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内涵及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卷 第4期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 l
.6 N o .42004年12月
Jou rnal of A nhu i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 (Social Science )D ec .2004
英汉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内涵及翻译
黄碧蓉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 要:通过对比法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说明由于历史背景、民族心理、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有很多不同,对同一颜色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

同时,论述了颜色词的四种翻译方法,阐述了深刻把握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内涵是准确得体翻译这些词汇的关键。

关键词:颜色词;社会文化内涵;翻译
中图分类号:H 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101(2004)0420081204
收稿日期:2004—10—10
作者简介:黄碧蓉(1967-),女,湖南邵阳人,讲师,2001.9-2002.9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往波兰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英汉文化对比和翻译研究。

颜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领域。

人类对颜色的认知,存在着很明显的共同之处,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表达颜色的基本词汇,如黑、白、红、黄、绿、蓝等在很多语言中都是相通的、非常一致的。

但是,由于各民族历史背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颜色词往往表现出各民族独特的个性,被烙上鲜明的文化印记,表现在英汉两个民族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不尽相同,同一颜色的理解与使用也有差异。

译者只有深入了解英汉民族的文化背景、充分把握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才能在翻译时驾轻就熟,做出真正对等的翻译。

本文首先分析各颜色词英汉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然后阐述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英汉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内涵
1.红色与red
红是血与火的颜色。

中国人以红色为贵,源于古代对日神的崇拜。

太阳从东方升起,它那火红的颜色和炎热的高温给古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由此,古人产生了对红色的崇尚。

达官贵人的住房是“朱门”,他们穿的衣服是“朱衣”,显贵们坐的车子称“朱轩”。

红色象征喜庆,如传统婚礼上新娘披红盖头,新房挂红灯笼等;红色象征吉祥、兴旺等,如汉语习语“红运”、“红榜”等;红色表示顺利和成功,
如习语“开门红”、“满堂红”等;红色还用来表示忠诚,如戏曲中用红色脸谱象征忠义、耿介的品性(如关羽);与此同时红色又被赋予浓厚的政治色彩,成了“革命”、“进步”的代名词,如词语“红旗、红心”等;另外,红色还用于其它一些美好的事物,如称年轻女性为“红颜知己”;汉语还有“红白喜事”一说,意指婚事和丧事;红色与流血有关,所以它还象征
危险的信号,如交通路口用红灯表示禁止通行。

[1]
英语里red 也常用来表示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如red -letter day (纪念日,喜庆的日子),ro ll ou t the red carp et fo r sb .意为
“隆重地欢迎某人”。

但是英语中用红色表示欢乐和喜庆不象汉语
中的含义那么广泛深远。

英语民族很多时候视red 为不好的象征,看到红色,就意味着危险或不祥甚至是流血与暴力等,如W aving a red flag (惹人生气的事),the red (赤字,亏空);英语中red 的引申意义常作贬义,表残忍、灾难等,如red ru in (火
灾),to catch sb .red handed (当场抓获)。

[2]
2.黄色与yellow
黄色居青赤黄白黑五色之中。

中国人以黄色为尊,源于古代对地神的崇拜。

“说文解字”云:“黄,地
之色也”。

土地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五行观念产生后,土居中央,黄色成为中央之色,因而被历代帝王所推崇和垄断,被称为“帝王之色”,是君权皇威的标志象征。

隋唐以后,皇帝都着黄色龙袍,其他任
1
8
何人是不能染指黄色的;传达圣旨的帝王诏书都写在黄帛或黄纸上。

黄色所具有的神圣、崇高和尊严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人的心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汉民族民间文化传统中,国人还以作为炎黄子孙自豪,谓曰“黄老”;黄也用于指吉利,如“黄道吉日”。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习惯的改变,“黄”色在汉文化中的尊贵地位也如“黄鹤一去不复返”,现在有时用以表示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等。

[1]
在英国纹章学中,yellow代表正义、智慧和光荣。

西方艺术中圣彼德是着黄色衣服的。

此外yel2 low还表示“胆怯的、靠不住的、妒忌的、(报刊等)采用耸人听闻手法、做低级渲染的”等贬义意思。

如:yellow dog(胆小的人),yellow p ress(黄色报刊),yellow j ou rnalis m(黄色刊物)。

注意yellow p ress和yellow j ou rnalis m中的yellow并无淫秽色情之意,只指低级的、哗众取宠的出版物而已。

[3]
3.绿色与green
绿色位于光谱的中间,是平衡色,人们常把它跟春天联系在一起,用以象征生命、希望、和睦、等,如“绿色和平组织”、“绿化带”等;由于绿色给人的感觉青春焕发,因而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常用其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如杜牧的“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中“绿云”指“黑发”,即女子黑润而稠密的头发;在现代汉语里,绿色又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如习语“戴绿帽子”,意指妻子与他人私通。

[1]
在西方文化中,green也象征春天和生命,著名诗人拜伦的诗句“vernal b reezes green the T ham es w ith a k iss(春风一吻泰河绿)”与我国文学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Green在英语中还表示“嫉妒”,如green w ith envy,green-eyed m on ster等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此外,英语中还用绿色表示新鲜、没有经验等,如green goods(新鲜货),as green as grass(毫无经验的);由于美元纸币是绿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如green back(美钞),green pow er(金钱的力量或财团)。

[2]
4.蓝色与b lue
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颜色。

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民间采蓝染青的描述,可见上古时代蓝色就已广泛使用,并总结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家喻户晓的汉语成语。

蓝色古代低级官员和儒生穿衣的颜色,可见蓝色无法与古代的帝王之色黄色、显贵
之色紫色相提并论。

汉语中蓝色引申意义不多,只有如“蓝青官话”(方言音浓厚的汉语普通话),“蓝田生玉”(出生豪门的贵族)。

[1]
英语中b lue是个文化含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

b lue常用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或出身于贵族或王族,如b lue b lood(贵族血统),b lue rib2 bon(最高荣誉的蓝绶带);b lue在英语中通常还表示不快乐、忧郁的情绪,如to have a fit of the b lues(沮丧的、低沉的),ho liday b lue(假期忧郁症,相当于w in ter ho liday dep ressi on,指冬季假期时,人困在家里,感到无聊寂寞时的心情或情绪);
b lue还作淫秽色情解,如b lue fil m s(色情片), b lue gag(下流笑话);另外,还有b lue m oon或once in a b lue m oon的说法,喻指“罕见之致,极不可能”,因为月亮不可能是蓝色的,所以此习语有“千载难逢”的意思;b lue与其它词汇搭配,有着不同的含义,如b lue hel m et(蓝盔士兵,特指头盔为蓝色的联合国维和部队成员),B lue Book(蓝皮书,即封皮为蓝色的英国政府或议会发表的官方报告),B lue H en’s Ch icken s((美国)特拉华州的居民)。

[3]
5.白色与w h ite
白色在中国的古代,被用来表示贫贱和卑劣,如“白衣”、“白屋”分别指平民、茅草屋及没有官职或功名的人;在民族文化中,白色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丧事(funeral),表示哀悼;传统戏曲中白色脸谱(如三国的曹操和明代的严嵩)是奸诈阴鸷的象征;白还象征反动、落后,如“白区、白色恐怖”等。

[1]
W h ite在英国的纹章学中代表美好和正面,如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白天鹅象征纯洁、善良和爱情,白色的鸽子被视作和平的象征,西方新娘的白色婚纱也是取其纯洁美好之意,丧礼中白色表示希望;w h ite的引申意义包括吉利、坦诚等很多喻义,如a w h ite day(吉日),a w h 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 a w h ite w ar(不流血的战争(常指经济竞争)), stand in a w h ite sheet(公开认错),a w h ite ele2 p han t(无实用价值的东西)。

由此可见,英语中的w h ite多数情况具有褒义意味。

[2]
6.黑色和b lack
黑色自我国古代就被人轻视和忌讳。

古人认为,东方的苍白(青色)象征万物生长,南方的红色象征万物茂盛,西方的白色属秋,北方的黑色属冬,秋收冬藏,万物凋谢,带给人的只是悲叹和哀伤。


28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6卷
人这种对方向和颜色的迷信被传袭下来,所以黑色被用于象征不祥和反面。

又传说阴曹地府暗无天日,所以黑色又象征邪恶和死亡。

这里最显著的例子莫过于“文革”时期从“黑字”派生出来的一系列的词汇,如“黑五类、黑名单、黑帮子女、黑线人”等;黑色还引申为阴暗的、非法的、秘密的等众多贬义意思,如“黑心、黑市、黑幕”等;[1]但是,需要提出的是,中国戏剧中一些黑脸人物(包拯和李逵)却是刚正不阿深受老百姓爱戴的正面形象。

在西方b lack是庄严集会时衣着的颜色,表庄重肃穆;同时黑色也是丧事的标志,人们参加葬礼时一般穿黑色礼服,表示对死者的哀悼;此外,黑色象征不吉利和非法等,如b lack m oney(黑钱(指来源不当而且没有向政府报税的钱)),B lack F riday (指大灾大难、凶险不祥的日子,这跟西方的基督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说F riday是复活节前的星期五,耶稣在这一天受难。

);另外,和the red表示亏空的意思相反,b lack还可表示盈利,如b lack figu re(in the b lack)(盈利、赚钱),in terest in the
b lack(应收利息)。

[3]
二、英汉颜色词的翻译
通过以上五种颜色在汉英民族中的不同社会文化内涵的比较,我们看到,两个民族对颜色产生的联想有共通性,但更多的是差异性。

我们知道,汉语有“红眼病”一说,可其英语对应词却变“红”为“绿”成“green eyed”。

据考证,green eyed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典出莎士比亚的剧本“奥赛罗”第三幕第三场:O!B ew are,m y lo rd,of jealou sy,It is the green eyed m on ster w h ich do th m ock,T he m eat it feeds on……(啊!主帅,你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谁做了它的牺牲,就要受它的玩弄……)。

green由此便有了“妒忌”这一层引申意义。

诸如这种由红变绿的“变色”情况很普遍,如汉语中的“黄色电影”对应英语“b lue fil m”(黄→b lue),“黄道吉日”对应“w h ite day”(黄→w h ite),“红运”对应“good luck”(红→无色);英语“b lack tea”对应汉语“红茶”,“b row n sugar”对应“红糖”
(b row n→红),“w h ite lie”对应“无恶意的谎言”(w h ite→无色)等。

颜色词的这种通感变色引申现象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必须深入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翻译。

具体说来,可采取以下四种处理方法。

1.保留颜色基本对译法
既然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的联想意义存在相似之处,即共性,这就为我们直译这些对等的颜色词奠定了基础。

例如:
(1)O M y love is like a red,red ro se,T hat’s new ly sp rung in June;(Robert B u rn s)
啊,我的爱人象朵红红的玫瑰 在六月里迎风初放; (田乃钊译)
(2)鱼肚白从土壁的破洞里钻进来了。

T h rough a crack in the w all,the sky w as a fish-belly grey.
(3)他是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

H e is a tall,bu rly fellow w ith long hair and m o re w h ite than b lack to h is eyes.
2.转换形象归化法
如上所述,颜色习语词往往有两层意思,即字面意思和由字面意义引申的联想意义。

一般来说,只有本族语的读者才能从字面意义迅速地获取习语的联想意义,这种联想能力建立在他对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刻了解基础之上,一旦习语被译入另一种语言,译语读者将按照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对译语形式进行解码。

因此,译者必须根据中英文化的差异和译语读者的审美心理调整译语的表达形式,做到习语用词(颜色)改变了而其联想意义仍未改变,从而适应读者的信息接受渠道。

例如:
(1)H e fell off the b ike and go t b lack and
b lue in h is legs.
他从单车上摔下来,腿上青一块紫一块。

(2)他虽然上了年纪,身子骨儿还挺结实,三绺小胡须,黑里带黄。

T hough o ld now,he w as still strong w ith a
b row n ish tufted beard.
(3)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J ia B ao2yu tastes som e sup eri o r tea at B reen Bow er H erm itage;A nd Grann ie L iu sam p les the sleep ing accomm odati on at Green D eligh ts.
(D avid H aw kes)
3.移植形象阐释法
为了丰富民族语言,同时也为了保持原作异域风味,我们有时在翻译颜色词时需要移植源语形象,然后阐释其联想意义。

(1)W h ite goods con sum e80p ercen t of the electricity in h is ap artm en t.
他家里的白色家电(冰箱、洗衣机之类)消耗的
38
第4期 黄碧蓉:英汉颜色词的社会文化内涵及翻译
电量占到80%。

(2)人人都说她是个白骨精。

Everybody says she is the W h ite Boned D e2 m on,an evil sp irit w ho often took the gu ise of a charm ing young w om an in the novel P ilgri m age to the W est.[5]
(3)(他们……也在和汪精卫里应外合地演出,有些唱双簧,)有些装红白脸。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W ith som e w earing the w h ite m ake2up the stage villain and o thers the red m ake2up of the here.
4.舍弃形象意译法
有时候,由于源语和译语间的巨大文化差异,我们在翻译颜色词时,必须花大力气进行解释,这样容易使译文变得罗嗦,打断读者的阅读审美过程,从而违背奈达的翻译原则。

因此,我们不妨舍弃源语中包含的颜色喻体进行意译,从而做到“得意忘形”。

[6]例如:
(1)You canno t exp ect M ary to do bu siness w ith such p eop le.She is on ly eigh teen and as green as grass.
你不能指望玛丽同这些人做生意,她只有十八岁,还毫无经验。

(2)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公司去年还盈利了。

In such a fierce com p etiti on,last year ou r co rpo rati on ran in the b lack.
(3)当病人询问自己的病情时,医生撒了个善意的谎。

W hen the p atien t asked abou t h is illness,the docto r to ld h i m a w h ite lie.
颜色在文化心理和民族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而对颜色词进行准确而得体的翻译非常重要。

比较英汉习语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我们可以看出其间既有共通性,也有差异性,完全相异或完全吻合的情况比较少,而交叉性则比较多。

所以在英汉互译时必须根据具体语境,尤其注意其中的社会文化因素才能做出合乎要求的高质量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
京:商务印书馆,1984.
[2] A.s.Ho rnby,李北达.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K].
北京: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3] Kay.P.&M c D an iel,C.K..T he L ingu istic Sign if2
icance of the M ean ing of basic co lo r term s[J].L an2 guage,1978,(3):257-270.
[4] 葛传规.新英汉词典[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5] 胡学元.新汉英词典[K].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6] 金堤.等效翻译初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1984.
[7] 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
教育出版社,1995.
O n the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s of English and
Ch inese co lo r w o rds and their tran slati on
HU AN G B i2rong
(Co llege of Fo reign L anguages,H unan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 logy,X iangtan,H unan411201,Ch ina) Abstract:T h is p ap er p resen ts the differences betw een English and Ch inese co lo r w o rds th rough a com2 p arative analysis,po in ting ou t that due to differen t h isto ric backgrounds,nati onal m en talities,cu ltu ral traditi on s,religi ou s beliefs and etc.,there ex ist m any differences in exp ressing co lo rs and co lo r w o rds as w ell as in app roach ing the sam e co lo r.It p u ts fo rw ard fou r m ethods fo r tran slating the co lo r w o rds and ho lding the view that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and cu ltu re2loaded w o rds is the co re of tran slati on. Key words:co lo r w o rds;social and cu ltu ral conno tati on s;tran slati on
48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6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