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史27金元四大家之刘完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史27金元四大家之刘完素
上回我们说了起源于宋代的《寿亲养老新书》,中国北宋以后的历史,分为南北两部分,北边依次是辽、金、元,南边是南宋,南宋后来被元取代。

辽代入主中原以后,政权逐渐腐化,被金所灭,金代后来又被元所灭。

金元时期,中国北方涌现了四大医学家,被称为“金元四大家”,分别是刘完素(1120-1200)、张从正(1156-1228)、李东垣(1180-1251)、朱丹溪(1281-1358),从此篇开始,我们陆续说说这四位医学家。

今天我们先说刘完素和他所著的《素问玄机原病式》。

《素问玄机原病式》大约成书于南宋孝宗淳熙八年(金代大定二十一年,即公元1181年),是阐发刘氏(刘完素)火热学术观点的代表作。

本书既对中医理论之火热为病方面做了详尽的论述,对中医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素问玄机原病式》的作者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河北省河间市人,所以世称“刘河间”,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医学家”之首。

刘完素约生于北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卒于南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享年80岁左右。

刘完素从二十五岁开始研究《黄帝内经》,日夜不辍,一直到六十多岁。

数十年间的刻苦研习,加之其丰富的临床实践,终于“目至心灵,大有开悟”。

刘完素精于《黄帝内经》,尤其是其中的五运六气,洞悉运气有常有变及其对发病的影响。

刘完素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卷二十二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中记载的病机十九条,加上北方气候天高地寒、百姓淳朴勤苦、饮食醇醲【nónɡ】、久而蕴热,病则因“寒包火”而病热者居多的客观实际情况,强调火热为病,提出“六气都从火化(生)”。

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方剂多用热药,刘完素认为有些失当。

刘完素
主张多用辛凉解表、泄热益阴的药物,他也非常擅长应用寒凉药物。

因此,刘完素创立了中医的“火热学说”,成为一代大家。

刘完素的学说不仅造福了金代当代,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为明清之季的温病学说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素问》中的病机十九条共有176个字,讲风、寒、气、湿、热、痛痒、泄泻等等一系列疾病症状的病因及所属的脏器,原因无外乎“风、寒、热、湿、燥、火”,这六项被称为“六气”。

刘完素在176字的基础上,补充了101个字,演化为277个字的纲领,讲述病机。

在此基础上,刘完素极力阐发,反复辨析,一共写了两万多字,而成《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

《素问玄机原病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写五运主病,也就是五脏出现问题后导致的疾病,这一部分篇幅较小;另一部分写六气主病,也就是风、寒、热、湿、燥、火等外邪所导致的疾病,这一部分篇幅较大,其中火邪和热邪导致的疾病,论述最详细。

刘完素在书中叙述“吐酸”一症,说是火热所导致,这一点值得讨论。

临床上的吐酸之症,绝大部分是因为脾肾湿寒所致,而非火热。

脾肾湿寒会导致胆胃上逆,化生相火,相火上炎,会有口苦咽干、口渴思饮的症状,同时胆木横冲,克伐胃土,出现类似火热的症状,然而此乃虚热。

对此症状,应该以健脾利湿、温胃除酸、暖肾潜阳的方法治疗,不能用寒凉之药。

《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这一点记述值得商榷,但是不影响全书的意义与价值。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当中,引用《黄帝内经·素问》病机中五句,分别是: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气膹【yù】郁(喘急憋闷的症状),病痿,皆属肺金;诸寒收引,皆属肾水。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当中,分别记述风、热、湿、火、燥、寒这六气导致疾病的症状和病因。

风类病症中说,突然的身体僵硬、抽搐、痉挛,都属于风邪导致
的疾病。

热类病症中说,气喘呕吐、突然的泄泻、小便混浊、腹胀大如鼓、痈疽疡疹、结核、吐下霍乱、昏聩、气不通畅、肿胀、鼻塞、流鼻血、大小便血、小便涩痛、便秘、身热恶寒等等一系列病症,都属于热邪导致。

湿类病症中说,积饮、中满、霍乱吐下、浮肿等病症,都属于湿邪导致。

火类病症中说,突然失音、躁动烦热、发狂、惊骇、气逆冲上、打喷嚏、咽喉肿胀、耳鸣耳聋、目赤肿痛等等一系列病症,都属于火邪导致。

燥类病症中说,脉涩、皮肤枯干皲裂、常感到口渴,都属于燥邪导致的疾病。

寒类病症中说,呕吐下利清冷液体、癥瘕、小腹绞痛、常常感受不到饥饿、四肢冰冷、屈伸不便等等一系列病症,都属于寒邪导致。

《素问玄机原病式》的结尾,刘完素提出,凡是治病,必须明确标本。

导致疾病的六气是本,受到侵害的脏腑症状是标,只有明确了本,才能治疗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