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风咏时——浅析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探索] 183唐风咏时
—浅析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
赵思雨(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记录的历史往往比文字记录的历史更加真实和直观,所以不能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更 多的还需要有古建筑=梁思成将中国古代建筑史分为六个时期,其中581 —906年的隋唐时期是第四个阶段,这一时期天下从大 乱走向了大治,甚至在唐代出现了 “贞观之治”的安定,这对于建筑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隋唐时期是中国占代建筑体 系的成熟期,城市、宫殿、佛道寺观达到鼎盛,现存有石桥、木结构佛殿、大量砖石塔,及石窟寺、壁阃表现物等。

建筑的等 级制度化体系更加清晰,建筑的色彩出现一些雏形。

所以研究隋唐时期的建筑是很有意义的,而这远远不止是工程技术的问题.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的内容都包括在内。

全文分别从遗存的宗教建筑、木结构建筑和这一时期建筑的色彩这两大方面来浅析 隋唐时期的建筑艺术。

关键词:隋唐建筑;建筑遗存;木结构建筑;建筑色彩
一、隋唐时期的建筑遗存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成熟期,也是中国佛教 建筑的鼎盛期。

这一时期的建筑格局以及建造水平都达到了 一个很高的程度,但是现在遗存下来的实物不太多,残存的 大多数也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格局,以下分别从宗教建筑和 木结构建筑依次介绍隋唐时期的建筑遗存。

1.宗教建筑
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其崇高与完美往往使步人其中的 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隋唐统 治者非常重视宗教对于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这一时期中国 佛教达到了鼎盛阶段.许多皇帝推崇大规模的佛寺建造活动,使得佛寺建筑无论在规模、尺度还是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 有的极盛状态。

隋唐时期的重要佛寺多沿用当时宫殿的布局,以矩形院 落为单位,院落南北开门、周围有回廊,主殿建在中心院落 的中央,左右有廊与院落东西廊相连,形成“日”字形平面。

这一时期的寺院大致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皇家自建寺 院,比如武则天时期下令修建的奉先寺,它位于洛阳龙门西 山南部山腰上,它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 组摩崖型群雕:寺中最著名的是露天窟龛的卢舍那大佛.透 过佛身壮实厚重韵,律般的道道曲线,额面上大而弯曲的眉 线以及微微浮起的唇线似乎可以看到大唐盛世的开明富强。

第二等级是国家下令各州府建的寺院,需按照国家的统一标 准建造。

比如隋朝敕建的大兴善寺,位于长安城东靖善坊内,它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密宗祖庭,隋唐帝都长安的三大译 经场所之一。

寺院占地约120余亩,以佛教建筑为中心形成 南北平行的三条轴线.主要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 排列在中轴线上。

除了大兴善寺,大慈恩寺、西明寺也是隋 唐时期遗存下来的寺院。

第三等级是诸王、公主、贵族、贵官、富商出资建造的寺院,规格相对低一些;第四等级是地方乡 里建造的佛堂。

唐末之后,中国佛教鼎盛期已逝,佛教居于社会生活中 心的情势一去不复返,之后再无朝代如隋唐时期般大规模进 行佛教寺院的建造-
2.木结构建筑
木结构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是我国传统建筑 的主要形式。

木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中占据着至 关重要的地位,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可以消除建筑 的冰冷感使得建筑更具有温度。

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实物是隋唐时期的建筑,并且隋唐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已经形 成了严整的制作方法,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很大的发展。

但 是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灭佛”政策,导致大量 寺庙全部拆毁。

遗存下来的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尚且保存较为 完好有四座,全部位T山西省,以下将进行分别介绍。

第一座是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县阳白乡的南禅寺正北面大 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这座建筑是梁思成、林徽 因夫妇和他们的营造学社成员于1937发现的,这个发现打破 了日本学者界“中国大地上已无唐代木结构建筑”的断=。

南禅寺大殿梁架穿插交织、精密劲健、内构简单,却造就了 庄重雄浑的外观。

结构部件的设计追求实用大于形式,殿身 四周檐柱12根,建筑斗拱宏大,屋顶举折和缓,广檐翼出。

整个寺庙设计结构逻辑十分清晰、简洁,简单重叠的木结构 组合,既不用铆钉,又不用凿孔开洞,其下昂斜度设计和屋 架总举设计尺寸是根据=角形的相似关系而确立的,这也是 它遗存至今的一个原因之一。

第二座是同样位于山西省五台 山的佛光寺大殿,其转角辅佐利用七辅作双抄双下昂结构,斗拱的高度约等于柱高的一半.每一个构件都有其结构功能。

柱础呈现出莲瓣形状,屋顶使用的是“大叉手”架构.斗拱稳健牢固、出檐深远,斗拱断面尺寸为210乘300厘米.是晚清建筑斗拱断面的十倍,屋檐探出达3.96米,这在宋以后 的木结构建筑中很难找到。

第三座是位于山西省芮城县的广 仁王庙,其结构简练、古朴雄浑,斗拱硕大,拱瓣棱角显明,叉手长壮,侏儒柱细短。

内部梁架的结构为通檐四橡袱架构.
184 [学术探索】
五铺作斗拱,双抄偷心造,屋顶举折平缓=它是现存的四座 木结构建筑中唯一的一座道教建筑。

第四座是位于山西省长 治市平顺县王曲村的天台庵,其装饰简朴,相交严实。

佛殿 建在一米高的石台基上,屋坡举折平缓,四翼如飞,单檐简 板布瓦,琉璃脊鸱吻歇山顶。

天台庵虽然具有很多后期修缮 的痕迹,但它依然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国现存唐代木结 构建筑的珍贵实例。

隋唐时期的木结构建筑无论是结构还是建造水平,都达 到了很高的程度其之后历朝历代的木构结建筑,继承并发 展了隋唐时期的营造技术和艺术
二、隋唐时期的建筑色彩
色彩是视觉世界里的第一要素,人类从自然界不断的发 现和欣赏色彩,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最终学会创造 和应用色彩。

建筑通过造型和色彩来塑造美感,建筑色彩与 很多因素有关,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历史、政治、价值观、市民文化等等。

隋唐时期社会繁荣开放,唐 朝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与西域和欧亚国家的思想文化交流,这一时期的文化百花争艳,建筑风格色彩奔放自由并且影响 着隋唐之后历朝历代以及现当代建筑的审美。

1.建筑的外观色彩
唐代的建筑营造归“礼部”所管,有统一的规划和严格 的礼制,唐代统治者本就十分注重运用色彩来维护其封建统 治,所以建筑的色彩也内然成为等级和身份的象征。

以下将 浅析这一时期建筑的屋顶、墙面、木构架以及台基的色彩。

中国的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由屋顶、构架和台基三部 分组成,有“三段式”之称,其中屋顶占比最大,视觉效果 也就最突出=对屋顶色彩起决定性作用的构件是瓦当,普通 建筑的屋顶大多使用灰瓦和黑瓦,根据唐大明宫遗址出土的 袖陶砖瓦实物情况显示.宫殿使用的琉璃瓦多以绿色为主,蓝色次之。

墙面对建筑起到分割和围合的作用,影响墙面色 彩的重要因素是材料.隋唐宫殿的墙体有版筑夯土墙、土坯 等,大多数墙面继承了秦汉以来的墙面抹灰做法.因而外墙 的颜色多以白色为主。

对传统的木构架建筑进行装饰的方式 主要有雕饰和彩画两种,彩画既能起到装饰的作用还能起到 防虫、防腐的效果。

唐代的木构架大多呈现红色,斗拱、梁 枋涂黄色、白色等浅色使得构件更加具有立体感=上文提到 的木结构建筑遗存佛光寺大殿的天花板t绘有白色的图案,这些图案和颜色都有唐代简洁的特征。

中国古代的木结构建 筑为了防止其构件受潮,因而大多建在夯土台基上,并且自 古殿堂建筑就有高台之风,用于显示阶级地位。

最早的台基 出现在商周时期尧帝的宫殿,为黄色。

台基的材料大多是以 砖石为主,所以色彩比较单一,普通建筑物的台基大多是以 青色和灰色为主,唐代大明宫遗址出土了莲花纹的琉璃砖,有绿色和蓝色,色彩明亮,这给砖石的颜色限制带来了突破 性的改变,这也是唐代宫殿台基最为与众不同的亮点。

综上所述,隋唐时期大多数建筑的外观色彩为灰黑色屋 顶,屋脊有琉璃蓝绿来判断等级,白色墙面,红色木架构以 及青灰色台基。

2.遗存建筑的色彩
建筑的色彩可以反映其历史阶段的营造技术和艺术以及 材料工艺。

以下将会从色彩这一形式语言出发对上文提到的 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以及敦煌壁画中的隋唐建筑进行简 单的分析。

现存的佛光寺大殿见于敦煌壁画五台山图,但其色彩与 壁画中的色彩有很大的不同,现存的外墙为红色而壁画中为 白色,现存建筑外观主要有灰黑、红、白色,屋脊配有绿色 和黄色的琉璃瓦。

历经会昌灭法留存至今的南禅寺大殿的色 彩与佛光寺大殿相似,为灰色、白色、红色和原木色。

隋唐时期的建筑色彩主要有灰黑色、绿色、蓝色、白色、青色等。

等级高的建筑会有一些明亮的琉璃装饰,普通建筑
的色彩比较单一,更凸显建筑结构。

建筑色彩间平衡和比例 得当,突出了建筑的美感和空间感。

三、总结与展望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它记录的是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的文明史,隋唐建筑综合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这一时期有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而宋之前的建筑色彩涉 及的不多,这就是研究其价值所在。

然而隋唐建筑尚存的已 是凤毛麟角,很多研究可考证的内容寥若星辰。

对于有所呈 现的可以挖掘的十分清晰,但是岁月褪去的却难究其实。

所 以本文的研究只能算是沧海一粟,浩海小舟,这就需要更多 的人跨学科多角度的对视整个历史时代的方方面面更深人地 去探索、对比、研究,逐步精进结论去接近事实真相。

参考文献:
[1J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T.业出版社,2008.
[2J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3]孟小良.唐代建筑研究补阚[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14]王贵祥.隋唐时期佛教寺院与建筑槪览卩】.北京:清华大学,2012.
[5]杨栩.唐风建筑的外观色彩研究[D1.广州:广东T.业大学.2011.
作者简介:赵思雨(1996 —),女,山西阳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视 觉传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