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文学文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题西林壁》
C、意蕴层
主要体现为: a、历史内容 b、哲学意味 c、审美意蕴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
艺术品里顶重要的东西,是它应 当有一个焦点,„„所有的光都会齐 在这一点上,或者从这一点上放射出 去。
历史内容层
陈忠实 史诗般的《白鹿原》
哲学意味层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罗兰·巴特
“文本只能在一种运动中,一个生成过 程中被感知。”
-----文学文本是一个蕴涵着某种审 美意蕴的、具有开放性的语言结构体。
罗兰· 巴特: 使用 ‚文本‛ 概念意味着人们‚不再把 作品看成仅仅是 ‘ 信息’ ,甚至也不看 作 ‘ 语句 ’ (也就是完成了的作品, 它们的命运在被表达出来的那一瞬间便已 注定),而看成永无休止的生成过程和陈 述,主体则在其中挣扎不已‛。
文学语言要求音韵、 旋律的和谐与节奏的鲜明
贾谊《过秦论》说秦王的野心: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之意,囊括 四海、并吞八荒之心”。 “席卷”、“包举”、“囊括”、 “并吞”,“天下”、“宇内”、“四 海”、“八荒”,
文学语言要求音韵、 旋律的和谐与节奏的鲜明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 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时,
一、文本的涵义
也被译作“本文”,它的本义是指一部文学 作品的实际存在方式,在现代批评理论语境 中,文本泛指人们可以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 的符号或符号链。这种从语言或话语而不是 从作家的角度对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突出了 文本的符号特性。
老外眼中的金庸武侠小说
《天龙八部》:探讨了对男女之情的几种看法。本书似乎有三个男主人公,他们后 来成为朋友。其中的萧看起来是一个禁欲主义者,而段则与他相反,是个好色之徒 (但尊重女性),另外一个(虚竹)介于二者之间,心里一直想禁欲,但当美女来到眼 前时,又惊又喜,最终成了一个国王的女婿,而且是一个女性社团的领袖。他们最 终都成了英雄,反映了作者对这一问题所抱有的宽容态度。另外还有许多次要角色, 可以看作是他们的变种,例如段的父亲,是一个彻底的好色之徒,最终吃了一些苦 头;慕容为了事业完全不在乎男女之情,甚至加以利用,遭到可耻的失败;游坦之 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的刺激,成了一个受虐狂;少林寺的僧侣领袖后来被人发现有 私生子……诸如此类。 《射雕英雄传》:对人类的智力的作用提出了质疑。书中有五个拥有最强内力的人, 骄傲地将他们自己封为五个方向的虚拟君主(原文如此)。但在小说结尾,他们惊奇 地发现自己并不比一个略有弱智的青年更强。书中一个似乎是拥有罕见美貌和聪明 的女子,最终也被这个青年拥有了。更为微妙的是,这五个虚拟君主中的那个西方 君主,后来似乎拥有最强大的内力,但他的智力情况却更糟——成了一个严重的失 忆症患者。 《神雕侠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蒙古兴起之初的畜牧业状况。书中有一个孤独的 少女,是一位养蜂专家,但看来这个行业在当时实在不受重视,她惟一的一个学 生——后来成了她的丈夫——并没有学会这门技艺,而是成了一个养雕专家,并因 此一举成名。最后这门技艺只好传给了一个无所事事且极富孩子气的百岁老人。当 然,他们都是很高级的格斗家,特别是其中的养雕专家后来可以通过吼声指挥许多 动物,但其中惟独没有蜜蜂。他的妻子曾经想通过蜜蜂向他传递消息,但他视若无 睹。
关于文学文本的结构层次问题的看法
黑格尔:“形式”与“意蕴” 英加登:文本四个层面 a.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b.意义单元 c.多重图式化面貌 d.再现客体

英加登
Roman Ingarden 1893—1970
3、文学文本的结构层次
A、文学语言层 B、文学现象层 C、文学意蕴层
B、现象层
在文学文本的构成中,现象
层居于核心地位。 涵义:由文学文本的语言所 描绘的人物、事件、情节、 环境、景物等构成的整个作 品的形象体系。 是否具有现象层,是文学文 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所在。
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区别
非文学文本:语言 ----------------- →意义。
语言层的双重功能:
a、符号功能:将审美意识符号化,使之成为一种
现实的、可以传达、可以接受的审美信息。
b、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语言层的审美性的表现:
语音 声调 语形 句式 语意 含蓄
节奏 段落
多义
韵律 文字
意在言外
文字
惊蜇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 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 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 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 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 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街短巷,走入霏霏 令人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 黑白片的味道……
例八
细味此诗,起句说‘无端’,结句说 ‘惘然’,分明是义山自悔其少年场中, 风流摇荡,到今始知其有情皆幻,有色皆 空也。次句说‘思华年’,懊悔之意毕露 矣。 ------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
例八
清朱鹤龄《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曰: 此悼亡诗也。意亡者善弹此,故睹物思人,因而 托物起兴也。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五十弦矣, 故曰‘无端’也,取断弦之意也。‘一弦一柱’ 而接‘思华年’三字,意其人年二十五而殁也。 蝴蝶、杜鹃,言已化去也;‘珠有泪’,哭之也; ‘玉生烟’,葬之也,。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戴望舒《烦忧》

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谈到文学语言特点时举 了一个例子。他说:如果我们在公共汽车站听到 这么一句话:“你这尚未被夺走童真的安静的新 娘”,那么,我们立即会感到,文学来到我身边, 因为这句话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某种与现实情 景无关的意义,其含义显然需要听者去揣摩。但 是,如果我听到“你知道司机们正在罢工吗?” 这句话,那么谁也不会去追问它的意义是什么, 因为语言直接显示了与具体情景相关的意义,它 不会让人感到另有所指。
例一: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 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今译:
五岳之首的泰山啊!/你青青的山色覆 盖了 / 广阔的齐鲁两地。 / 你是大自然 的结晶,/造物赋予你的姿质多么神奇, / 山的南边像早晨般的明亮, / 北边却 昏暗如同傍晚,/一山之中竟有着这样 的差异。 T· 艾略特

在这种关系中,语言即符号。 文学文本: 语言 ----- →形象 ------ →意义。 在这种关系中,语言是再造符号的材料,形象才 是符号。 文学文本的意蕴必须通过现象层即形象系统来呈 现,形象才是文学传情达意的“语言”。
现象层在文学文本中的地位
现象层居于文学文本的核心地位;文学文本主要 由形象系统构成。
“文本”与“作品”的区别:
“文本”概念淡化了“作品”的从属性而突出 了“作品”的独立性。
二、 文学文本的结构层次
结构讨论文学文本的构成要素和文本的 构成方式 传统文学理论强调文学是由内容和形式 两种要素构成,既造成理论上的混乱, 又无法实际操作。
1、传统文本结构论与现代文本结构论的区别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比较两首玄言诗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 风虽存,微言靡演。邈矣哲 人,测钩深缅。谁谓道辽, 得之无远。
孙绰《赠温峤五章》其一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 无涯 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 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 适我无非新。
第一章

文学文本与文学种类
本章主要研究问题: 1、“文本”的涵义 2、文学文本的性质和特点 3、文学文本的分类问题 4、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 5、文学文本基本属性和审美规范在不同文学 体裁中的具体表现。
第一节

文学文本
主要问题: 一、“文本”的涵义 二、文学文本的结构层次及其为传达作品审美意识的媒介, 构成了文学作品诉诸读者审美感知的 物质外观,同时它本身还具有相对独 立的审美价值。
语言层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语音层:音韵、旋律和节奏 语义层:分为语表和语里,它把语言层和现象层结 合起来。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传统:文本构成:内容和形式 现代:文本构成:语言层 现象层 意蕴层
2、关于文本结构层次问题的看法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周易· 系辞》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 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 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 象以言著。” ——王弼:《周易略例》


鲁迅论及《红楼梦》时说: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 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 宫闱秘事……”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
例八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例八
望帝春心托杜鹃, 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
例八
宋黄朝英《缃素杂记》:“山谷道人读 此诗,殊不晓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 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 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 清、和。’案李诗,‘庄生晓梦迷蝴蝶’, 适也;‘望帝春心托杜鹃’,怨也;‘沧 海月明珠有泪’,清也;‘蓝田日暖玉生 烟’,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
它的目光被那些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 什么也不能收留。 /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 千条的铁栏后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般极小 的圈子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 于是有一幅图像 浸入, /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中心化为 乌有。//里尔克的诗《豹-在巴黎动物园》
诗就是不断提醒我们注意那些只 能用一种语言来表达而不能翻译 的事物。
句式
过了一个湖。好大一个湖!穿过一个县城, 县城真热闹:官盐店,税务局,肉铺里挂着成边 的猪。一个驴子在磨芝麻,满街都是小磨香油的 香味,布店,卖茉莉粉、梳头油的什么斋,卖绒 花的,卖丝线的,打把式卖膏药的,吹糖人的, 耍蛇的,……他什么都想看看。舅舅一个劲地推 他:‚快走!快走!‛ 汪曾祺《受戒》
审美意蕴层
海 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1)、意蕴层在文学文本中的地位 呈现一个形象化的艺术世界并不是文学 的最终目的,创造形象的目的在于表达作 者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揭示人生的 审美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意蕴的 质量直接影响文学的价值。意蕴是文学文 本、也是文学形象的灵魂所在。
现象层既是语言层的所指,又是意蕴层的载体。
现象层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文学的特殊性 质和文学表现的特点。(抒情与叙事文学的形象 不同)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 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 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 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 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 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 松树皮了。 鲁迅:《故乡》
-----王羲之《兰亭诗》

再比较两首诗




见闻随喜悉成佛,不择人天与虫鸟。 但当常作平等观,本无忧乐与寿夭。 丈六全身不为大,方寸千佛夫岂小。 此心平处是西方,闭眼便到无魔娆。 ---苏轼:《阿弥陀佛赞》。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