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反思及同步练习(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了解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能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有感情朗读课文。
在快速阅读中把握主要内容,并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
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阅读兴趣。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两篇名著片段,课下也阅读了这两篇名著的一部分内容,相信名著中鲁滨逊勤劳勇敢、聪明乐观的精神和尼尔斯的顽皮已经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位同学,今天,我们要阅读的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板书课题),去认识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出示插图),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赶快翻开书本吧!
二、简介作者。
马克·吐温(1835—1910),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
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有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从内容上说,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现象或人性的丑恶之处,表达了这位当过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强烈的正义感和对普通人民的关心;从风格上说,专家们和一般读者都认为,幽默和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
《汤姆·索亚历险记》受到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历经百年,魅力不减。
三、浅显探讨小说精彩片段。
(一)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说片段的主要内容。
(汤姆·索亚和小伙伴山洞历险返回家后的故事)
(二)细读课文,小组讨论。
精彩片段主要写了哪些故事情节,你最喜欢哪个情节?
1.寻找失踪的两个孩子。
(1自然段)
(萨契尔太太病得厉害,神志昏迷,波莉阿姨头发几乎都变白了)(大悲)
2.孩子回来的场面。
(2、3自然段)
(街上:衣服都没穿戴整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车子由欢呼的居民拉着;迎接的人也跟着车子往回走,派头十足,欢呼)(村里:话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像下雨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3.汤姆讲述山洞历险的经过。
(4自然段)
4.两孩子回来后村里人把信送到山洞里,以及两个孩子回来时头几天的状态。
(5、6自然段)
5.汤姆看望朋友哈克和贝奇,并不在乎再去一遍山洞。
当得知洞口已经意外被封时汤姆的反应。
(7—16)
这些精彩的故事情节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示例:我喜欢“历险情节”因为汤姆聪明乐观……我喜欢迎接两个孩子回来的场面的情节:作者进行大量的夸张,如话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像下雨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根据回答进行点评)
四、再读课文,品味人物形象。
马克·吐温笔下的汤姆究竟是个怎样的孩子?下面我们细读第3、4、5这几个故事情节,完成下面表格。
(板书)(顽童)
喜欢冒险”的顽童。
五、布置作业
那么,这样的一个汤姆在他的历险记中,还会遇到哪些危险呢?他又是怎样用他的智慧化解的?请同学们去阅读,马克·吐温的原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乐观勇敢足智多谋有爱心
顽皮喜欢冒险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其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风趣幽默略带夸张讽刺。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精彩片段,把握名著的内容,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而对于语言上的特点,我涉及的很少,教学时,教案中写了,在课上却没讲。
如:街上:衣服都没穿戴整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车子由欢呼的居民拉着;迎接的人也跟着车子往回走,派头十足,欢呼。
这是体现马克·吐温在写作上夸张的最好地方,以后我要注意。
另外,结合学生实际的较少。
没有顾及学生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像汤姆那样的人,或者自己哪一点像他。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疲.惫(bèi biè)敞.篷(chǎng cǎng)
渲.染(xuān xuàn) 遵.守(zūn zhūn)
警.告(jǐn jǐng) 瞟.见(piǎo piào)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疲.惫()
A.疲劳B.懈怠
2.喧.嚣()
A.显赫B.大声说话,声音杂乱
三、补充词语,并根据语境选词填空。
诚心诚()大()渲染
游手好() 欣喜若()
虚()一场大()欢呼
1.弟弟____________地向哥哥道歉,哥哥就原谅了弟弟。
2.爸妈每天辛苦地赚钱养家,我怎能放假后整日在家里____________地混日子呢?
四、概括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写了一对美国小孩________和________从________脱险归来后,镇上的人们____________的情形,________(谁)给大家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经历,表现了他的____________(精神品质)。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不正确的打“×”。
1.《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
2.课文中几次历险纯粹是孩子的游戏。
()
3.精彩片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
六、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
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啷啷地大响起来,片刻之间,街上挤满了衣服还没有穿戴整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快出来!快出来!找到他们了!找到他们了!”除了这种喧嚣
之外,还加上了洋铁盆子和号角的声音。
村里的居民聚集成一堆,向河边走去,迎接那两个坐在一辆敞篷车上回来的孩子,车子由那些欢呼的居民拉着,前后左右还围着许多人。
迎接的人也跟着车子往回走,在大街上派头十足地一阵风似的涌过来,一面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村子灯烛辉煌,谁也不回去睡觉。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在起初的半小时中,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并且还握一握萨契尔太太的手,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1.“片刻之间”形容时间很短,可以代替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
2.“大家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人们为两个小孩子感到________。
A.欣慰B.激动和高兴C.伤心和绝望
3.选段第①段中,人们是怎样迎接两个孩子的?用“____”画出来,再结合全文说说人们为什么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参考答案
一、bèi√chǎng√xuàn√zūn√jǐng√piǎo√
二、1.A 2.B
三、意肆闲狂惊声 1.诚心诚意 2.游手好闲
四、汤姆贝奇山洞欢呼迎接汤姆自己如何从山洞出来机智勇敢
五、1.√ 2.× 3.√
六、1.立刻马上 2.比喻夸张B 3.街上挤满了衣服还没有穿戴整齐的人……一面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镇上的人因为找不到两个孩子,已经绝望了,现在看到他俩平安归来,无比欣喜,就用这样隆重的方式迎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