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一、品德与道德品质1. 诚实守信:表现为言行一致,诚实守信,不撒谎、不作弊。
2. 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参与违法乱纪、不利于个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
3. 社会责任感: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乐于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关注社会问题,有责任感。
4. 尊重他人:尊重师长、尊重同学、尊重家长,不歧视、不欺负他人,乐于帮助他人,懂得与他人协作。
5. 爱国主义情怀:具备深厚的爱国情怀,热爱祖国文化,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业水平1. 学习态度: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课堂,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2. 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高效地获取、整理和运用知识。
3. 学科成绩:在各学科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能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4. 创新思维:具备创新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5. 知识应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能力1. 自主学习: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高效地学习。
2. 动手实践: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3. 批判思维: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分析问题,提出有理有据的观点。
4. 解决问题: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学习困难克服:在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具备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四、社会交往能力1. 语言表达: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善于沟通交流。
2. 团队合作:乐于团队合作,愿意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具备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人际关系:与他人相处融洽,关爱他人,善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社会公德:遵守社会规则和礼仪,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能够恰当应对社会环境变化。
5. 文化素养: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关注社会文化现象,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五、创新能力1. 创新思维:具备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创新思维,勇于尝试新的观念和方法。
2024年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三篇)

2024年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一、指导思想及原则实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充分体现多元化评价、突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优化教育实践的功能,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本校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逐步建立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营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以导向性、公平性、发展性和可操作性为评价原则。
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构(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长:____副组长:____ ____组成人员:教育教学部主任、德育工作部主任、年级主任、副主任职责: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领导和指导工作,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公示、上报。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领导小组长:____ 副组长:____组成人员:教育教学部主任、年级主任、副主任、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代表职责: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具体实施,对评价结果进行公示、上报。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仲裁委员会。
领导小组长:____ 副组长:____ 学生会主席组成人员:科任教师、年级学生分会主席、副主席、各班团支部书记、班长职责:负责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核,负责接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过程中的咨询、申诉、调查、复议和以及纠正。
三、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一)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方案》中的有关要求为基本依据,从公民道德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要素、主要行为表现等三级,具体内容见《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日表》(附件1,以下简称《细目表》)。
(二)评价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个部分:综合性评语和评定等级。
综合性评语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重点突出学生的特点和潜质。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二篇)

2024年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____》、《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校高中教育的实际,制定我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内容及基本要求(一)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二)基本要求: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评价等第及具体要求(一)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评定:凡个人千分制考评基本符合标准者,可视为合格。
1、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是指对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下面是一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的示例:评价内容:1. 学业水平:包括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评价;2. 创新能力: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 社会实践:评价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服务社区和社会的能力等;4. 身心健康:评价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情况;5. 品德素养:评价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团队合作精神等。
评价方法:1. 考试评价:通过学科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2. 作业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3.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4. 项目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表现和成果;5. 自我评价: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并配合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标准:1. 设定评价指标: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2. 量化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指标,以便进行评价;3. 成绩等级划分:依据评价指标和量化指标,制定相应的成绩等级划分;4. 及格标准确定:确定达到成绩等级及格标准以及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级的具体要求。
评价过程:1. 评价准备:确定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标准,并通知学生和家长相关信息;2. 评价实施:按照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评价,记录评价结果;3. 评价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和指导;4. 评价总结:对评价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和改进评价方法和标准。
评价结果的使用:1. 教学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学生指导: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全面发展;3. 综合测评:综合评价结果准确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状况,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参考;4. 教育管理:评价结果可作为学校管理和调整教育资源的参考依据。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计分细则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和要求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按照《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教基[2008]33号)实施。
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前五学期分别按等级评价赋分,最后对五个学期六个维度的赋分分别相加的办法。
整个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均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呈现。
高中阶段的前五个学期,由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根据《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1),每学期以行政班为单位运用《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2)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汇总后填入《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3),然后进行汇总,由学校负责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后,在前五个学期评价的基础上,按有求填写《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修习汇总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4),并将汇总结果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然后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上传至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具体报送要求另文下发)。
二、评价的内容及方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公民素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维度。
评价时采取以学校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分级赋分”的方法。
具体内容见下表:非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暂不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三、汇总方式每学期确定评定等级后,需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将每人的评价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并上传到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任何人都无权更改。
每年2月底前各地要将每位高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计入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档案中。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操作流程每学期学生自评权重为10%,学生互评权重为50%,教师评价权重为40%。
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

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
标题: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
引言概述:综合素质测评是评价个体综合素质的一种方法,通过多方面的评价来全面了解个体的能力、品德和潜力。
为了确保综合素质测评的公正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
一、测评内容
1.1 知识水平评价:包括学科知识掌握程度、专业技能等。
1.2 能力素质评价: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等。
1.3 品德评价:包括诚信、责任感、团队合作等。
二、测评方式
2.1 笔试:通过书面考试评估学科知识水平。
2.2 面试:通过面对面交流评估个体的能力素质。
2.3 综合评价:将笔试和面试成绩结合,综合评定个体的综合素质。
三、测评标准
3.1 知识水平标准:根据学科知识难度和范围确定评分标准。
3.2 能力素质标准:根据不同能力的表现情况确定评分标准。
3.3 品德标准:根据品德行为的具体表现确定评分标准。
四、测评工具
4.1 评分表:记录个体在各项评价指标上的得分情况。
4.2 评价问卷:采集他人对个体综合素质的评价意见。
4.3 观察记录:记录个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表现。
五、测评结果运用
5.1 个体发展指导:根据测评结果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发展建议。
5.2 教育决策依据:作为教育机构和组织制定教育方针的依据。
5.3 社会评价参考:作为个体在就业、升学等方面的评价参考。
综合素质测评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整体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测评方法和细则,可以更准确地评价个体的综合素质,为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发展指导和机会。
综合素质评价执行细则

综合素质评价执行细则1. 背景和目的本细则旨在规范综合素质评价的执行流程,确保评价的公正、客观和可操作性。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综合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估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多元化能力的目标。
通过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为其提供精准的个性化培养。
2. 评价指标和评定方法2.1 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科能力、研究动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具体的指标和权重应根据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进行确定。
2.2 评定方法评定方法可以采用定量化和定性化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如下:- 学业成绩可以采用百分制计分,根据学科考试、作业、小测、大作业等来评定;- 学科能力可以通过学科竞赛成绩、学科测评等来评定;- 研究动力可以通过学生的研究态度、参与度和目标制定情况等来评定;- 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实、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来评定;- 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来评定;- 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团队合作成果等来评定。
3. 评价流程3.1 设置评价周期评价周期一般按学期为单位,具体评价时间和频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
3.2 评价数据收集评价数据的收集应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科能力表现、参与实践和团队合作的情况等。
评价数据可以通过线上研究平台、考试系统、教师评价及同学互评等多种渠道进行收集。
3.3 评价数据分析与反馈评价数据分析应由专业的评价团队进行,通过比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和学校培养目标进行评估分析。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及相应的教师和学校。
3.4 评价结果运用评价结果应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培养的依据,可以用于学生的选课、培养方案设计、奖励措施制定等方面。
同时,学校应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效果。
4. 评价的公正与可操作性评价的公正与可操作性是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保障,具体措施如下:- 评价标准应明确、客观,避免主观评价和歧视性评价;- 评价过程应透明公开,学生和家长对评价流程和结果有清晰的了解和参与;-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学生和家长可以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并进行申诉;- 评价数据应保密,仅限于评价目的使用,不得用于其他非评价相关用途。
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实施细则

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实施细则一、评价目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就和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和个性化发展方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成绩评价:通过对学生在各学科上的成绩进行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研究情况和掌握程度。
2. 课外活动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参与度、表现和成就,包括社团、实践项目等。
3. 综合素质评价: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包括学生的研究态度、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
4. 研究能力评价:评估学生的研究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研究能力等。
三、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 考试评价:通过统一的考试,评估学生在学科上的知识掌握程度。
2. 项目评价:通过小组项目、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合作能力。
3. 作业评价:通过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自主研究能力。
4. 综合评价: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等多个角度,全面呈现学生的学业水平。
四、评价结果与反馈评价结果将以成绩单的形式通知学生和家长,同时提供详细的评价反馈,包括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学业发展的建议。
学校将组织个别谈话,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业指导和发展方案。
五、评价周期和频次学业评价将分为学期评价和年度评价两个层次,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科成绩评价,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价。
评价周期的设置旨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学业指导。
六、评价结果的应用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果,提供个性化的研究辅导和发展方案。
评价结果还将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等重要环节的参考依据,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评价的公正性与保密性学校将确保评价过程公正、客观,并保护学生的评价信息。
评价结果将仅用于学业指导和发展方案的制定,不对外公开。
八、评价实施的责任分工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负责学业评价的实施。
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_规章制度_

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为了搞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公正、公平、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同学、本着易于操作的原则,特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进行统一要求:一、道德品质:此项评价为a等必须具备:(1)获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2)在关心集体、保护环境、民族团结、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校级以上有关部门表彰。
●积极参与各种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的各种集体活动;●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捐助的表现;热心帮助他人或集体;能服从集体决定①有升旗迟到、旷到②在队列里说话,不守纪律的③仪容仪表检查不合格④未穿校服⑤不服从班主任工作安排的⑥语言侮辱、取笑其他同学(或老师)的⑦有抄作业,不交作业的⑧旷课、逃课的以上行为有1-2项符合规定的,此项评价为基本合格,3项以上符合的为不合格。
⑨有考试作弊行为的⑩有抽烟行为的此两项中符合其中一项评价为不合格。
二、公民素养:此项评价为a等必须具备:(1)获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2)在关心集体、保护环境、民族团结、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校级以上有关部门表彰。
①有上课(出操)迟到、旷课②上课说话,不守纪律的③仪容仪表检查不合格④未穿校服⑤不服从班主任工作安排的⑥语言侮辱、取笑其他同学(或老师)的⑦有抄作业,不交作业的以上行为有1-2项符合规定的,此项评价为基本合格,3项以上符合的为不合格。
①有违犯民族团结的言行的评价为不合格②破坏公共财物的评价为不合格③利用手机观看黄色视频的评价为不合格④仪容仪表检查(一学期两次不合格) 评价为不合格⑤未穿校服的(一学期两次) 评价为不合格三、学习能力:以学生学习考试成绩(期中、期末、模块考试)为准并参照学科竞赛成绩合理分配等级。
此项评价为a等必须具备:●获校级以上特优生、三好学生荣誉●学习考试成绩至少在班级名列前茅,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必须完成研究性学习相关学习任务。
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是指评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素质表现,包括学术能力、品德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指标:
1. 学术能力方面:
- 学业成绩:包括各个学科的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
- 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方法、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 学术竞赛成绩:包括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学术奥赛等的成绩。
2. 品德素养方面:
- 自律能力:包括遵守纪律、规矩,守时守信等。
- 社交能力:包括与他人的关系处理、团队合作能力等。
- 诚实守信:对待学习、考试等方面的诚信表现。
3. 实践能力方面:
- 社会实践:包括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
- 实践技能:包括体育运动、艺术表演、手工制作等实践技能的表现。
4. 创新意识方面:
- 科学研究:包括参与科学研究项目、撰写科研论文等。
- 创新项目:包括参与创业项目、创意设计等。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的评价指标,不同学校可能有不同的细则和权重分配。
学校可以结
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教育理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同时,对于
评价结果的使用,也需要学校设计合理的奖励机制和辅导措施,帮助学生在综合素质上的提升。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1. 前言本细则旨在规范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衡量学生在学术、品德、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自身素质,并为学生的学业规划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2. 评价指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2.1 学术能力评价指标- 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研究方法和能力- 学术挑战和创新性- 学术论文和项目成果2.2 品德评价指标- 遵守纪律和规章制度- 诚实守信和正直品质- 社会责任感和公益参与- 友善和互助精神2.3 能力评价指标- 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 研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3. 评价流程3.1 数据收集评价数据以多种方式进行收集,包括考试成绩、日常作业和实践项目成果、学科竞赛成绩、社会实践经历等。
3.2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使用标准化考试成绩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定性评价主要基于教师评语和学校评估报告。
3.3 评价报告学校将根据评价结果生成学生个体评价报告和班级、年级整体评价报告。
同时,学校要向学生和家长进行结果反馈和辅导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评价结果并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
4. 评价效果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帮助其全面发展。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并有助于学生的学业规划和个人发展目标的制定。
5. 评价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为了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学校将建立健全的评价机制,并确保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透明性。
评价者应接受相关培训,并按照评价准则进行评价,避免任意评判和个人偏见的影响。
6. 综合素质评价的改进学校将定期评估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根据评价结果和反馈意见,对评价细则和流程进行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7. 结语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参考和指导工具。
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和要求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按照《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教基[2008]33号)实施。
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前五学期分别按等级评价赋分,最后对五个学期六个维度的赋分分别相加的办法。
整个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均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呈现。
高中阶段的前五个学期,由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根据《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1),每学期以行政班为单位运用《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2)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汇总后填入《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3),然后进行汇总,由学校负责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后,在前五个学期评价的基础上,按有求填写《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修习汇总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4),并将汇总结果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然后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上传至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具体报送要求另文下发)。
二、评价的内容及方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公民素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维度。
评价时采取以学校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分级赋分”的非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暂不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三、汇总方式每学期确定评定等级后,需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将每人的评价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并上传到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任何人都无权更改。
每年2月底前各地要将每位高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计入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档案中。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操作流程每学期学生自评权重为10%,学生互评权重为50%,教师评价权重为40%。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和要求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按照《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教基[2008]33号)实施。
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前五学期分别按等级评价赋分,最后对五个学期六个维度的赋分分别相加的办法。
整个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均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呈现。
高中阶段的前五个学期,由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根据《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1),每学期以行政班为单位运用《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2)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汇总后填入《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3),然后进行汇总,由学校负责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后,在前五个学期评价的基础上,按有求填写《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修习汇总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4),并将汇总结果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然后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上传至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具体报送要求另文下发)。
二、评价的内容及方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公民素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维度。
评价时采取以学校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分级赋分”的非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暂不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三、汇总方式每学期确定评定等级后,需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无异议后将每人的评价结果记入个人档案,并上传到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任何人都无权更改。
每年2月底前各地要将每位高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计入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档案中。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操作流程每学期学生自评权重为10%,学生互评权重为50%,教师评价权重为40%。
(完整版)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完整版)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细则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细则1. 引言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对学生在学业、体育、艺术、实践等方面综合能力的评价和指导体系。
本文档旨在明确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细则,确保评价的公正、准确和科学性。
2. 评价指标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中包含以下主要评价指标:2.1 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根据学生在各门学科上的研究成绩、考试成绩和学科竞赛成绩进行评价。
学科成绩将按照不同学科的难度和重要性进行权重分配。
2.2 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将根据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评价。
包括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比赛等。
2.3 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将根据学生在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艺术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包括参与艺术课程、参加艺术展览、参与学校艺术团体等。
2.4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将根据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社团活动等进行评价。
包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科学实验竞赛、参加学校社团等。
3. 评价标准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将根据不同指标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3.1 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学业成绩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要求制定,包括学业成绩的百分制评价和成绩等级评价。
3.2 体育锻炼评价标准体育锻炼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成绩来衡量。
评价标准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提高四个等级。
3.3 艺术修养评价标准艺术修养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和成就来评价,包括作品的质量、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等。
评价标准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提高四个等级。
3.4 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实践能力评价标准将根据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来评价。
评价标准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提高四个等级。
4. 评价过程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将采取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评价、综合考评、实践活动考评等。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计分细则.doc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一、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和要求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按照《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教基[2008]33号)实施。
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前五学期分别按等级评价赋分 ,最后对五个学期六个维度的赋分分别相加的办法。
整个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均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呈现。
高中阶段的前五个学期 ,由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和家长根据《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1) ,每学期以行政班为单位运用《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2)对每位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 ,并将评价结果汇总后填入《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综合素质学期评价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3) ,然后进行汇总 ,由学校负责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高三第一学期结束后 ,在前五个学期评价的基础上 ,按有求填写《自治区、兵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修习汇总表》(新教基[2008]33号文件附表4) ,并将汇总结果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然后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上传至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具体报送要求另文下发)。
二、评价的内容及方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包括公民素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个维度。
评价时采取以学校为单位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分级赋分”的方法。
具体内容见下表:非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暂不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三、汇总方式每学期确定评定等级后 ,需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 ,无异议后将每人的评价结果记入个人档案 ,并上传到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 ,任何人都无权更改。
每年2月底前各地要将每位高三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上报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计入考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档案中。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四、操作流程每学期学生自评权重为10% ,学生互评权重为50% ,教师评价权重为40%。
高中生综合能力评价实施细则

高中生综合能力评价实施细则1. 背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综合能力评价在高中阶段的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中生的研究成绩虽然重要,但仅仅依靠成绩评价是不全面的,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价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制定本实施细则。
2. 目的本实施细则的目的是全面评价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创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
3. 评价指标高中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如下:3.1 认知能力- 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分析与推理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3.2 创造能力- 创意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主研究能力3.3 沟通能力- 表达能力- 听取意见能力- 探究和交流能力- 信息获取能力3.4 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 交流与合作能力- 解决冲突能力- 领导与跟随能力4. 评价方法根据高中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指标,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综合考试- 项目展示- 小组讨论- 个人陈述- 研究档案评估5. 评价流程高中生的综合能力评价流程如下:- 设定评价目标和指标- 定期组织综合考试- 安排项目展示和小组讨论- 考虑个人陈述和研究档案评估- 综合评价结果并制定个别辅导计划6. 综合评价报告根据高中生的综合能力评价,编写个别综合评价报告,包括详细评价内容和建议改进的方面。
7. 实施保障为了确保高中生综合能力评价的实施质量和公正性,需要以下保障措施:- 评价指标的公示和解释- 审核评价流程和方法- 培训评价人员- 完善评价管理制度8. 结束语高中生综合能力评价实施细则的制定,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流程,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全面、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旨在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等方面。
为了确保评价公正、科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对于学校教育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评价目标1. 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包括学科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2. 评价学生能力发展: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
3. 评价学生个性特点:包括道德品质、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方面。
三、评价内容1. 学业水平评价:a. 学科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b. 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笔记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2. 能力发展评价:a. 思维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分析和推理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
b. 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创新项目、参预科技竞赛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
c. 沟通能力:通过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沟通能力。
d. 合作能力:通过团队合作项目、社区服务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
3. 个性特点评价:a. 道德品质: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参预公益活动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道德品质。
b. 兴趣爱好:通过学生自主选择的兴趣爱好项目评估学生的兴趣爱好。
c. 身心健康:通过体育锻炼、心理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四、评价方法1. 组织考试:设立定期考试,评估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2.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3. 项目评估:开展各类项目,如科技竞赛、社区服务等,评估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
4.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等情况。
5.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水平、能力发展和个性特点进行自我评价。
五、评价结果运用1. 提供参考: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学业发展的参考,匡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实用版)高级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规则

(实用版)高级中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规则1. 引言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高级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测评规则旨在通过对学生学术成绩、社会实践、道德品质、体育健康、艺术素养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量,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
本规则适用于我国高级中学生,测评结果将作为学生奖学金、升学等的重要依据。
2. 测评指标2.1 学术成绩- 占比:30%- 评价内容:依据学生在各个学科的考试成绩、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定。
2.2 社会实践- 占比:20%- 评价内容:参与社会活动、志愿者服务、实习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操作能力。
2.3 道德品质- 占比:20%- 评价内容:学生在校内的纪律表现、道德行为、团队合作精神等。
2.4 体育健康- 占比:15%- 评价内容: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健康状况、运动技能等。
2.5 艺术素养- 占比:15%- 评价内容:学生在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领域的兴趣、才艺展示和创作能力。
3. 测评方法3.1 数据收集- 通过学生成绩系统、社会实践报告、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等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3.2 数据处理- 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得出综合素质得分。
3.3 测评结果展示- 以综合素质得分作为最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
4. 激励机制- 对于综合素质测评结果为优秀的学生,可获得奖学金、优先推荐升学等激励措施。
5. 注意事项- 学生应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 教师和学校应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确保测评的准确性。
6. 附录- 本规则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如有疑问,可向学校教务处咨询。
{content}。
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细则1. 引言本综合素质评价细则旨在对高级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实践能力等方面。
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2. 评价指标2.1 学业成绩学业成绩是评价学生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
评价学科考试成绩、学科竞赛成绩和学术著作等方面,以及考查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
2.2 思想品德思想品德是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核心内容。
评价学生的品德行为、思想作风、道德价值观等方面,并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3 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评价学生身体和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惯等方面,并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2.4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评价程序3.1 数据收集通过学生档案、学科教师评价、班主任评语、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收集学生的相关数据和评价意见。
3.2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3.3 评价结果综合综合各项评价指标的结果,得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3.4 反馈与使用向学生和家长反馈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并将结果用于学生评优、录取和奖学金评定等方面。
4. 实施要求4.1 确定评价标准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确保评价公正、客观和科学。
4.2 加强评价培训加强对评价人员的培训,提高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4.3 完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评价机制,及时调整和改进评价方法和程序。
5. 结论本综合素质评价细则是指导高级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基本依据,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高级中学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包含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估,该评估要考虑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等方面。
下面,我将从这几个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高级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细则。
一、知识水平评价高级中学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深入了解所学的学科,了解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
在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时,我们不仅考虑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数量,还要关注学生所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同时,我们也重视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包括学生的思维逻辑、分析能力、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技能水平评价高级中学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具备相关技能。
这些技能包括诸如语言表达、计算能力、分析思维、信息查找、组织协调以及社交能力等。
在技能水平评价中,我们会考虑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包括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否流畅自如、数字和逻辑推理能力是否突出、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否出众、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是否熟练以及学生的个人自信心和领导力是否发挥得好等等。
三、道德素质评价高级中学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素质。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道德素质时,会考虑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
同时,我们也将重视学生的守信用、团结和谐、独立自强、公正正义等方面的表现。
四、身心健康评价身心健康是高级中学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评价学生的身心健康时,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体育锻炼、体能健康等方面,还会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
同时,我们也会注意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良好的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
在总体评价中,我们将对学生进行一项基本评价,以确定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是否达到高级中学学生的标准。
我们还将考虑学生的发展潜力和能力,以及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们会制定一个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计划,以便学生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定,包涵了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评价,它能够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弥补将文化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终结性评价所存在的片面性,使评价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为使评价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指导,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成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推进学校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二、评价原则(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心、综合实践活动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正常的交往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将评价内容细化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性准则,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措施保障,充分发挥评估机制的促进功能,使评价细则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素质发展的目标和刚性指标。
(三)将评价工作与“王杰精神,励志教育”有机结合。
将评价的过程变作学校特有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最终将“王杰精神,励志教育”的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四)评估内容多元化。
从全面的意义讲,要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的评价,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评价,注意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注重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五)体现良好的可操作性。
通过细化评价对象,使学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测评具有可操作性,使各项评价工作有序可依。
(六)在评估过程中,既可以单一指标的评估,又可以综合评价,从而达到全面评估的目的,使评估的过程成为指导的过程,学生实践的过程。
三、评价内容与要求(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1、道德品质。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爱王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
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
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
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
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
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评价等第1、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评定,要进行等级区分。
凡有突出表现者可得优秀,并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具体内容为: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得到省市有关部门嘉奖);表现正常者可得良好;有警告以上,开除以下处分且处分撤销的可得合格;凡有突出问题,如严重违规违纪并受到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且处分未撤销的或受到法律制裁的等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基本标准,可暂不评定等第,但要将突出问题如实记载,待高三毕业前由学校评定小组根据学生综合表现最后评定。
注意:将评价结果汇总填表时,优秀、良好、合格都转换为合格。
“突出问题”是指学生在本学期中受到学校警告及警告以上处分。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道德品质方面不评等第:①携带管制刀具的②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的③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打架斗殴,扰乱治安等行为的④偷窃、诈骗行为、毁坏公共财产的⑤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的⑥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的⑦吸食注射毒品、吸烟喝酒的⑧考试舞弊⑨男女同学不正当交往的(2)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公民素养方面不评等第:①屡次迟到、旷课、不按规定穿着校服的②不尊重父母、老师等长辈或辱骂他人的③校园里骑车,乱停乱放,屡教不改的④不参加集体劳动、爱心捐款等集体、公益活动的⑤不积极主动学习,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⑥经常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中学生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网吧及其他活动场所的⑦染、烫发、化妆、戴饰物;男生留长发,女生穿高跟鞋等不符合《中学生守则》,屡教不改的⑧升旗、出操时,脱离队伍,说笑打闹;做操不认真,升旗不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屡教不改的⑨随地乱吐,乱扔废弃物,屡教不改的⑩多次发现在课桌椅上建筑物上涂抹刻画的(3)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交流与合作方面不评等第:①与同学关系不和谐、不能正确处理同学关系的②不听从教师、家长等长辈教诲的③干扰课堂秩序、影响他人学习的④违反学校手机、MP3、MP4等使用规定的⑤和校外人员勾结并聚集在学校周围的2、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评定等第分A、B、C、D四级。
学习能力:学习积极主动,各科成绩一贯优秀且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A等第,具体证据以附件形式放入成长袋:1、研究性学习成绩显著,得到社会的公认或权威部门的认可;2、学习主动积极,各科成绩优秀,学期总分排序列年级前1%;3、小创造、小发明经过专业评价机构认证或者在省市组织的相关活动中获奖;4、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作品;5、在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竞赛活动中获得等级奖;6、其他学习能力方面突出者。
凡符合基本标准,表现正常者,可得B等第;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在学习能力方面得C等第:1、每学期旷课累计达12课时2、经常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3、有考试作弊一次的情形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在学习能力方面得D等第:1、每学期旷课达18课时2、有考试作弊二次情形的3、有两门以上学科成绩经补考仍不及格者4、理化生实验操作不及格者运动与健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在运动与健康方面得A等第,具体证据以附件形式放入成长袋:1、国家三级及以上运动员;2、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获单项前六名或集体比赛前六名主力队员;3、市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体育竞赛活动单项前四名或集体比赛前四名主力队员;4、在校级运动会上单项或集体比赛项目中获前三名的运动员;5、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者6、其他运动方面突出者。
审美与表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学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认,可在审美与表现方面得A等第,具体证据以附件形式放入成长袋:1、美术、音乐成绩学期排序列年级前1%;2、在校内外大型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且有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者;3、参加省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二等奖以上的(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4、参加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一等奖的(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5、参加校级各项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前三名的(含集体项目,合唱除外);6、其他审美与表现方面突出者。
四、组织实施(一)徐州市王杰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1、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组织实施评价工作,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2、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
由高中各年级主任担任评委会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代表为委员。
年级评价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对学生的各项指标的评定工作。
3、班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由班主任任组长,任课教师(3人)、班干部、学生代表(3人)为组员。
班级评价小组负责班级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活动课程的组伴等工作。
(二)学生使用市教育局下发的《成长记录袋》。
每个学生在六个学期的基础上形成高中三年的总表。
每学期教务处要通过全省统一的教务管理软件及时将学生相关信息输入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
《成长记录袋》中包括学生三年的总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的过程表及突出表现的材料,以及其他有价值的材料。
班主任及相关处室要及时把显示学生这一阶段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添加到成长记录袋中。
成长记录袋由教务处统一管理。
(三)综合评价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评估程序。
1、学年初,由学校(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组织各班主任拟出各班级评定小组成员名单,并在班级公布。
班级评定小组由本班班主任任组长,成员必须是本班的任课教师、班干部。
在学年末,班主任组织学生对班级评定小组成员进行认定,如果有1/3以上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或学生作为评定者,经核实确属教师和学生本身问题的,则需作相应的替换。
2、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完成家长评价,老师评价、小组评定。
在做评价工作之前,评定小组长(班主任)要做好学生评价的宣传工作,告之其评价结果的使用和保密措施,教育学生一定要诚实待人,要客观公正评价同伴。
学生自评是指由班级评定小组组织,学生评出自己各项目等级;小组互评是指每位学生都要接受小组同学的评价;家长评价是指由学生带回交由家长完成评价;老师评价是指由任课教师、班主任进行评价;最终由班级评定小组评出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等级。
3、整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每个模块学习结束后,由年级评定小组成员指导和协助学生整理《成长记录袋》。
放入成长记录袋中的材料不宜过多,要有代表性,能表现出该生的特长和才艺。
4、公示优秀等级学生名单。
各班级评定小组将评定结果呈报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小组,经审核后,填写《徐州市王杰中学学生素质评价报告单》,发放给学生本人,由学生本人及家长签字认可后,收回交由学校德育处存档备查,长期存档。
各评价内容得A 等第的学生在校园内公示。
若学生及其家长对评价结果有异议,应以书面形式在公示期间向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诉或复议,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应在收到申诉或复议之日起7日内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