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合集下载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指定阅读书目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指定阅读书目

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指定阅读书目一、必读书目1.《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修订版。

2.《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8年修订版。

3.《古典文献及其利用》,杨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余嘉锡说文献学》(含《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余嘉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5.《书目答问补正》,张之洞撰、范希曾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说文解字》,许慎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

7.《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8.《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训诂学》,郭在贻著,中华书局2005年修订版。

10.《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

二、选读书目1.《文献学论著辑要》,张舜徽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校雠广义》(含目录编、版本编、校勘编、典藏编),程千帆、徐有富著,齐鲁书社1998年版。

3.《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孙钦善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中国文献学要籍解题》,洪湛侯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目录学与工具书》,蒋礼鸿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收入《蒋礼鸿集》第四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古籍版本学》,黄永年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增订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标注》,邵懿辰撰、邵章续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著,收入《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朱维铮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其它版本也可以)10.《经史说略——十三经说略、二十五史说略》,刘起釪、王钟翰等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11.《古文字学初阶》,李学勤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

12.《汉语俗字研究》,张涌泉著,岳麓书社1995年版。

13.《汉语语音史》,王力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古典文献学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的收藏、整理、研究和传播,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如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等。

考研复习期间,建议考生重点阅读以下教材和书籍。

一、古典文献学专业核心教材:1.《中国古代文献学》孙荣临著此书是国内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文献的概念、特点、分类和研究方法,对古代文献的体例、篇目、版本、流传、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

这本书对于古典文献学的入门学习和深入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2.《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李宝峰等著此书主要涉及古代文化遗产的类型、分类、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考古学、古文化遗产学、古建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古籍整理学》王顺才著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籍整理的工作内容、方法以及标准和规范,将整理学做了全面的阐释和细致的分析。

在古籍整理方面有志者可以阅读此书,获得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二、古典文献学实践研究的参考书目:1.《《诗经》研读与翻译》陈德希著这是一本针对《诗经》的研究专著。

陈德希老师对《诗经》的每首诗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不仅破解了不少古语的奥秘,还对于《诗经》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作了高度评价。

对于想系统学习《诗经》的同学,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2.《道家难经导读》徐文渊著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道家经典的导读书籍。

全书从《老子》、《庄子》等经典作品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家的思想、历史渊源和哲学体系。

3.《史记指南》杜忠诚著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史记》的指南和参考书。

书中详细纪录了《史记》的编纂背景、体例、版本和流传情况等。

此书不仅对于《史记》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把《史记》作为门径,学习古典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书籍:1.《中国诗歌史》蒋献可著这本书是一部记录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巨著,全书从诗歌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时期划分等入手,全面阐述了中国诗歌的历史形态、作者和作品,是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必读之作。

注释参考书目

注释参考书目

注释参考书目
1.《古文观止》:许多古代文学作品的注释和分析,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必备参考书目。

2. 《汉字源流字典》:对汉字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全面的解释和注释,是学习汉字的重要工具书。

3. 《道德经注解》:对道德经的每一章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

4.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解读,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参考书目。

5. 《古代汉语常用词典》:收录了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词语,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注释,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工具书。

6. 《金瓶梅注释》:对《金瓶梅》这部明清小说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人物。

7. 《红楼梦注释》:对《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8. 《史记注释》:对《史记》这部中国古代史书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

9. 《论语注释》:对《论语》这部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德和哲学思想。

10. 《诗经注释》:对《诗经》这部中国古代诗歌集进行详细的注释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

- 1 -。

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一)36、《琵琶记》,(元)高明著,钱南扬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7、《西厢记》,(元)王实甫著,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8、《牡丹亭》,(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39、《桃花扇》,(清)孔尚任著,王季思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40、《长生殿》,(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41、《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亦可用其他版本,以下诸书同)42、《水浒传》,(明)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3、《西游记》,(明)吴承恩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4、《红楼梦》,(清)曹雪芹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5、《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6、《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7、《老残游记》,(清)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48、《孽海花》,(清)曾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49、《中国文化读本》,董乃斌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

50、中国文学史,在章培恒、袁行霈、郭预衡主编的三种或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中,任选一部通读。

5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或单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5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疏证》,王国维著,马美信疏证,复旦大学出版社。

5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54、闻一多《唐诗杂论》,见《闻一多全集》,开明书店。

亦有其他版本及单行本。

55、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56、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57、《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册),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58、《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撰,人民文学出版社。

(亦可用其他《文心雕龙》全注全译本)59、《诗品集注》,曹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60、《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撰,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推荐书目(二)1、《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代古籍名著推荐15部

中国古代古籍名著推荐15部

中国古代古籍名著推荐15部中国古代古籍名著15部1、“四书”“五经”“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五部儒家经典,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

《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3、《楚辞》“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它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特别是“雅”“颂”中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上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等人。

主要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4、《尚书》《尚书》是中国今存最早的收集史家记事文的集子。

分《虞夏书》《商书》《周书》三部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

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以为现实提供借鉴。

这种天命观念具有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二是重民。

《尚书》的文字佶屈艰深,晦涩难懂,但它标志着史官记事散文的进步。

中国古代文化必读书目清单

中国古代文化必读书目清单

中国古代文化必读书目清单
1.《史记》- 司马迁
- 这是中国古代史书的经典之作,记载了从上古时代到汉朝的历史。

2.《论语》- 孔子及弟子
- 孔子的言行录,探讨了伦理道德、政治和教育等重要主题。

3.《红楼梦》- 曹雪芹
- 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以家族的衰落为背景,描绘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

4.《诗经》- 匿名
- 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记录了早期中国社会的文化、风俗和哲学思想。

5.《孟子》- 孟子
- 孟子的著作,主要涵盖了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

6.《道德经》- 老子
- 老子的代表作品,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包含了关于人生、道德和政治的思考。

7.《周易》- 匿名
- 这部作品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探索,也
是一部预测和卜筮的经典。

8.《资治通鉴》- 司马光
- 这是一部历史著作,概括了中国自上古时代至五代十国的历史,对后世影响深远。

9.《论衡》- 刘向
- 这是一本古代文集,涵盖诸多主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

10.《礼记》- 匿名及孔子弟子
- 记载了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社会俗和道德规范等内容。

请注意,这只是中国古代文化丰富遗产中的一小部分书目,但可以作为入门参考。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一步探索这个领域。

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中国古代文学必读书目清单
先秦时期
1. 《诗经》: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大量反映社会
风貌和道德观念的作品,是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材料。

2. 《楚辞》:楚国文学的代表作,以其情感独特、艺术表现力
强而著称,其中《离骚》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
1. 《史记》: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
和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而闻名。

2. 《论语》:列子的弟子整理的孔子语录,记录了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行,成为中国儒家文化经典之一。

唐宋元明清时期
1. 《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
的巅峰之作,通过对富贵人家的衰落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缺陷。

2. 《水浒传》:元代施耐庵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以梁山泊起
义为背景,塑造了一批英勇善战、正直豪爽的人物形象。

3. 《西游记》:元代吴承恩创作的四大名著之一,以孙悟空为
主角,记录了他与唐僧一行人西天取经的奇幻历险。

4. 《红罗羹》:南宋皇帝赵明诚所著的一部古代妇女教育小说,是中国最早的女性主义著作之一。

近现代文学
1. 《围城》:周作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上海社会的描写,
讽刺了小市民的庸俗心态。

2. 《茶馆》:为老舍的经典剧作,以一个茶馆为背景,展现了
晚清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和命运。

3. 《骆驼祥子》:老舍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一个贫苦人物的
命运描写,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这份书目清单只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冰山一角,希望读者能从
中找到感兴趣的作品,并进一步探索和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一)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中国古代的历史名著与文献

中国古代的历史名著与文献

中国古代的历史名著与文献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许多历史名著与文献流传至今。

这些作品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记录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的一些历史名著与文献进行介绍。

一、《史记》《史记》是中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被誉为“汉代史家之绝艳,无韵之离奇”。

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个部分。

《史记》包含了从上古传说到秦朝的历史内容,记载了丰富的史实和人物事迹,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二、《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是一部整理历代史书的编年体通史。

该书以时间为序,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准确反映了历史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资治通鉴》以恢宏的气势、简练的文字著称,被誉为“史家之绝学”。

三、《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线索,描绘了封建社会的繁华与衰落,描述了人性的善恶与悲欢离合。

《红楼梦》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曲赋,语言优美,情节曲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是清代文学家袁宏道编纂的一部文言文选集,收录了从古代至明代的优秀古文作品。

该书所辑录的文章内容涉及哲学、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智慧。

五、《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典籍,被誉为古代军事学的经典之作。

该书主要介绍了兵法、军事战略和战术等内容,强调了“战胜于无形”的思想。

《孙子兵法》不仅对军事理论有着重要影响,也对管理、策略和智慧思考等方面有一定的启示。

以上仅为部分中国古代的历史名著与文献的介绍。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了古代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通过学习这些名著与文献,我们能够深入探索古代中国的辉煌与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为我们的当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古代文献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古代文献学的重要文献资料

古代文献学的重要文献资料古代文献学是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它通过对历史时期产生的各种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这门学科中,一些特定的文献资料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对于我们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几种古代文献学中的重要文献资料。

一、《尚书》《尚书》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资料,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性文献著作。

它是周朝国家史志的记载,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礼仪、法律等方面。

《尚书》中的资料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官职制度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尚书》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周朝的统治机构、官吏分任和任免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等,这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社会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史记》《史记》是古代文献学中的又一重要文献资料。

它是司马迁创作的一部叙述中国历史的巨著,被称为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中囊括了从上古时期到西汉的历史,是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一座宝库。

《史记》中的资料内容丰富,包括了历史人物的传记、政治制度的演变、文化思想的变迁等,对于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汉书》《汉书》是西汉时期的一部重要文献资料,它是西汉著名学者班固所撰写的一部政治历史著作。

《汉书》主要对西汉的政治制度、社会风貌、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其中,对于刘邦、汉武帝等历史人物的传记记载尤为详细,是我们认识这些古代政治家的重要窗口。

同时,《汉书》还对当时的经济状况、吏治制度、科举制度等进行了广泛的记录,对于研究西汉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四、《史记·列女传》《史记·列女传》是《史记》中的一部分,它是记载古代中国女性的历史文献,对于研究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家庭角色、教育状况等具有重要意义。

《列女传》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女性人物,如女强人武则天、巾帼英雄花木兰等,通过对这些女性的故事和事迹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妇女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和表现,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参考书目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参考书目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参考书目一、中国哲学中国哲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中国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哲学书籍:1.《论语》:这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圣经”。

2.《道德经》:道家经典之一,由老子所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无为而治的理念。

3.《大学》:这是四书之一,是儒家经典之一,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4.《中庸》:同样是四书之一,强调中庸之道,即平衡和谐的处世之道。

5.《墨子》:墨子学派的著作,强调爱与无私。

6.《韩非子》:韩非子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对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文学中国文学积淀丰富,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文学著作:1.《红楼梦》: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2.《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包含了丰富的诗篇,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

3.《水浒传》:元曲小说家施耐庵的作品,以梁山好汉的英勇壮举和正义斗争为主线,展现了民间英雄的形象。

4.《西游记》:明代作家吴承恩的小说,讲述了孙悟空等人取经西天的故事,寓意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经典之一。

5.《论语》:虽然这本书也属于哲学类别,但其中的语言艺术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学的基础。

三、中国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历史著作:1.《史记》:司马迁的巨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将中国历史分为纪传体和编年体。

,2.《资治通鉴》:唐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著作,是一部纵览中国历史的通史。

3.《春秋》:孔子弟子编纂的一部历史书,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

4.《史记·楚辞传》:是《史记》中的一篇章节,记述了楚国文化和楚辞诗歌的发展。

5.《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著作,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

六部古代文论,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必读之书

六部古代文论,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必读之书

六部古代文论,了解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必读之书文论是古人关于文学的看法,包括文学本原论、文体论、文学风格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观、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观等各个方面。

文论分为多种,一种是系统的理论,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一种是夹杂在各种经书、史书、子书当中的文学理论,即某人关于文学的理论;还有诗话、词话之类,比如《沧浪诗话》、《六一诗话》、《随园诗话》。

1、《毛诗序》研究和传播《诗经》的主要有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为今文经学派,立于官学,却先后亡佚。

鲁人毛亨、赵人毛苌传《诗》,为“毛诗”,属古文学派。

《毛诗》在《诗》三百篇均有小序,而首著《关雎》题下的小序后,另有一段较长文字,世称《诗大序》,又称《毛诗序》。

《毛诗序》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诗歌专论,开中国文学批评之先河。

它首先注意到了诗歌创作最本质的情感因素,并且明确地将情与志紧密联系在一起,去论述产生诗歌的动因,提出了抒情言志的新观点。

从中看出,它不仅传承了先秦以来所认识到的“文学是理性的表现”的观点,而且阐明了理性表现要靠情感的萌动,这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对后世诗论影响极大。

2、《典论·论文》《典论》是建安后期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作者曹丕,《论文》是其二十篇中的一篇。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文学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

《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 的文体说。

他在文中提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以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

作品篇幅虽短,却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功用、作家修养和作品风格、不同文体特点及标准、文学批评的态度四个问题,是中国最早以多种文体和多位作家为对象评论文学的文学批评专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目张舜徽著:《中国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齐鲁书社,2005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洪湛侯著:《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孙钦善著:《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徐有富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刘国钧著,郑如斯订补:《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纪昀等著:《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叶德辉著:《书林清话》,岳麓书社1999年版毛春翔著:《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之版本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陈垣著:《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年版张舜徽著:《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之校勘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讹》,中华书局1958年版梁启超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中华书局1955年版邓瑞全、王冠英著:《中国伪书通考》,黄山书社1998年版杨绪敏著:《中国辨伪学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曹书杰著:《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孙启治、陈建华编:《古籍佚书辑本目录附考证》,中华书局1997年版杨树达著:《古书句读释例》,中华书局1954年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新闻出版署:《标点符号用法》,语文出版社1990年版杨伯峻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郭在贻著:《训诂丛稿·训诂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潘树广编著:《古籍索引概论》,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卢正言主编:《中国索引综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焦玉英等编著:《信息检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施蛰存著:《金石丛话》,中华书局1991年版褚良才编著:《敦煌学简明教程》,中华书局2000年版。

古(历史)文献学》全课程推荐参考书与论文

古(历史)文献学》全课程推荐参考书与论文

《古(历史)文献学》全课程推荐参考书与论文
19.罗德运:《我国研究外国文献分类法的三次热潮及其思考》,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2.6. 20.俞君立:《中国文献分类法百年发展研究的力作——〈中国文 献分类法百年发展与展望〉评介 》,《武汉大学学报》2003.5. 21.胡玉冰、孔令升:《近百年来汉文西夏文献整理与研究成果述 评》,《宁夏社会科学》2005.3. 22.黄和平、唐开:《文献信息组织工作研究的一部上乘之作—— 试评〈信息组织的分类法与主题法〉》,《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2.2. 23.俞欣:《近五年我国书店图书分类研究进展》,《图书馆论 坛》2006.2. 24.柳申林:《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师大学 报》2001.2. 25.刘新妍:《近五年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综述》,《图 书馆论坛》2002.6.
《古(历史)文献学》全课程推荐参考书与论文
14.熊笃、许廷桂:《中国古典文献学》,重庆出版社2000年 版。 15.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 16.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 17.赵国璋、潘树广:《文献学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版。 18.刘国钧:《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 19.徐有富:《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版。 20.潘树广:《中国文学史料学》,黄山书社1992年版。 21.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基础》,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8年版。
《古(历史)文献学》全课程推荐参考书与论文 22.詹德优:《中文工具书使用法》,商务印 书馆1996年增订版。 23.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巴蜀书社1991 年版。 24.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5. 魏 隐 儒 、 王 金 雨 : 《 古 籍 版 本 鉴 定 丛 谈》,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一)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秦两汉书目十三经注疏阮元中华书局1982 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四书章句集注四部备要本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年修订重印论语新解钱穆孟子正义焦循墨子闲诂孙诒让中华书局1954 年重印老子校诂马叙伦中华书局1974 年版重订老子正诂高亨中华书局1959 年版老子新译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庄子解王夫之中华书局1981 年重印庄子集释郭庆藩中华书局1978 年重印列子集释杨伯峻龙门联合书局1958 年版中华书局1979 年版管子集校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科学出版社1956 年版荀子集解王先谦韩非子集释陈奇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年版韩非子集释补陈奇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 年版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古籍刊行社春秋左传集解杜预注孔颖达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年版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 年版左传译文沈玉成中华书局1981 年版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58 年版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顾广圻四部丛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新校点本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士礼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刻本顾广圻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新校点本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毛诗正义孔颖达见十三经注疏诗集传朱熹上海古籍1980 年版诗经通论姚际恒中华书局1958 年版诗义会通吴闿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年版诗选与校笺闻一多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诗经选译(增补本)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年版诗经今注高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版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孙作云中华书局1979 年重印诗三百篇探故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诗经韵读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诗经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楚辞章句楚辞补注王逸注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1957 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楚辞集注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楚辞通释王夫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年重印山带阁注楚辞蒋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年版屈原赋注十卷通释两卷戴震万有文库第一集楚辞书目五种姜亮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 年版屈原赋校注姜亮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屈赋通笺刘永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年版屈赋新编谭介甫中华书局1978 年版离骚纂义游国恩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中华书局1981 年版离骚语义疏解王泗原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 年版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上海古籍1981 年重印楚辞论文集游国恩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楚辞韵读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楚辞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1980年重印中国古代神话袁珂山海经笺疏郝懿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影印先秦散文选注罗根泽汉魏六朝散文选陈钟凡盐铁论校注王利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论衡集解刘盼遂中华书局1959 年版潜夫论笺汪继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中华书局1979 年版贾谊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年版晁错集注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年版枚叔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司马长卿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扬子云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张河间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蔡中郎集四部备要本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裴骃史记索引司马贞史记正义张守节汉书补注王先谦商务印书馆1959 年重印汉书管窥杨树达科学出版社1955 年版后汉书补注惠栋后汉书集解王先谦商务印书馆1959 年版淮南子高诱注《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世界书局本第七册说苑刘向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新序刘向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 年缩印本文选六臣注四部丛刊影宋本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中华书局1955 年版乐府诗集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 年点校本古诗源沈德潜中华书局1977 年重印本古诗纪冯惟讷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中华书局1959 年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 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中华书局1965 年重印先秦文学史参考数据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两汉文学史参考数据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孔北海集评注孙至诚商务印书馆1935 年版孔少府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 年版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曹子建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曹集铨评丁晏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 年版建安七子集校注吴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年版三曹研究资料汇编河北师院中文系中华书局1981 年版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 年版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版陆士衡诗注郝立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 年版靖节先生集陶澍集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 年排印本陶渊明集王瑶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陶渊明集校注逯钦立中华书局1979 年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 年陶渊明诗文汇评中华书局1961 年陶渊明中华书局1965 年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增补、集说、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增订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版谢宣城诗注郝立权庾子山集注倪璠中华书局1981 年版庾信诗赋选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年汉魏六朝赋选瞿蜕园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 版汉魏六朝小说选徐震堮汉魏六朝文絜笺注许櫣评选黎经诰笺注汉魏六朝散文选陈钟凡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数据 北大中文系 中华书局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 北大中文系 北大出版社 水经注疏 杨守敬 熊会贞 科学出版社 1957 年影印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修订重版 洛阳伽蓝记校释 周祖谟 科学出版社 1958 年版旧小说(甲集) 吴曾祺 辑 商务印书馆 1914 初版 1957 年重印 古小说钩沉 鲁迅 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3年、 1973年版 太平广记 李昉 中华书局 1961、 1982 年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 乐府诗集 郭茂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 古诗源沈德潜 古诗纪冯惟讷古谣谚杜文澜 玉台新咏 徐陵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萧涤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中古文学史论 王瑶 北大出版社 1986 年版 汉魏六朝诗论丛 余冠英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乐府诗论丛 王运熙曹道衡陜西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钱志熙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 1985 年版汤用彤 北大出版社 1990 年版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搜神记 干宝搜神后记 陶潜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张溥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唐长孺 三联书店1978 年重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唐长孺 三联书店 1978 年重印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 唐长孺 中华书局 1983 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 田余庆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杨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版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诗品注 陈延杰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年版王子安集注 蒋清翊 光绪间刻本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年版 杨烱集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卢照邻集 中华书局 1981 年版骆临海集笺注 陈熙晋笺注 中华书局 1961 年版 陈子昂集 中华书局 1960 年版 陈子昂研究韩理洲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 曲江集 张九龄 四部备要本 孟浩然集 四部备要本孟浩然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 王右丞集笺注 赵殿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重印 王维诗选 陈贻焮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重印 李太白全集 王琦 中华书局1981 年修订版 李白集校注 瞿蜕园 朱金城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年版 杜诗详注 仇兆鳌 中华书局 1979 年版 钱注杜诗 钱谦益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再版 杜臆 王嗣奭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2 年影印 读杜心解 浦起龙 中华书局 1978 年重印 杜诗镜铨 杨伦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2 年排印本 读杜诗说 施鸿保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2、 1964 年印 杜甫研究 萧涤非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 1961 年印 杜甫评传 陈贻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988 年版 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 中华书局 1964 年版 1982 重印 王昌乐府文学史 罗根泽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八代诗史 葛晓音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魏晋玄学 汤用彤 理学、佛学、玄学龄诗注李云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年版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中华书局1982 年版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版元次山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 年版钱考功集四部丛刊本韦苏州集四部丛刊本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李君虞集席氏本卢纶诗集校注刘初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版华阳集席氏本孟东野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 年版孟东野诗集华忱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张籍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年版张籍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 年版长江集四部丛刊影印本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59 年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 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柳宗元中华书局1964 年版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 年版白香山诗集汪立名编注四部备要本白居易诗评述汇编陈友琴科学出版社1958 年版元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 年影印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华书局1959 年版李贺诗集叶葱奇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1980 年重印樊川诗集注冯集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重印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校点本玉溪生诗笺注冯浩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标点本樊南文集详注冯浩四部备要本樊南文集补编钱振伦钱振常注四部备要本温飞卿诗集笺注曾益顾予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校点本孙可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影印宋蜀刻本罗昭谏集四库全书著录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校点新本唐甫里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影印本聂夷中诗杜荀鹤诗中华书局1959 年断句排印本韦庄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版韦庄词校注夏承焘刘金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南唐二主词校订王仲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花间集评注李冰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年版全唐诗全唐文说郛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重印唐宋传奇集鲁迅校录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本事诗孟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年版唐语林王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云溪友议范摅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唐摭言王定保古典文学出版社唐国史补李肇古典文学出版社唐诗纪事计有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文献通考历代诗话何文焕中华书局1981 年版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中华书局1981 年版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新一版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诗话总龟阮阅四部丛刊影印本苕溪渔隐丛话胡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标点本诗人玉屑魏庆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重印诗薮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新版历代诗话吴景旭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年版随园诗话袁枚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年点校本瓯北诗话赵翼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点校本昭昧詹言方东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年校点本带经堂诗话王士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版宋诗话辑佚郭绍虞中华书局1980 年版原诗叶燮饮冰室诗话梁启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宋诗话考郭绍虞中华书局1979 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唐诗杂论闻一多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盘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唐诗综论林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年版唐诗论丛陈贻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唐代诗人丛考傅璇琮中华书局1980 年版唐诗人行年考谭优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唐人行第录岑仲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年版程千帆诗论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全唐文纪事中华书局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唐人说荟唐音癸签胡震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排印本旧唐书新唐书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北大出版社1987 年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0 年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8 年版唐诗小集(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小畜集四部丛刊本小畜外集四部丛刊本河东先生集四部丛刊本珠玉词晏殊宋六十名家词本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乐章集宋六十名家词本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苏学士文集四部备要本苏舜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新一版欧阳文忠全集四部备要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商务印书馆1958 年重印六一词欧阳修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版嘉佑集苏洵四部备要本司马文正集司马光四部备要本元丰类稿曾巩四部备要本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中华书局1959 年版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年校点本王荆公诗文沈氏注沈钦韩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 年排印本王荆公诗笺注李璧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年王安石邓广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版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查慎行乾隆间刻本苏诗合注冯应榴光绪九年刻本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王文诰嘉庆间刻本、光绪间刻本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 年标点本苏轼乐府笺龙榆生商务印书馆1958 年苏轼评传曾枣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栾城集苏辙四部丛刊本豫章黄先生文集黄庭坚四部丛刊本山谷诗集注四部备要本豫章黄先生词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 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中华书局1978 年版淮海居士长短句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 年版淮海词笺注杨世明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王光年增注中国书店1985 年版晁氏琴趣外编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 年版济北晁生鸡肋集四部丛刊本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影印本后山诗注任渊四部丛刊本后山诗注补笺冒广生商务印书馆1936 年张右史文集张耒四部丛刊本柯山词龙榆生校中华书局1957 年片玉集陈元龙集注强村丛书本清真集中华书局1981 年版东山词钟振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版李清照集校注王学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版李清照研究资料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 年增广笺注简斋诗集胡穉四部丛刊本樵歌朱敦儒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 年版芦川归来集张元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版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 年版剑南诗稿校注钱仲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陆游卷中华书局1976 年陆游年谱于北山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 年版陆游传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新版范石湖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 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杨万里范成大卷中华书局1964 年诚斋集四部丛刊本于湖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校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四部丛刊本朱子语类八十年代有影印本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稼轩词疏证梁启超梁启勋北京中国书店辛稼轩诗文钞存邓广铭辑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辛稼轩年谱邓广铭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龙川词校笺夏承焘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 年陈亮龙川词笺注姜书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 年龙洲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年校点本白石道人诗集四部丛刊本姜白石词编年笺注夏承焘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 年版,多次再版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后村词笺注钱仲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梦窗甲稿、乙稿、丙稿、丁稿四明丛书第一集1932 年刊吴梦窗词笺释杨铁夫1936 年铅印文山先生全集四部丛刊本文文山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 年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年梅溪词雷履平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霁山集中华书局1960 年唐五代词林大椿全宋词唐圭璋中华书局1965 年全宋词补辑孔凡礼中华书局1981 年宋六十名家词毛晋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一集影印本强村丛书朱孝臧1922 年归安朱氏刊本历代诗余沈辰垣1928 年上海蝉隐庐影印内府刻本滹南遗老集四部丛刊本元遗山诗集笺注施国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遗山先生文集四部丛刊静修先生文集刘因四部丛刊道园学古录虞集四部丛刊竹斋诗集王冕四部丛刊铁崖古乐府注楼卜瀍四部备要本雁门集萨龙光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上海三联书店1988 年版宋诗钞补管庭芬蒋光煦上海三联书店1988 年版宋元诗会陈焯全金诗郭元釪扬州诗局本金元总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1959 年元诗选顾嗣立康熙顾氏家刊本元诗选癸集席世臣补刻宋文鉴吕祖谦四部丛刊本南宋文苑庄仲方光绪十四年江苏书局本全辽文陈述中华书局1982 年版金文最 张金吾 粤雅堂刊本 江苏书局刊本元文类 苏天爵 商务印书馆 1958 年唐圭璋 1934 年排印 中华书局 唐圭璋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 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词律 万树 宋诗纪事 厉鹗 乾隆刊本 万有文库第二集本 宋诗纪事补遗 陆心源 光绪间刊本辽诗纪事 陈衍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金诗纪事 陈衍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元诗纪事 陈衍 商务印书馆 1936 年 文学津梁(收文评十二种)周钟游辑 1916 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唐宋文举要 高步瀛宋词选 胡云翼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圭璋 宋诗选注 钱钟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1959 年版 唐宋词选释俞平伯全元散曲 隋树森 中华书局 1981 年重印 元散曲选注 王季思 北京出版社 1981 年 元人散曲选 羊春秋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散曲丛刊 任二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31 年 元曲选臧懋循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年 元曲选外编 隋树森 中华书局 1959 年 元杂剧选注 王季思北京出版社 1980 年 中国戏曲选 王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 中原音韵 周德清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年 录鬼簿 钟嗣成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 录鬼簿续编 贾仲明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 太和正音谱 朱权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年元剧斟疑 严敦易 中华书局 1960 年 元杂剧论集 李修生等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5 年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钟 徐沁君 中华书局 1981 年 元明杂剧 佚名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重印 孤本元明杂剧 涵芬楼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 盛明杂剧 沈泰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 杂剧三集 邹式金 中国戏剧出版社影印 六十种曲 毛晋 中华书局 1958 年 墨憨斋定本传奇 冯梦龙中国戏剧出版社 1960 年 缀白裘 玩花主人(钱德仓) 中华书局 1957 年印本 清人杂剧 郑振铎 1931 、1934 年影印 古本戏曲丛刊 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 水浒戏曲集(一)(二)傅惜华等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 红楼梦戏曲集 阿英 中华书局 1978 年元人杂剧选 顾肇仓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重印 明人杂剧选 周贻白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 明清传奇选 赵景深、胡忌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7 年 关汉卿戏曲集 吴晓玲等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 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 吴晓玲等注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年 关汉卿全集 吴国钦校注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 年 关汉卿戏曲选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 关汉卿研究论文集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年 关汉卿研究资料 李汉秋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关汉卿研究资料汇考 王纲 辑考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年 董解元西厢记 凌景埏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年重印 西厢记 王季思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 琵琶记 钱绍箕校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0 年 汤显祖集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2 年 牡丹亭 徐朔方校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年 南柯梦记 钱南扬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 徐扶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 毛孝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汤显祖研究论文集 江西文研所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 汤显祖年谱徐朔方 中华书局 1958 四声猿 周中明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浣纱记 梁辰鱼 中华书局 1959鸣凤记 王世贞 中华书局 1959东郭记 孙仁孺 中华书局 1959词话丛编 词话丛编 词苑丛谈 词林纪事蕙风词话宋词纪事收六十种) 收八十五种)唐圭璋 徐釚撰 张宗橚 况周颐 唐圭璋焚香记王玉峰中华书局1988清忠谱李玉中华书局1959 一捧雪李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笠翁十种曲李渔上海大成书局影印闲情偶记李渔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李笠翁曲话注释徐寿凯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长生殿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稗畦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洪升年谱章培恒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桃花扇王季思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孔尚任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 孔尚任年谱袁世硕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 吟风阁杂剧胡士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雷峰塔阿英编中华书局1960 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年重印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宋元戏曲史王国维中国近世戏曲史青木正儿着词曲史王易元明散曲小史梁乙真说书史话陈汝衡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吴梅戏曲论文集古剧说汇冯沅君宋元明讲唱文学叶德钧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下)北大中文系北大出版社京本通俗小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 年清平山堂话本洪楩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年影印宋元话本集傅惜华上海四联出版社1955 话本选吴晓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胡士莹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 年五代史平话古典文学出版社全相平话五种古典文学出版社宣和遗事古典文学出版社古今小说许政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警世通言严敦易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醒世恒言顾学颉1989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初刻拍案惊奇王古鲁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二刻拍案惊奇王古鲁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年今古奇观顾学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重印三国演义会评本陈曦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 水浒传会评本陈曦钟等北大出版社1987 水浒数据汇编马蹄疾中华书局1977 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西游记资料汇编朱一玄中州书画社1983 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金瓶梅资料汇录方铭黄山书社1986 平妖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三遂平妖传北大出版社1983 东周列国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封神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明清文言小说选薛洪绩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王先沥等花城出版社1988 醒世因缘传黄肃秋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聊斋志异三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聊斋志异资料汇编朱一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蒲松龄年谱路大荒齐鲁书社1980 水浒后传宝文堂书店1983。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一) 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秦两汉书目十三经注疏阮元中华书局1982年用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全二册四书章句集注四部备要本论语译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重印论语新解钱穆孟子正义焦循墨子闲诂孙诒让中华书局1954年重印老子校诂马叙伦中华书局1974年版重订老子正诂高亨中华书局1959年版老子新译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庄子解王夫之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庄子集释郭庆藩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列子集释杨伯峻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中华书局1979年版管子集校郭沫若、闻一多、许维遹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荀子集解王先谦韩非子集释陈奇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韩非子集释补陈奇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吕氏春秋集释许维遹古籍刊行社春秋左传集解杜预注孔颖达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春秋左传注杨伯峻中华书局1981年版左传译文沈玉成中华书局1981年版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国语韦昭注二十一卷顾广圻四部丛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战国策高诱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续注士礼居仿宋刻本武昌局翻刻本顾广圻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点本诗三家义集疏王先谦毛诗正义孔颖达见十三经注疏诗集传朱熹上海古籍1980年版诗经通论姚际恒中华书局1958年版诗义会通吴闿生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诗选与校笺闻一多收入《闻一多全集》选刊之四诗经选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诗经选译(增补本)余冠英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诗经今注高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孙作云中华书局1979年重印诗三百篇探故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诗经韵读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诗经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楚辞章句楚辞补注王逸注洪兴祖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用四部备要本重印楚辞集注朱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楚辞通释王夫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山带阁注楚辞蒋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屈原赋注十卷通释两卷戴震万有文库第一集楚辞书目五种姜亮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屈原赋校注姜亮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屈赋通笺刘永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屈赋新编谭介甫中华书局1978年版离骚纂义游国恩楚辞注疏长编第一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离骚语义疏解王泗原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林庚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楚辞论文集游国恩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楚辞韵读王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楚辞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中国古代神话袁珂山海经笺疏郝懿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先秦散文选注罗根泽汉魏六朝散文选陈钟凡盐铁论校注王利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论衡集解刘盼遂中华书局1959年版潜夫论笺汪继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中华书局1979年版贾谊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晁错集注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枚叔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司马长卿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扬子云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张河间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蔡中郎集四部备要本史记司马迁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裴骃史记索引司马贞史记正义张守节汉书补注王先谦商务印书馆1959年重印汉书管窥杨树达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后汉书补注惠栋后汉书集解王先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淮南子高诱注《诸子集成》中华书局本世界书局本第七册说苑刘向四部丛刊影印明钞宋本新序刘向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文选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缩印本文选六臣注四部丛刊影宋本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中华书局1955年版乐府诗集郭茂倩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古诗源沈德潜中华书局1977年重印本古诗纪冯惟讷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中华书局1959年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中华书局1983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中华书局1965年重印先秦文学史参考数据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两汉文学史参考数据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二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书目孔北海集评注孙至诚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孔少府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曹子建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曹集铨评丁晏文学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建安七子集校注吴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三曹研究资料汇编河北师院中文系中华书局1981年版王粲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陆士衡诗注郝立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陆机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靖节先生集陶澍集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陶渊明集王瑶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陶渊明集校注逯钦立中华书局1979年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陶渊明诗文汇评中华书局1961年陶渊明中华书局1965年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增补、集说、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订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谢宣城诗注郝立权庾子山集注倪璠中华书局1981年版庾信诗赋选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汉魏六朝赋选瞿蜕园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汉魏六朝小说选徐震堮汉魏六朝文絜笺注许櫣评选黎经诰笺注汉魏六朝散文选陈钟凡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数据北大中文系中华书局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北大中文系北大出版社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科学出版社1957年影印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订重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旧小说(甲集)吴曾祺辑商务印书馆1914初版1957年重印古小说钩沉鲁迅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太平广记李昉中华书局1961、1982年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乐府诗集郭茂倩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古诗源沈德潜古诗纪冯惟讷古谣谚杜文澜玉台新咏徐陵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汉魏六朝诗论丛余冠英汉魏乐府风笺黄节乐府诗论丛王运熙乐府文学史罗根泽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八代诗史葛晓音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北京大学出版社魏晋玄学汤用彤中华书局1985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中华书局1983年版搜神记干宝搜神后记陶潜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张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78年重印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文心雕龙注范文澜诗品注陈延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王子安集注蒋清翊光绪间刻本王元功文集五卷本会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杨烱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卢照邻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骆临海集笺注陈熙晋笺注中华书局1961年版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陈子昂研究韩理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曲江集张九龄四部备要本孟浩然集四部备要本孟浩然诗选陈贻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王右丞集笺注赵殿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王维诗选陈贻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重印李太白全集王琦中华书局1981年修订版李白集校注瞿蜕园朱金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杜诗详注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年版钱注杜诗钱谦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杜臆王嗣奭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影印读杜心解浦起龙中华书局1978年重印杜诗镜铨杨伦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读杜诗说施鸿保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964年印杜甫研究萧涤非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杜甫评传陈贻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8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杜甫卷中华书局1964年版1982重印王昌龄诗注李云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中华书局1982年版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元次山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钱考功集四部丛刊本韦苏州集四部丛刊本刘随州集四部丛刊本李君虞集席氏本卢纶诗集校注刘初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华阳集席氏本孟东野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孟东野诗集华忱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张籍诗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张籍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长江集四部丛刊影印本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韩昌黎文集校注马其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韩昌黎诗系年集释钱仲联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柳宗元中华书局1964年版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白香山诗集汪立名编注四部备要本白居易诗评述汇编陈友琴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元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中华书局1959年版李贺诗集叶葱奇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樊川诗集注冯集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玉溪生诗笺注冯浩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本樊南文集详注冯浩四部备要本樊南文集补编钱振伦钱振常注四部备要本温飞卿诗集笺注曾益顾予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本孙可之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罗昭谏集四库全书著录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点新本唐甫里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影印本聂夷中诗杜荀鹤诗中华书局1959年断句排印本韦庄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韦庄词校注夏承焘刘金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南唐二主词校订王仲闻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花间集评注李冰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全唐诗全唐文说郛唐人小说汪辟疆校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唐宋传奇集鲁迅校录文学古籍刊行社印本本事诗孟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唐语林王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云溪友议范摅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唐摭言王定保古典文学出版社唐国史补李肇古典文学出版社唐诗纪事计有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文献通考历代诗话何文焕中华书局1981年版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中华书局1981年版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诗话总龟阮阅四部丛刊影印本苕溪渔隐丛话胡仔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标点本诗人玉屑魏庆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诗薮胡应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历代诗话吴景旭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随园诗话袁枚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点校本瓯北诗话赵翼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点校本昭昧詹言方东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校点本带经堂诗话王士祯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宋诗话辑佚郭绍虞中华书局1980年版原诗叶燮饮冰室诗话梁启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宋诗话考郭绍虞中华书局1979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唐诗杂论闻一多中国小说史略鲁迅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盘中国通史简编范文澜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唐诗综论林庚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唐诗论丛陈贻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唐代诗人丛考傅璇琮中华书局1980年版唐诗人行年考谭优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唐人行第录岑仲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程千帆诗论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程千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全唐文纪事中华书局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唐人说荟唐音癸签胡震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0年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唐诗小集(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小畜集四部丛刊本小畜外集四部丛刊本河东先生集四部丛刊本珠玉词晏殊宋六十名家词本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本乐章集宋六十名家词本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苏学士文集四部备要本苏舜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欧阳文忠全集四部备要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重印六一词欧阳修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嘉佑集苏洵四部备要本司马文正集司马光四部备要本元丰类稿曾巩四部备要本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中华书局1959年版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校点本王荆公诗文沈氏注沈钦韩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排印本王荆公诗笺注李璧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王安石邓广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补注东坡先生编年诗查慎行乾隆间刻本苏诗合注冯应榴光绪九年刻本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王文诰嘉庆间刻本、光绪间刻本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标点本苏轼乐府笺龙榆生商务印书馆1958年苏轼评传曾枣庄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栾城集苏辙四部丛刊本豫章黄先生文集黄庭坚四部丛刊本山谷诗集注四部备要本豫章黄先生词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中华书局1978年版淮海居士长短句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淮海词笺注杨世明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王光年增注中国书店1985年版晁氏琴趣外编龙榆生校点中华书局1957年版济北晁生鸡肋集四部丛刊本后山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后山诗注任渊四部丛刊本后山诗注补笺冒广生商务印书馆1936年张右史文集张耒四部丛刊本柯山词龙榆生校中华书局1957年片玉集陈元龙集注强村丛书本清真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东山词钟振振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李清照集校注王学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李清照研究资料陈与义集中华书局1982年增广笺注简斋诗集胡穉四部丛刊本樵歌朱敦儒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版芦川归来集张元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陆游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剑南诗稿校注钱仲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陆游卷中华书局1976年陆游年谱于北山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陆游传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范石湖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杨万里范成大卷中华书局1964年诚\斋集四部丛刊本于湖居士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点晦庵先生朱文公集四部丛刊本朱子语类八十年代有影印本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本稼轩词疏证梁启超梁启勋北京中国书店辛稼轩诗文钞存邓广铭辑校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辛稼轩年谱邓广铭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龙川词校笺夏承焘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陈亮龙川词笺注姜书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龙洲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点本白石道人诗集四部丛刊本姜白石词编年笺注夏承焘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多次再版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后村词笺注钱仲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梦窗甲稿、乙稿、丙稿、丁稿四明丛书第一集 1932年刊吴梦窗词笺释杨铁夫 1936年铅印文山先生全集四部丛刊本文文山诗注陈延杰商务印书馆1939年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梅溪词雷履平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霁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唐五代词林大椿全宋词唐圭璋中华书局1965年全宋词补辑孔凡礼中华书局1981年宋六十名家词毛晋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一集影印本强村丛书朱孝臧 1922年归安朱氏刊本历代诗余沈辰垣 1928年上海蝉隐庐影印内府刻本滹南遗老集四部丛刊本元遗山诗集笺注施国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遗山先生文集四部丛刊静修先生文集刘因四部丛刊道园学古录虞集四部丛刊竹斋诗集王冕四部丛刊铁崖古乐府注楼卜瀍四部备要本雁门集萨龙光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宋诗钞吴之振吕留良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宋诗钞补管庭芬蒋光煦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宋元诗会陈焯全金诗郭元釪扬州诗局本金元总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1959年元诗选顾嗣立康熙顾氏家刊本元诗选癸集席世臣补刻宋文鉴吕祖谦四部丛刊本南宋文苑庄仲方光绪十四年江苏书局本全辽文陈述中华书局1982年版金文最张金吾粤雅堂刊本江苏书局刊本元文类苏天爵商务印书馆1958年词话丛编(收六十种)唐圭璋 1934年排印词话丛编(收八十五种)唐圭璋中华书局词苑丛谈徐釚撰唐圭璋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词林纪事张宗橚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蕙风词话况周颐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宋词纪事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词律万树宋诗纪事厉鹗乾隆刊本万有文库第二集本宋诗纪事补遗陆心源光绪间刊本辽诗纪事陈衍商务印书馆1936年金诗纪事陈衍商务印书馆1936年元诗纪事陈衍商务印书馆1936年文学津梁(收文评十二种)周钟游辑 1916年上海有正书局石印本唐宋诗举要高步瀛唐宋文举要高步瀛宋词选胡云翼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宋诗选注钱钟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959年版唐宋词选释俞平伯全元散曲隋树森中华书局1981年重印元散曲选注王季思北京出版社1981年元人散曲选羊春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散曲丛刊任二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31年元曲选臧懋循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元曲选外编隋树森中华书局1959年元杂剧选注王季思北京出版社1980年中国戏曲选王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中原音韵周德清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录鬼簿钟嗣成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录鬼簿续编贾仲明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太和正音谱朱权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元剧斟疑严敦易中华书局1960年元杂剧论集李修生等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新校元刊杂剧三十钟徐沁君中华书局1981年元明杂剧佚名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重印孤本元明杂剧涵芬楼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盛明杂剧沈泰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杂剧三集邹式金中国戏剧出版社影印六十种曲毛晋中华书局1958年墨憨斋定本传奇冯梦龙中国戏剧出版社1960年缀白裘玩花主人(钱德仓)中华书局1957年印本清人杂剧郑振铎 1931、1934年影印古本戏曲丛刊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水浒戏曲集(一)(二)傅惜华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红楼梦戏曲集阿英中华书局1978年元人杂剧选顾肇仓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明人杂剧选周贻白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明清传奇选赵景深、胡忌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关汉卿戏曲集吴晓玲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吴晓玲等注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关汉卿全集吴国钦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关汉卿戏曲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关汉卿研究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关汉卿研究资料李汉秋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关汉卿研究资料汇考王纲辑考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董解元西厢记凌景埏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重印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琵琶记钱绍箕校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汤显祖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牡丹亭徐朔方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南柯梦记钱南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徐扶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毛孝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汤显祖研究论文集江西文研所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汤显祖年谱徐朔方中华书局1958四声猿周中明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浣纱记梁辰鱼中华书局1959鸣凤记王世贞中华书局1959东郭记孙仁孺中华书局1959焚香记王玉峰中华书局1988清忠谱李玉中华书局1959一捧雪李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笠翁十种曲李渔上海大成书局影印闲情偶记李渔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李笠翁曲话注释徐寿凯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长生殿徐朔方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稗畦集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洪升年谱章培恒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桃花扇王季思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孔尚任诗文集中华书局1962孔尚任年谱袁世硕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吟风阁杂剧胡士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雷峰塔阿英编中华书局1960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重印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宋元戏曲史王国维中国近世戏曲史青木正儿着词曲史王易元明散曲小史梁乙真说书史话陈汝衡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吴梅戏曲论文集古剧说汇冯沅君宋元明讲唱文学叶德钧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下)北大中文系北大出版社1989 京本通俗小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清平山堂话本洪楩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宋元话本集傅惜华上海四联出版社 1955话本选吴晓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胡士莹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五代史平话古典文学出版社全相平话五种古典文学出版社宣和遗事古典文学出版社古今小说许政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警世通言严敦易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醒世恒言顾学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初刻拍案惊奇王古鲁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二刻拍案惊奇王古鲁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今古奇观顾学颉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重印三国演义会评本陈曦钟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水浒传会评本陈曦钟等北大出版社1987水浒数据汇编马蹄疾中华书局1977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西游记资料汇编朱一玄中州书画社1983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金瓶梅资料汇录方铭黄山书社1986平妖传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三遂平妖传北大出版社1983东周列国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封神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明清文言小说选薛洪绩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王先沥等花城出版社1988醒世因缘传黄肃秋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聊斋志异三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聊斋志异资料汇编朱一玄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蒲松龄年谱路大荒齐鲁书社1980水浒后传宝文堂书店1983。

中国历史学文献参考书籍

中国历史学文献参考书籍

中国历史学文献参考【先秦篇参考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秦汉篇参考书】《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

书单推荐:10部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2、《道德经》《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3、《庄子》《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现存《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做过管漆园的小吏。

他追求精神自由,视名利地位如粪土腐鼠。

齐王慕名曾派使臣携重金聘他为相,庄周回答,宁愿在脏水沟里自由嬉戏,不愿受当权者的羁绊,拒绝了聘请。

4、《孟子》孟子,名轲,字号在汉代以前的古书没有记载,但曹魏、晋代之后却传出子车、子居、子舆等三个不同的字号,字号可能是后人的附会而未必可信。

山东邹城人。

在十五、六岁时到达鲁国后有一种说法是拜入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下。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5、《墨子》墨子,名翟(dí),华夏族,滕国人。

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墨子的先祖是宋人。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

古典文献学治学阶梯书目

古典文献学治学阶梯书目

古典文献学治学阶梯书目初级阶段:1上海古籍:王欣夫说文献学(王欣夫)2。

中州古籍:中国文献学(张舜徽)3。

杭州大学: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4。

齐鲁书社: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5。

中华书局:文献学概要(杜泽逊)以上各书,皆目录版本校勘均有所涉及,内容大同小异中级阶段:1。

高教出版社: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2。

上海古籍:中国文献学概要(郑氏兄弟)3。

齐鲁书社:校雠广义(程千帆徐有富)4。

商务: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5。

上海古籍:余嘉锡说文献学(余嘉锡)6。

岳麓等出版社:书林清话(叶德辉)7。

武大出版社: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8。

上海书店: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9。

上海书店:校勘学释例(陈垣)10。

汉志与隋志论述部分11。

四库总目各部大小序高级阶段:(一)基础通论类(1)*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2)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目录·版本·典籍)。

(4)*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凡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

(6)*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张传玺,《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2001。

『蓬莱阁丛书』系列。

(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1998。

『蓬莱阁丛书』系列(1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民国学术经典文库』系列。

(11)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2000。

『蓬莱阁丛书』系列。

(12)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3)曹伯韩,《国学常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读书目: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著商务印书
〈〈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中国图书版本学〉〉姚伯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佛藏与道藏〉〉罗伟国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7月版
〈〈中国古文献学〉〉吴枫齐鲁书社1982年10月版
〈〈校信准广义〉〉(版本篇、目录篇、校勘篇、点藏篇)4册齐鲁书社1999年12月版〈〈汉语诗律学〉〉王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
〈〈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版
〈〈校勘学释例〉〉陈垣中华书局1959年
〈〈古典目录学浅说〉〉来新夏中华书局1981年
论文:
古籍版本的识别和底本的选择李致忠
关于目录学与古籍整理倪其心
古文献和古文献学孙钦善
古籍的标点与校勘程毅中
古籍的注释与今译管贻芬
略谈古籍编辑的基本素养熊国祯
(以上文章选自〈〈古籍整理出版十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岳麓书社2002年版)
读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王利器
宋诗臆札吴小如
论沈约〈〈宋书〉〉八志苏晋仁
唐诗与唐代小说程毅中
(以上选自〈〈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