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能源的辩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问题引起世界关注
• 美国1950-2003的石油进口量趋势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3月6日推测,2012年世界石油日 需求量将上升1.2%,至8,896万桶 ,则全球石油储备可以 维持使用100年左右。
能源 问题 引起 世界 关注
随后,爱尔兰地质学家坎贝尔发展了石油峰值研究。 坎贝尔曾在BP、壳牌、菲纳财团、埃克森和雪佛龙等 大石油公司担任首席地质学家和副总裁。他继承了哈 伯特的理论,继续研究石油峰值,并成立了石油峰值 研究会(ASPO)。 1998年,他与法国石油地质学家Jean Laherrere发 表了《廉价石油时代的终结》,在油价还十分低迷的 时候得出廉价石油时代必将终结的结论。而之后的高 油价似乎也在配合坎贝尔验证其结论,这也使其成为 另一个经典的预测。随后,关于石油峰值的研究也在 全球扩展开来,能源问题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高价石油
因石油能源引起世界性问题
石油的供应大致上由一些拥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所控制, 包括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 挪威、科威特和委内瑞拉等国家 主要的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 OPEC OPEC控制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部分产量,对世界油价具有 强大的杠杆作用。如果OPEC决定减少成员国的出口配额, 油价就会由于供给减少而上涨,同样OPEC也可以通过增加 石油生产来降低油价。影响OPEC实行这些政策的动机源于 成员国各自的利益。 20世纪也因石油问题引发了三次较大规 模的战争。
因石油能源引起世界性问题三次石油危机石油的供应大致上由一些拥有大量石油储藏的国家所控制包括阿拉伯联合大公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挪威科威特和委内瑞拉等国家主要的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opec
能源危机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2012年4月5日 程艳彬
石油危机引发能源恐慌
“石油峰值论”—哈伯特 石油峰值论” 哈伯特 石油峰值论
石油危机引发能源恐慌
能源问题引起世界关注
能源问题真正进入公众视野便源于哈内特的“石油 峰值论”。 19世纪50年代,哈伯特便大胆预言美国石油产量将 在1967年-1971年达到峰值。当时美国的石油工业 蒸蒸日上,他的这一言论引来很多的批判和嘲笑,但 后来美国的确于1970年达到石油峰值,并由此引发了 第一次石油危机,历史证明了他预测的正确性。
石油资源储量丰富说
“石油末日”还很遥远?
近年来,对世界石油产量影响最大的就是 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限产保价,这个从 1980年代中期一直持续到现今的主流政策,人 为地降低了已开发油田的产量,使它们长期有相 当大数量的“剩余产能”。 但依据核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但依据核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全球石油储 量只能维持100年左右的时间。 年左右的时间。 量只能维持 年左右的时间
能源问题引起世界关注
• 布兰特油价趋势(至2011) 原油价格:1994年30美元/桶,现在120美元 /桶 原油价格:1994年30美元/桶,现在 美元
美国美孚石油公司—马克.诺兰
美国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高级主管马克·诺兰 援引美国地质勘探局的数据说,全球常规可采原 油为3万亿桶,技术进步又可带来8000亿桶原油。 而迄今为止,全球仅开采了1万亿桶石油。他的 他的 结论是:石油末日还很遥远。 结论是:石油末日还很遥远。
哈伯特(Hubbert)于1953年创立的一个矿物资源“钟形曲线” 于 年创立的一个矿物资源“ 哈伯特 年创立的一个矿物资源 钟形曲线” 石油危机引发能源恐慌
Hale Waihona Puke 《后石油时代》—肯尼思·德费耶
肯尼思·德费耶也认为“ 肯尼思 德费耶也认为“全球 德费耶也认为 石油产量遵循哈伯特曲线模型 规律, 规律,在2005年末就可达到峰 年末就可达到峰 顶。”而按照全球第二大石油 公司雪佛龙公司的数据, 公司雪佛龙公司的数据,全球 48个石油生产国中,33个国家 个石油生产国中, 个国家 个石油生产国中 的石油产量已出现下降。 的石油产量已出现下降。
冰岛的奈斯亚威里尔地热发电站
冰岛北部克拉夫拉的地热发电站
风能
风能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空气流具有 风能 的动能称风能。空气流速越高,动能越大。人们可以用风车把风的动 能转化为旋转的动作去推动发电机,以产生电力,方法是透过传动轴, 将转子(由以空气动力推动的扇叶组成)的旋转动力传送至发电机。 到2008年为止,全世界以风力产生的电力约有 94.1 百万千瓦,供应 的电力已超过全世界用量的1%。风能虽然对大多数国家而言还不是 1% 主要的能源,但在1999年到2005年之间已经成长了四倍以上。
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 (Hubbert)于1953年创立 于 年创立 的一个矿物资源“ 的一个矿物资源“钟形曲 数据模型。 线”数据模型。哈伯特认 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 源,根据模型推算并预言 美国石油产量将在19世纪 美国石油产量将在 世纪 70年代达到峰值,以后便 年代达到峰值, 年代达到峰值 会下降, 会下降,全球将陷入空前 的能源危机, 的能源危机,能源危机便 是该理论的核心。 是该理论的核心。
寻找替代能源迫在眉睫
太阳能
以太阳能的利用为主的可再生能源。 据天文物理学家的计算表明,太阳系还能存在45亿 年,每年太阳提供的能量是世界人口商品消费量的 1.5万倍。光伏电力的应用 如在德国每平方米每年的 平均日照量为1100千瓦时。按照20%的光电转化率 为220千瓦时。
太阳能污水厂
台湾体育场
石油资源储量丰富
能源枯竭的时代正逐步走来
早在2006年9月,沙特阿拉伯国有企业、世界最 大的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的高管曾发表演 讲称,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而言,全世界有100年左 右的原油储量。 另据美国地质局估计,全世界最终可采石油储 量为3万亿桶。由此推算,世界石油产量的顶峰将 在2030年出现。世界煤炭总可采储量大约为8475 亿吨,最多能维持200年左右的时间。世界天然气 储量大约为177万亿立方米。如果年开采量维持在 2.3万亿立方米,则天然气将在80年内枯竭。
三次石油危机
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年能源危机 - 原因∶石 油输出的主要力量为阿拉伯国 家,他们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 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运。 1973-1974第一次石油危机 产生于第四次中东战争.为打击 以色列与西方国家,阿拉伯国 家使出狠招:10月16日提高石 油价格,第二天减少生产,并 实施对西方国家的禁运,使油 价从3.01美元每桶增加到 11.651美元。随着阿拉伯国家 1100亿美元的巨额收益,伴随 着的是西方国家(包括日本) 的经济衰退。保守估计,此次 石油危机至少使全球经济倒退 2年。
风能
台湾台中高美湿地的风力发电机
多座风力发电机组成风力电厂
希望我们能度过光伏行业的难关。
谢谢大家!
场馆屋顶采用多达8844片的太阳能光伏板,是全球第一座具 有1MWp(百万瓦特)太阳能发电容量的运动场
地热能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 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 放射性热能是地球主要热源。中国地热资源 丰富,分布广泛,已有5500处地热点,地热 田45个,地热资源总量约320万兆瓦。
• 第二次石油危机
• • 1979年能源危机 - 原因∶ 伊朗革命爆发。 1979-1980的第二次石油危 机则由两伊战争引起的。两 大产油国的战争造成国际油 价飙涨,再次使西方国家遭 受打击.以美国为例GDP增 长率由1978年的5.6%下降 到1980年的3.2%,直至 1981年0.2%的负增长。
能源枯竭时代正逐步走来
第三方言论—高油价后的推手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所—张抗
曾在2009年《石油学报》上发表题为《从石油 峰值论到石油枯竭论》的学术论文,文中对石油 能源的危机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石油峰值论和 枯竭论等言论是在媒体炒作下导致了公众对石油 供应安全的恐慌,成为了高油价的真正幕后推手。
• 第三次石油危机
• • 1990年石油价格暴涨 - 原因∶ 波斯湾战争。 1990年的海湾战争是一场彻 彻底底的石油战争。当时美国 总统老布什曾表示:如果世界 上最大的石油储备权落到萨达 姆手中,那么美国人的就业机 会,生活方式都会遭受大毁灭 性的灾难.于是联合西方国家 发动海湾战争。期间油价曾飙 升至40美元每桶。 伊拉克战争名为反恐战争,实 为石油战争.美国经济当时已 经放缓,急需大宗商品来刺激. 联合英国发动石油战争.结果 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不仅造 成恐怖组织的大量泛滥,也直 接导致了08年的经济危机。
•
。
寻找替代能源迫在眉睫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之 上的一种经济。然而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 世纪上半叶迅速地接近枯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 源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全面取代化石资源是世界 经济可获得持续的必经之路。 在这种世界经济中,高科技术和生态可以承载 的区域性经济形式将得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主要 有:太阳能、生物质燃料能源、水能、氢能源、 风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