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对反式脂肪酸致大鼠肾功能损害保护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多酚对反式脂肪酸致大鼠肾功能损害
保护作用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创新性课题(项目编号:长医教[2017]18号-057)
摘要: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反式脂肪酸致大鼠肾功能损害保护作用。

方法将四十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用TFA处理大鼠形成肾损伤模型,然后使用茶多酚对大鼠进行保护,实验时长为八周,隔天灌胃一次,最后一次灌胃后,动物禁食12 h,测定各组动物的体重麻醉处死后取肾脏称重,并测量各项指标活性。

结论经TFA染毒组的小鼠实验后脏器系数增加,肾损伤严重,氧化应激指标相应升高或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受TP 保护的各组相较于TFA组,各项血清指标均有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

茶多酚对反式脂肪酸致肾脏损伤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修复损伤肾脏。

关键词:茶多酚;反式脂肪酸;修复作用;肾损伤
反式脂肪酸( trans fatty acids,TFA) 是一类含有反式非共轭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日常生活中主要来于氢化油和各种高温加工的食品,摄入过多身体无法消化从而导致体内堆积过多而对肝肾、心血管、生殖、免疫产生毒作用损害。

张嘉峻等人研究发现TFA对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痴呆症、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均有影响[1]。

由于反式脂肪酸对人体会造成不良影响,各国均对反式脂肪酸有限量标准甚至禁止在餐厅中使用含TFA的食用油[2]。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占茶叶可溶性干物质总量的20%~40%,研究证实,茶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3],多种保健功能和生物活性及药理效应,如抗菌、抗癌、抗病毒、保护肝脏、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防止动脉硬化等活性。

目前还没有采用茶多酚修复反式脂肪酸
致肾损伤作用的报道,本研究拟以茶多酚作为保护剂,探讨其对TFA致SD大鼠
的影响,为阐明TP修复TFA的肾功能损伤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健康SPF级的实验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在180~220g。

由长沙医学院提供,许可证号:SYXK(湘)2017-0003。

动物在实验专用饲养房
标准条件下饲养。

1.2主要仪器与试剂主要仪器:全自动分析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台式低温
离心机、光学显微镜、包埋机、石蜡切片机、加样器。

主要试剂:反式脂肪酸、茶多酚、无水乙醚、无水乙醇、水合氯醛、生理盐水、
伊红、甲醛。

1.3动物分组与处理 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五组:正常对照组、
TFA染毒组和TFA染毒+低、中、高TP保护组。

正常对照组正常喂食不进行
灌胃;每天上午定时将染毒对照组和TFA染毒低、中、高剂量TP保护组均灌胃TFA,按50mg/kg.bw进行灌胃。

下午对低、中、高组,按25mg/kg.bw、
50mg/kg.bw、100mg/kg.bw剂量灌胃TP溶液进行保护,一天一次。

实验时间为连
续八周。

末次染毒后,称取各组大鼠体重,麻醉处死大鼠,取出其肾脏计算其脏
器系数,心脏取血,离心取出血清测量BUN、CRE、UA。

1.4 检测指标及方法
1.4.1 脏器系数的测定麻醉处死大鼠后快速取出肾脏,准确称重,计算其
脏器系数。

1.4.2病理形态变化称重后将肾脏固定于10%的甲醛溶液中,乙醇梯度脱水,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

1.4.3生化指标测定取出已保存的血清(-80℃),静置室温。

在7170A全自动分析仪的帮助下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指标:尿素(UA)、尿素氮(BUN)、肌酐(CRE)。

1.4.4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LSD-t法)。

显著性检验水准α取值0.05,以P<0.05为差异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茶多酚对反式脂肪酸染毒SD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2.1.1茶多酚TFA 染毒大鼠肾脏器系数的影响
如下表所示,低中高剂量TP保护组均随着TP剂量的增加脏器系数呈下降趋势,其中TFA+中、高剂量TP保护组与TFA染毒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TP对染毒大鼠肾脏器系数的影响(n=8, x±s )组别肾脏器系数(%)
正常对照组0.40±0.04
TFA染毒组 1.04±0.08a
TFA+低TP组0.93±0.07a
TFA+中TP组0.73±0.05b
TFA+高TP组0.41±0.04b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b 与TFA组相比P<0.05
2.1.2茶多酚对染毒大鼠肾病理形态
正常对照组:肾组织机构正常,肾小管和肾小球结构完整,无明显的性变,
无坏死及炎性浸润等病理变化;TFA染毒组:肾小球出现萎缩,小球内细胞增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核聚集,间质中有灶性炎症浸润;TFA+低TP
保护组:肾小球出现萎缩或扩张,静脉扩张,出现炎症反应;TFA+中TP保护组:部分肾小球扩张,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肾小管出现轻微扩张;TFA+高TP保
护组:肾小球内细胞有些增多,肾小球大小逐渐恢复正常。

1-正常对照组
2-TFA染毒组
3-
TFA+低
TP保护组 4-TFA+中TP保护组
TFA+高TP保护组
图1-5 TP对TFA染毒
大鼠肾脏病理形态的影响(200倍,HE染色)
2.1.3 TP对TFA染毒大鼠血清肾功能指标变化的影响
可见表2,低中高TP保护组与的BUN、CRE含量均有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TFA+低、中TP组BUN和UA含量下降,CRE含量升高(P<0.05);经高TP保护后肾
脏BUN、UA含量有升高,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经中、高TP保护组CRE含量要低于TFA染毒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TP对TFA染毒大鼠BUN、CRE、UA含量的影响(n=8, x+s )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b与TFA组相比,P<0.05
2.1.4 TP对TFA染毒大鼠肾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影响
可见表3,与对照组相比,TFA+中、高TP组的肾脏SOD、GSH-Px活性下降,NOs活性上升(P<0.05)。

经TP保护的组别与染毒组相比SOD、GSH-Px活性均有上升,NOs活性下降,差异显著。

表3 TP对TFA染毒大鼠SOD、GSH-Px、NOS活性的影响
组别SOD(U/mgpr
ot)
GSH-
Px(U/mgprot)
NOs(μmol/
L)
TFA染毒组86.23±21.
25a
98.32±24.5
2a
1.022±
0.020a
TFA+低TP 组
95.24±21.
22a
114.02±20.
62a
0.976±0.0
21a
TFA+中TP 组
113.63±20
.03a
140.65±25.
35a
0.836±0.0
16a
TFA+高TP 组
146.56±22
.35b
176.56±26.
55b
0.623±0.0
27b
注:a与对照组相比,P<0.05;b与TFA组相比,P<0.05 3讨论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是体内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
维持体内水平衡,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摄入有害物质过多时,在肾小管内易蓄积,从而造成肾损伤。

可通过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E)和尿酸(UA)等)
等肾脏血清指标对肾脏是否受到毒性损伤进行佐证。

血清中BUN、CRE的含量升
高时,表明生产过剩或者排泄障碍;血清中UA含量升高时,表示肾脏尿酸排泄
机制退化。

据病理切片观察到切片有不同程度上的肾小球扩张或萎缩,肾小管扩张,肾
小管形成管型,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形成核聚集。

当血清中的BUN、CRE
含量上升,UA含量下降时,说明TFA大鼠的肾功能受到了损伤,大量TFA在肾脏
中蓄积中毒发生了氧化应急损害。

经TP保护后的低中高剂量组,BUN、CRE含量
均有下降,UA含量上升,说明TP可改善TFA染毒大鼠的肾功能,有抗氧化作用,可保护肾脏功能。

经研究表明茶多酚对不同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不同,还可通过其他一些物质
来增强抗氧化作用。

通过系列反应会产生氧自由基,而引发脂质过氧化物,引起
细胞代谢障碍及功能障碍。

生物体内存在抗氧化酶(SOD、GSH-Px)可有效清除各
种活性氧及氧自由基。

NOs是NO气体自由基的关键酶,NO可清除自由基,又可
生成毒性的自由基,故NO
活性异常时,说明NO含量异常改变。

TFA大鼠受自由
S
基损伤的程度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受到损伤,体内自由基平衡被打破。

经TP
保护后肝肾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均有升高,NOs活性下降,TP对机体抗氧
化能力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自由基的生成或者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降低TFA
对机体的氧化损伤。

综上所述,摄入过量反式脂肪酸对肾脏具有损害作用,而茶多酚对反式脂肪
酸所造成的损伤有一定修复作用,TP的强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能力都有一定保
护和修复作用。

参考文献
张嘉峻,单淑晴,许莎莎,等.反式脂肪酸(TFA)与代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2017,31(2):31-34.
王邱.国内外对膳食反式脂肪酸的研究概况[J].2017.38(9):217-221.
杨皓彬,杨娜,柏雪,等.白茶中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J].2014.14(12):24-31.
作者简介:谢慧美(1999.03),女,汉,湖南省衡阳市,本科,单位:长沙医学院,研究方向:卫生检验与检疫
通讯作者:刘娟(1983.07),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本科,单位:长沙医学院,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大学生创新性课题(项目编号:长医教[2017]18号-0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