3.歌词
例如:“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

”(《同一首歌》)
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给鲜花赋予人的思想,赋予人的动作,语句形象生动。

生活中还有哪些运用修辞的例子?请试着举出。

(让学生踊跃回答)
五、大显身手(让学生思考作答,然后教师给予点拨)
1.请运用修辞手法拟写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

(字数在20个字以内)
【答案】对偶:“说地地道道普通话,做堂堂正正中国人”
双关:“说好普通话,‘知音’遍华夏”
比喻:“普通话——人类沟通的桥梁”
2.请为“平山堂下花似锦”写一个下联。

(注:平山堂是扬州著名景点之一。

扬州名胜很多,如瘦西湖、何园、史公祠、琼花观等等。


平山堂下花似锦。

【答案】瘦西湖畔柳如烟
琼花观边花似海
【结语】
希望同学们关注生活,关注身边无处不在的修辞,学会运用它们,为你的语言添彩。

《修辞无处不在》练习题
1.今年是牛年,于是网络上在牛年祝福语中将Happy new year 说成Happy 牛year。

这里是借助汉语中的谐音而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

假设现在是“猪”年,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仿照下面句子的特点,再写一句猪年祝福语。

祝吾友在新的一年里,做事不要猪头猪脑,快乐要学会多如猪毛,胃口要像猪吃食料,生活要像猪一样没烦恼。

祝猪年猪光宝气、家庭珠联璧合!
答:
2.中国人过年过节办喜事总喜欢讨吉利,有些就是借助了汉字的谐音实现的。

如菜式的用料、命名,食物的选择、摆设等,就有对应的吉利话,以“汤圆”“柿饼”为例:“吃了这碗汤圆,保您阖家幸福,团团圆圆;吃了这块柿饼,保您事(柿)事顺心,万事如意!”
下面分别是两组常见的水果和菜式,请你任选一组,借助它们的谐音说出一段吉利的祝福语。

水果:苹果
梨杏核桃菜式:发菜猪脚鱿鱼腐竹
我选______组
吉利祝福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文中很有特色的句子,请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强风吹开了牢门,散乱了他的头发,鼓荡起他的衣衫,将案上的诗稿吹得满屋飘飞,他兀自目运神光,浑然不觉。

(1)请简要分析画线句子和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
(2)仿照其格式,另选对象再写两句话。

答:
4.下列句子是美国总统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案的第二天,悼念该校枪击事件中的遇难者时说的一段话,请从修辞上对画线句子作简要的分析。

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说,这是悲伤的一天,那些被夺去生命的人们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命运。

他们只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一个错误的地点。

他们走了,留下了悲痛的家人、悲痛的同学,和一个悲痛的国家。

答:
5.假如你是学校广播台“青春热线”栏目的主持人,请你用比喻的手法为“如何与教师沟通”这个话题设计一个简短、轻松、形象、幽默的开场白,不超过50个字。

答:
6.某餐馆套用一个名句,拟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劝人珍惜粮食。

请根据提供的下联填出上联中的空缺部分。

,弃之可惜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7.幽默往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在空格上写句话,表现出语言的得体和故事的幽默性。

售货员对正在自己店里抽烟的顾客说:“先生,真对不起。

请不要在商店里抽烟。

” 顾客生气地说:“真是怪事,贵店卖着香烟,为
什么不准在这里抽烟呢?”
售货员:“

8.对同一种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可以产生不同看法,例如:钉子
甲: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乙:自己从来不知道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

请分别以“秤砣”和“流星”为对象,从不同角度分别写两段话,要求:语言精练,运用对比,富含哲理。

事物:
甲:乙:
9.请以“杜甫”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可增删个别词语)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答:
10.请参照例句格式,要求运用设问和借代手法,表现自己对所学某一门课程的喜爱。

例句:何物最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注:本句话反映的是旧时读书人对参加科举的向往。

秋天乡试,春天会试。

答:
11.学生习作《中秋月儿圆》中有这样一个语句,语言稍显单薄,请你添加几句,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使之丰富起来。

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好一个美丽的夜晚。

答: 12.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

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两种“家电”,各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

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从人的摆布。

答:(1)(2)
参考答案
1.祝吾友在猪年里,可爱胜过猪,钱包像猪肚那样饱满,职位像猪蹄那样四平八稳,天天睡得比猪还香,生活像猪一样无忧无虑。

祝你猪年猪圆玉润、财源猪笼入水!注:当猪笼放到水里时,四周的水都向猪笼里灌,那就是粤谚的“猪笼入水”,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财路亨通,财富从四方八面滚滚而来。

2.水果组:吃了苹果雪梨,祝你平(苹)安顺利(梨);吃了杏果核桃,祝你美满幸(杏)福、阖(核)家快乐!
菜式组:发菜猪首(脚)入口,祝你发财(菜)就手(首);鱿鱼腐竹上桌,祝你年年有余(鱿鱼),日日富足(腐竹)!
3.(1)句式:前三句句式结构一致,构成排比,第四句用一个“将”字改变了原有句式的特点,使得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侧面烘托出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气节。

加点词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强调了风之猛烈,同时也使得句式更加整齐,语势铿锵有力,形象鲜明感人。

(2)蛙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朦胧了他惺忪的睡眼,和着轻柔的风扇,屋子再次充满浓浓的睡意。

4.画线句子用了反复手法。

两个“错误”连用,表达出对这起不该发生而发生在自己的国家里的悲剧的惋惜和对制造灾难者的谴责。

三个“悲痛”连用,层次由个人上升到国家,传达出悲剧给整个美国带来的不幸,表达出总统对无辜者丧失生命的痛心以及从悲痛中走出来的信念。

5.校园里,你和老师在心灵的通道上是否撞过车?你是否为此苦恼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搭建师生沟通的“心灵立交桥”。

6.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实在很抱歉,先生。

我们这里也卖浴巾,但也没有一位顾客在这里洗澡啊。

8.秤砣
甲:身子虽小,却能压千斤。

乙:一生都在称量别人,却从不知道自重。

流星
甲:在生命最后一刻,仍然闪闪发光。

乙: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必然坠入黑暗的深渊。

9.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吟唱得令人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10.答案1:何事最着迷?弓弦丝竹乐器。

答案2:什么学科最有趣?之乎者也耐寻味。

11.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如水的月光倾泻下来,轻轻地抚摸着万物,微风与大地窃窃私语,好一个美丽的夜晚。

12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

洗衣机——只能一次次洗去衣物上的飞尘和污水,却总以为把人心灵的尘埃洗涤殆尽。

第二篇:修辞无处不在
【教学设想】
长期以来,中学师生对修辞的教与学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忽略和遗憾。

其实,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实践,为更好的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都或有意或无意的对语言材料在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而这些都是在进行修辞活动。

所以说“修辞无处不在”。

本课设计思路主要是就是以对大修辞概念的认识为纲,串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使用修辞的各种场合,让学生了解语言运用其实可以更美的,更有效的。

【教学目标】
一、积累?整合:学会对文章进行系统化梳理的方法;积累教材上介绍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辨识、归类;使学生树立“大修辞”观念。

二、发现?创新:发现生活中成功的修辞现象;引导学生体会选择、锤炼词句的妙处;体会到修辞在生活中的运用无处不在,并能尝试着在语言实践中有所创新。

三、应用?拓展:体会中国语言的奇妙,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应用所学修辞手法,并努力使之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一幅对联的修辞运用引入课题。

这次来张家界,不是与这世界上最美风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应该说是和张家界山水的第二次握手了。

第一次来张家界,我自以为看到了张家界最美的风景,天子山,金鞭溪,无不让我着迷;但这一次来,我意识到我错了!张家界最美的风景不在山上,而在今天的这个大课堂里!看到你们一个个朝气蓬勃,才思敏捷,口齿伶俐,落落大方,我要说,你们,才是张家界最美的风景!所以,我想送给大家一幅刚刚自创的对联: 锦绣铺就张家界喜迎四水俊彦
云霞逸出岳麓山欣会一中英才
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说说修辞。

谁能告诉我,刚才我的一番开场白,包括送给大家的那幅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段? 预设答案:拟人、对偶、对比、比喻、引用等。

2、问:大家看,一个开场白,就用了这么多修辞,可见修辞确实是无处不在啊!大家再回忆回忆,除了刚才说到的外,你还记得哪些修辞手段?(引导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到的修辞现象)预设答案:双关、排比、夸张、比拟、通感、顶真、反复、回环、互文、仿词、引用等。

3、这些修辞手法严格的说应该叫做修辞格,那么什么是修辞呢? 引出两个解释: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张志公
修辞原是传情达意的手段,主要是为着情和意。

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传情达意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看来,修辞的概念内涵明显要大于修辞格啊!
二、梳理与探究.1、修辞格和修辞的概念有何区别?教材如何给修辞下定义的? 预设学生答案:修辞是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修辞格是修辞方式中的一种。

2、问:修辞分哪几类? 教师提示梳理的方法:读书有很多种,对于知
识性较强的文章,要学会高屋建瓴的读书法。

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纲举目张的梳理法。

首先找出文章的大纲,把大纲提起来,再去梳理纲下面的孔目。

比如说本文的大纲是什么? 预设答案:即文章中的黑体字。

修辞可分三大类:语音修辞,词语修辞,语句修辞。

3、请看第一纲:语音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音修辞? 提示:寻找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预设答案:富于节奏,语音和谐。

(2)学生梳理:语音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提示:寻找文章中的并列性句子或段落。

预设答案:①音节组合如对偶、联绵词、叠音词等;②平仄变化;③押韵;④修辞格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等。

(3)语音修辞的探究: ①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②晶晶亮,透心凉(雪碧饮料广告)③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问:以上语言,运用了什么样的语音修辞?有什么妙处?(4)你还能举出运用了语音修辞的语言现象吗?
4、请看第二纲:词语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词语修辞? 预设答案:词语的选择与锤炼。

(2)学生梳理:词语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预设答案:①炼字;②词语超常搭配;③比喻、借代、比拟、夸张、通感、双关、仿词、婉曲等修辞格
(3)学生从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运用举例说明之。

预设答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岸”是炼字;“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泻”字是词语的超常组合。

(4)词语修辞的探究: ①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满和幸福。

——周华健《风雨无阻》
②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鲁迅)③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预设答案:①“提着”“千辛万苦”,词语的超常组合,也是炼字。

千辛万苦而用提,不用背,不用负,也不用拖,可见
一中举重若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而后句的“换”字用得好,有付出才有回报,幸福的前提是付出千辛万苦。

这种人生态度比“我拿青春赌明天”就要积极的多。

②仿词。

何谓仿词?就是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之下,更换词语中某些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新词语。

如:如今一些搞家教的人,往往因财施教。

又:忆当年中央杀刘张二犯,令人谈腐色变,杀一儆万,真是大快人心!③婉曲。

和病酒无关,又和悲秋无关,那和什么有关呢?联系前面的词句可知,原来和离别相思有关。

把真实意图遮盖起来,欲说还休,使表达的意境别开生面,饶有意趣。

5、请看第三纲:语句修辞。

(1)学生梳理:什么样的修辞可以叫语句修辞? 预设答案:句子的选择、组合与锤炼。

(2)学生梳理:语句修辞有哪些手段?你能否进行概括归类? 预设答案:句序调整(倒装等);句子组合(整散句、长短句等);句式选择(反问句、设问句等)。

(3)语句修辞的探究: 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②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踏莎行》
三、拓展与应用
1、阅读下面文段,分析:各句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方式? ①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

②鬼斧神工,天机独运。

③别处的山,都是亲亲热热地手拉着手,臂挽着臂,惟有张家界,是彼此保持头角峥嵘的独立,谁也不待见谁。

④别处的峰,是再陡再险也能踩在脚下,惟有张家界,以她的危崖崩壁,拒绝从猿到人的一切趾印。

⑤每柱岩峰,都青筋裸露、血性十足地直插霄汉。

⑥而峰巅的每处缝隙,每尺瘠土,又必定有苍松,或翠柏,亭亭如盖地笑傲尘寰。

⑦银崖翠冠,站远了看,犹如放大的苏州盆景。

⑧曲壑蟠涧,更增添无限空蒙幽翠。

⑨风吹过,一啸百吟;云漫开,万千气韵。

预设答案:①句倒装句。

②文中大量四字句,节奏短促而鲜明,很整齐。

③④⑤⑥句运用了整句、拟人、对比等手法。

有情趣,很生动,给人特征
鲜明印象深刻。

⑦句比喻。

以小喻大,联想奇特,比喻新颖。

⑨对偶,也是整句。

有气势。

语音修辞:③④⑨
词语修辞:③④⑤⑥⑦
语句修辞:①③④⑨
2、任选其一,完成下面练习:(1)元旦将至,请你以祝福新年为主题,充分运用修辞方式,为你的亲朋好友写一则短信或贺卡。

预设①:让美梦在新年里统统圆满,让烦恼在去年通通完蛋。

祝你元旦快乐。

(注:运用谐音、对比的修辞方式)预设②: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个笑容你就放电,给你件棉袄你就出汗,给你筐饲料你就下蛋。

下了个蛋蛋滚滚圆,我就祝你“圆蛋”快乐!(注:排比,婉曲,谐音,夸张)(2)如果你是某粉笔产品的代言人,请你为粉笔设计两句广告词。

预设: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知识在人间!(引用,仿词)
第三篇:《修辞无处不在》学案
《修辞无处不在》教案
姓名:
班级: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大修辞”的观念。

2、通过少量练习,引导学生把学过的修辞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3、积累部分优美语句,学会修饰自己的文句。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修辞?
修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后引申为一切的言词。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狭义的修辞:指运用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广义的修辞:不仅包括修辞格(比喻、比拟、夸张……)还包括炼字、炼句(炼,锤炼,炼字,就是对词语进行选择和搭配,炼句,着
眼于句子的选择。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早就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

主要是为着情和意,修辞不过是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

”可惜这种观念并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修辞的学习更多地停留在辞格学习的狭小圈子里。

虽然修辞学界对这个问题早已达成共识,但新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及时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修辞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在书面文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到领导人讲话、广告媒体,小到日常谈话、演讲报告,修辞可谓无处不在。

我们常发现,同样的文字,同样的说话,这个人说出来,是那么的苍白、无趣,而那个人说出来却是这样的生动、新鲜。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掌握了语言这把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杖——修辞。

语言是我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们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左传》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修辞则是依据一定的题旨情境,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调整和组合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使语言表达得鲜明、生动。

还有一种说法是:修辞指的是寓含在语言交际现象当中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客观规律。

(李索《古代汉语言修辞学》)这种说法更突出了修辞在生活中的交际功用。

在生活中,修辞主要体现在对语音、词语、和语句的修饰功能上,因此修辞按此分为三个方面: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语句修辞。

(二)语音修辞
“语音修辞”主要是从语音的调配上所进行的修辞活动,可以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造成语音上的整齐与和谐,形成一种节奏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常见的修辞格比如排比、反复、顶真、回环、对偶,以及叠音词、联绵词的运用、古典诗词中的平仄相间、押韵等都属于此类。

这一类的修辞活动主要见于诗歌和一些抒情性的散文中。

最终目的在于追求语言的音乐美。

使语言或说话听起来有变化、有节奏、协调而富有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