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11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______。
2、沟、裂之间隆起的部分叫______。
大脑半球借沟和裂分为5叶:即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脑岛。
3、______的白质有各种走向的,如连合左、右两半球的纤维,连接同侧半球的纤维,联系大脑皮质和脑干,脊髓的上下行纤维,后者都要经过内囊,在脑的水平切面上,内囊是宽厚的白质层,分3部分即内囊前脚、内囊后脚和内囊膝。
4、人体功能在大脑皮质上有定位关系,如感觉区、运动区等在大脑皮质上都有______。
5、实现大脑皮质的感觉功能和调节躯体运动等功能。
人类有语言和思维,中枢偏于皮质左侧,称为______。
6、______也有特殊的重要功能,如对空间的辨认,深度知觉、触觉、音乐欣赏等。
7、人类左侧半球在语词活动功能上占优势,右侧半球在非语词认识功能上占优势,但也并非绝对,即左侧半球也有一定的非语词性认识功能,右侧半球也有一定的语词______。
8、_____的深部由神经纤维形成的髓质或白质构成。
髓质中又有灰质团块即基底核,纹状体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9、端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人类的大脑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思维和意识的器官。
大脑左、右大脑半球由胼胝体______。
10、半球内的腔隙称为侧脑室,它们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每个半球有三个面,即膨隆的背外侧面,垂直的内侧面和凹凸不平的______。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
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技能。
A.自然科学
B.生物学
C.记忆
D.地理学
2、运用那些()后能有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技巧,可以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工作、生活、学习中。
A.经过实践
B.物理现象
C.自然现象
D.物理现象
3、记忆过程中的这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识记是保持的前提,没有保持也就没有回忆和再认,而回忆和再认又是()和保持效果好坏的指标。
A.检验识记
B.心理状态
C.自然现象
D.物理现象
4、记忆的基本过程也可简单地分成“记”和“忆”的过程,“记”包括识记、保持,“忆”包括()。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回忆和再认
5、()作为记忆过程的第一环节,对记忆效果的好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了解、掌握识记规律,有助于改善记忆。
A.识记
B.情感
C.心境
D.应激
6、看过的电影、戏剧,听别人讲过的故事以及我们所经历过的某些事,感知它们时并没有识记的意图,但这些内容以后能重新出现在脑海里,对这些内容的识记就是()。
A.无意识记
B.不稳定
C.固定
D.参考系统
7、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所做的工作,会使人受到影响,在心理、行为上发生()。
A.客观
B.发展
C.实践
D.变化
8、无意识记对人们知识经验的获得有积极作用,作为教师应该尽量使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愉快地学习。
但是,无意识记不能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
A.性格
B.知识
C.能力
D.兴趣
9、为了更好地记住教师所讲内容,有些同学采取专心致志地听,即用()的方法,有的同学采取心记与笔记相结合的方法等。
A.物质
B.精神
C.心记
D.制度
10、人们的全部知识经验就是通过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的方式获得的。
不过,就识记效果而言,有意识记优于()。
A.客观事物
C.意志过程
D.神经症
11、由于意义识记需要消耗较多的心理能量,与机械识记相比,它是一种更复杂的心理过程。
意义识记应该是学生()的主要形式。
A.识记
B.情感
C.心理
D.意志
12、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遗忘过程在记忆的不同阶段都存在。
遗忘基本上是一种正常、合理的()。
A.心理现象
B.创造能力
C.分析大会
D.元认知能力
13、因为感知过的事物没有全部记忆的必要;识记材料的重要性具有时效性;是人心理健康和正常生活所()的。
A.服从
B.从众
C.必需
D.暗示
14、遗忘虽是一种复杂的(),但其发生发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
A.心理现象
B.行为主义学
C.认知学
D.人本主义学
15、遗忘曲线所反映的是遗忘变量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该曲线表明了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之后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量比较大,以后逐渐减小。
A.变量
C.暗示
D.服从
16、遗忘的速度是()的。
继艾宾浩斯之后,许多人对遗忘进程的研究也都证实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基本上是正确的。
A.教学效果
B.先快后慢
C.从众
D.暗示
17、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来看,记忆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在神经组织中会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
A.记忆
B.社会知觉
C.社会态度
D.社会归因
18、记忆痕迹衰退说还没有得到精确有力的(),但它的解释接近于常识,正像某些物理、化学痕迹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样,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实验证明
19、记忆容量有限,据米勒的研究为7±2个组块。
“组块”就是记忆单位,组块的大小因人的()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组块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数字,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句子、字表等。
A认识过程
B.感情过程
C.意识过程
D.知识经验
20、记忆表象是人们认识发展链上的中间环节,是从感知觉向思维过渡的桥梁。
通过在头脑
中对()进行分析加工,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
A.色觉
B.表象
C.感觉
D.统觉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感知:
2、视觉:
3、听觉:
4、思维:
5、分析:
6、综合:
7、比较:
8、分类: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背外侧面的主要沟裂有:中央沟从上缘近中点斜向前下方;大脑外侧裂起自半球底面,转至外侧面由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在半球的内侧面有顶枕裂从后上方斜向前下方;距状裂由后部向前连顶枕裂,向后达枕极附近。
2、()以中央沟为界,在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
3、()半球表面布满脑沟,沟与沟之间所夹细长的部分称为脑回。
脑沟并非是在脑的成长过程中随意形成,什么形态出现在何处都完全有规律(其深度和弯曲度因人稍有差异)。
4、()左右大脑半球有各自的称为侧脑室的腔隙。
侧脑室与间脑的第三脑室,以及小脑和延脑及脑桥之间的第四脑室之间有孔道连通。
5、()间脑由丘脑与下丘脑构成。
丘脑与大脑皮质,脑干,小脑,脊髓等联络,负责感觉的中继,控制运动等。
6、()下丘脑与保持身体恒常性,控制自律神经系统,感情等相关。
7、()大脑的运动系统负责产生和控制运动。
产生的运动从大脑通过神经传递到身体运动神经元,达到控制肌肉的作用。
8、()皮质脊髓束将运动信息从大脑,脊髓传递到躯干和四肢。
脑神将运动信息传递至眼睛,嘴巴和脸部区域。
9、()大幅度运动(如运动和手臂和腿的运动)在运动皮质中产生,分为三部分:在前额叶回内的初级运动皮层,其负责用于不同身体部位的运动的部分。
10、()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精细,复杂和协调的肌肉运动中发挥作用,皮质和基底神经节之间的连接控制肌张力,姿势和运动起始,并被称为锥体外系统。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情绪的维度?
2、情绪的动力性?
3、情绪的激动性?
4、情绪的强度?
5、情绪的本质?
6、情绪的研究?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简述抽象和概括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物质基础
2、脑回
3、半球内
4、对应位置
5、优势半球
6、右侧半球
7、活动功能
8、皮质
9、相连
10、底面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C
2、A
3、A
4、D
5、A
6、A
7、D
8、B
9、C
10、B
11、A
12、A
13、C
14、A
15、A
16、B
17、A
18、D
19、D
20、B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感知即意识对内外界信息的觉察、感觉、注意、知觉的一系列过程。
感知可分为感觉过程和知觉过程。
2、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信息,至少有80%以上的外界信息经视觉获得,视觉是人和动物最重要的感觉。
3、听觉器官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的对声音特性的感觉。
其适宜刺激物是声波。
声波是由物体的振动所激起的空气的周期性压缩和稀疏。
听觉器官是耳。
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听感受器是内耳蜗管里基底膜上由听觉细胞组成的科蒂氏器官。
4、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思维是对新输入信息与脑内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的心智操作过程。
5、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的过程,或者把整体中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过程。
6、综合是指在头脑中把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联系起来,或把事物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结合成整体的过程。
分析和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7、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
8、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式。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对
10、对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答: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如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具有两极性,即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2、答: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一般地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积极情绪是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是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3、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它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如突如其来的地震会引起人们极度地恐惧。
平静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4、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
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愠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和暴怒等。
情绪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
5、情绪是以主体的需要、愿望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
情绪具有独特的生理唤醒、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三种成分。
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6、研究人员一直在争论到底哪些情绪属于基本情绪,甚至到底是否存在基本情绪。
基本情绪即情感的红、黄、蓝三原色,以此为基础可混合成千上万种的情绪。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答:
抽象是在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而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概括是把事物的共同点、本质特征综合起来的思维过程。
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过程和前提。
附件:复习资料
管理者能力
一般管理者的通用自我管理能力
世界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ker)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正在成为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能够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经成了个人获取成功的主要标志。
而卓有成效的基础在于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
也就是说,作为企业和团队的主心骨与领导者,要想管理好别人,必须首先管理好自己;要想领导好别人,必须首先领导好自己。
一般而言,作为一个主管,在自我管理方面应该具备九项自我管理的能力,你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去锻炼提升自己:
角色定位能力——认清自我价值,清晰职业定位;
目标管理能力——把握处世原则,明确奋斗目标;
时间管理能力——学会管理时间,做到关键掌控;
高效沟通能力——掌握沟通技巧,实现左右逢源;
情商管理能力——提升情绪智商,和谐人际关系;
生涯管理能力——理清职业路径,强化生涯管理;
人脉经营能力——经营人脉资源,达到贵人多助;
健康管理能力——促进健康和谐,保持旺盛精力;
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创新,持续发展进步。
一般管理者的通用团队领导能力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锅盖原则”,是说你的领导力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你的成就永远不会超过你的领导力。
拿破仑也曾说过“只有糟糕的将军,没有糟糕的士兵”。
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是经理人必须具备的两大基本能力系统,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说自我管理能力是管理者实现自我成功的基础,那么,团队领导能力则是管理者实现团队成功的保证。
通过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可以获得“小成功”(高绩效个人),通过提升团队领导能力则可以获得“大成功”(高绩效团队)
一般而言,主管的领导能力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进行提升和训练:
领导能力——掌握领导技巧,提升领导魅力;
决策能力——学会科学决策,避免重大失误;
绩效管理能力——重视目标执行,提高团队绩效;
激励下属能力——运用激励技巧,点燃下属激情;
教练下属能力——教练培训下属,提升下属能力;
授权能力——善于授权放权,修炼无为而治;
团队学习创新能力——不断学习创新,保持团队活力;
员工管理能力——体认员工需求,体验快乐管理;
团队组织能力——学会团队协调,促进团结凝聚。
能力的差异编辑语音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不同的人在能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其差异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力类型差异
每个人所具有的能力都不仅仅是一种,而是多方面的。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所具有的多种能力中,总有相对来说较强的能力,也有一般的能力和较差的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都
是多种能力以特定的结构结合在一起的。
由于不同人的能力结构不同,因而能力在类型上便形成差异。
如果进一步分析,每一种能力也有类型的差别。
如记忆能力,有的人属于视觉型,即视觉识记效果较好;有的人属于听觉型,即听觉识记效果较好;有的人则属于运动型,即有动作参加时识记效果较好等等。
由于能力类型的差异,因而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常常各不相同,完成的是相同的任务,往往是通过不同能力的综合来实现的。
例如,两个管理者都很好地完成了管理工作,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组织能力,甲可能是通过综合个人的技术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演说能力从而较好地实施了管理;乙可能是通过综合调查的能力、分析的能力和正确决策的能力,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管理任务。
能力水平差异
能力水平的差异,它是指人与人之间各种能力的发展程度不同,所具有的水平不同。
例如,正常的人均具有记忆能力,人与人之间的记忆力强度不同;正常的人也都有思维能力,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人把能力水平的差异分为四个等级。
能力低下
轻者只能从事一些较简单的活动,重者即为白痴,丧失活动能力,甚至连生活也不能自理。
能力一般
即所谓“中庸之才”,拥有一定的专长,只限于一般地完成活动。
才能
即具有较高水平的某种专长,具有一定的创造力,能较好地完成活动。
天才
即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取得突出而优异的活动成果,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程度和水平。
据调查,能力水平在人群中的分布:能力低下者和天才极少,能力一般者占绝大多数,才能者较少。
能力表现差异
人们的能力表现在时间上是存在差异的。
有些人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即所谓的“早熟”。
例如,我国唐初的王勃,10岁能赋,少年时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也有些人的才能一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
例如,我国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他的绘画才能;达尔文在50多岁时才开始有研究成果,写出名著《物种起源》一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这些人在早期没有学习或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可能是早期智力平常,但经过长期的勤奋努力,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人们能力表现的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有些人所具有的某方面能力很容易表现出来,很容易为别人所了解;相反,有些人虽然具有某方面能力,但在他们从事这类活动之前,人们较难发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人的气质和性格,一般来说,外向型的人所具有的能力较易被人发现;内向型的人所具有的能力则较难被人发现。
能力表现差异
人们的能力表现在时间上是存在差异的。
有些人在童年时期就表现出某些方面的优异能力,即所谓的“早熟”。
例如,我国唐初的王勃,10岁能赋,少年时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也有些人的才能一直到很晚才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大器晚成”。
例如,我国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他的绘画才能;达尔文在50多岁时才开始有研究成果,写出名著《物
种起源》一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这些人在早期没有学习或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可能是早期智力平常,但经过长期的勤奋努力,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另外,人们能力表现的方式也存在着差异。
有些人所具有的某方面能力很容易表现出来,很容易为别人所了解;相反,有些人虽然具有某方面能力,但在他们从事这类活动之前,人们较难发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人的气质和性格,一般来说,外向型的人所具有的能力较易被人发现;内向型的人所具有的能力则较难被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