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6T12:39:13.927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月下作者:余丽[导读] 现如今教育体制的实践与改革,对目前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因此,教师需全方位拓展守恒法的应用技巧,分析不同题型的运用模型,有利于减少化学解题的解题时间,这对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方法。

余丽四川省古蔺县中学校
摘要:现如今教育体制的实践与改革,对目前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因此,教师需全方位拓展守恒法的应用技巧,分析不同题型的运用模型,有利于减少化学解题的解题时间,这对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有积极的意义。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守恒法;高中化学;解题;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1-071-02引言:
守恒法主要面对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物质的量方面问题。

因此,需细化分析解题过程中的基本含量之间的关系,运用合理的公式模型进行分析与计算,进而简化实际解题过程中的难点。

由此,务必遵守相应的实践法则,结合不同的思路对方程式中的原子种类、个数、物质质量、电子、电荷、化合价升降总数等的守恒问题,全面地把握题目的中心,这样才能深层挖掘题析中的隐含条件。

一、质量守恒的应用
简单来说,质量守恒的就是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物的总质量始终是相等的。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来说,不同物质反应前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的总质量始终相等,这个守恒定律在溶液中的反应同样适用。

例如人教版《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提出常见的金属材料,例如工业中Fe的使用情况,引入相关的例题,让学生系统的认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方法。

例1:众所周知,铁元素拥有+2、+3两种化合价,现将14.4g的草酸亚铁()隔绝空气进行加热,使草酸亚铁进行受热分解,最终得到
7.6g铁的氧化物,那么铁的氧化物可能由什么物质组成?
A. ;
B. ;
C. ;
D.
解析:已知Fe、C、O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56、12、16。

且草酸亚铁中的铁元素的质量为:
那么假设草酸亚铁隔绝空气加热的过程中,分解铁的氧化物为(加热过程中,铁元素的质量恒定不变,满足质量守恒定律,使用“质量守恒”的模型进行解题)。

那么,在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仍为5.6g。

那么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中[1],存在(n为物质的量,m为物质的质量、M为摩尔质量),又由(N1、N2表示粒子数量)
所以:,即分解铁的氧化物为,故该题选C。

通过此题的分析,需让学生明白质量守恒定律、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相对原子质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

依据质量守恒的基本内容,分析该题中铁原子、氧原子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该问题的有效解决。

最后,教师还需对铁的化合物进行总结,该题中,则涉及了氧化亚铁(FeO)、三氧化二铁(Fe2O3,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四氧化三铁(Fe3O4)之间的关系,进而完善学生的解题思路。

二、电子守恒的运用
简单来说,电子守恒发生于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与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相等或理解成氧化产物所失去的电子与还原产物所的得到的电子数是相等的。

同时,在高中有关电解池的理论中,阳极失去电子、阴极得到电子的反应过程也同样适用电子守恒定律[2]。

例如在人教版《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首先教师需讲述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之间的关系,并拓展“升失氧,降得还;若说剂,两相反。

”的理论内容,让学生系统的认知这方面理论的基础知识。

其次,教师需拓展以下习题进行系统的讲解。

例2:(方程未配平),配平这个方程式后,离子式中的H2O的计量数为多少?
解析:该题需明确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的含量,并依据“电子守恒”的模型进行计算。

在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为,1个会得到8个电子;还原剂为Zn,1个Zn会失去2个电子,依据电子守恒定律可以得到的计量数为1、Zn的系数为4。

那么配平该电子式可以得到:
(已配平),可以得到离子式中的H2O的计量数为6。

通过上述的例题,教师需引导学生系统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电子的变化情况,依据模型公式系统的分析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变化情况,这对于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内容有积极的意义。

最后,教师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依据不同的题型让学生系统的分析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这对于完善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积极意义。

三、元素守恒的应用
元素守恒的内容也是高中化学需掌握的重点内容,在不同情况下拥有不同的实践内容。

在离子反应中,则反应前与反应后离子的个数是恒定的;在原子守恒中,主要是反应前和反应后的原子个数是恒定的。

由此,教师可依据这两方面模型进行系统的讲解,分析反应前和反应后化学反应中各离子、各原子的情况,能够体现“守恒法”的运用价值。

例如在人教版《金属的化学性质》(的讲述中,首先教师需讲述生活中常见的活性金属,结合多媒体设备展示这部分内容的核心理论。

其次,教师需引入相应的例题,将“元素守恒”的内容贯穿于习题的讲解中。

例3:有一种含碳酸钙(CaCO3)和氧化钙(CaO)的混合物。

通过测量,发现这个混合物中Ca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若取混合物16g,精高温煅烧后,将剩余的固体放入足量的水中,让固体全部溶解成氢氧化钙[Ca(OH)2],求生成氢氧化钙的质量。

解析:根据反应可以得到,碳酸钙高温会分解为CaO,而氧化钙又会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那么可以判断出该元素的质量是恒定不变的,物质的量也不变,满足元素守恒的基本定律。

所以,混合物中Ca元素的质量为:16×50%=8g,钙的物质的量为n(Ca)=8g÷(40g/moL)=0.2 moL,0.2 moL也等于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所以氢氧化钙的质量为m=n*M=0.2 moL*(74 g/moL)=14.8g。

通过该类型的例题,让学生系统的认知守恒法的运用模型。

最后,教师需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总结讲述电子守恒、元素守恒、质量守恒的运用方法,进而提高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基础认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守恒法贯穿于现阶段的高中化学习题的讲解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同时,教师需引导学生善于挖掘题析中的隐含条件,并予以综合性的思维锻炼,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惠泽.试论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31):83-84.
[2]陈鼎汉.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7(8):45-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