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精细化操作(机械调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控精细化操作(机械调配)
一、船舶作业
(一)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机械量的配置
一般船舶作业包括卸船和装船两方面,所需机械通常主要是RTG和堆高机(这里不讨论集卡)。

所以在船舶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中,在确定开工BAY的前提下,可以先查看开工BAY 卸船箱子的定位组,在前台系统的堆场计划中找到相应的定位组和收箱场地,以此确定开工一小时内所需机械数量及分配场地。

例如,某条船开工三路作业,总需要机械数是2台RTG和3台堆高机。

但是通过进一步的查看开工BAY的箱子信息,了解到在开工后至少半小时内RTG场地只用到一个BAY收箱,因此在开工前的机械安排上RTG只需要1台。

随着作业进度的推进,另一台RTG在适当时候安排进来。

2.各类机械安排时间控制
通常情况下,在作业开工前,RTG需要提前30分钟安排,堆高机需要提前20分钟至30分钟安排,集卡一般需要提前15分钟安排。

在实际安排机械的时候,应结合这些需要时间以及前一点的配置量作出合理的安排。

如作业计划有变,应及时作出调配。

(二)作业中的机械调配
从机械角度讲,船舶作业与进提箱作业并非完全独立相互隔离的,两者之间需要密切的充分合理的机械调配。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带进提箱
典型的是RTG的情况。

例如某RTG在3J场地做卸船收箱,此时并未有作业。

而1J和
2J场地都有进提箱指令。

此时进提箱控制员或者做船控制员在查询船舶作业的相关信息后,如时间允许的话,即可让该RTG过道做进提箱。

但是进提箱控制员要有二手准备,在与3J 场地相近的其他2号或者3号场地要留有一台进提箱RTG,以备作业变化时及时转进3J场地进行船舶作业。

此种情况需要进提箱控制员和做船控制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对一些相关时间的了解和掌控。

2.卸转装
船舶的卸转装通常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在机械都比较忙碌的情况下。

在本船范围内,通过人工干预卸船指令流向,使堆高机作业量增加,从而腾出部分卸船RTG转入发箱场地进行装船作业。

在船舶与进提箱之间,在遵循就近原则的前提下,让指令相对少的RTG先转入装船场地,在卸船与装船衔接上以后再腾出卸船机械补充进提箱作业。

3.作业中随着作业箱子类型的变化(定位组)而产生的RTG和堆高机的配置变化
做船控制员在作业过程中,除应随时关注卸船中箱子的类型(定位组)变化情况,还要关注将卸箱(一般是半小时内要作业到的箱子)的定位组情况,由此可更好地掌握机械的主动调配,保持作业的顺畅。

(三)卸船作业中收箱场地冲突的应对
卸船前仔细查看卸船BAY与BAY之间的的定位组是否会产生冲突,如无法调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堆场增加场地增加设备。

收箱场地由于进提箱较多影响收箱作业,可以让堆场对外集卡进行数量限制。

(四)装船作业中发箱场地冲突的应对
1.原则
首先要遵循几个原则:从船期紧的,从重点路,从影响大的。

船与船之间的发箱产生冲突时,应优先服从船期较紧的船,服从重点路发箱的船,服从调整作业BAY或调整发箱BAY
影响较大的船。

2.具体措施
(1)海陆侧选择性发箱。

例如,A船和B船的装船发箱同时发到了1C40贝的箱子,A船发箱就1C40贝一个位置,B船海侧发箱是1C40贝,陆侧发箱是2C40贝。

这时候1C40贝先发A船的箱子,B船可以发2C40贝的箱子装陆侧。

(2)列选择性发箱
此情况多适用于舱内的冲突,思路方法同(1)。

在遇到有部分冲突的情况下,观察发箱场地和对应装船贝位,船上的有些列,发箱是可以同时多路进行的,如果发箱场地不是同一块,就可以选择性地进行发箱。

以上两方法属于调整场地发箱,也适用于一般的装船作业。

(3)调整船舶作业贝位
以上方法不可行,冲突箱子又比较多时,再考虑调整船上作业贝位。

二、进提箱
(一)场地机械分散、指令分散情况下如何整合指令调配设备
主要是进箱方面。

进箱作业过程中,由于设备少、进箱量少,形成场地、指令都比较分散,在作业中往往需要通过堆场限定进箱场地(让堆场确定进箱航线进行单栏进箱,以减少进箱场地的分散)。

或者,控制员可以单独通过查看具体进箱箱子的定位组,在堆场计划下找到相应的收箱场地,如有多个场地可供选择,则可选择有机械的场地收箱(箱子能改换场地说明符合堆场计划设置要求),但是改换场地后需要相关人员去原场位通知进箱集卡司机到新场位作业。

(二)进提箱拥堵情况下如何梳理、调配设备
进提箱高峰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场地非常拥堵,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让堆场计划对场地进行集卡数量的限制,且可以让两台RTG进同一箱区作业,对于设备的调配尽量采用新RTG 司机转前方场地作业,老司机在中后方作业,由于中后方提箱较多,且很多都是同车进提的集卡,提箱的时候往往倒箱较多,新司机作业过慢会导致集卡积压。

对于提箱作业空箱可以尽量改成堆高机提箱,有同车进提的应尽快完成其进箱。

以上两点对于设备调配:由于ERTG过道时间较长,在遵循就近原则的情况下,如需要过两道可以采取就近道转道。

如在1A场地有2条指令,3A场地1条指令,RTG在1A场地作业,这种情况可以让3#场或者2#场的RTG转道作业3A场地。

(三)调箱门
关注调箱门情况,如调箱门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联系移箱正面吊进行帮忙一起作业。

(四)闸口
关注闸口缓冲区情况,对于长时间未到作业场地的及时与闸口进行联系。

三、移箱
(一)如何高效移箱(堆高机、正面吊、RTG移箱的分配组合)
这一点下的移箱是除杂项移箱的所有移箱,主要有堆高机对堆高机移箱,堆高机对RTG 移箱,正面吊对RTG移箱和RTG对RTG移箱。

移箱繁忙的时候,先根据轻重缓急分出移箱顺序,然后观察各移箱队列之间原场位和目的场位的分布情况,寻找出一条相对流畅的顺序。

机械设备不够充裕时就按此排列顺序移箱,机械设备充裕的情况下则可多路移箱。

例如,RTG比较紧张而堆高机相对较空的时候,就要将RTG对RTG的移箱先放下(除非很紧急、非移不可的情况,就增加RTG来作业),可以先安排堆高机对堆高机移箱。

反之亦如是。

(二)杂项移箱
杂项移箱作为单独一块内容,是因为杂项移箱是海关、国检的查验箱,移箱场地分散、作业较费时、相对成本又比较高,所以总的来说效率比较低。

如何提高效率值得探讨。

1.从原场地到查验场地的移箱
原场地比较集中,属一个贝位的,可单独安排一台RTG对正面吊移箱;原场地比较分散的,除特别紧急的情况必须安排RTG去作业,可在原场地有进提箱指令时再安排RTG进去一并作业。

2.查验归位
查验完待归位的箱子,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本航次的,有定位组显示;另一类是上一航次的,无定位组显示。

针对有定位组显示的,在移箱中,可打开堆场计划窗口,找到相应的收箱场位,场位可选择的话就优先选择有机械设备的场位,减少集卡移箱的等待时间。

四、其他
(一)场地机械故障
1. 故障机械大车能移动
大车能移动的情况下及时安排别的机械接替故障机械继续作业。

2. 故障机械大车不能移动
(1)船舶作业中,卸船时发生此种情况,则改换其他收箱场地;装船中发生此种情况,则先调整发箱场地,一边考虑船上的换贝作业并调整机械设备的分布,为下一步作准备。

(2)进提箱移箱作业中,进提箱集卡回闸口重新打单,分配去新的场位;移箱集卡改换别的移箱指令。

(二)无指令作业
1.船舶作业中的无指令作业
主要有短溢卸和待处理两种情况,前者有流程不赘述;后者的待处理通常发生于卸船作业中,是指箱子在系统中无信息,先暂时放于堆场,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这时候控制员要记录相关信息并做好交接工作(如有交接班),最主要要记录作业桥吊、箱号、作业集卡、收箱场位和收箱机械,来得及的情况下还要记录箱型、作业时间及处理进度。

作业完毕后最后留档以备查询。

2.CFS无指令移箱
CFS的无指令移箱一般都有传真文件,中控需要另外记录作业时间、收发箱机械和作业集卡,并存档以备查询。

总之,对于任何系统中没有痕迹的无指令作业,都应该仔细记录相关的必要信息并且存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