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高级中学联谊会2014-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扫描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A 解析:由“朕代天理物,日总万机”结合后面内容,可知此言论应是废除丞相制度之后朱元璋发出的感慨,该措施的用意是帮忙皇帝处理政。符合教材中有关殿阁高校士的表述。
6.D 解析:材料体现了该官员的愚昧无知,也说明其缺乏对世界潮流的生疏,但这是由于清朝专制制度的腐朽,长期闭关锁国造成的,故本题选D项。
作用:新航路开拓后,世界联系更加亲密,日益成为一个整体;随着殖民扩张,世界经济文化沟通更加亲密,世界市场雏形开头形成。(2分)
(2)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水平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头形成。(4分)
(3)变化:由手工业品和生活消费品为主变成以工业品和矿产品为主。(2分)
影响:使亚非拉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投资的场所,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的进展;使亚非拉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更加贫困与落后;客观上促进亚非拉自然经济的解体,传播并扩展了工业文明的范围。(4分)
24.B 解析:马歇尔方案是通过复兴欧洲经济,来遏制苏联进展,这也于“新的责任”亲密相关,B项正确。A项只是手段,不是最终目标;C项与马歇尔方案无关;D项与材料不符。
25.D 解析:《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格尔尼卡》属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分别属于现实主义文学和美术作品。
16.C 解析:由材料中“权力不受约束,必将腐败”可知,他认为要对权力进行约束以防止腐败,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从材料不能得出结论;材料没有体现君权神授的变化。
17.D 解析:宗教改革的两个大缘由,一是民族国家的兴起反对教皇专制,二是资本主义萌芽快速进展。亨利八世驳斥马丁·路德,是为了维护自己在英国的统治,与罗马教廷的决裂是反对教皇的专制,综合两者,本题选D项。
7.C 解析:C项与材料所述相符,正确。中国商办企业消灭应是19世纪六七十年月;“大力支持”材料没有体现;企业不受盘剥与史实不符。
8.B 解析:依据材料中“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力地协作了北伐”等信息,可知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和国民党领导的北伐战斗形成良好协作,推动了革命进展,所以B项正确。
21.C解析:结合“它挑战了上帝制造世界说、世界的不变性”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认为,生物既不是上帝制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C项正确。
22.C 解析:结合1921年的时代背景和对列宁话的理解,说明当时苏俄预备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改实行新经济政策。
23.B 解析:由“加入进展中国家集团,与其他新兴大国一起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可知,中国可以与进展中国家一起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1.B 解析:由材料所述现象可知这是受一边倒政策影响,新中国主要乐观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对西方国家不乐观争取,导致外交进展的迟缓,故B项正确。
12.D 解析:“缺乏制造性、独立自主力量”和“不是长期之计”说明毛泽东生疏到结合中国实际,探究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的重要性。
13.C解析:从1993年开头城乡居民收入变化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均较以前加速增长,二是多数时期城市收入增长超过农村。如仅留意到其次个特点,简洁错选A项。将时间与教材中相关学问结合作用推断,1992年的确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改革目标,这对我国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我国经济的进展速度有了快速提升,城乡居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了。
9.A 解析:结合材料看,慈禧太后是支持变法的,但戊戌变法的迅猛进展遭到守旧贵族的反对,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转而反对戊戌变法,故A项正确。
10.C 解析:1938年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日寇侵占了我大半个中国,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徐悲鸿画的负伤雄狮,回首跷望,含着无限的深意,表现了作者爱国忧时的情愫。
3.A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唐高祖发行开元通宝的初衷是为了结束当时币制混乱的局面。币制的统一,对社会经济的稳定与进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A 解析:由材料中的“边角山水”、“虚渺空灵”并联系所学学问可知,马远的“边角山水”画作体现了南宋山河裂开、偏安江南一隅的社会现实,寄予作者心中的沉郁苦闷情怀。
王安石认为商业过度进展导致农业衰退,应以农业为本。(2分)
(3)乐观影响: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全部制,土地全部权得到了法律上的保障;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进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供应了资金和市场(或加速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6分)
27.(1)影响:儒家伦理体系;科举制度;对学问的敬重;手工艺品;君主专制统治。(3分)
18.C 解析:三幅图分别反映了人类所使用的三类动力变化:风力-蒸汽动力-电力。
19.B解析: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而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所以俾斯麦说“是国王的奴仆”,B项正确。德国议会无立法权;两国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D项非本质。
20.B 解析:A、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使民众有可能对建立何种形式的政府发表意见”没有达到D项的高度。“政府坚决不移地执行与协约国签订的协定”说明B项正确。
(3)观点:本民族的文化系统需要自我保持与自我更新。(2分)
评价:观点正确。古代中国的东学西渐曾深刻影响了西方文明的进程,但到了明清时期文化缺失更新,最终落后于西方。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昭示我们,要以理性的精神化西为中、化洋为我,才能使中华文化生生不已。(4分)
28.(1)有利条件:政府的支持;缘由:传播基督教和查找黄金。(4试
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A
A
A
A
D
C
B
A
C
B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D
C
D
C
B
B
C
C
B
B
D
26.(1)主见:重农抑商。(2分)背景: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2分)
(2)实践:实行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官府干预商品交换,直接参与经营商业活动,调控商品价格。(6分)
14.C 解析:材料中的生物科技、基因领域、上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都指向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拓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15.D 解析:依据“甚至比允约更为重要”,“固定形式被遗漏法律行为便告失效”等信息,可知其特点是留意形式,这有时会导致不能反映当事人真实意思,所以D项符合题意。讲究形式程序并不是习惯法的痕迹,排解A项;B项材料没体现;C项说的过于确定,均可排解。
1.B 解析:“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和辞让之心,这是“性善论”的体现,是孟子的主见。
2.A 解析:晋朝是统一的王朝,北魏把握的仅是黄河流域,材料中北魏与晋朝相比人口增多,并非是由于人口诞生的增多,而是国家把握的在册户口,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徭役人口的增多。均田制的实施,使无地的农夫可以从国家猎取肯定数量的土地,这使得原来依附于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农夫,脱离地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A项正确。
(2)影响:割地赔款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民族危机日益严峻;洋务运动破产;转变了思想界学习西方的内容。(3分)
新阶段:转变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念并转向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进化论等理论,先后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学习以西方的民主、科学和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开展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民主革命。(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