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三江平原湿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障, 与此 同时 由于过度 开 垦 , 湿地 生 态功 能明显 下 降, 、 、 水 土 肥失 衡 , 本来 脆弱 的生 态环境 进一 步 使 遭到 破 坏 , 导致 三 江 平原 水 资 源 减少 、 地 沙 化 、 土
水 土 流 失 情 况 严 重 , 灾 及 涝 灾 频 繁 发 生 , 态 物 旱 生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2 6 ( 0 0 l - 1 1O 1 0 —7 7 2 1 ) 20 5 一4
三 江 平 原 是 我 国 最 大 的 湿 地 集 中 区 域 , 着 随 近 几 十 年 来 大 规 模 的 开 发 , 江 平 原 已 成 为 国 家 三 重 要 的 商 品 粮 生 产 基 地 , 我 国 粮 食 安 全 提 供 保 为
全 区地 貌 由山 地 、 陵 漫 岗 、 原 低 湿 地 3 类 型组 丘 平 种
种急剧 减少 , 稀 濒危 物种 减少 或灭 绝口 。 因此 , 珍
成 。其 中平原及湿地 占总面积 的 5 , 我 国最 大 7 是 的湿地集中分布区。三江地区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 季风气候区 , 冬季干燥寒 冷, 夏季温暖多雨[ 。 4 ]
率 为 4 . 9 ; 是 耕 地 转 换 为 其 它土 地 利 用类 型 的 面 积 很 少 。从 得 到 的 结 果 分 析 , 响 三 江 平 原 湿地 面 积 4 7 但 影 变化 有 3个 原 因 : 温升 高 、 降 水 量 减 少使 湿 地 面积 退 缩 ; 口增 加 加 快 了人 类 开 垦湿 地 的 步 伐 ; 间 区位 气 年 人 空
黑 龙 江 农 业科 学 2 1 ( 2 : 5 ~ 1 4 0 0 1 ) 1 1 5
H injn gclr cn s eogag ru u l ic t i A i t aS e e
浅析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远 远 低 于 黑龙 江 省 其 它 地 区。
价 。 查 认 为 : 龙 江 省 三 江 平 原生 态 环 境 的 恶 化 , 主 要 的 原 因就 是对 湿地 调 黑 最
1 . 草原 逐 年 退 化 三 江 平原 是我 国十 大 3年 减 至 6 6 k ,9 7年 为 4 4 k , 如 今 仅 剩 6 6 m 1 9 0 0 m
0 三 江 平原 在 未 开 发 前 存在 大面 积 的 沼 泽 湿地 ( 占三江 平 原 总 面 的产 草量近年来也不断降低。建国初期单位面积 的产草量为 3 0斤 / 亩左右, O 7 6 一 O年代降低到 2 0斤 / 0 亩左右 ,目前亩产已降低 1 O 2 积 34以上 】 湿地 是 三 江平 原原 始 生 态 环 境 中 最 主 要 的 影 响 因 素 , / 。 斤 , 产 地 块 更 低 , 产 才 5 — 0斤。 低 亩 07 因此 , 们 称 三 江 平原 为“ 大 荒 ” 我 北 。 1 . 动物 资源减少 三江平原原本是 多种濒危水禽极 为重要 .3 4 然 而 , 度 地 开荒 也 破 坏 了 这里 的原 始 生 态环 境 , 江 平 原 已由 过 三 如东方 白鹳 、 丹顶鹤 、 白枕鹤 、 鸿雁等 国家~二级保 护动 原 来 自然 生 态 为主 的环 境 系统 转 变 为 半 自然 生 态 为 主 的 环 境 系统 。 的繁殖地 , 也 另 哲 细 红肚 囊鲫 湿地面积缩小 了 8 %, 0 空气湿度减小 , 降水量减 少 , 气温增 高 , 多 物 , 是 大 量侯 鸟迁 徙 的驿 站 , 有 鳇 鱼 、 罗 鱼 、 鳞 鱼 、 许 由于栖 息地被破坏 , 珍稀 鸟类无栖 息之 野 生 动物 被 迫 迂 徙他 乡 , 曾肥 得流 油 的耕 地 也正 面 临 着 日益 贫瘠 的 鱼等十余种特有鱼种。如今 , 地, 多数难见踪 影 , 去哪种莺歌燕 舞的景观 , 过 已不复存在 , 鸟类 由 危协。 0 9 水 由于 滥 捕和 水 体 这一切引起了我 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9 9年中国政 府决定停止 2 0多种 减 到 14种 。 同时 , 禽数 量 在 急剧 下 降 , 19 鱼类资源衰退严重 , 大多数 中小河流 的鱼类资源 比 7 0年代减 对 “ 大荒 ” 北 开荒 , 不 宜耕 种 的 土 地 实 行退 耕 还 林还 草还 湿 地 , 对 以恢 污染 , O 鱼 0种 减 到 7 7种 。 复 这里 的生 态 环 境 。 同 时 2 0 0 2年三 江 平原 又 被 世 界 湿 地 公 约 组 织 少 8 %左 右 , 类 由 9 由此 可 见 , 江 平 原 的 生态 环 境 已向 劣化 方 向发 展 , 不及 时 进 三 如 列 入 世 界 公 约名 录 。 三江 平 原 必 然 会成 为第 二 个 松 嫩平 原 l 三 江 平 原 的 开 发 与 湿 地 保 护 也 引 起 了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注 意 。 行治 理 , 2 三 江 平 原 生态 地 质 环 境 治 理措 施 20 0 0年 , 中国地调局 批复 了黑龙江省地质调 查总院 申报 的《 黑龙江 三江平原生态环境劣化 的主要 因素就是无 限度地破坏湿地 , 因 省 三 江 平原 地 下 水 资 源潜 力与 生 态 环境 地 质 调 查评 价》 目, 目编 项 项 此 , 要 协调 好 湿地 的开 发 与保 护 的 关 系 , 住 这 一 主 要 矛 盾 , 可 只 抓 即 码 2 0 14 0 7 8 , 0 0 2 0 0 0 1任务书编号 0 0 1 3 1 。本着对三江平原商 20 20 0 品粮基地进行可持续发展 的研究及 对生态地质环境进行 良性循环规 使 生 态环 境 良性 发 展 。 三 江平 原 生 态 地质 环 境 治 理 措 施主 要 有 以 下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分析

[ 文章编号]1 0 - 2 0 ( 0 60 -0 3 -0 0 0 5 2 2 0 ) 5 02 6
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环境 变化分析
彭 鹏 h , 卫 国。吴 永兴。 。蒋 ,
( . 东师范 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华 上海 2 0 6 I . 00 2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湖南 长沙 4 0 8 } 10 1
s ail n o main d t b s fS nin li t n se tb i e n t i p p r e fas s me tidc tr fweln c — p t fr t aa a eO a j g P a wel d i s a l h d i hs a e .A s to s e s n n iaos o t d e o ai o a n a sR 模型l 遥感; 生态环境I 三江平原
[ 中围分类号] X 7Q1 3, 6
[ 文献标识码 ] A
Ch n eAn lsso ta dE oe vr n n a ja gP an a g ayi fWeln e -n io me t nS n in li i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 院。 京 1 0 7 ) . 北 0 8 5
[ 摘 耍] 湿地是自然界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近年来, 由于全球人口、 资源、 环境与发展等方面相互矛盾的日趋尖锐。 湿地
资源 的潜力和功能遭受破坏 , 因此 如何评估 湿地 资源面临的各种 压力、 分析 湿地所处在 的状态、 揭示湿地的演变规律, 对保护湿地 起
weln ta d,t se sa d t u e c l kn so e s rswih whih we lnda ec n r ntd.t n lz h tt sofwe ln n O oa s s n h srdu eal id fprs u e t c ta g o fo e Oa ay et esa u ta da d t e lr v l t ay r e . B sngGI n h e t e sn t ti d i 9 n 0 0 S sc if r to e o re,t e xpo ee o u i r uls on y u i S a d t er moe s n ig daaob ane n 1 86a d 2 0 Sbai n o ma in rs u c h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湿地的退化及保护对策

科学技术创新2019.18关能源管理部门已经着手于普及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方法以及推广新技术,临安市的八百里养生园景区已经恢复至最初的清新、干净的自然环境。
因此,我国各地方政府必须尽快加强治理、抢救已被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的力度,使其恢复本来的面貌。
这不仅仅是为了适应了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是在某一层面上保障了我国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3搞好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发展3.1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只有山清水秀,没有遭受过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环境,才能开发出满足游客心理需求的旅游风景区。
针对这一基础,各地方政府必须出台一项合理的开发制度,用美学的观点规划环境。
除了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从综合考察、评价与预测合理三个角度实施对自然环境开发的计划,还要让旅游行业的工作人员跟着一起实地考察,进而提出能开发利用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的最佳方案。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量:一、根据当地环境,思考是否能提供满足游客数量的旅游设施以及设施的安全级别是否能保证游客安全;二、当地旅游行业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计划适当的旅游活动,根据各地不同的需求,各个旅游景点都有自己的人流量极限,不能无节制超量招待游客;三、安排适量、合理的交通设施和服务站点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四、每隔一段固定距离安排环境保护管理专员,防止游客本身对景点的破坏,除了个别被允许的景区,其他自然景区禁止建设宾馆、酒店等机构。
3.2提高游客环保意识,进行宣传教育除了从管理角度实施环境保护的措施,更要从根本上预防环境被破坏?如何预防?就是要像全国各地宣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普及历史、文化与科学知识,让群众从生活环境为基础来了解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更方便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项目。
除了生活在城市平常不能接触到自然环境的人,生活在自然环境风景区附近的居民更应该做到爱护园林、保护野生动物这些事,做其他人的榜样。
自然环境的美,不能只靠当地政府与旅游环境的管理制度,还要靠每一个人去维护。
三江平原水资源时空变异特征分析中期报告

三江平原水资源时空变异特征分析中期报告本报告基于三江平原2005年至2019年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对不同时段水资源量的比较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 降水量的年际变异较大。
2005年至2019年,三江平原平均降水量为1035毫米,年际变异系数为0.17。
其中,2010年和2016年是降水量最高的年份,分别为1263毫米和1247毫米,而2009年和2014年是降水量最低的年份,分别为775毫米和782毫米。
2. 雨季和旱季的分配不均。
三江平原的雨季一般从6月开始,到9月结束,这段时间降水量占全年的80%以上。
而旱季一般从11月开始,到翌年5月结束,这段时间降水量很少,只占全年的20%以下。
因此,三江平原有时会出现雨水丰沛但灌溉使用的地下水区域仍然比较缺水的情况。
3. 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化。
三江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地下水是保证灌溉和供水的重要来源。
然而,长期的过度开采使得三江平原的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
2005年至2019年,三江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了约3米,其中蚌埠市和淮南市的地下水下降最为明显。
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补给能力不同,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4. 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异趋势不明显。
2005年至2019年,三江平原的年均总河流径流量为193.3亿立方米,年际变异系数为0.17。
其中,最高年均总河流径流量出现在2016年,为236.6亿立方米,最低年均总河流径流量出现在2013年,为128.5亿立方米。
综上所述,三江平原的水资源时空变异具有明显特征,降水量的年际变异大、雨季和旱季的分配不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异趋势不明显。
针对这些变异特征,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措施,以保障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
三江平原湿地典型草甸小叶章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S t u d y o n Th e s e a s o n a l d y n a mi c s o f
pe c i e s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y pi c a l me a d o w
C a l a ma g r o s t i s a n g u s t i f o l i a c o mmu n i t y i n S a n j i a n g P l a i n we t l a n d
指标 。在 计算物种 重要值 时 , 采用重要 值 ( I V) = ( 相 对密度 +相 , 3 。 摘 要 :本 研 究 以三 江平 原湿 地典 型草 甸小叶 章群 落 为研 究对 对 频 度 +相对 盖 度 ) . 2计 算方法 象, 从 物 种 丰 富度 、 均 匀度 和物 种 多样性 指数 等 方面探 讨 其季 1 群 落物种 多样性 的测 度选 用物种 丰 富度指 数 ( D) 、 物种 多 节动 态规律 。典 型草 甸小叶章 群 落物 种丰 富度在 7月份 最 高 , 生 态优 势度指 数 季节动 态 变化呈 “ v ” 型; 多样性 信 息指数 季 节 样性指 数和均 匀度指数 。其公 式计算 如下 。 1 . 2 . 1物 种丰 富度指数 : P a t r i c k指 数 D = S 动 态 变 化 呈 单峰 型 , 6月末 7月初 群 落群 落 的物 种 多样 性 最 高, 种 类之 间个 体分 配 的均 匀性 最 大; 均 匀度 指数 季 节动 态 变 1 . 2 . 2 物 种 多 样性 指 数: s i 。 印 s o n 指 数: D 一∑P 化 呈线型 。群 落 多样性 的测 度指标 的季 节动 态 变化表 现 出
一
—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及驱动力

—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及驱动力一、三江平原自然地理概况三江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汇流处的广阔低地而得名。
这一区域以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著称,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
气候方面,三江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
年均温度在35之间,年降水量约为50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
这种气候条件为三江平原的农业生产和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植被覆盖方面,三江平原的自然植被以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其中白桦、山杨、落叶松等树种十分常见。
由于湿地的广泛分布,芦苇、菖蒲等湿生植物也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三江平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了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
对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变化及其驱动力的研究,对于保护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维持其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三江平原景观生态现状分析三江平原的景观生态现状受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研究人员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RS)构建了景观风险指数,并结合网格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了1976年至2013年期间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的变化及驱动力。
低风险、较低风险和中风险区不断向三江平原西部和西南部扩张。
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逐渐向北部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及保护区退缩。
生态风险整体向西南方向运移,风险质心向西南转移了8公里。
三江平原景观生态风险格局的变化受到海拔、地貌、居民点、保护区距离和人为干扰度等因素的影响。
人为干扰度、居民点以及保护区距离对景观生态风险的解释力最为显著。
1995年,人为干扰度(2)、居民点距离(6)和保护区距离(7)的因子解释力明显高于地貌类型(2)和流域类型(9)。
2013年,地貌类型(5)的解释力大于保护区距离(3)。
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蒸散量研究

jn lni 20. T er u sso a m oa vr t no ea t npr i eyc a, T eeaor sl tn i gPa 04 h el h w t te p rl ai i f vp r sit ni vr l r h vp t npr i a in st h t ao o a ao s e a ao
ga u l ces f rtesn iea d r c e h xmu a o nfo J n oOco e , whc r 8 . , 2 7 4 rd al i r e at h u r n e h t ema i m t o rm u et th r yn a d e s a d n ihwee2 5 5 5 . , 2 3 0 1 7 1 n d6 . ・ - , rs et ey Th oa v p ta s i t no v r nhfo J n oOco e r 4 . , 6 . ,a 5 9W n 一 / epci l. v ettlea rn pr i feeymo t m u et tb r o ao r wee
沼泽湿地蒸散量受环境 因子影响强烈 。蒸散量 与净辐射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蒸散量也随饱 和水 汽压 差的增加而
增加 ,但植物发育成熟后 ,当饱和水汽压差大于某一 阈值 ( 1h')时,饱和水汽压差 的增加反 而抑制了水分 1 i a
蒸散 。另外 ,白天风速 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水分蒸散 。 关键词 沼泽湿地 蒸散量 净辐射 饱和水汽压差
A src b ta t Ev p ta s i t n a d i n u n i fco swe e su i ye d o a i c e h iu v r r nt eS n a o rn p r i n t f e t ao si l l a atr r t d e b d y c v r n et c n q e o e mi d a ei h a -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研究

1 八 岔 岛湿 地基 本情 况
三江 平原 湿 地保 护研 究
赵 容 朋 张 庆敏 ( 同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黑 龙 江 同江 1 5 6 4 0 0 )
湿地进行管理和保护l 引 , 对其辖区外 的保护就力所不及了 。 通岛等 。 八岔岛 自然保护区水 资源丰富 , 黑龙江及其支流八岔河 、 3 . 2加 强 自然 湿 地 的保 护 二道 江 、 五 站 河横 亘全 区_ l 1 。 采用最 直接 、 有 效和经济的就地保护 方式 , 保 护湿地及其 生 1 . 2八岔岛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多样性情况 物多样性 , 保持湿地的 自然或近 自然状态 。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 , 八岔 岛湿地生 物资源多种 多样, 八岔岛 自然保 护 湿地有野 加 大对 已建 湿地 自然保护 区的监管 、 投入力 度 , 重 点解决保护管 生植物有 5 9 3种 , 主要 有乌拉 苔草 、 漂筏 苔草 、 芦苇、 野大豆 、 黄 理水平低下 、 湿地生 态功能受损问题 , 使湿地生态系统 、 野生 动植 芪、 蒿黄菠萝等 。保护 区内共有 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 物 1 2种 , 物及其栖息地 得到有效保护[ 4 ] 。 黑龙江省级保 护植 物 1 2种 。八岔 岛 自然保 护区湿地 有兽类 3 7 种, 鸟类 1 6 7种 , 爬行类 5种 , 两栖类 5种 , 鱼类 7 7种 , 其 中国家 级保护 野生动物有 白鹳 、 丹顶鹤 , 白尾海雕等 , 国家二级保 护野 生动物有大天鹅 、 白枕鹤 、 水獭 、 猞猁 、 施 氏鲟 、 达氏鳇等[ 2 1 。 表 1 八 岔 岛 自然 保 护 区 国家 级 保 护植 物
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研究的开题报告1.选题背景和意义:湿地是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拥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
而湿地植物、土壤和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江平原是一个典型的低洼湿地区域,水位梯度变化明显,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
然而,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三江平原湿地存在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需要加强对该区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因此,对于三江平原湿地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的研究对于该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目的和内容:本文旨在探讨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下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的差异及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调查不同水位梯度下的湿地植物组成及数量,分析其与水位、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关系。
2)测定不同水位梯度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研究其与湿地植物生长的关系。
3)调查不同水位梯度下的土壤氮库,分析其与土壤特性、水位和湿地植物生长的关系。
4)研究不同水位梯度下的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过程,分析其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3.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在三江平原选择不同水位梯度的湿地进行野外调查和实验研究。
具体研究方法包括:1)在不同水位梯度下调查湿地植物组成及数量,记录植被数据和土壤样品。
2)测定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包括有机碳、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等指标。
3)测定土壤氮库,包括铵态氮和硝态氮等。
4)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过程。
4.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深入探讨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下植物—土壤系统氮循环特征,预期成果如下:1)揭示三江平原湿地不同水位梯度下植物组成和数量的变化特征,分析植物与土壤因素之间的关系。
2)研究不同水位梯度下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了解湿地土壤养分资源的分布与利用情况。
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湿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特征

E 0 o y a dEn i n m c l g n v r me O
h / j sio t / :ww e c. m e c Emalei r esi o - i dt @jec. m : o c
三江平原 不 同水位梯 度湿地地 上生物量动态特征
3类湿地地上及其各器官生物量均呈单峰 型变化 , 叶章湿地 和乌拉苔草湿地地上生物量的峰值出现的时间早于毛苔草湿 小 地, 而且小叶章湿地和乌拉苔草湿地各季节地上 生物 量均大于毛苔草湿地 。 茎对 小叶章湿地地上生物量的平均贡献率与章 湿地 地上生物量的平均贡献率与毛苔草湿地相近 , 均小于乌拉苔草湿地 。
郭 雪莲 ,吕宪 国 ,戴 国华
1 东 北师 范大 学城 市 与环 境科 学学 院 ,吉林 长春 102 ;2 . 3 04 .中国科 学 院东北 地理 与农 业生 态研 究所 ,吉林 长 春 l0 1 3 02
摘要 : 水分条件变化直接影响湿地植物群落 的分 布及其 生产量 , 了阐明不 同水分条件湿 地初 级生产力 的形成规律 , 为 揭示 水文格局对湿地生态 系统物质生产过 程的调控机理 ,采用收获法研究 了三江平原不 同水位梯度上 的小 叶章( 口l f 『 ) 乌拉苔草( , , 咖j、 { 日 m f P ”) 日 口和毛苔草( , , fc 日湿地地上生物量 的结构 动态及其增长速率 , c D口 ) 结果表 明:
3 类湿地地 上生物量的绝对增长率和相对增长率 的变化趋 势基 本相同 , 但不 同阶段绝对增 长率 和相 对增 长率值 的大小存在
差异 。3 类湿地地上 生物量及各组分生物量 的季节动态变化均符合抛 物线模 型 , 并且各模 型拟合精 度均较高 , 基本都在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岛状林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岛状林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沼泽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威胁,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重点地区之一。
而三江平原作为中国重要的湿地保护区之一,其沼泽湿地具有广阔的分布面积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因此对其生态环境变化、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拟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数据,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岛状林群落入手,探讨其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析。
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展开:1.岛状林植物区系分类和分布特征:根据实地样方的收集和文献调研,总结出岛状林群落的主要植物种类,并分析其分布范围和特征,探讨其与不同生境环境的适应性。
2.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测定及分析:采用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分析岛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指数等,探讨岛状林群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多样性变化趋势。
三、预期研究结果:1.对于三江平原岛状林植物群落的分类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为其进一步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通过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的测定和分析,揭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岛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为其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提出了有力的建议。
四、研究的局限性: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本研究仅以三江平原为研究区域,且只选取岛状林群落进行研究,因此对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植物区系多样性的全面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五、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可以为三江平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其他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浅析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措施

浅析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的现状及治理措施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北大荒”,解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我们在开发“北大荒”的同时,也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如不及时进行治理,必然会形成“杀鸡取卵”式的恶性循环。
2000—2002年,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在中国地调局指令下,本着使三江平原商品粮生产基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对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进行了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
调查认为:黑龙江省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的恶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湿地资源无限度地掠夺式开发;因此,将三江平原划分出了宜耕地区及宜湿地区;将宜湿地区进行退耕还湿,则既不影响三江平原为我国源源不断地输送商品粮,又可保持三江平原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关健词: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现状治理措施三江平原在未开发前存在大面积的沼泽湿地(占三江平原总面积3/4以上)。
湿地是三江平原原始生态环境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称三江平原为“北大荒”。
然而,过度地开荒也破坏了这里的原始生态环境,三江平原已由原来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转变为半自然生态为主的环境系统。
湿地面积缩小了80%,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气温增高,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他乡,曾肥得流油的耕地也正面临着日益贫瘠的危协。
这一切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对“北大荒”开荒,对不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同时2002年三江平原又被世界湿地公约组织列入世界公约名录。
三江平原的开发与湿地保护也引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注意。
2000年,中国地调局批复了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申报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潜力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项目编码20001240007081,任务书编号020*******。
本着对三江平原商品粮基地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及对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良性循环规划的原则,黑龙江省地质调查总院对三江平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评价。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系统湿沉降中氮浓度及沉降量初步研究

沉降量的 5 .8和 2 .9 。图 4 25 99 % ,表 2 ,参 l。 6
关键 词 :湿 沉 降 ;氮 浓 度 ;沉 降 量 ;湿地 系统 ;三 江平 原
中图分类号 :I4 .8 X 17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一 O8 ( 7 l 0 1 6 0 1 O6 m0 )O 一 14—0
adteI 鲫坞眦 n l e I a
T ecn e a h 0 c mr
f iycr le i u naaie,I ̄pti es adf qec , i ico n ega r I o e dwt hma cv s m c i tni ni n euny w ddetnadg0r ld r ̄ B h i f i ao m  ̄ r n r i I
S u y o to e o c n r t n p s o td n Ni g n C n e ta i a d De o i n Amo n e _ r n o i t u ti W t ) n 1
i n
T pcl t n css m f aj n li y i l dE oyt o ni gPan a We a e S a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1 3 期
2O O7年 2月
农 业
系 统 科 学
与 综 合 研
究
V 12 o .3, N . o1 F b ,2 O e. O7
S 1 YSEM C E E ND C l IⅡ 怔 NS V T DI S I AG C Ⅱ mE S I NC S A 0 吁 R IES U E N 砌 I
形态 氮的 月均浓度差别较 大且动 态变化 明显 ,原 因主要与人类活动 、降水强度及频 次、风向和地理位 置有关 ;各形 态氮浓 度均存在 明显 的季 节变化 ,春季最 高,秋 、冬季次之 ,夏季最低 。春 、秋 季降水 中各形 态氮浓度 的 离散 程度较 大,原 因与 降水 气团来源复杂性 、沙尘和 高空污染物输送等 因素有 关;降水量与 各形 态氮浓度呈较 弱的 负相关 ( P>00 ) r 一N . ,N l 5 4 与 53 0-一N、T N呈 显著 正相 关 ( O0 ) O P< .5 ,它们 可能具 有 同源性 。N l 一N与 5 3 r 4 0-一N的 良好相 关性与其在 液相 中的反 应有 关 生' 季降水 p 的变化主要与 氨挥发有 关,非生长 季主要与氨 挥发减 弱、秸秆和化 石燃料燃 烧 以及 沙尘输送 等 因 r - H
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三江平 原是 我 国典型 的淡水 沼泽 分布 区 ,其植 被类 型 中 以小 叶章( aa a rsi a g sf l ) 系 C lm g ot n utoi 群 s i a
98 .%、5 %、2 .%。土壤 脲酶、蔗糖酶 、酸 陛磷酸酶 、过氧化氢酶 、纤维素酶活性 具有 相似 的动态规律 ,均在 6月份出现 . 0 70
一
个波峰值 ,但最大值出现的月份不同 , 酶 、蔗糖酶 、纤维素酶在 9月份 时的酶活性最高 ,而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在 脲
6月份时酶活性最高 。淀粉酶活性动态规律表现为 5 —7月酶活性降低 ,而后酶活性 升高 , 9月份酶活性最高 ,此时淀粉酶 的
水解能力最大。并且 ,随着季节变化 ,小 叶章湿地土壤脲酶 、蔗糖酶 、纤维素酶活性与有机碳含量显 著正相关 < . ) 0 5 ,淀 0
粉酶 、酸 l 生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全氮含量显著正相关( 00 ) .5。
关 键 词 :土 壤 酶 活性 ;季 节 动 态 ;湿 地 ;三 江 平 原 中 图分 类 号 :¥ 5 .;X12 142 7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9 6 ( 0 0)0 —2 50 6 45 0 2 1 51 1.6
左 右 ,试化 草甸 。
12 样 品采集 .
在小 叶章沼 泽 化草 甸湿 地 中选 择 3 4 m 块4 mx 代表样 地 ,设定 为采样 点 ,于2 0年 5 9 ,每个 07 — 月 月 中旬 采样 一次 ,土壤 样 品为混 合土 样 ,用 直径 为
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保护优先性评价与保护策略研究

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保护优先性评价与保护策略研究1. 研究背景和意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条大河冲积而成的肥沃平原。
该地区地势低平,水资源丰富,是众多生物的栖息地,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三江平原的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其中孤立沼泽湿地的保护尤为迫切。
孤立沼泽湿地作为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和自然景观价值。
它们不仅为多种珍稀濒危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而且还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孤立沼泽湿地通常面积较小,生态脆弱性高,对外部干扰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因此极易受到破坏和消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开发的不断深入,三江平原的孤立沼泽湿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量的农业用地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湿地的减少和破碎化;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也对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加强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的保护,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价孤立沼泽湿地的保护优先性,明确保护的重点区域和保护措施,为三江平原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还将探讨适合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的保护策略和方法,为推动该地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1 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概况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份。
这一地区的沼泽湿地总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沼泽湿地总面积的13左右。
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土地沙化、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保护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1.2 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关于三江平原孤立沼泽湿地的保护现状,目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三江平原芦苇湿地生态系统N素的季节动态

三江平原芦苇湿地生态系统N 素的季节动态张友民1,2,杨允菲1*,王立军2(1.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研究所植被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1;2.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摘要 三江平原芦苇湿地生态系统在5~10月的生长季节中,芦苇不同构件及土壤中N 素季节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
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初期,地上部各构件N 素含量增长迅速,季末花序、果实及地下部各构件N 素含量达到最大值;芦苇构件N 素贮量以根茎最大,叶鞘最小;在土壤不同层次中全N 和速效N 含量变化较大,与芦苇的生长、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微生物密切相关;速效N 贮量在生长季节初期主要集中在土壤近表层30~60c m,末期集中在土壤近表层30~45c m 处,而在土壤近表层15cm 处则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关键词 三江平原;芦苇;生态系统;N 素;动态中图分类号 Q948.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7-08148-03S e a s on a l D y n am ic s o f N E lem e n t in Phr ag m ites austr alis in th e E c o sy s temo f S an jian g W e tlan d P la in ZHANG Y ou -m in e t a l (K ey L abo ra to ry o f V ege ta tion E co log y ,G ra sslan d In stitu te o f N o rth e ast N o rm a l U n ive rsity ,C h an gch u n ,J ilin 130021)A b s tra c t T h e sea son a l dyn am ics o f th e e lem en t Nin d iffe ren t co m pon en ts o f Ph ragm ites austr alis an d so il inth e e co sy stemo f S an jian g W e tlan d P la in d iffer g re a tly du r i n g th e g row th season.Ncon ten t o f its abov eg roun d com pon en ts h ad a rap i d in crea se in M ay.Ncon ten t o f its in flo rescen ce h ad a m ax i-m umin J u ly.Nre se rve o f its rh izom e w a s th e m o st an d th a t o f lea f sh ea th w a s th e lea st .T h e re w a s g rea t ch an g es o f to ta l Nand qu ick -a cti n g Ncon ten t in d ifferen t laye rs o f so il .I t h ad a clo se re la tion w ithth e g row th o f Ph r ag m ites au stralis ,te m pe ra tu re ,w a te r con ten t an d m icrobe o f so il .T h e qu ick -actin g Nre se rve w as m a in ly res to red inth e so il lay er be tw e en 30-60cmin th e e ar ly g row th sea son an d 30-45cma t th e end o f g row th sea son.T h e re w as a re gu lar ch an ge fro mth e su rfa ce o f so il laye r to 15cmdu r in g th e g row th.K e y w o rd s S an jian g P la in;Ph r agm ites austr alis ;E co sy stem;Ne lem en t ;D yn am ics基金项目 吉林农业大学博士资金启动项目(2003)。
三江平原湿地时空演变探究

三江平原湿地时空演变探究张一博;姜琦刚;林楠【摘要】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technologies,the data of MSS imageries in 1975,TM imageries in 2000 and ETM imageries in 2015 is used to obta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ata of Sanjiang plain wetland by visual interpretation and supplementing field survey verification.Further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from 1975 to 2015 is carried bined with the data of climate and precipitation,the authors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wetland vari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2000,the total area of wetland reduced 8 426.81 km2,of which the swamp meadow wetland reduced most obviously,while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increased 6 939.87 km2.After 2000,the swamp meadow wetland dramatically reduced 2 794.24 km2,and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kept increasing.The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of natural wetland increased,indicating that wetland distribution features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human activities.%借助遥感、GIS技术,利用1975年MSS、2000年TM和2015年ETM数据,采用人工目视解译方法,辅助野外调查验证,得到三江平原湿地空间分布数据,进而研究1975年至2015年三江平原湿地的分布特征,并结合研究区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对湿地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前,湿地减少的面积为8 426.81 km2,其中沼泽草甸湿地减少最为明显,人工湿地增加了6 939.87 km2.2000年以后,沼泽湿地变化依然剧烈,面积减少了2 794.24 km2.自然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期刊名称】《世界地质》【年(卷),期】2017(036)001【总页数】6页(P299-304)【关键词】三江平原;湿地变化;遥感;GIS【作者】张一博;姜琦刚;林楠【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26;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26;吉林建筑大学测绘与勘查工程学院,长春13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79;P343.4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多功能性的生态系统,对生态环境以及水体净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湿地常被冠以“地球之肾”之名[1,2]。
三江平原湿地资料

三江平原沼泽资料资料一首先,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
在多雨或涨水的季节,过量的水被湿地(象海绵)储存起来,直接减少了下游的洪水压力。
然后,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里,再慢慢地释放出来,补充给河流或下渗补充地下水,有效地缓解枯水期河流缺水或断流的问题。
其次,是调节气候。
通过蒸发,湿地可持续不断地向大气输送大量的水气,调节区域的气候,降低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三江平原沼泽地表热量平衡在昼间略低于开垦后的耕地,在夜间也略低于开垦后的耕地。
沼泽开垦后,贴地气层的日平均相对湿度减少,正午前后绝对湿度减少,第三,起到净化天然水体的作用。
水流经过湿地,流速减缓,有助于污染物的沉淀,特别是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矿化物质,对水体起净化作用。
因此,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成为一种简便、节省、实用的初级污水处理技术。
三江平原的农药可进入沼泽净化。
第四,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特殊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造避敌的良好条件,是大量珍稀濒危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哺乳类和高、低等植物生长和栖息的好场所。
湿地保护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大领域之一。
第五,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海岸线。
湿地及其植被,可稳固基地和削减海浪和海水的冲击力,有效防止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堤岸的侵蚀。
还有提供水源等作用。
三江平原湿地的生态功能有哪些?资料二三江平原,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
三江平原的“三江”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
位于北纬45°01′~48°27′56″,东经130°13′~135°05′26″。
位于中国东北角,西起小兴安岭东南端,东至乌苏里江,北自黑龙江畔,南抵兴凯湖,总面积5.13万平方公里。
黑龙江省东部,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西邻小兴安岭、东至乌苏里江。
三江平原湿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这里气候冷湿。
三江平原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取面积变化、动态度、景观格 局指数等信息。对三江平原湿地的变化情况进行分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 析,了解其空间分布规律。最后,从自然及人文因素
43。49’55”~48。27’40”N.129。11’20”~135。05 726”E, 两个方面人手,总结湿地变化的原因。其技术路线
km2。天然湿地破碎化程度加剧,人工湿地呈连片化趋势,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遥感;三江平原;湿地;GIS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09)06—1127一07
Study on Dynamic Change of Wetland in Sanj iang Plain,Northeast Area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第39卷
CBERS 3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研究三江平原湿地 湿地的空间分布图。再次,在湿地遥感信息提取基 的现状,并用面积变化、动态度及景观格局指数量化 础上,分析三江平原研究区内湿地的分布现状。利
其变化情况。
用MAP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不同时期的湿地数
l 研究区概况
温为1分别划分为20 km×20 km的单元
低,除西部和西南部边界的小兴安岭、老爷岭、张广 格作为研究单元计算其动态度,然后通过成图直观
才岭和横亘中部的完达山为森林覆盖的山区外,广 地反映各县市天然湿地减少和人工湿地增加的对应
阔的冲积低平原和河流形成的阶地、河漫滩上广泛 关系。这种动态度的计算方法可以突出湿地变化的
斑块密度指数公式为
PD=N/∑Ai。
,;1
其中:PD为类型斑块密度指数;N为湿地斑块数 目;A为第i个斑块的面积…J。
3.3 动态度 为了进一步探讨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湿地面
积变化程度的大小,引入湿地动态度概念。其表达 式为
LC=[(U。一【,。)]×昕1×7"-1 X 100%。
U和U。分别为研究初期和末期湿地的面积,LC为 丁年内的湿地的动态度。动态度不仅可以描述湿地 相对于自身变化的程度,而且很好地突出了湿地变 化的时间特征,是湿地动态研究的重要模型。
万方数据
第6期
姜琦刚。崔瀚文.李远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动态变化研究
1129
然湿地包括湖泊、沼泽和河流湿地。
表1 3期数据不同类型湿地面积统计 Table 1 The area of wetland in different periods km2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三江平原地区湖泊和河 流湿地变化不明显,趋于稳定。沼泽湿地大量减少, 人工湿地大幅度增加。现有湿地中人工湿地比重较 大。 3.2 湿地的时空变化
JIANG Qi—gang。CUI Han—wen。LI Yuan—hua 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6.China
Abstract:The authors study on the wetland’S change of Sanjiang Plain in the past 20 years,with the TM,ETM and CBERS data,analyzing and quantifying the present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tempo— ral dynamic variety by RS and GIS technolog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tland is now mainly distri- buted in the counties of Tongjiang,Fuyuan,Fujin,Hulin and etc.,the varieties of lake and river are al— most stable.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mire area reduced 5 356.69 km2 greatly and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increased 1 1 597.68 km2.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the natural wetland landscape’S frag— mentation is enhanced and the constructed wetland is connecting together gradually affected by human activity.
湿地是处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 的过渡性地带,影响湿地变化的因素较为复杂。若 仅研究湿地面积在数量上的变化,不足以解释湿地 生态环境变化的程度。故本研究应用RS、GIS技 术,一方面研究湿地面积数量变化,另一方面研究湿 地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与结构性变化。并以此为基 础,探讨三江平原湿地动态变化对其生态环境产生 的影响。
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压囫
直两固 匿历因 直亟司
阿卜陈圃耐稠
I1..指.........数....l.一
TM.ETM,CBERS遥感影像
——厂 数捌颅处理
解译标志建蕾
—■[一
——[ 遥感信息提取
分析湿地脱状
j期湿地的时卒变化
bt化湿地变化
综合分析变化原Ⅲ
啊陬—恢吲吲词_
口
然
人
艾
选取可分别覆盖全区的3期遥感影像的解译数 据作为数据源。3期遥感影像分别为1989年的 TM数据(共16景),2001年的ETM数据(共16
是由完达山以北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 如图1所示。
的低平原和完达山以南乌苏里江及其支流与兴凯湖
本文引入了动态度的概念。目前,动态度的计
冲积湖积形成的平原构成的,总面积为10.89万 算主要将各类型湿地的整体作为研究单元,计算其
km2。该区属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 年变化率[4巧““。而本文中,在研究区范围内将天然
地发育着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在未开发前是一片草 区域性。
原、沼泽、森林相间分布的没有人烟的处女地。其中 沼泽面积约为34 ooo km2。现区内已建成6个国家 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其中3个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名录L T]。
参照前人对三江平原范围的界定。并考虑流域 面积和行政界线的完整¨’8‘9],区内共有包括佳木斯 市、鹤岗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及其所属的县市和 牡丹江市所属的穆陵市、哈尔滨所属的依兰县在内 的共23个县市。总人口862.5万人,人口密度约为 79人/km2。
本文利用RS与GIS手段,根据TM、ETM、
收稿日期:2008一12—29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10613) 作者简介:姜琦刚(1964--)。男,江苏江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遥感地学环境的教学和研究,E-mail:
jiangqigang@jlu.edu.en。
万方数据
类,即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及人工湿地(包 湿地分布现状:三江平原内主要湖泊为位于密山市
括库塘和水稻田)。
的兴凯湖,其他县市均有零星湖泊分布;沼泽湿地主
研究方法如下:
要分布在抚远县、同江市及富锦县;区内的主要河流
首先。在ERDAS下,以ETM影像为参考图像 为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其中乌苏里江和松花
从统计结果分析,湖泊及河流湿地趋于稳定,沼 泽及人工湿地变化显著。因此,本文着重探讨沼泽 及人工湿地的时空变化规律。
湿地面积的时空变化主要是指不同时期湿地面 积在空间上分布的变化情况。不同类型的湿地变化 可用“增加、稳定、减少”3种类型来描述。
研究时段内,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主体呈减少趋 势:从1989年和2001年的对比结果来看,仅在宝清 县及密山市有少量增加,在抚远县、同江市、富锦市 和友谊县等地大面积减少(图3);从2001年和2007 年的对比结果来看.在萝北县、同江市、抚远县、宝清 县、饶河县和密山市等地有所减少(图4)。
Key words:RS;Sanjiang Plain;wetland;GIS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 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Ll J、生 物基因库和人类摇篮。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 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经过几十年的开垦,已成为我 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地。然而,在这巨大的变化背后 是湿地的大面积消失,湿地的变化必然会导致环境 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区内的粮食产量。因此,掌握三 江平原湿地的分布状况、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和其生 态环境健康状况,是制订湿地可持续利用及保证粮
图1 技术路线 Fig.1 The technical route
景)和2007年的CBERS数据(共26景)。其中, 3
CBERS数据的解译结果可以近似地反映三江平原
遥感调查结果与动态变化规律
湿地的分布现状。
3.1 调查结果
根据《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将湿地分为4
CBERS数据解译结果可以近似反映三江平原
景观格局指数是指能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 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 量指标,被广泛用于各种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定嚣研 究中。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可反映出景观的破碎化 程度。斑块数量愈多,景观斑块密度愈大,表明景观 愈破碎。景观破碎,缩小了个体斑块的面积和某一 类型生态环境的总面积,会影响到种群的大小和灭 绝的速率。破碎化研究能够反映研究区生物多样性 生存环境的情况,进而为湿地的生物保护提供依据。
对TM、CBERS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其次,在3期 江是黑龙江的重要支流;除三江平原南部个别县市,
数据多时相比较的前提下,结合相关资料与湿地光 区内均有大面积人工湿地分布(图2)。
谱特征,建立4种不同类型湿地的遥感解译标志。利
通过对TM、ETM和CBERS数据湿地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