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龙降泽:指尖上的温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80余种、草果等香药25种,最后上色原料也均是矿物质。

四龙降泽制作的药泥面具,有莲花生大师、格萨尔王、吉祥天母、玛哈嘎拉等。

除了宁静的佛菩萨形象,还有呈现愤怒相的护法神。

这些护法神虽然威猛,但并不可怖,四龙降泽表示,“愤怒中带一点慈悲,才能表现出他们的丰富性。


虔诚的水土采集
川西与横断山脉结合处的雄龙扎嘎神山,海拔4600米,距离县城20多公里。

每周六,四龙降泽都要来到这里,寻找没有污染的水和泥土,这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规则。

过去没有汽车等交通工具,往返一趟需要一天的时间。

如今,家人每次都把四龙降泽送到山脚下,即使如此,下车后还要在氧气稀薄的山上步行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山上的天气变幻莫测,晴朗的天空转眼就会风雪交加,一旦混入雨雪,取土就只能作罢,等待下次。

叔叔告诉四龙降泽,水土采集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也是让心灵沉静的过程。

按照风俗,这里的泥土和水不能随意取用,要先举行一个小小的仪式,由僧人念经后,四龙降泽和他的徒弟才能开取。

而整个神山,只有红红的貌似带状的那片泥土才能使用。

“藏族人将这种土叫做‘日刹’,就是山的血管的意思。

”四龙降泽说,这是制作面具最理想的泥土。

药泥所需的泥土分为白土和红土,按照藏族的传统说法,泥土有雌雄之分,白土为雌,红土为雄,前者粘性差,后者粘性好。

有经验的药泥面具手艺人,会将红土和白土按照比例搭配使用,这样做出来的面具结实耐用,还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叔叔将藏医知识悉数传给了四龙降泽,使他具备了一双能够识别草药的慧眼。

四川有着“药材之乡”的美誉,在川西地区,仅中草药就达几千种,海拔
81
3000米以上的藏药有300多种,这些都是制作药泥的绝好材料。

4月是挖虫草的季节,四龙降泽经常带着徒弟上山采药,随着气候的变化,一些原料如今在藏区也成了稀有之物,他不得不在别人手里收购草药。

收集来的草药要经过精确的称量,药和泥巴按照比例和在一起,不能有丝毫差错。

原料被徒弟反复敲打,直到与泥土融为一体。

秘而不宣的药泥配方
药泥面具制作的重要一环是泥塑造型。

这是传承的基础,四龙降泽学习了5年才最终掌握这门技艺。

藏族泥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吐蕃第一代赞普时期,当时人们只用泥土塑造人像和动物。

公元7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藏族的泥塑技术得以不断完善。

到了松赞干布时期,民间泥塑手工艺开始兴盛。

那时制作泥塑,为了减轻它的自重,增加药泥的凝结性,除了对原料有所要求外,还要用到一种特殊的材料—牛粪。

掌握了配方,就掌握了药泥的精髓。

杨嘉铭表示,“在造型这方面,藏族并不缺人才,缺的是把药泥配方掌握得恰如其分的人。


藏药配方是药泥质量好坏的关键,这是制作过程中四龙降泽最为上心的步骤。

虽然不同的工序可以由不同的人来分担,但是藏药配方一直由四龙降泽一人来调剂。

选择一个吉日,在高僧大德加持过的泥土中加入藏药和圣物,四龙降泽把加持好的泥土埋入地下的铁桶中,7天后才能取出。

“7天内,药和泥会充分作用、发酵,这样药才能起到作用。

”四龙降泽透露,药和泥的比例正确,7天后一打开,沉香会扑鼻而来,1公里之内都会有药效。

如果比例不对,打开的瞬间,眼泪会被刺激而出。

因为“配好了是药,配不好就是毒。

药性越强,药效就越好。


药泥面具制造的重要一环是泥塑造型,四龙降泽学习了5年才最终掌握这门技巧如今,能够按比例全面掌握药泥配方的,藏区只有四龙降泽一人。

叔叔口头传给他,他全部铭记在心,从14岁到现在,四龙降泽自称一直都处在“学习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