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最后一卷语文---精校解析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
最后一卷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历史是不能倒转的,诗又何尝不如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气,完全脱离时代是不可能的。
不过杰出的诗家不肯一味随波逐流,一方面吸收前人的长处,一方面再独立发挥自己的特性,由此便把事件的发展推进了一步。
回溯自汉以来,各种诗派的变迁,总不离乎这种公式。
建安诗是由十九首发展的,左思、郭璞又在建安诗的基础上加入了些史、子的成分,陶潜以后,开辟了摹写自然的诗境,梁陈诗又增加了花鸟人物的形象刻画,到了唐代,形式多样化了,内容也复杂化了。
读到了唐诗就不觉眉飞色舞,应接不暇。
这说明人们对艺术欣赏是要推陈出新的,是要变化多端的。
若叫人从新的回到旧的,从复杂的回到简单的,是办不到的事。
唐诗已经发展到几乎无路可走了,而宋人还能找出唐人所不重视的若干环节,设法扩大其作用,特别在词的方面,充分表现了新的面貌,新的趣味,使它成为大众爱好的东西。
由此说来,今天一定要说宋诗不好,要恢复唐诗,唐诗不好,要恢复汉魏诗,都是不合理的。
我们今天对于这些诗的长处都要吸收,短处都要避免,更其重要的是:应当设法利用旧的长处,酿造出新的产物。
过去谈诗的人,对于唐、宋诗的门户,往往有“出主入奴”之见。
只有清初的叶燮,在他的《原诗》里有一段话说得极好,他说:作诗的人最初必定先有所感触,然后起意,然后成词、成句、成章。
”在感触时候,无论是意、词、句,都是劈空而来,从无而有。
从心里发出的写情、写景、写事,都是人所未曾说过的,这样的诗,作者与读者都是乐于欣赏玩味的。
若是同一意,同一词,同一句出现了几次,还是老套头,那就非惹人嫌不可了。
天地的事物本来是越变越复杂的。
人的智慧心思是无尽的,古人不过刚刚用过若干,还有待于后人开浚、运用。
天地一天不息,人的智慧心思也没有用完的时候。
历来对于唐诗、宋诗的抑扬轩轾,议论大有不同。
平心而论,唐诗已经发展过的境界,宋人是不能再谨守绳墨,亦步亦趋,况且宋人的词已经在词的一门另有造就,则诗也不能不
别离门户,与词保持相当的距离。
所以宋诗不取唐诗的面貌,而大致注重气势,加入议论,虽名为诗而实近于文,自然有不得不然之势。
固然不能说唐诗都好,宋诗不如,但唐诗是开基业的祖宗,宋诗是别派的子孙,子孙虽能不坠家风,究竟不及祖宗的盛时。
论诗道的盛衰,总应该是这样的看法。
至于偶然挑几句诗来看,却决不能说宋诗没有好处,潘德舆曾举出宋人诗“酿雪不成微有雨,被风吹散却为晴”与明诗人“薄暮不成雨,夕阳开晚晴”对看,明诗虽然简淡似唐人,却不如宋人之无数曲折,自成一体,雅有劲骨。
这是对宋诗正确公允的评价。
(节选自瞿蜕园、周紫宜《诗家习气》)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杰出的诗人总是不脱离自己的时代,不肯随波逐流,在取长补短中发挥自己的独立特性去推动诗歌的发展。
B. 左思、郭璞的诗歌以建安诗为基础,建安诗又是从古诗十九首发展而来的,左、郭二人的诗中或有十九首的影子。
C. 唐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变得更加丰富,一方面诗歌本身在发展,一方面人们艺术欣赏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D. 宋人在诗方面无法超越唐人,因而设法在词方面开创新的面貌和趣味,使其成为大众爱好的文学艺术。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尽管自汉以来各种诗派都在继承中求发展,但每一个时代的诗都未能尽善尽美,既有它的优点,也有它自己的短处。
B. 清人叶燮并未比较唐诗、宋诗的优劣,而是强调了由感触而来、从心里发出的诗句只要是前人未曾说过的,就是好诗。
C. 作者认为唐诗并没有穷尽诗的全部,宋人的可贵就在于发挥了唐人忽视的环节,进而形成了宋诗和宋词的新局面。
D. 唐诗未必都好,但宋诗毕竟是从唐诗继承发展而来,虽然别有风格,但某种程度上也的确难以超越唐诗的巅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历史上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诗,尽管诗派随时间而流变,但论诗不能以时代先后作为标准。
B. 诗能够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和变化,这既得益于对前人的经验的吸收,也得益于人的无穷智
慧不断创新求变。
C. 在谈论诗歌的时候,我们要抛弃“出主入奴”的门户之见,要从诗歌本身的优点去欣赏它、肯定它。
D. 文章紧紧围绕对宋诗要客观评价这一主旨,意在纠正历来对宋诗不公允的评价,肯定了宋诗的自成一体的劲骨。
【答案】1. D 2. B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D项,强加因果,“宋人在诗方面无法超越唐人”和“在词方面开创新的面貌和趣味,使其成为大众爱好的文学艺术”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题中B项,叶燮强调的是写诗的过程,而“从心里发出的诗句只要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是“作者与读者都是乐于玩味的”,并未说明诗本身之优劣。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文意概括。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题中D项,文章的重点是谈如何看待各个时代诗歌的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蜂匪
万芊
养蜂人阿奎这回跛着腿率着喽啰进虬村,腰佩利器,头裹蜂纱,一片杀气腾腾。
此时,他已是金鸡湖上叫富户们闻风丧胆的湖匪匪首了。
阿奎行劫,与众匪不同,很少兵刃相向,血肉横飞,而其所驯养的随匪船而行的蜂群却骁勇无比,且能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虽非刀枪,却胜于刀枪。
阿奎这回进虬村,谁都清楚是专奔许三宝复仇而来。
许家是虬村的首富,与阿奎有宿恩
也有宿怨。
这当然还得回头从好几年前说起。
那几年每逢春暖花开,养蜂人阿奎总要摇着蜂船进虬村,借许家大片的油菜田放养蜜蜂。
阿奎长得人高马大,操一口爽朗的客地话,与众人见面就熟,煞是讨村上大姑娘小丫头们的窃爱。
许三宝有一女儿,年仅十八,名唤晚香,生得秀外慧中,体态轻盈,面容姣好,尤那小嘴唇似樱桃般红润。
两人一来二去,黄黄的油菜田里弄出了风流韵事,还山盟海誓,白头到老。
而许三宝不愿违昔日的媒妁之约,执意不允这门不当户不对的亲事。
于是,一对野鸳鸯,棒打之下,毅然结伴私奔。
孰料被许三宝惊觉,黑灯瞎火里带家丁追出村,半道拦下蜂船,拉回晚香。
混乱中,许三宝只一扁担把个毫无防备的阿奎劈下湖去,幸得湖匪救起,已落得个跛疾。
之后兵荒马乱之际,阿奎虽四处奔波养蜂,然终难以维持生计,后便于无奈之中被拉入伙为湖匪,专做打家劫舍的勾当。
因其养蜂成癖,故驯蜂助劫,竟也每每得手,后终成匪首。
自然,这回进虬村,明摆着专为报那一扁担之仇而来的。
阿奎拥无数驯蜂进得许宅,众匪狂呼捉得许家老少家丁,逐个绑在牛棚石柱上。
许三宝见是养蜂人阿奎,顿足大骂。
阿奎二话没说,撩诸蜂兴起,围攻许三宝。
可怜许三宝那肥头,经不起群蜂肆虐,早已肿若栲栳,顿时全无了锐气。
阿奎冷冷一笑,示意蜂下留人,众匪方为许三宝拂去群蜂,套上麻袋。
许三宝在麻袋里呻吟着,那声音阿奎听来挺解气。
此时,众匪又架出个花枝招展的美人,阿奎一瞥,正是晚香。
那面容仍姣好,只是胡乱涂抹得粉面油头,两目无神,口中“噫、嘻”乱喊,还狂呼:“出嫁了,出嫁了!”阿奎一阵心酸,然而仍木然,昔日只是听说当年许三宝追回女儿硬逼嫁与镇上首富高家为媳,而晚香竟不从,后终因疯癫而罢休,今日方得以亲见,果然不假。
两匪依阿奎眼神行事,把个晚香也绑于牛棚柱上,惹得许家上下一片骚动,凄凄咽声四起,晚香仍癫狂。
阿奎钩钩手指,一匪捧上三只小盒,此乃阿奎呕心沥血驯养的三尾野蜂王,尾刺盈毒,骁勇无比。
平时打劫,阿奎总随身带着。
阿奎先取一盒,在许三宝声嘶力竭的求饶声中,缓步走向晚香,蓦地发问:“我是谁?!” 晚香仍狂癫:“出嫁了!出嫁了!……”阿奎毅然伸手把那蜂王的毒刺蜇向晚香鼻唇之间,那蜂针瞬息间没入细嫩的肌肤里,那红樱桃般的嘴唇随即红肿起来变了形。
阿奎随手又取过另两只小盒,逐一把另两尾蜂放上那粉脸的左右眉梢,姣好的脸颊顿时就变得很滑稽。
许三宝无力地骂着:“畜生……”阿奎凝视了晚香好久好久,继而失望了,示意众匪撤走。
可才转身,身后竟传来一声甜润细柔的呼唤:“阿奎。
”
阿奎回身,奇迹出现:那张红肿的粉脸上两只眼睛竟然闪出明丽的眸光。
“阿奎……你别走……”晚香再也不癫狂了,羞羞地叫着:“阿奎,带我走呀……”阿奎犹豫片刻,然还是拖着跛腿径直跨出许宅,回了匪船。
自此,金鸡湖上再也没有了蜂匪阿奎的消息。
知情人事后说:阿奎自那回挨扁担致跛且知晚香因逼婚而癫狂后的这么些年里,一直私下里遍访江南针灸名医,至此回来虬村前,早已学得一手蜂疗的绝技。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阿奎是金鸡湖上的湖匪匪首,但题目不用“湖匪”而是“蜂匪”,意在凸显阿奎与蜂的紧密联系,使小说带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B. 第二段交代阿奎“专奔许三宝复仇而来”的目的,还加上“谁都清楚”的说明,如此言之凿凿,其实是小说欲擒故纵的笔法。
C. 许三宝执意不允阿奎和晚香的婚事,是其封建门第观念使然;将阿奎打成残疾,更表现出封建地主冷酷无情、凶狠残忍的本性。
D. 面对晚香“带我走呀”的请求,阿奎“犹豫片刻,然还是拖着跛腿径直跨出许宅”,这一细节透露出阿奎内心难言的隐痛与无奈。
5. 小说中的阿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 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何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4. C 5. ①驯蜂有方且医术高超的奇人。
他养蜂成癖,驯蜂助劫,群峰骁勇无比,远胜刀枪;学得一手蜂疗绝技,治好了晚香的癫狂。
②打家劫舍但“盗亦有道”的匪首。
他无奈入伙并成为金鸡湖上令富户闻风丧胆的湖匪匪首,但与众匪不同,很少兵刃相向,血肉横飞。
③恩怨分明、快意恩仇的江湖男儿。
当年他爱上晚香,却被许三宝棒打鸳鸯,且被劈成跛疾,如今率喽啰进虬村,捆绑许家老小,放蜂群围攻许三宝,以报当年之仇。
④有情有义、一往情深的青年。
当年爱上晚香,相约私奔;得知晚香因逼婚而癫狂,一直私下遍访江南针灸名医,终学成蜂疗绝技治好晚香疯疾。
6. ①运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小说用阿奎带领喽啰入虬村复仇的情节开头,制造紧张气氛,再从几年前的往事说起,层层解开悬念。
②善用突转,使情节一波三折。
小说写阿奎用蜂群围攻许三宝,报了当年之仇,此时情节异军突起,阿奎居然叫人架出晚香并将她一张脸蛰得滑稽变形,令人大惑不解;然后小说又笔锋一转,晚香甜润细柔的呼唤“阿奎!”原来她的疯疾让阿奎治愈!但正当我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时,阿奎却转身离去,情节再次转折,令人唏嘘。
③结局留白,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阿奎治好了晚香的癫狂,然后走出了许宅,“自此,金鸡湖上再也没有了蜂匪阿奎的消息”,阿奎去哪儿了?他和晚香的故事还会延续吗?留给读者无尽的悬想。
④首尾照应,情节严密。
小说以描写阿奎回虬村复
仇始,笔墨重点落在对蜂群的描写上;以交代回虬村前经历终,通过知情人语,补叙阿奎遍访名医学得蜂疗绝技的事迹。
前后照应,欲擒故纵,凸显了阿奎名为复仇实为治病的行动意图。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标题,B项考核手法,C项考核形象,D项考核情节,其中C项,除了门第观念,还有不愿违昔日媒妁之约的原因;将阿奎打残也是混乱中下手太重,加上阿奎毫无防备,谈不上冷酷无情、凶狠残忍。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要求分析小说中的阿奎的形象特征,答题时先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情节概括,此题可根据“他养蜂成癖,驯蜂助劫,群峰骁勇无比,远胜刀枪;学得一手蜂疗绝技,治好了晚香的癫狂”“他无奈入伙并成为金鸡湖上令富户闻风丧胆的湖匪匪首,但与众匪不同,很少兵刃相向,血肉横飞”“当年他爱上晚香,却被许三宝棒打鸳鸯,且被劈成跛疾,如今率喽啰进虬村,捆绑许家老小,放蜂群围攻许三宝,以报当年之仇”“当年爱上晚香,相约私奔;得知晚香因逼婚而癫狂,一直私下遍访江南针灸名医,终学成蜂疗绝技治好晚香疯疾”等情节概括其“驯蜂有方且医术高超的奇人”“打家劫舍但‘盗亦有道’的匪首”“恩怨分明、快意恩仇的江湖男儿”“有情有义、一往情深的青年”等形象特征。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用一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什么阶层的形象。
分点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
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章的情节安排特点的题目,要求分析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色,小说的构思或材料的组织主要从叙事方式的选用、叙事的人称的选用,文章的线索,结尾的方式,伏笔、照应的运用,情节设置的波澜,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角度进行性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此题从叙事手法角度看,运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小说用阿奎带领喽啰入虬村复仇的情节开头,制造紧张气氛,再从几年前的往事说起,层层解开悬念;从情节的波澜看,善用突转,使情节一波三折。
小说写阿奎用蜂群围攻许三宝,报了当年之仇,此时情节异军突起,阿奎居然叫人架出晚香并将她一张脸蛰得滑稽变形,令人大惑不解;然后小说又笔锋一转,晚香甜润细柔的呼唤“阿奎!”原来她的疯疾让阿奎治愈!但正当我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属时,阿奎却转身离去,情节再次转折,令人唏嘘;从结尾看,结局留白,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
阿奎治好了晚香的癫狂,然后走出
了许宅,“自此,金鸡湖上再也没有了蜂匪阿奎的消息”,阿奎去哪儿了?他和晚香的故事还会延续吗?留给读者无尽的悬想;从伏笔照应的角度看,首尾照应,情节严密,小说以描写阿奎回虬村复仇始,笔墨重点落在对蜂群的描写上;以交代回虬村前经历终,通过知情人语,补叙阿奎遍访名医学得蜂疗绝技的事迹。
前后照应,欲擒故纵,凸显了阿奎名为复仇实为治病的行动意图。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苍蝇——人类的白衣天使
何凤琴一提起苍蝇,人们早就有了定论:四害之一,并且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
苍蝇之所以恶名在外,是因为它孳生和飞落于垃圾堆、厕所、腐烂的动物尸体以及脓血、痰液和呕吐物之间,并从中觅食。
其体表及腹中携带着数以万计的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卵。
苍蝇有边吃、边吐、边拉的习性,他飞落到哪里,哪里的食物、食具就会受到细菌、病毒、虫卵的污染。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只苍蝇身体表面通常携带的细菌多达 1700 万至 5 亿个,体内携带的细菌更多。
目前已知,苍蝇身上携带的病菌共有 60 多种。
伤寒、霍乱、痢疾、肠炎、结核、小儿麻痹等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传染病,苍蝇都能传播。
所以,苍蝇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其实,苍蝇是对蝇类的统称,全世界已知蝇类有 10000 多种,我国记录有 1500 多种。
也许您会感到灭四害的工作如此之艰巨,光一个苍蝇就有那么多的种类!?其实您不必如此忧心忡忡,作为四害之一的苍蝇,已经开始被人类开发利用,它已经开始为人类造福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小的苍蝇就引起了许多军事科学家、生物学家、病理学家的极大兴趣。
通过研究他们发现苍蝇身上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苍蝇生活在那么一个肮脏的环境中,自身里里外外全是病菌,怎么它自己就不得病呢?
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科学家名取俊二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在麻蝇的体液中,成功地提取出了外源性凝集素(一种特殊蛋白质)。
他认为这种外源性凝集素使苍蝇具有抗病本领。
他将提取出来的这种外源性凝集素,在哺乳动物身上试验,发现它能有效地干扰哺乳动物体内的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先萎缩,随后慢慢地消失。
其实,蝇蛆的药用价值,在我国古代就有医学家进行开发。
在浙江一带的中药店就出售一种治疗小儿积食的“八珍糕”。
这“八珍糕”里有一种主要成分叫肉芽。
肉芽是什么?肉芽就是苍蝇的幼虫——蛆。
在无菌条件下养殖蝇蛆不但有药用价值更有食用价值,在我国传统食品中也有以“肉芽”为原料
的。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地方把养殖蝇蛆当作是丰富动物蛋白质的原料库,同时也推出不少蝇蛆食谱来。
人们还把分离干净的蝇蛆经过高温干燥、灭菌后,粉碎加工成干蛆粉,或从中提取蛋白质、氨基酸等,用这些提取物再进一步加工成各种营养品。
同时,科学研究发现,苍蝇的幼虫——蛆能治骨髓炎。
有一种苍蝇叫“绿光蝇”,它的幼虫经无菌处理后,放在骨髓炎的伤口上面,便可把伤口上的腐烂肌肉吃掉,而伤口便很快愈合起来。
早在几百年前,澳大利亚的土著、印第安人、玛雅人就是这样治疗外伤的。
蝇蛆疗伤在战争时期或特殊情况下也常使用。
由于蝇蛆能生活在开放性创伤的部位,既吞食坏死组织、又分泌灭菌物质;既可防止重复感染、又可因蛆的蠕动刺激新细胞的生长。
而且特别适用于那些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现在,国外许多医院已采用这种又经济、又无副作用的蝇蛆疗法了。
原来,苍蝇体内有抗菌卫士,那就是抗菌肽、凝结素、干扰素等抗菌物质。
任何病菌在苍蝇体内的存活时间不超过 7 天,只要有万分之一浓度的苍蝇抗菌物质,就可以杀死多种病菌,并有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其效力是目前人类已发现的任何一种抗菌素所无法比拟的。
近10多年来,传统抗生素的作用已达到极限,只有生产出新一代的抗生素才能满足人类抵御细菌侵袭的需要。
而苍蝇抗菌肽很可能是未来抗菌素的最佳选择之一。
“抗菌肽”是从蝇蛆粉碎的浆中分离的,它具有抗菌谱广泛、抗菌效果强、无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等特点,与现在流行的抗生素相比,属纯天然产物,不容易产生抗药性。
科学家认为,蝇蛆制药前景美妙。
蝇蛆的皮可生产甲壳素、壳聚糖。
甲壳素可以做人造皮肤;高纯度壳聚糖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如制作手术缝合线、隐形眼镜片、人造皮肤等。
分子量较小的部分壳聚糖具有直接抑制癌细胞的作用,可调节生理机能,增强抵抗力,同时在治疗胃病、降血糖方面也有效果,被称为人类的“第六生命要素”。
(摘自“中国科普博览网”)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苍蝇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这与它肮脏的生活环境相关,也和它边吃边吐边拉的生活习性相关。
B. 全世界的苍蝇有 10000 多种,我国有 1500 多种,麻蝇、“绿光蝇”是苍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种类。
C. 已经被人类开发利用、开始为人类造福的其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苍蝇,而是苍蝇的幼虫——蛆。
D. 苍蝇体内病菌虽多,但它体内的抗菌物质可以有效杀死病菌,使其在短暂的存活时间内不会致病。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人类对苍蝇价值的发现和开发利用,为灭四害提供了一条解决之道,所以大可不必因为灭四害工作的艰巨而忧心忡忡。
B. 受二战时期科学家研究的启发,日本科学家名取俊二终于从苍蝇身上提取出了治疗肿瘤的药物——外源性凝集素。
C. 中国古代医学家对蝇蛆的药用价值早有认识,江浙一带有用肉芽作药材治疗小儿积食的方法,肉芽就是蝇蛆。
D. 早在几百年前,澳大利亚的土著、印第安人、玛雅人就发明了蝇蛆疗法,在战争时期或特殊情况下用来治疗外伤。
E. 壳聚糖的药用价值与其分子量大小有关,分子量较小的部分药用价值更大,有人类“第六生命要素”的美誉。
9. 文章标题为《苍蝇——人类的白衣天使》,从文中看,作者将苍蝇比作“白衣天使”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7. B 8. CE
9. ①苍蝇的幼虫——蛆有食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可以作为食材,或者提取蛋白质、氨基酸等加工成营养品。
②苍蝇的幼虫——蛆能治骨髓炎,蝇蛆疗法是一种又经济、又无副作用的外伤疗法。
③蝇蛆制药前景美妙,可以提取出“抗菌肽”等新一代抗生素,以及甲壳素、壳聚糖等物质。
【解析】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B项,世界和我国的苍蝇种类数量前边漏掉了“已知”“记录”而变得绝对。
8.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A项,“提供了解决之道”夸大了事实;B项,“受二战时期科学家研究的启发”有强加因果之嫌,外源性凝集素不是“治疗肿瘤的药物”;D项,“澳大利亚的土著、印第安人、玛雅人就发明了蝇蛆疗法”无中生有,“在战争时期或特殊情况下”则张冠李戴,这是针对其他人说的。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