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分,有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
出并把该项的代号填入答卷相应的答案栏中,做对的每小题得2分)
1.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
为使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⑤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D.②③
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
A 氯化钠
B 固体硝酸铵
C 固体氢氧化钠
D 生石灰
3.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气体矿物燃料是( )
A.石油
B.煤气
C.水煤气
D.天然气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
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0
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
5.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0.5 mol/(L·s)B.υ(B)=0.3 mol/(L·s)
C.υ(C)=0.8 mol/(L·s)D.υ(D)=1 mol/(L·s)
6.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
已知12克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1KJ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 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一样多
D.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更多
7.在101kPa和25℃时,有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 1/2O2(g) =H2O(g) △H=-241.8kJ/mol
H2(g) + 1/2O2(g) =H2O(1) △H=-285.8kJ/mol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2燃烧生成1molH2O(g)时,放出241.8kJ的热量
B.H2的燃烧热为285.8kJ
C.O2前面的1/2表示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
D.1mol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kJ的热量
8.在2L密闭容器中,盛有2mol X和2molY物质进行如下反应:
X(s)+3Y(g) Z(g),当反应进行到10s后,测得生成0.5mol Z,这期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v X=0.5mol·s-1
B、v X=0.025mol·L-1·s-1
C、v y=0.05mol·L-1·s-1
D、v y=0.075mol·L-1·s-1
9.充分燃烧一定量丁烷时放出的热量xQ,完全吸收它生成的CO2生成正盐,需5mol/L的KOH溶液100ml,则丁烷的燃烧热为()
A.16xQ B.8xQ C.4xQ D.2xQ
10.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正(N2)= v正(H2) B.v正(N2)= v正(NH3)
C.2v正(H2)=3 v逆(NH3) D.v正(N2)=3 v逆(H2)
11.对可逆反应A(g)+B(g)===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2.下列不.能.
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 后颜色变深
B .棕红色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C .饱和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lO -的浓度增大
D .H 2、I 2、HI 平衡混和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1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H =2×(-57.3)kJ/mol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 2CO(g)+O 2(g)的△H =+566.0kJ/mol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14. 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皿中,反应2NO 2(g)N 2O 4(g) 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 2,又达到平衡时,N 2O 4的体积分数( )
A .不变
B .增大
C .减小
D .无法判断
15.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 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C 灼热的碳与CO 2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16.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W+Z ,在t ℃时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图所示(V 代表速率,t 代表时间)下列有关X 、Y 、Z 、W 的状态叙述正确的是:
A .X 、Y 、W 为气体,Z 不是气体
B .X 、Y 为气体,W 、Z 中有一种是气体
C .W 、Z 为气体,X 、Y 中有一种是气体
D .W 、Z 中有一种为气体,X 、Y 都不是气体
A B C D
17.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g)+nB(g )pC(g)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n>p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A的转化率降低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18.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H最小的是A.2A ( l ) + B ( l ) = 2C (g ) △H1 B.2A ( g ) + B ( g ) = 2C (g ) △H2
C.2A ( g ) + B ( g ) = 2C ( l ) △H3 D.2A ( l ) + B ( l ) = 2C ( l ) △H4
19.常温常压下,在带有相同质量活塞的容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里,分别充有二氧化氮和空气,现分别进行下列两上实验:(N2O42NO2 △H>0)
(a)将两容器置于沸水中加热;(b
在以上两情况下,甲和乙容器的体积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a)甲>乙,(b)甲>乙B.(a)甲>乙,(b)甲=乙
C.(a)甲<乙,(b)甲>乙D.(a)甲>乙,(b)甲<乙
20.某温度下,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3mol和6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2mol D.均减少2mo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8分)
21.3.1克H2燃烧时放出热量约为134 kJ,而每千克汽油燃烧时约放热4600 kJ,H2被公认是21世纪替代矿物燃料的理想能源。
试述H2作为能源的三个主要优点: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2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
当把0.4mol
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 2O(l)=H 2O(g) ΔH =+44kJ/mol 。
则16g 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
23、把煤作为燃料可以通过下列两种途径:
途径I :)(放热点燃J Q )g (CO )g (O )s (C 122+
途径II :先制水煤气:
)(放热J Q )g (H )g (CO )g (O H )s (C 222++再燃烧水煤气:
)共放热(点燃点燃J Q )g (O H )g (Q 21)g (H )g (CO )g (Q 21)g (CO 32222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两种途径放热:途径I 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途径II 放出的热量。
(2)321Q Q Q 、、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
24.如图为将Zn 投入一定浓度体积的H 2SO 4中,纵坐标为
H 2的生成速率。
解释0-t 1时间内H 2的生成速率增大的原因
是 ;t 1时刻后H 2的生成速率减小
的原因是 。
25、现有反应:m A(g)+n B(g)p C(g),达到平衡后,当升
高温度时,B 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 的质量分数也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且m +n _________p (填“>”“=”“<”)。
(2)减压使容器体积增大时,A 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加入B(维持体积不变),则A 的转化率_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 、C 的浓度之比 将______ 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 _____。
(6)若B 是有色物质,A 、C 均无色,则加入C(体积不变)时混合物颜色______ _;而维持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氖气后,再次建立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气体混合物颜色____ ___(填“变深”“变浅”或“不变”)。
26.某化学反应2A B +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 起始浓度为0。
反应物A 的浓(C)
)B (c c
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 ,反应在10 min ~20 min 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 mol /(L·min)
(2)在实验2 ,A 的初始浓度C2 = _______ mol / L ,反应经20 min 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 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 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____v1 (填<、>或=),且C3 ______ 2.0 mol / L (填<、>或=)。
(4)比较实验 4 和实验1,可推测正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2分)
27.在一定温度下,10 L密闭容器中加入5 molSO2、4 molO2,经10 min后反应达平衡时有3 molSO2发生了反应。
试计算:
(1)用SO2表示10分钟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多少?
(2)O2的转化率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