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70分)
1、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DNA
B、RNA
C、蛋白质
D、核酸
2、下列哪一组物质是DNA的组成成分()
A、脱氧核糖、核酸和磷酸
B、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C、核糖、碱基和磷酸
D、核糖、核酸和磷酸
3、弄清细胞转化因子实质的科学家是()
A、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
B、美国科学家艾弗里
C、英国科学家克里克
D、德国科学家施莱登
4、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
A、加热杀死的
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
C、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和缺乏细胞荚膜的肺炎球菌的混合物
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
5、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合成的DNA属于()
A.细菌的
B.噬菌体的
C.细菌或噬菌体的
D.细菌和噬菌体的
6、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B.都是核糖核酸
C.同时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D.有的是脱氧核糖核酸,有的是核糖核酸
7、用噬菌体去感染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
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
D.子共噬菌体不含32P
8、用噬菌体去感染内含大量3H的细菌,待细菌解体后3H()
A、随细菌的解体而消失
B、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及DNA中
C、仅发现于噬菌体的DNA中
D、仅发现于噬菌体的外壳中
9、下列哪一项是遗传物质必备的特点()
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里
B、高分子化合物
C、能够自我复制
D、染色体是主要的载体
10、有下列结论:①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②DNA是遗传物质;③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④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其中不能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实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下列有关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核糖核酸中的五碳糖为核糖,脱氧核糖核酸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B、如腺嘌呤核糖核甘酸的分子式为C
9H
14
O
7
N
5
P,则腺嘌呤脱氧核糖核甘酸的分子式应为
C 9H
14
O
6
N
5
P
C、核糖核酸在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是相同的,但脱氧核糖核酸在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是不完全相同的。

D、核糖核酸在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是不完全的相同的,但脱氧核糖核酸在同一生物个体的不同细胞中是一样的。

1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无毒R型和被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混合后,在小鼠体内找到了下列类型的细菌()
A、无毒R型、有毒S型
B、有毒R型、无毒S型
C、有毒R型、有毒S型
D、无毒R型、无毒S型
13、从肺炎双球菌的S型活菌中提取DNA,将之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时,R型活菌繁殖的后代中有少量的S型菌体,这些S型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S型细菌,这个实验表明DNA()
A.能够自我复制
B.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C.能引起遗传的变异
D.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4、用32P标记噬菌体DNA,然后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大约十几分钟后,在细菌体内合成的新
DNA分子也带有32P标记。

这个实验结果可说明谢
A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B DNA能够复制并保持连续性
C DNA能够转录RNA
D DNA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
二、非选择题:(每空6分,共30分)
15、人体内的DNA主要存在于上,人的所有体细胞具有相同的DNA组成,原因是。

16、碳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其中14C具有放射性,它能自发放出某种射线,而衰变成其他元素。

考古学对出土生物遗骸的年代断定可以使用多种方法,其中较精确的一种是基于14C放射性的方法,但被断定的年代一般不超过5万年。

(1)放射性同位素测定也是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常用手段。

科学家曾利用14C对河姆渡遗址遗存稻谷的年代进行测定。

稻谷中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是脂肪和,因而可对它们进行14C测定。

(2)放射性同位素在遗传学研究上应用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实验,在该实验中,科学家利用了放射性的35S和32P,从而得到了的直接证据。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DNA是脱氧核糖核酸的简称,组成成分为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
3、B
4、C 〔解析〕A不对,因为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不会感染小鼠引起致病而死亡。

B不对,无荚膜的肺炎球菌无致病性。

C正确,当将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和活的无荚膜肺炎球菌相混合时,活的无荚膜肺炎球菌因吸收加热杀死有荚膜肺炎球菌的DNA,从而转化为有荚膜活的肺炎球菌,此菌具有致病性,当它感染小鼠时,则会引起小鼠致病死亡。

D不对,无多糖荚膜的肺炎球菌本来就无致病性,再将它加热杀死后更不会感染小鼠。

所以答案选C。

5、B〔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只将DNA注入到细菌中并引起一系列变化:细菌的DNA合成停止,酶的合成也受到阻抑,噬菌体逐渐控制了细菌细胞的代谢,而且巧妙地利用细菌细胞的“机器”来大量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值得说明的是:其原料主要来源于细菌细胞的降解物以及入侵时带来的部分物质。

6、D 〔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包括DNA和RNA),对于一个具体生物来说,它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对病毒来说,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如噬菌体;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烟草花叶病毒。

7、A 〔解析〕根据噬菌体侵染细菌和实验可知:(1)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和DNA构成;(2)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进入细菌体内;(3)噬菌体DNA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DNA。

由于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不含磷,而核酸含磷,所以子代噬菌体只有DNA含32P。

8、B 9、C 10、A 11、C
12、A 解析: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无毒R型都转化成了有毒S型细菌,因此在小鼠体内无毒R型和有毒S型两种都存在。

13、D 〔解析〕题中所讲的实验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有毒性的S型细菌的DNA作用下,转化成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个实验可证明DNA使R型细菌产生转化,是遗传物质。

细菌的有无毒性是性状,是由不同的蛋白质体现的,也即D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14、B
15、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人的所有体细胞均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
16、[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有关有机物的元素构成的知识,并通过同位素示踪法在遗传学研究
上的应用事例,考查学生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的理解。

(1)“糖类”或“麦芽糖”、“淀粉”、“葡萄糖”、“蔗糖”
(2)噬菌体浸染细菌 DNA是遗传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