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数据的收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1数据的收集说课稿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会采用以下步骤逐步呈现知识点:
1.概述数据收集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数据收集的重要性;
2.介绍数据收集的常见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并通过实例讲解各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3.演示如何设计数据收集表格,指导学生进行数据记录和整理;
4.分析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引导学生注意避免这些误差。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数据的收集是数据分析的基础,与后续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紧密相连。本章内容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
1.理解数据收集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使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
3.掌握简单的数据记录和整理方法;
4.了解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创设情境:通过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据收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数据收集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4.激励评价: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增强自信心;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我将通过提问、邀请学生分享等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生生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数据收集任务。在小组内,学生需要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此外,我还将设计小组间的竞赛和评价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和描述。但在数据收集方面,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6.1《 数据的收集课件 》优课件

2010年春,我国西南五省市遭受了特大的干旱,水资 源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小颖和小明对水资源问题 也很感兴趣,他们各自进行了调查。
小颖想了解她所在城市的用水情况,于是她查找资料, 得到了下面的统计图。
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于是他设计了 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到小区里随机调查了40人,他将部分 调查结果制成了统计图。
每位同学举手表决自己最 喜欢的一部动画片
第五步:记录调查结果
由同学在黑板上分别记录喜欢 各部动画片的人数
第六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帮助人们做出决策
1.如果想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 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
2. 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 朝上的次数。”你打算怎样收集这个数据?
3. 为了得到我校排球队队员的身高,你打算怎样获 得这个数据?
数据收集的方法: 直接方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和 实验法等; 间接方法: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
有所发展是一个人成长的追求
1.某校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 168;167;172;166;162;167;161;163. 获得这组数据的方法是( ) A. 问卷调查 B. 查阅资料 C. 实验 D. 测量
根据上述数据,请同学们完成下述统计表:
数据
项目
独生子女
情况 本班同学是独生子 本班同学的父
女的
亲是独生子的
本班同学的母 亲是独生女的
人数
占本班人数的百 分比(%)
从这个简单的数据 统计表中,你能获得 哪些信息呢?
动脑筋
A
B
C
三个动画片我们大家都看过了,那么大家 喜欢哪一个呢?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据收集与整理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第1页/共8页
1
第2页/共8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6数据收集与整理1数据收集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点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点知识点 1 简单随机抽样【举例讲解】为制定某市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360 名初中女生的身高进行调查,现有四种调查方案:A.测量少年体校中360名篮球、排球女队员的身高;B.查阅有关外地360名女生身高的统计资料;C.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区各选三所高级中学、三所初级中学,在这12所学校有关年级的(2)班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10名女生,然后测量她们的身高;D.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区各选三所高级中学、三所初级中学,在这12所学校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为了达到估计本市初中这三个年级女生身高分布的目的,你认为采用上述哪一种调查方案比较合理,为什么?这是用抽样调查进行调查的事件,抽样调查选择的样本不同,调查的结果就有可能不同,抽样调查所选取的样本要有代表性和随机性,对于方案A,如果在体校测量360名篮球、排球女队员的身高,得到的数据肯定偏高;对于方案B,查阅有关外地360名女生身高不能代表本地女生的身高;对于方案C,这个样本的选取有随机性、代表性,这样选取的学生的身高得到的数据可以代表本地学生身高情况;对于方案D,本事件是研究女生身高,测量男生身高得到的数据不具有代表性.【归纳总结】知识归纳为了获取能够客观反映问题的结果,通常按照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被抽取机会的原则抽取样本,这种抽取样本的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抽样时要求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和代表性,样本中个体的个数要适中.方法归纳①抽取的样本要具有随机性;②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③抽取的样本的容量要适中.知识点2 用样本估计总体【举例讲解】为了估计养鱼池里有多少条鱼,养鱼者从池中捕上100 条鱼做上标记,然后放回池中,经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第二次样品鱼120条,其中带标记的鱼有15 条,试估计鱼池中约有鱼多少条?由题意可知,对鱼池中鱼的条数不可能进行普查,所以只能抽样调查,从中抽取100 条后放回鱼池做了标记,又从中抽出120条作为样本,其中样本中有15 条做了标记,所以设鱼池约有x条鱼,则100∶15=x∶120,解得x=800.估计鱼池里约有鱼800条,得到的数据只是一个约数,是通过样本对鱼池中鱼的条数作出的估算,这就是数学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归纳总结】知识归纳在随机抽样时,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于总体的代表性也就越大,但在实际调查中,为了缩小抽样误差而大量增加样本中的个体数量,同样也是花费较多的时间和费用,所以在确定样本容量时,必须正确全面地权衡调查的精确性与时间、费用支出两方面的利弊,适当地确定样本容量.方法归纳抽样调查的基本思想是用局部估计整体,这是因为局部的特征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整体的特征,要使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总体中的某些个体,就要求每个个体都有均等的机会进入样本,具体步骤为:①将每个个体编号;②将写有这些编号的纸条或乒乓球全部放入一个盒子中,搅拌均匀;③用抽签的办法抽取一个编号,这个编号的个体就被选入样本,依据上述方法再抽取第二个,第三个……直到被抽取的个体的数量达到样本容量的要求.1.要了解一个城市的气温变化情况,下列观测方法中最可靠的是( )A.一年中随机选中20天进行观测B.一年中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C.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月进行连续观测D.一年四季各随机选中一个星期进行连续观测2.张家界市属国家珍稀动物“大鲵”保护地,科考人员某日在其中一个保护区捕捞6 只大鲵,并在它们身上都做了标记后放回,几天后,在该保护区又捕捞18 只大鲵,其中2 只身上有标记,据此估计该保护区大鲵约有( )A.54 只B.24 只C.32 只D.108 只3. (2018·安顺中考)要调查安顺市中学生了解禁毒知识的情况,下列抽样调查最适合的是( )A.在某中学抽取200名女生B.在安顺市中学生中抽取200名学生C.在某中学抽取200 名学生D.在安顺市中学生中抽取200 名男生4.为了解佛山市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以下抽样调查中,你认为样本选择较好的是 (填序号).①100位女性老人;②公园内100 位老人;③在城市和乡镇选 10 个点,每个点任选 10 位老人.5.某旅行社在“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为4万元,由此推断其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4 4×31=124(万元).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你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否合理?答:6.下面两个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1)为调查全校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在全校所有的班级中任意抽取8个班级,调查这8个班所有学生对购买正版书籍、唱片和软件的支持率;(2)为调查一个省的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省会城市的环境污染情况.。
北师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6.1 数据的收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数据的收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基本方法,学习设计调查问卷,体会并掌握数据收集的过程.过程与方法收集数据的过程要有组织性,也要有认真的态度,积极参与,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据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养成用数据说话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难点:掌握数据收集的方法,会设计调查问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美称的袁隆平爷爷,为了寻找理想的水稻育种材料,他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观察了数不清的稻田,他对水稻生长的土壤肥沃情况、植株生长高度、植株的产量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收集,然后进行比较,最后筛选出了满意的材料,培育出了深受农民喜爱的杂交水稻.要想发现一个事物的规律,就需要我们收集大量的数据,从中发现它们隐含的规律.在生活中,我们会从报纸、电视或者网络上见到很多的数据,它们是信息的载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据,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和数据打交道.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如何收集数据.问题展示:班级要举办元旦联欢晚会,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将如何安排节目?学生合作探究,然后由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首先要明确调查的对象、目的,然后根据调查的对象、目的,决定调查问卷的内容与问题,设计的问卷中,还应注明问卷收交的方式和时间等.二、讲授新课从2012年至2015年,杭州市组织了4届小学生观鸟比赛,其中两届在西溪湿地举行.下面是2015年10月25日一观鸟小组记录的杭州西溪湿地部分鸟类观察数据.(1)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得到的?(2)从这些数据中,你能获得有关杭州西溪湿地鸟类的哪些信息和结论?在收集数据时,我们首先要确定收集数据的目的,由此决定收集什么数据是适当的.数据收集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等手段得到,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使用互联网查询等间接途径得到.当用直接观察、测量、调查和实验等手段收集数据时,往往需要事先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上表,并用适当的方法记录,上表是用划记法(tallying)记录数据的.“正”字的每一划(笔画)代表一个或一次.例如,八哥每出现一次记一划,最后记为“正”,表示共出现6次.三、例题讲解【例】某校为了解学生的身高,通过测量获得20名同学的身高数据如下(单位:cm):154.0,157.5(女),149.0(女),171.2,165.2,151.0(女),168.5,152.5(女),155.3(女),154.0(女),162.0,166.4,158.6(女),164.0,156.5,155.5,160.6(女),162.3(女),150.2,163.5(女).(1)请设计一张能记录上述测量数据的表格,并将数据填入表中(学生可用序号表示);(2)为更直观地比较男、女生的身高,可对数据做怎样的整理?解:(1)如表:20名同学身高测量记录表(2)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数据按男、女生分类,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表所示,那么就能较容易地比较出男、女生的身高.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往往需要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发现有用的信息,将数据分类、排序是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经过整理数据可用统计表的形式清楚地表达出来.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数据的收集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据收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据收集的基本概念。数据收集是指通过各种方法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它是解决问题、分析现象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法等方法收集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如何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数据收集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教学难点
-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理解数据的内涵,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联系。
-数据收集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在面对不同问题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并有效地进行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学生在收集数据时,如何避免遗漏、重复和错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举例1:在分析班级同学身高数据时,学生可能难以发现身高分布的规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图表等方法,直观地展示数据,从而发现身高分布的特点。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数据的收集
2.普查和抽样调查
3.数据的表示
4.统计图的选择
一.数据的收集
※1.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二.普查和抽样调查
※2.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1. 抽样调查的特点: 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和人力物力优点.但不如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精确,它得到的只是估计值.
而估计值是否接近实际情况还取决于样本选得是否有代表性.
※科学记数法: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
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
四.统计图的选择
※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
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及之间的大小关系。
扇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表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统计图对统计的作用:
(1)可以清晰有效地表达数据。
(2)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
(3)可以获得许多的信息。
(4)可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决策。
七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课件第六章6.1 数据的收集

情况,进行适当的改进,同时要注意合作,这样会节省时间
和精力.
展示自我
1.某同学想了解某交叉路口1分钟内各个方向通 行的车辆数量,他应采取的收集数据方式为 ( ) A.查阅资料 B.试验 C.问卷调查 D.观察 2.下列统计活动中不宜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 数据的是 ( ) A.七年级同学家中电脑的数量 B.星期六早晨同学们起床的时间 C.各种手机在使用时所产生的辐射 D.学校足球队员的年龄和身高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1 数据的收集
1.会采取合理的调查方式收集数据,并能 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重点) 2.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加工与整理过程, 发展我们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难点) 3.通过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大家的 合作精神.
知识回顾
在小学时,你都做过哪些调查呢 ?
想一想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数据 的是 ( ) A.班级推选班长 B.本校学生的到校时间 C.2014世界杯中,谁的进球最多 D.本班同学最喜爱的明星
1.D 2.C 3.C
本节课主要学习: 1.收集数据的方式. 2.收集数据步骤.
习题6.1 1,2
谢谢大家的支持!
调查得到的数据;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将他们适当地分在
不同的组里.
解: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喜欢哪种体育项目; 第二步:明确调查对象——全班每位同学; 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法; 第四步:展开调查——向全班同学说明学校实际允许开 展的体育项目,统计数据;
1.收集数据有哪些方式? 2.如何收集数据?
填一填
问卷调查 数据的收集方式有:①_________ ;② 查阅资料 实地调查 _________ ;③ _________ ;④ _____.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6.1 数据的收集1

6.1 数据的收集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及方法.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知道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他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他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方式进行收集数据的是()A.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你班谁最适合当班长C.某年级全班同学晚上平均睡眠时间D.想了解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情况解析:A选项应采用媒体调查法;B选项应采用民意调查法或选举形式;C 选项应采用问卷调查法;D选项应采用上网搜索.故选B.方法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1)某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解析:(1)要了解此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需要实地调查;(2)要调查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需要查阅有关资料;(3)该问题需要动手实验.解:(1)实地调查;(2)查阅有关资料书或从互联网上查;(3)实验法.方法总结:①对调查范围比较小且容易调查的应采用实地调查;②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探究点二:调查问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有烦躁、焦急不安、恐慌、愤怒、嫉妒等情绪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听别人劝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有哪些呢?男、女同学排除烦恼的方法有没有区别呢?请对此做一番调查.这对你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很有帮助,也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要调查的是什么问题?(2)你要调查哪些人?(3)你要用什么分式进行调查?(4)你要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什么问题?解析:从数学的角度阅读题目,了解问题的条件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依次明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解:(1)心情不好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2)身边的同学们.(3)询问交谈的方式.(4)如“上次你的测验成绩不理想,怎么没看出你心情不好呢?”等.方法总结:主要步骤:明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选项,确定调查范围,选择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汇总调查数据,表示调查结果.以上各步骤具体进行时要灵活,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新建成的红星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12个班共500人,学校准备修建一个自行车车棚.请问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车棚?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解析:决定自行车车棚面积的因素有两个,即自行车的数量与每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因此收集数据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解:调查方案如下:(1)对全体新生的到校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骑自行车吗?A.经常是B.不经常是C.很少是D.从不是(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类统计骑自行车的人数;(3)实际测量或估计存放1辆自行车的大约占地面积;(4)根据学校的建设规划、财力等因素确定自行车车棚的面积.方法总结:确定调查方案时必须明确两个问题:(1)需要收集哪些数据?(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这些数据?探究点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小冰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多少人?(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4)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由统计图所描述的对象内容,可以了解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及被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解:(1)97.(2)35+28=63(人),即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63人.(3)97+2397+23+35+28+10+7×100%=60%,所以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为60%.(4)答案不唯一,如“其他”的人数最少,只有17人;不吸烟的人数最多,达142人等.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题目,观察图表要细致,对应的图例及其关系不能错位,计算要认真准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收集数据错误!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讨论、辩论、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七年级上册(北大师)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数据的收集(一)数据收集的步骤: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第二步:明确调查对象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第四步:展开调查第五步:记录结果,分析处理第六步:得出结论(二)调查问卷例题:数据的方法是()A.查资料B.做实验C.做调查D.以上三者都是练习:1、某小明想知道银河系里恒星大约有多少颗,他可以获取有关数据的方式是()A.问卷调查B.实地考察C.查阅文献资料D.实验2、学习小组将要进行一次统计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活动序号,其中正确的是()A.实际问题→收集数据→表示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B.实际问题→表示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C.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D.实际问题→整理数据→收集数据→表示数据→统计分析合理决策3、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①问题应尽量简明;②不要提问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③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的个人观点;④提供的选择答案要尽可能全面;⑤问卷应简洁.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⑤4、为了获得某地区中学生视力状况的数据,小明同学在调查问卷中,提出如下四个问题:其中,你认为不恰当的问题是()A.在你看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B.你学习时使用的灯具C.你喜欢穿的服装颜色D.你是否躺着看书二、普查和抽样调查(1)调查方式和方法:全面调查(普查):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抽样调查:只进行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调查。
优缺点:全面调查的数据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花费多、耗时长。
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是否具有代表性,直接关系到对总体估计的准确程度。
(2)总体、个体、样本容量总体: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叫做样本容量例1 在下列问题中为了得到数据是采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1)为了买校服,了解每个学生衣服的尺寸。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本章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使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统计知识,对图表和统计量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初中数学,对一些概念和方法的深入理解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在本章学习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使用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
2.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过程,图表和统计量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以及动手操作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2.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3.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动手操作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用于讲解和展示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
2.准备图表和统计量的模板,方便学生进行练习和操作。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如调查学校学生的身高情况,引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主题。
让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用图表表示出来。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以及图表和统计量的表示方法。
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全过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根据给定的数据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然后用图表表示出来。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数据的收集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1数据的收集本节课我们将研究数据的收集,了解数据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以及数据的表示方式和选择等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环节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在课前调查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生活中人均用水量及各年龄段的节水情况。
要求学生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广泛性、全面性、代表性。
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
第四环节数据的评判与应用学生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读图表获取信息,完成一个简单的调查环节。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收集数据的必要性,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媒体】:多媒体地球面临着粮食、能源、人口等各种危机,但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却是全球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
自2011年以来,江西省的降水量持续偏少,鄱阳湖的水位也在不断下降。
这场旱灾给鄱阳湖带来了严重影响,鱼儿失去了产卵的地方,沉水植物也失去了萌芽机会,冬候鸟的口粮也受到了威胁。
今天的课程将关注节约用水的问题。
各小组将展示他们调查得到的数据,并回顾小学阶段研究过的统计图,让学生体会整理数据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在第三环节,学生将参照调查问卷整理数据并填写做一做中的数据,同时进行全班性的调查,完成自制水资源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分小组就调查数据做出简要的分析。
这将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在第四环节,学生将进行合作研究。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数据的收集》精品课件

4 2
2
0 30岁以下 30-45岁 45岁以上
问题1.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各
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问题2.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
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 问题1:30岁以下:40×15﹪=6(人)
•
30——45岁:40×6﹪=24 (人)
•
45岁: 40×25﹪=10 (人)
二、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调查和试验 三、做决策时要用数据“说话”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新高度的梦想,飞上太
空。 在平安飞行68个小
时27分,绕地球45圈后顺
利返回,如果你想更多
地了解神舟六号飞船的
数据,你该
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
知知识识应应用用
收集下列数据你会采用什么方法? ①学校停车地方自行车的数量; 观察
②我们班学生的视力 测量 ;
③我班同学最喜欢哪一门学科; 调查 ④一定量的水在加热时温度的变化; 实验 ⑤历年来中国参加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
探究二
做一做
• 请你用小明的调查问卷在全班做一个调查,收集问题1和 问题2的调查结果,填入下表:
问题1的调查结果
选项 人数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问题1
问题2的调查结果
选项 人数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问题2
合作交流
议一议
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典典例例分分析析
1、 在本校举行的一次学生体检中,医生对某 一组学生进行脉搏测试次数如下:
(名师整理)最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第6章第1节《数据的收集》精品课件

干旱的鄱阳湖
探究新知
知识模块一 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的意识,制成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
年龄:
岁
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 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一、统计过程:
明确问题和目的 确定调查对象
实施调查 选择调查的方法 收集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做决策
二、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调查和试验 三、做决策时要用数据“说话”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问题1.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各有多少人接受了 调查?
问题2.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 最具有节水意识?
做一做
请你用小明的调查问卷在全班做一个调查, 收集问题1和问题2的调查结果,填入下表:
问题1的调查结果
选项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人数
问题1
问题2的调查结果
被调查者的年龄结构
节水的意识调查结果统计图
45岁以上 25%Fra bibliotek30岁以下 15%
30-45岁 60%
问题1中各年龄段选择“从不这样”的情况
人数 12
10
8
6
4
2
1
0 30岁以下
10 30-45岁
8 45岁以上
问题2中各年龄段选择“经常这样”的情况
人数 12
10
10 9
8
6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1数据的收集1教案带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6.1数据的收集1教案带教学反思6.1数据的收集1.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及方法.2.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4.知道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他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他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面的知识.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下面调查适合用选举方式进行收集数据的是()A.201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你班谁最适合当班长C.某年级全班同学晚上平均睡眠时间D.想了解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情况解析:A选项应采用媒体调查法;B选项应采用民意调查法或选举形式;C选项应采用问卷调查法;D选项应采用上网搜索.故选B.方法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分析,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就以下统计目标,你认为选择何种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1)某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2)我国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3)某种玉米种子的发芽率.解析:(1)要了解此班15岁以上的学生人数需要实地调查;(2)要调查濒临灭绝的植物的数量需要查阅有关资料;(3)该问题需要动手实验.解:(1)实地调查;(2)查阅有关资料书或从互联网上查;(3)实验法.方法总结:①对调查范围比较小且容易调查的应采用实地调查;②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探究点二:调查问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难免有烦躁、焦急不安、恐慌、愤怒、嫉妒等情绪产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比听别人劝说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有哪些呢?男、女同学排除烦恼的方法有没有区别呢?请对此做一番调查.这对你在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很有帮助,也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请回答下列问题:(1)你要调查的是什么问题?(2)你要调查哪些人?(3)你要用什么分式进行调查?(4)你要向你的调查对象提出什么问题?解析:从数学的角度阅读题目,了解问题的条件与要求.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再依次明确调查对象、调查方法.解:(1)心情不好时进行自我心理调控的办法.(2)身边的同学们.(3)询问交谈的方式.(4)如“上次你的测验成绩不理想,怎么没看出你心情不好呢?”等.方法总结:主要步骤:明确调查问题,设计调查选项,确定调查范围,选择调查方式,实施调查,汇总调查数据,表示调查结果.以上各步骤具体进行时要灵活,有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新建成的红星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12个班共500人,学校准备修建一个自行车车棚.请问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车棚?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解决这个问题.解析:决定自行车车棚面积的因素有两个,即自行车的数量与每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因此收集数据的重点应围绕这两个因素进行.解:调查方案如下:(1)对全体新生的到校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你到校的方式是骑自行车吗?A.经常是B.不经常是C.很少是D.从不是(2)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类统计骑自行车的人数;(3)实际测量或估计存放1辆自行车的大约占地面积;(4)根据学校的建设规划、财力等因素确定自行车车棚的面积.方法总结:确定调查方案时必须明确两个问题:(1)需要收集哪些数据?(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这些数据?探究点三: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小冰就公众对在餐厅吸烟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者中,不吸烟者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人数是;(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多少人?(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4)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由统计图所描述的对象内容,可以了解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及被调查的总人数,再求出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解:(1)97.(2)35+28=63(人),即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63人.(3)97+2397+23+35+28+10+7×100%=60%,所以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为60%.(4)答案不唯一,如“其他”的人数最少,只有17人;不吸烟的人数最多,达142人等. 方法总结:解答这类题目,观察图表要细致,对应的图例及其关系不能错位,计算要认真准确.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收集数据?方式:调查问卷、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实地考察、试验、网上搜索等收集数据的步骤(1)明确调查的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3)选择调查方式,设计调查问题;(4)展开调查;(5)收集并整理数据;(6)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经历讨论、辩论、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从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体验教学活动的方法,同时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上6-1 数据的收集
【课标与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统计活动对于人们在生活中作出决策的作用,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为后续学习数据收集的两种方式,数据的表示方式和选择等内容做好铺垫。
2、教材分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收集和处理数据的简单知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前调查任务的布置,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评判与应用的顺序展开教与学。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的: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有关收集
和处理数据的简单知识。
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2、学生想知道的:通过课前调查任务的布置,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在
感悟理解的基础上,以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评判与应用的顺序展开教与学。
3、学生能解决的:体验统计活动对于人们在生活中作出决策的作用,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的日趋多样化,为后续学习数据收集的两种方式,数据的表示方式和选择等内容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1.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过程,经历调查、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获取数据途径的选择,感受收集数据的必要性。
2.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获得数据的常用方式等,体验统计对生活的指导意义。
小组合作
3.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节约用水意识;通过调查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读图表获取信息,完成一个简单的调查环节。
【教学难点】:完成简单的调查环节。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社会调查(提前一周布置)
以四人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地球上淡水资源占总水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我国淡水资源的总量约为多少立方米?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如何节约用水?
(2)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生活中人均用水量及各年龄段的节水情况。
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实际调查收集数据,保证数据来源的准确,收集的数据要注意广泛性、全面性、代表性。
在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学生选择的调查对象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使调查更有实效性。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我们生活的地球可谓危机重重,粮食、能源、人口……每一项都将人类的发展推向困境,而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它所面临的危机无疑成为全球第一大危机。
2011年以来,江西省降水持续偏少。
资料显示:2011年6月1日上午8时,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为10.31米,较前一天下降了0.13米。
截止目前,鄱阳湖正在经历严重的旱情。
春夏之交,本应是碧波荡漾的鄱阳湖却变成了一片草场。
鱼儿失去产卵地,沉水植物失去萌芽机会,冬候鸟的口粮堪忧……鄱阳湖正经历一场旱灾大考。
请大家观看《干旱的鄱阳湖》图片。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节约用水的有关问题。
(引出课题)
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课前所调查得到的数据。
(选3—4个小组代表讲解)通过展示各小组学生收集的资料和调查展示,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统计图,让学生体会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如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
第三环节:数据的整理
活动一:参照调查问卷整理数据并填写做一做中数据:
活动二:进行全班性的调查,完成自制水资源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统计,分小组就调查数据做出简要的分析。
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科学地认识日常生活中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第四环节:合作学习
根据学生收集、整理的数据和调查问卷,提出以下问题:
1.观察课本第二页的三个图表,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2.四人小组谈谈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如何节约用水?并选出代表再全班发言。
3.学生根据小组收集、整理的数据,谈谈获得数据有哪些方法?在获取数据时注意哪些问题?
4.议一议: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
不仅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一些知识,感受水资源的宝贵,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与习惯。
并初步了解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的几个过程。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1.介绍日常生活中用水问题。
2.师生互相交流总结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以及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同学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学生社会调查的经历和读一读总结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及课前的社会调查,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予鼓励)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习题6.1 1——3
【板书设计】:
数据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